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实际收入水平,已临近城市贫民的最低生活线。
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西南联大校方每月发给教职员“薪津”中的津贴大于薪金,其中主要是跟踪市场米价的最基本生活费津贴,大致每位教授讲师补助1石(160斤)白米,权充五口之家的口粮。
考虑到地区差别,特将重庆市教授薪金和工人工资的实际收入水平作一参照——
1937年重庆市大学教授平均月薪法币225元,工人平均月工资法币20-24元。
到1941年,重庆教授每月实际收入下降到18%,购买力相当于战前的40银圆;
工人每月实际工资下降到91‘%,购买力相当于战前的18-22银圆。
重庆市大学教授的实际收入与普通工人接近,而昆明西南联大的教授实际收入更低于同时期重庆市的水平线,陷入大后方最惨痛的赤贫地位。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第四部分抗战时期的生活费和实际收入(4)
教授的幽默
王了一教授,回忆他在抗战时期的艰苦生活时写道:“七省奔波逃玁狁,一灯如豆伴凄凉。”
王教授在七七事变发生后离开北平,途经青岛、郑州、武汉、长沙、桂林,历尽艰辛困苦,最后到达昆明。当时物价飞涨,教授生活也十分清贫。王夫人为了使他能够专心治学,除了节衣缩食,有时还替别人做女红赚点儿来补贴家庭开销。有一个时期,为了躲避敌机轰炸,他们搬到昆明郊区的农民家里居住。这里,不仅房屋破旧,而且煤油奇缺,点的是菜油灯。“一灯如豆伴凄凉”,就是这种凄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40年代中期,王教授针对当时社会状况,从人民立场出发,写出了一批题为《龙虫并雕斋琐语》的杂文,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写于1944年的《领薪水》,由于描述了当时公务员和教育界人士在物价飞涨的情况下窘迫状,更唤起了人们的共鸣。
文章开头就说:“‘薪水’本来是一种客气的话,意思是说,你所得的俸给或报酬太菲薄了,只够你薪买水……在抗战了七年的今日,‘薪水’二字可真名符其实了——如果说名不符实的话,那就是反了过来,名为薪水,实则不够买薪买水。三百元的正俸,不够每天买两担水,三千元的各种津贴,不够每天烧十斤炭或二十斤柴!开门七件事,还有六件没有着落。”接着形象地讽喻说,以后得将“薪水”改为“茶水”甚至“风水”了。
接下来写人们领到那点可怜的薪水、买什么都不够的情形,王教授铺排了一节骈文,十分生动——
家无升米,欲吃卯而未能;
领亦箪瓢,叹呼庚之何益!
典尽春衣,非关独酌;
瘦松腰带,不是相思!
食肉敢云可鄙,其如尘甑愁人;
乞墦岂曰堪羞,争奈儒冠误我!
稍加注释如下:
吃卯——寅吃卯粮,比喻入不敷出。我国历来以干支纪年,“卯”年在“寅”年之后,寅年就预支了卯年的粮食,怎么了得呢?典出《明臣奏议·三九》:“大都民间止有此物力,寅支卯粮。”
箪瓢——箪,竹编食器;瓢,剖葫芦做成的饮器。箪食瓢饮,比喻生计艰难。典出《论语》:“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呼庚——向人告贷或乞食,又作“呼庚呼癸”。庚,西方,主粮食谷物;癸,北方,主水。故借用“庚癸”暗指饮食。典出《左传·哀公十三年》,以“庚癸乎”为乞求粮食的隐语。
典尽春衣——借债、典当,把衣物送进当铺为抵押。《杜工部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云:“朝回日日典春衣。”
独酌——独自饮酒。李白诗《月下独酌》云:“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瘦松腰带——宋柳永诗:“腰带(一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食肉敢云可鄙——春秋战国时以“肉食者”称呼“贵人”。典出《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尘甑——甑,古代炊饭的瓦器。布满灰尘的饭甑,形容无米为炊。典出《后汉书·八一·范冉传》:“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又宋代范成大诗:“笑我生尘甑。”
乞墦( fan )——墦,坟墓。乞求上坟后剩余的供品。典出《孟子·离娄下》:“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认为乞墦是可耻的事。
儒冠——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典出《史记·九七·郦食其传》:“沛公(刘邦)不好儒,诸各冠来者,沛公则解其冠,溲溺其中。”又,杜甫诗云:“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除了仅能维系全家十天左右生活外,这薪水还常常不能如期发下,故公教人员盼“薪水”的心情是“度日如年”,而这薪水称之为“关饷”倒颇合适。
文章又略做了一些具体描述:“在此种情况下,家里人不敢想到做衣裳,小姐看电影《忠勇之家》的建议因大家认为‘饥寒之家’没有资格看而付诸东流。大少爷也发誓不再用功念书,因为像爸爸那样读书破万卷终成何用?小少爷只恨不生于街头小贩之家。”
这篇《领薪水》发表于1944年3月26日《生活导报》61期。刊出不久,一位叫张开一的读者特从会泽县汇往报社200元钱,托他们转交作者王了一教授,聊表支援及敬意。在附信中,张开一还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
自从读了《领薪水》,瞒人流去多少泪!
所悲非为微事,惟叹国贱良心味。
张开一先生也是一位靠薪水过日子的公务员,生活自然也十分艰苦,从那首诗可见出王了一教授文章引起他多少相怜的隐痛。张开一的这番作为自然也深深打动了作者王了一教授,为安慰张开一先生,他立即复函——
开一先生:
《龙虫并雕斋琐语》里,许多话都是无稽之谈。中国古代的文人喜欢装穷装病,我也染上了这种习气。如果说那一篇《领薪水》说的是实话,那么,我说的只是一般公务人员不是我个人。你读了《领薪水》而感动,我读了你的信更感动。也许公务人员比街头小贩值得骄傲的,就在这一种安慰上。国币二百元仍托生活导报社汇还,谢谢你。
信的前段,自然是为在某种程度上宽慰张先生,后面却是老实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了一教授对下层生活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敬业精神表现在学术上,是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在艰苦条件下不放弃科学研究。这时纸币贬值,稿费很低,有时写一篇文章的稿费,才够吃一碗面。据说王力先生的《中国现代语法》(上册)出版时,王师母从龙头村(王先生在郊区的家)进昆明城到商务印书馆取这部分的稿费时,拿到的钱连进城的车费都不够。(参看朱德熙:《悼念王力师》,《笳吹弦诵情弥切》,第103页。)但大家还是孜孜不倦的搞学问,上课也极为认真。有的教师为躲飞机轰炸,住在城外几十里的农村,为了上课,只有起早贪黑赶路(当时联大为躲飞机,改变作息时间,上午上课为7—11点,下午为4—7点),为了保证效果,一个三学分的课程,从来不集中采取连续数小时上课的办法,而必按一周分三次来校上课。
如此困境中,大学教授们仍然辛勤耕耘,不仅坚持一流水平的教学工作,而且专心著述,硕果累累。王教授的著作《中国语法理论》于1943年获得教育部嘉奖。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第五部分抗日战争期间的学校生活(1)
(十三)抗日战争期间的学校生活
30年代我国东部有一批名牌大学,已进入了教育科研现代化的行列,并且跟国际接轨;我国当时的大学毕业生质量,已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1930年我国共有高等院校 85 所,在校学生 37;566名;到1936年,高校数量增加29 % 即23所,达到108所;在校大学生增加12 %,在校学生和研究生达到41;922人;6年内高校规模稳步扩大。各校共有教员7;560人,职员4;290人。独立研究机构有两个: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此外还有12所大学设立研究学部。(参看《1937年以来之中国教育》,原载《教育通讯》复刊第2卷第9期;又见《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商务印书馆1948年12月出版)但是,日军侵华战争,残酷地破坏了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
我国108所高等院校的分布
抗日战争爆发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分布很不平衡。无论是国立(公办)、私立(民办或教会主办)的大学,多数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沪宁杭与平津等几个主要城市,以及若干通商口岸、富饶地区。战前全国共有高等院校108所,仅北平、天津、上海三市就占46所;在校学生则占全国总数约三分之二。我国东部的教育文化中心,可说是“一头沉”,极易遭受敌人攻击。
1936…1937学年我国的108所高校,其中42所综合性大学 ( 国立13所、省市立9所、私立20所)、36所独立学院(国立5所、省市立9所、私立22所 )、30所专科学校(国立8所、省市立11所、私立11所)。按规定,综合性大学(Univercity)可辖文、理、法、工、农、商、医、教育(师范)八个学院(College),凡具备三个以上学院的称为大学(但这三个学院 必须包括理学院或农、工、商学院之一;不足三个学院的学校为独立学院)。共有师生5。4万人。
在108所高校中,因校舍遭受日寇占领、轰炸、破坏,而大多数师生不愿意做亡国奴,被迫迁移者,达94所,达80 % 以上;其中一部分合并或解散。留在原地者仅有14所,主要是一些有西方背景庇护的教会学校如北平的辅仁、燕京、协和医学院,上海的圣约翰、沪江、震旦大学等,以及在上海尚未卷入战火的“孤岛”外国租界地区的大同、光华、交通大学等。1937…1938学年,我国高等院校数目下降 16 %,减为 91 所,在校学生下降26 %,减为31;188名;也就是几乎下降到1929年的规模。
日军对我国大学的摧残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的同时,还对我国的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进行有计划的摧残破坏。日军派出大批飞机,对平津地区、沪宁杭地区、以及各地院校进行狂轰滥炸。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首当其冲,横遭日寇蹂躏。故都北平沦陷后,日军即开进北大、清华,美丽的校园成了敌人的马厩、兵营、伤兵医院。北大红楼一度成了日军的宪兵队队部,地下室被用作囚禁爱国志士的牢房。北大的图书、仪器和教具大量被毁,仅此一项损失即达六十万银圆之巨。(引自顾毓秀《抗战以来我国教育文化之损失》,载《时事月报》第19卷第5期,重庆,1938年10月15日)
天津南开大学成了日军破坏的主要目标。中央通讯社当时从天津报道:7月30日下午2时,“日炮队亦自海门寺向南大射击,其中四弹,落该院图书馆后起火。”“两日来,日机在天津投弹,惨炸各处,而全城视线,犹注意于八里台南开大学之烟火。缘日方因29日之轰炸,仅及两三处大楼,为全毁灭计,乃于30日下午3时许,日方派骑兵百余名,汽车数辆,满载煤油到处放火。秀山堂、思源堂、图书馆、教授宿舍及附近民房,尽在烟火之中。”
上海在“八·一三”连天炮火之中,由于光华大学是五卅反帝运动(1925年)的产物,具有坚决抗日爱国的传统,更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最仇视的不共戴天之敌,所以光华大学和附中校舍全被日寇焚毁,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损失殆尽。复旦大学所在的江湾正处激烈交火的战场,大学主体建筑简公堂、图书馆、体育馆和几座宿舍大都炸毁,“学校内外、尽成邱墟、无瓦全可言”(引自费巩教授《母校被毁简报》,载《复旦同学会会刊》1938年4月)。位于南市的私立大同大学校舍被日寇占据,约有十分之七的建筑物被陆续拆毁;国立交通大学的校舍被日本宪兵队占据。交大、光华、大同等校留在上海老家的师生,只能迁往“孤岛”即外国租界(日本侵略军尚未进入的地区)勉强维持学业。
南京中央大学被敌机轰炸四次,校舍变成一片瓦砾废墟。日寇轰炸湖南大学时,以27架飞机分三队侵犯长沙岳麓山上空,密集投弹约50枚,其中许多是烧夷弹,图书馆完全轰塌、宿舍三栋炸毁,剩下残垣断壁,全校精华付之一炬(引自陈礼江《这一年的中国教育》,载《教育通讯》第40期,1938年12月)。浙江大学迁到广西宜山复课以后,突然遭到敌机18架轰炸,在浙大校园投弹118枚,师生被迫停课。武汉大学从抗战开始就迁往川西乐山,但是也横遭日寇飞机36架轰炸,炸毁并焚烧了大半个古城……
从1937年7月至1938年8月的一年内,全国108所高校就有94所遭到日军破坏,其中有25所因损失惨重、实在难以恢复而被迫停办。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第五部分抗日战争期间的学校生活(2)
空前规模的学府长征
1937年8月13日,大上海保卫战即壮烈的“凇沪战役”打响了。经过3个月的拉锯争夺,11月12日,日寇侵略军占领了上海主要地区(公共租界除外)。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并向武汉逼进。根据国防政府的命令,华北、上海、江浙等地的70多所高等学校,纷纷向西部内地迁移,继续“教育救国”的学业。
史无前例的、全国大多数高校空前规模的迁移,随着国防军的节节撤退,而分为几个步骤:第一步迁往华中地区,如浙江大学先迁往江西吉安,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湖南长沙组成临时大学,上海的复旦、大夏等校也奉命组成临时大学迁往江西庐山等等;接着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