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文学首选书推荐-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泽东同志的这些文章,除了几篇纯哲学著作而外,大都是解决具体问题的:
或是解答疑问,或是指授方略,或是为中央起草的文件。就是在中国革命斗
争过程中,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
毛泽东思想。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
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
能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在本世纪20 年代后期和30 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
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
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它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
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
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
中概括。中国革命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最终取得了胜利,正因为如此,
这部书成了近代以来影响中国最大的著作。

这部书的著者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领袖,也是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
争的伟大导师之一。直到今天,仍有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游击队员,把毛泽
东的著作当成行动的指南;在西方的研究机构和大学里,也有专门的人员在
研究毛泽东的生平和毛泽东思想。

对我们正要跨入21 世纪的中国人来说,我们不可能像历史上某个时期那
样,碰到困难就学习《毛泽东选集》,从书里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貌似把
它抬到一个神圣的高度,实际上把它庸俗化了。我们当代人读《毛泽东选集》,


第一是学方法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情况和问题,肯定不会像毛泽东
当年面对的那样波谲云诡、风急浪大,但我们可以应用从他那里学来的正确
方法,即反对一切教条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清问题的主要矛盾所在,
抓住主要的因素,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第二是学历史,看看中国共产党如
何领导全国人民争取到了历次斗争的胜利,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共
产党能够领导我们的事业走向胜利,能够领导我们的人民走向富强。因为有
毛泽东思想。

内容梗概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就存在于《毛泽东选集》之中。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实践论》探讨了马克
思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结论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而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
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
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矛
盾论》着重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用来反对教条主义。文章还分析了主要矛
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
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它对事物起主导的、决定的作用,其它矛盾
则处于次要的和服从的地位。当然,这种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过程
阶段的推移,主要矛盾可能降为次要的,次要矛盾也可能上升为主要的。“研
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
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在一个
矛盾的两个方面里,必有一方是主要的,另一方是次要的。主要方面起着主
导作用。这两方面的地位也不是固定的,在矛盾斗争中因力量的增减可能会
互相转化。对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说明在领导革命时一定要坚持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实际情况变了,主要
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会随之变化,共产党人的政策和策略也必须随之改
变。

从时间上讲,这两篇文章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经验所作的一次更深刻、
更系统的哲学总结,是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极为精彩的
发挥。它成为以后斗争的指导。从逻辑上讲,这两篇文章是毛泽东思想的哲
学理论基础,其它的著作文章是这个哲学基础在各项工作中的成功运用。

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在以下六个方面,它以独创性的理论丰
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第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
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第六、关于党的建设。毛泽东领导中
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在斗争过程中形成、总结出一整
套的政策和策略,还有其现实意义。我们来看一下这两方面的内容。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研究了中国社会这个矛盾群体,从历史状


况和社会状况的实际出发,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列主义关
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理论。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
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党人>发刊词》、
《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其基
本点,一是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
产阶级,一部分是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
的统一战线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且在特殊条件下把一部分大资产阶
级也包括在内,以求最大限度地孤立最主要的敌人。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
战线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
策;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同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
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
这是《矛盾论》思想的具体应用。二是认为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
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能以长期武装斗
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
争。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无产阶级有可能和必要通过自己的先
锋队用先进思想、组织性和纪律性来提高农民群众的觉悟水平,建立农村根
据地,长期进行革命战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毛泽东同志指出,“统一
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加上党的本身的建设,就
成为革命的“三个法宝”。这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
办法的思想。以上这些就是中国共产党能成为全民族的领导核心,并且创造
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基本依据。这条道路为
落后国家打败敌人,争取胜利贡献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具有世界意义。

关于政策和策略。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
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
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
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他在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
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他指出:弱小的革命力量在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下
能够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
斗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对敌人要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实行利用
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在反动统治地区,把合法斗
争与非法斗争结合起来,在组织上采取隐蔽精干的方针;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
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
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等等。这一部分是对我们今天的读者启发
最大的。但我们一定要像他那样,不能把这些当作死的教条,而要在实际情
况下灵活运用。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政策和策略思想,表现在他的许多著作中,


特别是集中表现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论政策》、《关
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不要四面出击》、《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等
著作中。

此外,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著作,第一次把游击战提到战略的高度,是对
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的巨大贡献。
毛泽东同志在晚年虽然犯了错误,但他仍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导师,毛泽
东思想的科学性不容任何怀疑。《毛泽东选集》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人读下去。

精彩篇章推荐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与精髓在以下几篇著作中最集中最充分地体现出来:

1.《实践论》与《矛盾论》毛泽东思想对于马列主义哲学的贡献,
并且成了它自身的理论基础。
2.《论持久战》毛泽东思想分析具体问题的范本,辩证法的光辉榜
样。
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我们党的文艺政策,影响至
今。
精彩语言辑录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
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
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邓小平文选》

作者:邓小平
成书时间:1993 年
类别:政治



版本推荐: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书海领航

《邓小平文选》一共三卷,1983 年出版的是《邓水平文选》(1975—1982 
年)卷,1989 年出版的是《邓小平文选》(1938—1956 年)卷。党的十四大
以后,在强烈的呼声和各界的要求下,邓小平(1904~1997)同志着手进行
《邓小平文选》第3 卷的准备工作。1993 年,将近90 高龄的邓小平亲自指
导并参加了编辑出版工作,他对入选的每一篇文章都认真整理,逐篇审定。
经过4 个多月的努力,《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于1993 年9 月份正式出版发行。
第3 卷《邓小平文选》时间跨度为10 年(1982—1992 年),入选文章119
篇,正文25 万字。《邓小平文选》第3 卷出版发行后,以前出版的两卷《邓
小平文选》也经过修订再版,按著作时间分别改称为《邓小平文选》第1 卷
和《邓小平文选》第2 卷。

《邓小平文选》是以邓小平为首的新一代中国领导人面对国际国内的新
形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所取得的新的科学成果。它提出
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已经被我们国
家十几年来所取得的举国公认、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所证明。

《邓小平文选》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
了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关于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观点,并以此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题和条件。

《邓小平文选》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
点,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它反复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反复强调了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与实践,邓小平在对国
际友人讲话中指出“改革是使中国迈往富裕繁荣的必由之路”。他多次强调,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现代化
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文选》还首创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
代世界两大问题”的战略思想,对于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实现祖国统一,
以和平方式解决重大国际争端以及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方针的把握上,都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内容梗概

《邓小平文选》有着丰富的政治内容和理论内容,它直接反映了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对这一长达十几年之久
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深刻、精辟的论述。

《邓小平文选》最先从1975 年以来的著作编起,是有着重要理由的,因


为从这一时期以来,邓小平代表着我们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1975 年,邓小
平顶着文化大革命后期的巨大压力,下决心整顿,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
误,作为一个被打倒多年,刚刚复出的人,他冒着再一次被打倒的危险,把
个人安危荣辱置之度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文章,
起草了一系列文件。虽然他最后还是被撤消了党内外一切职务,但他在这一
时期的讲话和文章都作为《邓小平文选》的重要内容。1975 年的全局整顿,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酝酿和准备,《邓小平文选》几次把它说
成是拨乱反正的开始,是改革的一次试验,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