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观察》周刊社员工的薪金开支,也必然随着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而上扬。在1947年9月份每月总额为法币7百万元,到1948年1月增涨到法币5千万元……
在第三卷的6个月中,支出方面,纸张价格涨到7倍、员工薪金也涨到7倍,稿费涨到3倍,排印装订费也涨到3倍;但是在第四卷的6个月中,物价飞涨更加凶猛,因此纸张价格涨到16倍,员工薪金涨到28倍,排印工和纸型涨到23倍,稿费涨到20倍(千字由法币20万涨到400万元)。全部开支合拢来算,在这半年中,成本金额飞涨20倍以上。
市场发行——广大读者的经济支持
那么《观察》周刊究竟依靠是什么力量,来承受这样不断增长的沉重负担呢?一句话,依靠扩大市场发行,依靠本身的质量,和广大读者们的经济支持。
1947年8月30日《观察》第3卷第1期出版,售价3千元;发行量激增到1万9千份,为创刊号初印数的3倍多。并且出了“华北航空版”,在平津地区扩大发行。
这时胡适正好从北平来到上海,9月22日储安平特致函胡适,报告一年来《观察》周刊的经营情况并向他约稿。这封信已经收入《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3年出版第239页)。信中说:
我们最近开了股东会议,去年一年,盈余2亿3千3百余万。办刊物本来照例是赔本的,本赔完,就关门大吉。我们实在没有想到会赚钱,而且赚了这许多。一千万的本钱,在一年中赚了二十倍。[陈按:扣除物价上涨十倍的因素,实际上赚了两倍,而且不久以后这2亿余万法币又大大贬值了]
再过半年以后,1948年2月7日第3卷24期售价法币1万元(由于物价飞涨,只合今人民币1块钱);发行量又增加到2万5千份,为创刊号初印数的5倍。此后印数一直飞跃,第4卷增加到5万份,到第5卷更增加到10万多份。
但是,储安平在《观察·第三卷报告书》中指出:就以这一期售价1万元一份来说,在上海,到小饭馆吃一碗最起码的肉丝面就要2万元;乘坐一次公共汽车的车票就要1万元,一张电影票3万到4万元,看一场电影连车费就要化法币5万元到7万元;……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第六部分全面内战时期文化人的生活 (4)
“纸币”本来只是一张纸,它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它的价值都系于发行这个纸币的政府的信用。有一个“市民”曾在上海各大报纸登载大幅的广告,质问一般市民:为什么美国人民有了美钞不去抢购呢?为什么英国人民有了英镑不去抢购呢?为什么中国人民拿了金圆券就要去抢购呢? 这问题真是问得漂亮! 可是我们反问一下,为什么中国人民在以前(在10月31日以前),有了美钞英镑并不一定要去抢购物资呢?为什么在中国的美国人英国人有了中国的金圆券,也一样的要把它用掉,不要放在手里呢?稍稍一想,这里面自有道理。严格的说来,要以改革币制来解放中国当前的经济危机,本来是个幻想。发行法币的是这个政府,发行金
圆券的也是这个政府,这同一个政府,法币的信用既然不能维持,难道金圆券的信用就能维持了吗? 有人认为这次的改革币制和最近的放弃限价,都是为了人民。实际上真是如此吗?老实说,无非因为当前的经济情景实在不太像样,有点可怕,假如不改,恐怕政府要站不住了! 改吧,改吧,乱七八糟先改它一下,暂时麻醉一下人民;后来弄到全国抢购,乖乖不得了,看上去可能要出什么乱子,威胁政权,所以只好放弃限价。这一切,说得漂亮是解除人民的苦痛,骨子里还不是要安定自己的政权? 而在改革币制时,政府命令人民将平时辛辛苦苦积蓄的一点金钞,一律兑成金圆券;政府只要印刷机器转几转,可是多少老百姓的血汗积蓄,就滚进了政府的腰包里去了。政府拿这些民间的血汗积蓄,去支持他的战乱,使所有国家的一点元气,都送到炮口里轰了出去! 上海的老百姓都在回想他们在敌伪时期所经过的一切,日本人管得再凶,也没有弄到连饭都没有吃,连买大便纸也要排队的程度;日本人逼得再紧,也没有把民间的金银收完 —— 就靠这点元气,胜利后各地慢慢恢复各种小工商业的活动。现在呢,一切完了,一切完了,作孽作孽,每一个吃亏的老百姓心底里都在咒诅,有一肚皮眼泪说不出来!
70天的梦是过去了,在这70天中,卖大饼的因为买不到面粉而自杀了,小公务员因为买不到米而自尽了,一个主妇因为米油俱绝而投河了,一个女儿的母亲因为购肉而被枪杀了,还有不知多少悲惨的故事报纸上没有传出来。我相信这些人都是死难瞑目,阴魂不散的。许多良善的小市民,都听从政府的话,将黄金白银美钞兑给了政府,可是曾几何时,现在的金圆券已比八·一九时期打了个对折对折了! 惨啊! 惨啊! 冤啊冤啊! 一个只要稍微有点良心的政治家,对此能熟视无睹,无疚于中吗! 70天是一场小烂污,20年是一场大烂污! 烂污烂污! 20年来拆足! 烂污!
(引自《储安平文集·下》第78页)
《观察》周刊第5卷第13期 (1948年11月20日出版) 又发表了储安平的文章《政治失常》——
最近政府有几件事情做得实在不成体统。第一件我们要说的当然是11月11日行政院通过的“修正金圆券发行办法”。政府在八一九发行金圆券时,规定黄金一两兑换金圆券200元,美金一元兑换金圆券四元,这次的修正办法改为黄金一两兑换金圆券1000元,美金一元兑换金圆券20元,将金圆券贬值了五分之四。政府在发行金圆券时,大唱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调子,并且说谁破坏了金圆券,谁就是国家民族的敌人!现在我们看,政府自己率先破坏了金圆券,政府自己先就做了国家民族的敌人!当10月杪11月初全国骚动得不成样子的时候,当局宣布即将有“更好”的办法颁布,所谓“更好”的办法,大概就是这个金圆券发行的修正办法了,其中决定将民间缴兑的金钞吐还出来,以便取之于民者,仍用之于民。然而吃进去的时候,黄金一两只兑金圆券200元,美金一元只兑金圆券四元,现在吐出来时黄金一两却要金圆券1000元,美金一元却要金圆券20元,一“取”一“用”之间,赚上了五倍,这笔没本钱的买卖真不坏。抗战末期,政府财政困难,宣传黄金储蓄,说得天花乱坠,可是到真要支付黄金时,却来了一个六折,凭空扣去四成;这事大家当还记得。现在旧戏新编,又耍一手。多年以来,政府把人民当着一团米粉,捏在手里,要圆就圆,要扁就扁。良善的老百姓,一再吃亏,心里恨透,可是没有办法。再说八·一九政府的经改办法,规定人民所存金银外币,一律须向中央银行兑换金圆券,逾限而未兑者,即视为触犯刑法,现在又允许人民持有金钞,并将金钞的价值,提升五倍,以前服从法令的,信任政府的,都算倒了霉,不服从法令的,不信任政府的,反而大大沾了便宜。政府这种行为,一方面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一方面不啻叫人民以后不要再相信政府。(引自《储安平文集·下》第278…279页)
1948年12月25日《观察》第5卷第18期出版;此前一天,国民党政府宣布查封《观察》周刊社。储安平被迫秘密离开上海,才免于遭到逮捕和杀害。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第六部分金圆券和独裁政权的崩溃(1)
(十八)金圆券和独裁政权的崩溃
金圆券的加速灭亡
鉴于法币恶性膨胀,国民经济面临崩溃,国民政府于1948年8月19日“总统紧急命令”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规定“金圆”为本位。以中央银行所存的黄金和证券作保证,以代替行将崩溃的法币,并借助于政治力量,强行收回全国人民手中的外币和黄金。国民政府还规定,每元金圆券的含金量为0。22217克,以金圆券1元折合300万元的比率收兑法币。发行“十足准备”的金圆券,总额限于20亿元;第一期发行5亿元。
(当时全国法币量折合金圆券约2亿元)。
规定私人不得持有金银外汇,限期一至三个月内到指定银行兑换,如不于限期内收兑者,一经发现,即予没收。黄金每市两兑给金圆券2百元,白银每市两兑给金圆券3元,银币每圆兑给金圆券2元,美金每元兑给金圆券4元,等等;并登记个人存放国外的资产和外汇。把物价和薪津、工资冻结在8月19日的水平。
这就是说,新发行的金圆券1元应该相当于抗战前银圆(或基准法币)5角左右。或1948年美金0。25分。
根据发行金圆券时颁布的规定:
文武公教人员之待遇,一律以金圆券支给。其标准以原薪额(注:抗战前夕的基准法币)40元为基数;超过40元至3百元之部分,按十分之二发给金圆券;超过3百元之部分,一律按十分之一发给金圆券。
这就是说,一个按照抗战前标准领取40圆月薪的文化人(刚参加工作的知识青年),这时得到的月薪为金圆券40元,购买力相当于战前的标准银币20圆 (金圆券1元= 标准银圆5角= 标准人民币1元5角)。实际收入比战前降低一半。
照抗战前标准领取80圆月薪的文化人(刚毕业求职的大学生、或已经工作数年的职工),这时得到的月薪为金圆券48元,购买力相当于战前的标准银币24圆;实际收入为战前标准的三分之一。
照抗战前标准领取300圆月薪的文化人(普通教员、记者、编辑等),这时得到的月薪为金圆券92元,购买力相当于战前的银币46圆;实际收入约为战前标准的七分之一。
而照抗战前标准领取600圆薪水的文化人(教授、高级知识分子等),这时得到的月薪为金圆券122元,购买力相当于战前的银币61圆;实际收入为战前标准的十分之一。
这对于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是强力歧视性的限制和野蛮压榨式的打击。
1948年8月19日上海市限价如下:
米价每石金圆券20元9角(合每斤1角3分);面粉每袋7元6角;猪肉每斤7角3分;生油生斤6角;
但是从10月以后市面上就没有“限价”商品了。
到1949年10月底,中央银行已经从民众(特别中产阶级)和工商业主手中收兑了大量金银外汇。仅上海一地,就有黄金114万余两,美钞3452万元,港币1100万元,银圆369万余元,白银95万余两,均截至1948年10月底数字(参看《文史资料选辑》第七期,《金圆券发行后蒋介石在上海勒逼金银外汇的回忆》,第八辑《金圆券之发行和它的崩溃》。)全国被掠夺的金银外币数字,据美国白皮书透露,国民党政府向美国方面报告,金圆券所收兑的外汇,已经超过1亿5千万美元(参看《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即白皮书中译本332页)。事实上是决不止此数的,一般估计约达2亿美元。
这是一次财政大洗劫。所得财物,后来大多运往台湾。
然而这是垂死挣扎。金圆券发行后,急剧膨胀。面额有一角、五角、一元、五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根据国际通行的货币发行公例,当前在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总量中,最大面额的纸币交易量超过70 % 的时候,才表示币值不够,要发行更大面额的纸币。三个月以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金圆券发行的最大面额不断增加,从一百元、一千元、一万元……直到一百万元。
以上金圆券均由中央银行发行,正面印有蒋介石头像。由于金圆券并无真正的黄金准备,发行又不加限制,根本不能填补庞大军费开支的无底洞。物价更迅猛飞涨,生活必需品奇缺,金圆券迅速贬值,黑市交易随处出现,各地普遍发生抢购风潮。甚至出现席卷全国的抢米风潮,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参加风潮者数以十万计。在“金圆券”币制改革施行后70天,1948年11月1日国民政府被迫发表《修正金圆券发行办法》和《修正金银外币处理办法》,宣布:
(1)“金圆券”贬值80 % ,
(2) 准许个人持有金银外汇,美金和金圆券的兑换率由三个月前的1比4猛涨到1比20;
(3) 撤销金圆券的发行限额。
由于限制物价失败,而改行“议价”。上海市大米的金圆券价格,由原价每石20元9角(每斤1角3分)涨到90元(每斤5角8分);猪肉由限价每斤7角3分涨到3元,都涨到4倍多,其他物价随之涨到4…7倍。
11月中旬,面粉从原限价每袋金圆券7元6角涨到250元,生油从原限价每斤6角飞涨到18元,都涨了30倍;其他物价随风涨到20倍左右。
这实际上就是承认了“金圆券”面临破产。溃决不可收。民间纷纷抛弃金圆券,换取银圆 (所谓“大头”是民国初期铸造的袁世凯头像的银所谓“小头”是孙中山头像的银圆)、银毫子(即小洋或银角子)和美钞,甚至金条,进行公开或半公开的交易。因为金条是黄色的、银圆是白色的,美钞是绿色的,所以这种交易混名“黄白绿”。
1948年11月12日南京上海外汇牌价:1美元= 金圆券25元,
1949年1月26日牌价:1美元= 金圆券170元,3月16日牌价:1美元= 金圆券6900元……
短短4个月金圆券又贬值276倍。1949年初,甚至发行了面值为1百万元一张的金圆券!
到1949年4月,金圆券发行量达到7607亿元的天文数字,8个月中膨胀1540倍;而上海市物价飞涨到83800多倍。最后,金圆券的币值已经贬到5百万分之一,还不如垃圾,扔在地上都没有人拣了。
1949年上半年,北平、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接连解放。
南京解放前夕,3月26日1块银币价值金圆券1万元;上海解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