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各时期银圆的购买力如何呢?我们可以参考历史上的物价来计算(见附录2)。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第六部分附录一(铜钱)
(二)铜钱
外圆内方的制钱
中国封建社会通行的货币是银两和铜钱。铜钱是日常民间通用的小币值通货 (辅币),种类很多。“一文”、“一吊”、“当十”、“当廿”,都是跟铜钱相关的计量单位。在一般的小买卖、小生意中,和支付工钱、小帐的场合,民间通常使用铜钱,而不便直接使用高值的银两。
“制钱”,专指明清两代,按照本朝定制的由官炉所铸的铜钱,以区别于前朝旧钱和本朝的私炉钱。制钱有一面铸文字,所以称钱一枚为一“文”。这称呼从南北朝时代开始。“分文不取”、“一文不值”是典型的成语。
制钱中间有方形的孔,所以戏称为“孔方兄”。可以用绳子把钱串通起来,一千文叫做一“一吊”。明清时代通常一两银子可以折合一千文,为一贯钱或一吊钱。民国之后,在北京也有所谓“说大话使小钱”把100文称为“一吊”的。
“孔方兄”、“孔方兄”、“孔兄”、“方兄”为钱币别名,源于秦代的“方孔圆钱”即“半两钱。”秦统一之前,铜钱的穿孔,以圆形为多,“半两钱”确定用方孔,这是圆钱形制上的一大变化。外圆内方的半两钱,寓有天圆地方之意。古人云:秦始皇把天命、皇权熔铸在“半两钱”形制上,外圆代表天命,内方象征皇权。
新式铜元的诞生
清朝末年,与新式银圆同时流通的金属货币中有一种形态新颖的机制铜元。机制铜元与传统制钱——铜钱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改变了历代用范铸方孔圆钱的传统,改用机器制造,中间没有孔,俗称铜版。新式铜元诞生于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清末采用机器铸造铜元,这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大变革。它的出现,使曾经大量行用的“孔方兄”——制钱逐渐退出了货币流通领域,成为历史文物。
清代的货币制度,银两与制钱并用。银两——银锭、元宝或零碎的银块银片,多使用于田赋征收及其他巨额支付;一般货币流通主要使用铜或铁浇铸、内有方孔的制钱。自清嘉庆年间始、因鸦片流入使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铜贱,制钱制度濒临崩溃。咸丰年间,太平军兴,内忧外患,财政危机,遂推行“大钱”(即铸成“当十”和“当二十”的铜钱)以取代制钱。而大钱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通货膨胀掠夺财富的手段,很快失去了信用。各地铸钱局相继停铸铜钱,市面通货日见短绌,商品流通受阻。虽然光绪年间,沿海闽、粤、浙等省尝试以机器铸造制钱,但终究未能挽回制钱制度没落的命运。制钱即不可恢复,大钱又不可行,于是新式铜元就应运而生了。
早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其璋就曾奏请“鼓铸大小铜元三品,一品重四钱,中品半之,下品又半之,以补制钱之不足”,但未被采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广东因铸钱不足,市面出现“钱荒”,香港等地的外洋铜辅币流通量渐趋增加。为缓解“钱荒”,抵制外洋铜辅币在粤流通,洋务派督抚奏请清廷,请示仿造香港“铜仙”样式,试铸铜元,获得清廷批准。同年六月,广东正式开铸“光绪元宝”铜元,从此机器铸币正式取代了传统手工钱范铸造货币,这是一大飞跃。
“光绪元宝”铜元
广东最早试铸的铜元,每枚重二钱,以紫铜95%、白铅4%、点锡1% 配合铸成。直径28毫米,形式精美。正面中央铸“光绪元宝”四个汉字及满文“广宝”,外环珠圈,上缘有“广东省造”字样,下缘为纪值文字“每百枚换一圆”,左右文饰小花星;背面中央铸有象征清王朝的蟠龙图案(钱币学上称为“飞龙”),龙图外环珠圈,上缘为英文纪地“KWANG…TUNG”(广东),下缘英文纪值“ONE CENT”(一仙),左右饰以小花星。这是我国最早铸造的铜元。“仙”(CENT)意为百分之一,原是香港铜辅币的计值单位,说明这种铜元是仿造香港铜辅币铸造的。
但“每百枚换一圆”和以“仙”为单位的纪值方法,毕竟与传统方法不相符合,因此光绪三十年(1904)奉命将钱文改为“每元当制钱十文”,背面英文币值也由“ONE CENT”(一仙)改为“TEN CASH”(十文),这就是钱币学界所说的“改版铜元”。这种式样遂成为晚清铜元的标准形制。
“光绪元宝”铜元,面值分一文、二文、五文、当十文、当二十文五种,其中发行最多、流通最广的是“当十铜元”,发行量占铜元发行总数的90% 以上。
新式铜元铸造精良,远非传统手工铸钱所能比拟,不易伪造、私铸;它式样新颖,中间没有穿孔,大大提高了铸造速度和质量;它成色划一,标明与银圆的固定比值,“通行市肆,民间称便”。因此铜元发行初期,其价值甚至超过币面价格,在市场流通时普遍有5%—15%的升水。如光绪二十八年(1902),一元的银圆在苏州只兑铜元88枚(升水率12%)杭州可换90枚(升水率10%)。铸造者大获其利。各省纷纷向外国采购机器,建造厂房,仿广东铜元式样开铸铜元。
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全国已有十七个省的二十二个钱局铸造铜元,所铸铜元总额由1900年的16。9亿枚激增至75亿枚。铜元供过于求,导致不断地贬值。宣统元年(1909)铜元与银圆兑换比价,已由110枚合一圆跌至130-140枚合一圆,在市面行用平均须贴水10%-40%,与1905年以前的市价相比,贬值惊人。
大清铜币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下令将天津银钱总厂改称户部造币总厂,统一铸造“大清铜币”,以期收回铸造权,并使铜元整齐划一。同时颁布整顿环法章程,规定正面中央为“大清铜币”四汉字,外环珠圈,上缘满文“大清铜币”,下缘纪值文字“当制钱×文”,左右分列于支纪年;背面中央为大清蟠龙纹,上缘年号“光绪年造”(1909年后为“宣统年造”),下缘英文“TAICHING…TIKUO COPPERCOIN”(大清帝国铜币)。
此后各省纷纷仿铸,对这种铜元的铸造比较一致。各省铸币在正面中央置一阳文或阴文小字,如直(直隶省)、闽(福建省),以示区别。大清铜币分四类:(1)重4钱,当制钱二十文;(2)重2钱,当制钱十文;(3)重1钱,当制钱五文;(4)重4分,当制钱二文。清政府采取控制设局、限制铸量等措施,希望挽回铜元信用,但各省因利之所在,阳奉阴违,铜元泛滥之灾愈演愈烈。
各省铜元的出现,迫使清朝末年的方孔圆钱退出历史舞台。最后一种方孔圆钱,是末代皇帝宣统时铸的“宣统元宝”。方孔圆钱的取消,无疑是一种进步。
宣统二年(1910)四月十六日,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在确定银本位的同时,规定铜元为辅币,有一厘(百枚换银币一角)、五厘(二十枚换银币一角)、一分(十枚换银币一角)、二分(五枚换银币一角)四种面额,但这套铜元未正式发行。
1910年发行一套新铜元,正面中央为蟠龙图案,四周为“大清铜币”四字,背面中央为嘉禾图案和币值,有五文、十文、二十文三种,除十文币曾正式发行外,五文、二十文币仅存样币。上缘“宣统三年”,中心为“十文”,下缘纪值“百枚换银一圆”。
同时还规定新旧铜币暂时并用,三年内逐步收回旧铜元。但这一币制改革方案还没来得及全面实施,满清王朝就被推翻了。
民国以后的铜元
中华民国元年(1912),第一次参议院会议决议,以国旗五色旗与九星旗一同作为铸币图案,铸造“开国纪念币”。还铸造过以孙中山头像或黎元洪头像、袁世凯头像为一面图案的“十文”铜币。此后各地军阀割据、各自为政,把发行货币看作筹措军费的捷径,纷纷开设铸币厂,竞相滥造铜元,币制更为混乱。
发行最多的“民国开国纪念币”币值为“十文”(下缘英文 TEN CASH)或“当十铜元”。
1916年袁世凯称帝,铸造“洪宪元年开国纪念币”当十铜元。
民国六年(1917)二月,天津造币总厂根据《国币条例》的规定,铸行中心有圆孔、币面有嘉禾图案的新式铜元,有五厘、一分两种,其中一分币(合十文)曾一度流通于市,五厘币铸额较少。
北洋政府企图以新式铜元“当十文”、“当二十文”统一货币,但无法抑止各地军阀的铸币竞赛。
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掌握全国政权,地方军阀势力日益衰落,货币发行逐渐转向纸币,铜币铸造已成强弩之末。民国年(1930)国民政府宣布推行银本位制,以银圆为主币,发行纸币角、分票,和镍质辅币,于是铜元逐渐失去流通价值。
铜元不断贬值
清末民初,铜元和银圆的兑换率有很大变化。简单说就是:在银本位情况下铜元贬值。
1905年起,满清政府所铸的“当十”、“当廿”(当二十)铜元,又叫“大钱”,代替了制钱成为通行的辅币。“当十”又称为一枚,“当二十”又称为一“大枚”。起初,100枚“当十”铜元、或者50枚“当廿”铜元可以兑换1银圆。但是几年以后就发生变故,铜元价值急转直落。
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北洋军阀执政,滥发“当十”铜元辅币和兑换券。随着铜价跌落,铜元和兑换券一再贬值。银圆兑换铜元的比例,不断上升。北京逐年每一银圆对“当十”铜元的兑换率如下:
1905年 100 1921年 152。8
1913年 134。7 1922年 170。7
1914年 132。0 1923年 193。2
1915年 135。4 1924年 232。9
1916年 136。9 1925年 285。5
1917年 123。5 1926年 300
1918年 134。2 1928年 360
1919年 138。0 1930年 400
1920年 141。0 1935年 460
在上海,每一银圆对“单铜元”(即“当十”)的兑换率又有差别:
1902年 92 1916年 127.
1905年 95 1921年 154.
1908年 123 1927年 284
1909年 127 1929年 296.
1911年 134 1930年 301
1912年 123. 1935年 314.
当时,全国各地的体力劳动者(无论“大工”还是“小工”)的工资一般按“日”结算,都以铜元(而不是银圆)支付。由于铜元不断贬值,大为减少了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加重了贫民的生活负担。
到30年代,在北平一块银圆(或一元国币)竟可兑换40“吊”,也就是400枚“当十”铜元、或200大枚“当廿”铜元;甚至可以兑换50“吊”。30年代以后,“当十”铜元已不多见,通用者仅有“当廿”铜元(以及兑换券“当廿”铜元票)。
根据1935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所载,当时流通的铜元只有一种“当二十”的辅币:“目下行市,每元可换四千六百文至五千文(俗呼五十吊,即当二十铜钱二百五十枚)。”也就是说:沿袭了咸丰年间的兑换率:“当十”的一枚只值两文制钱。五百个“当十铜钱”或二百五十个“当廿铜钱”,兑换一块银圆。票面“当十”的宝钞值2厘银圆,“当二十”的宝钞值4厘银圆。
30年代北平通用的“当二十”大铜元一枚相当于4-5厘银圆,称为“大铜子儿”,或“一大枚”。10枚小铜子儿才值2分多钱,10大枚铜元(大铜子儿)才值4-5分钱。
200或250大枚铜元才合1块银大洋。
后来河北发行了“铜元票”辅币,有二十枚(4分)、三十枚(6分)、四十枚(8分)、五十枚(1角)、六十枚(1角2分)、百枚(2角),在华北地区30年代仍可使用。例如:北京(北平)的有轨电车票,天桥至前门(或东四至东单)一段十枚,相当于2分半;又如:中央公园、北海公园、天坛公园的门票,一人次都是铜元票二十枚,相当于5分钱。
铜元的寿终正寝
1930年,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中华民国国币条例》,明令禁止旧铜币的流通。然而铜币的使用并未立即停止,尤其是边远地区和穷颖僻壤,民间继续行用铜元找零。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时,铜元基本都停用了。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第六部分附录一(纸币)
(三)纸币
现代化银行与货币制度
有了现代化的银行,才有现代化的货币。虽然清朝末年我国已经有了许多“钱庄”“银号”和“票号”,但它们还不是资本主义金融机构——银行。从钱庄到银行、从银圆、兑换券、国币到法币,就是中国货币制度逐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的第一家现代化金融机构(银行)是1896年盛宣怀向清廷奏准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正式开业。英文原名为 THE IMPERIAL BANK OF CHINA (中华帝国银行), 总行设于上海;名为商办,实为官商合办,银行组织制度模仿英国汇丰银行。于1898年开始发行“银两票”和“银圆票”两种兑换券。这是我国近代银行第一次发行钞票兑换券,“壹两”票背面印有英文 ON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