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走向混沌 作者:从维熙-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的便笺,心中充满了感伤之情——我进了劳改队也就罢了,绍棠这个50年代的天之骄
子,并没有被关进笼子里来,怎么也丧失了发表作品的权利了呢?!最后撕的是陈燕慈写给
我的信,自从我去信托商店买自行车,碰到她以后,我除去为陆丰年找她借过《金蔷蔽》,
还谈了我们彼此这么多年来的情况。她有着不大和谐的婚姻,生了一男一女:男孩名叫陈果
(小名苹果),女孩名叫陈染(小名葡萄),她说她的先生是个很好的人——但是好人与好
人,由于双方个性的距离,不一定能够组成一个美好的的家庭。
我对她的不幸,完全能够理解——在学校时她就是一个极有个性的少女,使我望而生
畏,这可能是我们不能走到一块儿的原因。我和她偶然相遇,当然都回忆起昔日十分珍贵的
学校时光。后来因我每次返场,都要经过南城她的住家附近,其中有两次,她特意在她的住
家路口等我,并骑上自行车送我一程。在“文革”的血腥岁月,一个女布尔什维克,送一个
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男囚,这一幕十分罕见的时代戏剧,使我终生难忘。因而我对她写给我的
信,比其他的信件更为珍重。但是这又是必须撕掉的,一旦革命群众找我的麻烦,波及到我
这位真挚的朋友,我的良知将永远戴上枷锁而不能解脱。我把她的信撕碎,并用手捧了几捧
落叶——秋时无花可伴,就让这些在秋风中飘落的桃树叶片,伴随着往日的情慷,一起埋葬
在这“桃花源”的泥土中吧(今天回忆起来,我埋葬于桃园的纸片,都是无法追回的可贵史
料)!
至此,我内心已无任何可怕的东西了,因此当董派人来叫我回去时,我一路心绪坦然—
—即使是祸起萧墙,我也牵连不到任何一位朋友了。
到了队部,我才发现我的神经,被可怕的“文革”弄得有些失常了。董告诉我的不是什
么坏事,而是我梦寐以求的好事。我外院住着的迟家邻居来这儿找我,她是专为送口信到团
河农场来的——我的母亲被老家的人送回到北京来了。董让那位送信的邻居先回去了,因为
大院里没有接见室。
“我还以为是革命群众,来农场抓我来了呢?”我魂不守舍他说。
董维森笑了笑:“在这儿改造没有别的好处,优越性只有一条,公安局劳改农场的人,
红卫兵无权从这儿带走。不是没有来过提人的,都被我们给挡了回去。”
“来要过我吗?”我看队部办公室没有别人,大着胆子问了一句。
董没有回答我,只是对我说:“你快点回家吧,处理一下你母亲回来的事,再回场
子。”我没有顾得上换衣服,穿着一身劳动服,就骑上了我的那辆自行车。可以想象我是以
最快的速度返回市内的,在路上,一个昔日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问题,突然盘桓在脑海中:
古人说的“物伤其类,兔死狐悲”这两句成语,真是准确至极。外院迟家的孩子,之所以能
跑几十里路,特意给我送口信来,因为她的爸爸迟家庆,也是一个在边疆改造的劳改犯。我
们外院紧挨着迟家住的还有王家,他家的长子王金柱,在茶淀改造;如果再加上张沪的话,
一共有四个之多了。后来我才知道,我母亲在刚刚受到冲击,红卫兵第一次给我母亲颈上挂
上大牌子的时候,我母亲曾当场倒在地上,是外院迟家的迟晚枫,王家王金柱的兄弟和内院
刘嫂的儿子小胖送我母亲到医院抢救的(此事我母亲一直没有对我提及,是怕我为她挂
心)。毛泽东的阶级分析,到了“文革”年代,我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是生活告诉我
的,而非书本的启示。
这次回家,我没有再像做贼那般,而是推着自行车,走进院子的。
进屋之后,我首先看见了我的儿子,又看见了我的母亲——尽管不过是一个多月的光
景,却恍若隔世。
我的可怜的母亲!
我的可怜的儿子!
命运没有太苛刻我们这个早就被强台风吹散了骨架的家庭——派出所同意接纳户口,老
母和幼子可以在北京安身了。世界上失而复得的东西,比原有的存在还要珍贵。这是“文
革”中的心路历程,给我的认知。
第4节 远行者在大沙漠的足音
行文至此,我不能忘却对我的另一部分同类的追踪报导——因为他们是50年代受难者
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那个年代的更大的牺牲品。在时代的祭坛上,他
们比留在团河农场的我们,承受了更大的不幸。
那挂列车,还没有开到吐鲁番车站的时候,已然有人跳车逃跑。逃跑的人中,多属流
氓。小偷之类。老右们是安分的,他们并没有因为从“桃花源”步人苦寂荒凉的沙漠而改变
初衷——道理十分简单,他们是为改变自身的政治面目而来的,只要是按照招募时的承诺,
给予他们一点政治上的温暖,他们会拿出全部的力量,成为屯垦大沙漠的一支可以信赖的队
伍。他们不仅能武,而且能文——来自北京各大学院的学生和部分教师(包括一部分家在北
京的),几乎都登上了那挂北行的列车。
记得,在那天的大会现场,我遇到了我昔日的同行——原中国青年报的记者陈野,我和
他有过如下的一段对话:
“你为什么要走?”
“在这儿呆下去,有啥子前途?”他老家四川,1947年秋天在上海参加的地下党。
“去了那儿,你就能保证身份会有变化吗?”我说,“你是我党的老同志了,你确信这
一切都是真的?”
“他妈的,我就再信这一次吧!那儿比这儿艰苦,也许能从艰苦中获得一点回报。”他
说,“留在北京有啥子意思,天子脚下都乱成了这个样子,走这一点儿眼不见为净。只当是
人生的又一次赌博,如果发现受骗上当,我腿下还长着两只脚,去当流浪汉么!”
他就这么走了。在此之前,他也和我一样曾经有过梦幻,他是以老党员、老记者的双重
身份,走进《中国青年报》大门的。报社头头,曾答应他等环境再宽松一点时,调他回来先
当纸库的管理员,然后看形势发展再另行安排。但是越来越紧的政治空气,把他这一点点希
望化为泡影,他心灰意冷之后,便有了远走高飞的念头。
到了边疆不久,他就发现原来允诺的条件,没有兑现任何一条——同类们每天在沙漠中
修公路,于是怨言四起。特别是随着“文革”武斗的升级,那里严酷的阶级斗争的戏开锣,
老右重新成为射击的靶牌。加上当时一些同类与非同类,在1967年春天,逃离开沙漠的人
越来越多——陈野便滋生了逃离无边无际大沙漠的念头。
1968年的8月1日,他所在的劳改中队全体整体。陈野借口前一天把铁锹丢在了工地
上,他要去工地把铁锹找回来。管理他的队长姓金,觉得平日埋头干活的陈野,不会出什么
问题,便对他开了绿灯。他顺利地通过了警卫的岗哨之后,便匆匆奔向了他藏衣服的地方
(前一天他已经把衣服藏在了工地上),他埋起了换下来的衣裳,穿上新衣就朝叶城方向跑
去。叶城即古代的碎叶,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落生的地方——他不敢走公路,也不敢坐长途汽
车。天黑了在维吾尔族老乡家中借宿了一夜,人家不知道他是个边陲劳改队中的逃犯,还给
了他两条羊腿吃。第二天早晨3点,他就不辞而别上路了。
当时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对不起这家维吾尔老乡;但是一个逃犯,无法对人家解释
清楚,他只好在临行时,对着那间少数民族土房,鞠了三个大躬。之后,他不敢在原地久
留,惶惶不安地踏上行程。他沿着沙丘小路,步行了约有一百多华里,才到了叶城。他摸摸
衣袋,里面的二百多元钱和百十斤粮票还在(这是他积累下来,准备外逃时用的),便开始
了他的流浪生活。他原计划是一路南行的,但是汽车站有红卫兵盘查,他只好在叶城的三条
小街上转来转去。头一夜,他是在麦秸垛里度过的;第二天,他还是没能登上汽车,新疆夜
里很凉,他想找一个暖和一点儿的地方过夜。就在他踯躅于一家茶馆旁边时,叶城的警察见
他行迹可疑,把他叫到派出所,对他进行了审问。
陈野最初告诉警察,他是四川来的记者——因为他有着浓重的四川口音。
“你到这儿来干什么?”
“采访。”
“采访什么地方?”
陈野胡乱说了一个地方的名称——他来新疆一年多,知道一些新疆的情况。
“有记者证吗?拿出来!”
陈野本想不亮自己的原来身份,但是此时他已无法从这儿脱身,他在无奈之际,只好把
昔日的《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证,当作护身符咒,递给了警察。如果他事先不说是四川来的
记者,这张护身符咒,还可能起一点作用——尽管那是50年代发的,外壳已然破旧;但是
上面印有报社公章,那位边疆警察可能把他一放了事。可是他偏偏说他是四川来的记者,与
记者证单位相异——他被带到了收容所。
当天晚上,对他的问讯升级了:“我们问过《中国青年报》了,没有你这么个人。”
陈野想了想,如果他们真的问过北京,那方面不可能回答没有陈野这么一个人;北京只
能回答,他是个右派。因而他壮着胆子反问说:“你把电话记录拿给我看看。”
“我们给你的四川老家打过电话了,也没你这么一个人。”
陈野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审讯方便,而对他进行的欺诈。便胆子大了起来:“难道
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猴儿?你们根本没有打过电话。”
当夜审讯,到此结束。
之后,他被闲置于收容所,每天吃着收容所里的窝头,喝着收容所的菜汤。这几天是他
最难过的日子,因为他在无事可干的日子里,忽然想起再过上多半个月,就是他在上海参加
地下党21周年纪念日了——那时候,国民党到处抓捕共产党人,抓到就要枪决;自己当年
没有被敌人抓住,而今却在这边陲收容所里为了活下去,不得不自欺欺人地编织谎言,以求
自保……陈野到底何罪之有?!
有一天,那位审讯他的警察又来到了拘留室,跟随他来的还有一个《新疆日报》驻本地
区的记者。无能的警察不再开口,而是让那个记者对他提问:
“你说说看,《人民日报》第一任社长是谁?”
“范长江。”
“新华社的第一任负责人呢?”
“吴冷西。”
这位记者又问了他一些有关新闻工作的问题,陈野对答如流。在没有破绽可寻的情况
下,那位代审的记者只好告诉那位警察,他是一个真记者。审讯草草收兵,可是并没有把他
放出收容所。陈野这时才意识到,在这混乱的年月,各地都在忙着武斗,这么一个非常容易
查清的问题,硬是查不清楚——这倒也好,他反而有希望被放出去了。但是他一天一天地
等,一直等了46天(他是在收容所里度过他的入党21周年纪念日的),终于等来了结果—
—这个结果不是喜剧,而是出乎他意料的又一个悲剧的开端。
非常不幸,劳改队里的又一个名叫奇行忠的逃号,被抓进来了。虽然没有与陈野关在同
一个号房,但是陈野隔着窗子看见了他。警察对他不像对待陈野那么文明,第一次审讯,就
对他进行了拳打脚踢,这个逃号被打得鼻青脸肿之后、跪在地上自供出他的劳改身份。这已
使陈野心中七上八下,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劳改队的干部到收容所来领奇行忠时,
提出要到各号房里看看,有没有别的逃号被这里收容——因为自“文革”开始之后,逃号的
人数与日俱增。
陈野的命运,就这么被决定了——他与那个新逃号,同时被戴上手铐,押上了返回劳改
队的解放牌大卡车。当卡车穿行在劳改工地时,同类中的于立仁、刘士康、哈长林、张逢
甲……无不对他投以忧心的目光。陈野则朝他们笑笑,他已经作好挨整的准备,一切听天由
命了。
他被掷进了禁闭室。
当天夜里,一个蒙面大汉走了进来(那是不露面孔的警卫),先用绳子捆住他,然后把
他吊在了房梁上。对他施刑的刑具,是皮鞭和木棍,那蒙面人一边抽打,一边狠狠地骂着:
“右派反革命,我叫你跑——”
“你跑到天边去,我们也能把你抓回来!”
骂声与棍棒声交织,不一会儿陈野的裤子就被打烂了。
因为在叶城收容所,陈野得了肠炎;几棍子下去,稀屎汤子就从肛门中喷了出来。
这一下,更招起了那个打手的火气,一会儿用鞭子抽,一会儿用木棍打——直到把陈野
穿的那条屎裤衩也打烂了,才把他从木梁上放下来。此时的陈野,已然浑身赤裸——加上屎
汤流了两腿,禁闭室充满了血腥和屎臭味。
已然陷入昏迷状态的陈野,躺在地上听见了几声训令:
“别躺在地上装死,起来收拾卫生!”
“穿上长裤,别露着你的鸡巴!”
“发晕当不了死,你听见没有?”
门响了——打手走了出去。
陈野在地上躺了一夜,第二天对他的肉体折磨还在继续。他拖着血迹斑斑的身子,收拾
完了屎臭以后,队长把他叫出禁闭室,让他承受另一种酷刑:在撤满了新疆沙漠骆驼刺的地
上,队长责令他赤着双脚一边在骆驼刺上转圈,一边捧读《毛主席语录)。陪同他的是与他
一起被抓回来的奇行忠——奇不是右派反革命,走三圈;陈野是地地道道的“敌矛”,在骆
驼刺上走五圈。五圈走了下来,陈野两脚被扎得失去了知觉,不要说劳动,连路都走不了了
——所以把他送进严班后,他首先干的就是在血肉模糊的双脚上挑刺——他自己无法看到自
己的脚心,也是因逃跑而被关在严管班的同类王继祖、周世资,便为他细心地拔出脚上的毛
刺。然后,陈野与王继祖(平反后回到北京公安局西城分局工作)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