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远征军史-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theJointhcielsofstaff)第二卷第134页。'”蒋介石接受了罗斯福的建议,同意进行缅甸战役,但提出两个条件:一是美国至少要派陆军一个师和足够的空军部队提供有效的支援,一是英国必须以足够的海军控制孟加拉湾,以陆战队从仰光登陆。
史迪威反攻缅甸的计划被蒋介石批准后,他就积极争取美英两国政府的支持。10月17日、18日、19日三天,史迪威接连会见英国驻印度总司令阿奇博尔德·P·韦唯尔陆军元帅,协商反攻缅甸问题。但后者表示:任何缅甸的军事行动只应是最小规模的。'注:《史迪威在华使命》第226~227页。'在10月17日的日记里,史迪威写道:“他们(英国人)不想要中国人参与收复缅甸。”次日,史迪威又记下:“韦唯尔说得很明白,不欢迎中国人。”'注:西奥多·H·怀特整理编辑:《史迪威文件》(TheStilwell’sPapers)纽约威廉·斯隆公司1948年版第163页。'第三天,由于马歇尔的干预,韦唯尔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他同意以收复整个缅甸的“安纳吉姆”方案为制订盟国反攻方案的基础。
史迪威与韦唯尔初步商定:史迪威的任务是指挥中国驻兰姆伽的部队,沿胡康河谷地进入缅甸北部,攻克密支那,夺取密支那机场,与云南部队汇合。韦唯尔之所以同意史迪威的计划,是因为他相信,史迪威绝对不可能通过胡康河谷。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中印缅战区成立了一个联合计划参谋部,史迪威派梅里尔作他的代表。按照计算,要把中国部队经利多运进北缅,并保证作战物资的要求,必须在一条长350英里的运输线上每天使用800辆卡车,运送200吨物资,英方同意提供500辆卡车和驮运大炮的畜力车。当时印度100万劳工正在为盟军修建机场,双方把近期可望竣工的机场的运力也计算在内,史迪威还与韦唯尔达成协议,由美国修筑一条从利多穿过胡康谷地的公路,以使在发起进攻后向前推进时提供物资支援,这条公路最终与滇缅公路接通。'注:《史迪威在华使命》第228~229页。'
11月3日,史迪威向蒋介石汇报与韦唯尔会晤的情况,与会的还有宋美龄、宋子文、商震。蒋介石对史韦会谈的结果表示满意,指示史迪威可以命令长官部做任何事情为反攻做准备。蒋介石还答应在云南方面布置15个师,2月15日即可投入反攻,并同意由史迪威指挥兰姆伽的部队。但蒋介石强调,必须预先获得制海权和制空权,否则他就按兵不动。'注: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战争时期》第二编《作战经过》第3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民国70年,第356~357页。'11月10日,蒋介石命令军令部次长林蔚、刘斐就对泰国、越南、马来亚、缅甸的日本海陆空三军力量的估计和中英美联合反攻的目标同史迪威进行会商。结果一致同意对泰越取守势,对缅甸取攻势,并初步决定了中国方面拟使用的兵力及准备选用的部队、补给、交通、卫生等方面的准备。会议纪要送交蒋介石后,蒋介石批示可照商议结果积极准备进行。'注:中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中华书局1960年第57页。'
12月28日,国民政府军令部颁布了“部署联合英美反攻缅甸作战计划”训令,主要内容如下:
1.在我滇西及缅泰越方面,约有日军9个师团,有待机攻滇犯印的可能。英美联军及我驻印军正在加紧准备,适时与国军协力收复缅甸。
2.国军以联合英美反攻缅甸,恢复中印交通之目的,应于英美由印发动攻势时,先行攻取腾冲、龙陵,整备态势,尔后向密支那、八莫、腊戍、景东之线进击,保持主力于滇缅公路方面,与印度盟军协力歼灭缅北之敌,会师曼德勒。作战准备须于明年(1943年)2月底以前完成。
国军部署:滇西方向,以三个军一个师沿滇缅公路及以北地区攻略腾冲、龙陵后,以一部分向密支那、八莫,主力向畹町、腊戍方面攻击前进。以一个军沿滇缅铁路使道协同主力向腊戍方向攻击前进。以一个军沿东里、佛海大道及双江、盐脑道协同主力向雷列姆、景东前进,威胁敌之侧背。滇南方面,以三个军守备国境。桂南方面,以一个军守备国境。昆明方面,以两个军担任防守。
除了上述决策外,还对后方勤务、航空及防空、交通通信、兵站整备等作了较为具体的安排。这一训令表明了中国对反攻缅甸的积极态度。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训令只是一个局部反攻计划,与蒋介石批准的安纳吉姆计划有较大的不同。
12月初,韦唯尔告诉史迪威的联络员本杰明·费里斯准将,提出:由于后勤方面的困难,要求取消计划中的缅甸战役。他怀疑盟军想于1943年春重新占领缅甸北部的企图是否明智。12月17日,史迪威在新德里会见韦唯尔,韦唯尔向史迪威表示,他继续计划向缅北采取联合攻势,但是雨季里无法向军队运送补给,而日军有一条较完整的公路补给网,军队就不能在前线维持很久。
在英方提出取消缅甸战役的同时,马歇尔通知史迪威,由于重新打通滇缅路可以加强从中国出击的空军力量,美国决定增加对缅甸战役的支援。史迪威的要求已放在仅次于艾森豪威尔指挥下的北非战场的优先地位。为了表示美国的重视,美国为发动缅甸战役增派了6千名勤务部队,执行筑路和其他任务。
英国政府也认为:11月7日北非登陆后,出现了一系列混乱局面,战役势必要延长,这样就排除了1943年雨季以前在中印缅战区采取大规模行动的可能。在太平洋战场,美国在保卫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战斗中损失了两艘航空母舰,使太平洋舰队只剩下一艘航空母舰。在大西洋战场,重要的摩尔曼斯克运输线,一次航行每40艘船就要损失13艘。当各战场都要求增加力量的时候,很难向中缅印战区调拨其他战区极需的物资。'注:《蒋介石的外国高级参谋长——史迪威》第502页。'英国驻华盛顿联合参谋代表团团长约翰·迪尔元帅将英国方面的研究送交马歇尔,极力主张不要在缅甸采取行动。
12月23日,史迪威将英军的计划以备忘录的形式转告何应钦、宋子文,由何宋转呈蒋介石。英军计划,(1)以第14师进占突兑,利用该地的飞机场,作为轰炸缅甸南部日军机场的根据地,雨季到来后,以第14师固守突兑。(2)以第17及第23两师由英帕尔经特迪攻卡莱姆,分两路南进,集中攻打加列瓦,然后经冈高及梯林,南攻帕科库,另以一部经坦模攻西塘,雨季来临时固守更的宛河一线。英军认为除了上述两项战斗外,由于补给困难,不可能另有所为。在雨季,不能在更的宛河以东维持一支较大的部队。英国海军上将苏马维尔表示:由于没有航空母舰,舰队不能靠近缅甸海岸,进入日本陆基空军活动范围。这样,就不能保证盟军两栖登陆攻占仰光的制海制空权。'注:《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战争时期》第二编《作战经过》第3册,第363~364页。'英国的计划表明,1942年在缅甸的行动只限于北缅一隅,大规模反攻要等到次年雨季后再作打算。
蒋介石知道了英国的计划后大为不满,12月28日,照会罗斯福,声称1942年春丘吉尔曾向太平洋各国保证,雨季结束后,皇家海军在孟加拉湾将有8艘战列舰,3艘航空母舰。现在只有驱逐舰和潜艇。再者,韦唯尔曾许诺以7个师投入军事行动,现在了解到只使用3个师。中国军队已做好了准备,三月间即可出发,但除非皇家海军随时可以控制孟加拉湾,中国不能发动攻势。罗斯福总统立即回信,力陈打通滇缅公路比收复整个缅甸更重要,并回答应尽早与英国讨论重新打通滇缅公路,不致有可以避免的延迟。此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英国联合参谋代表团讨论海军问题,马歇尔强调,必须利用中国人情愿采取攻势的机会,必须找到方法,给予大元帅必要的保证,使其进攻可以开始。但迪尔元帅与韦唯尔态度一致,坚持认为由于缺乏护航舰只,舰队不能进入孟加拉湾,因此不能保证掌握制空与制海权。
1943年1月8日,蒋介石复电罗斯福,正式拒绝发动缅甸战役。他在电报中强调,他深信收复缅甸的企图必须有海陆的联合行动。除非海军能从海上阻击敌军增援,或登陆部队能在缅甸南部后方打垮日军,敌人将可以迅速集中攻击中国在缅北的部队。由于供应线的薄弱,不论中国在后方有多大兵力,都赶不上日军集中的兵力。因此,进行局限于缅甸北部的攻势,军队最后势将面临战败的危险。最后,蒋介石抱歉地做出如下结论:如果海军不能控制缅甸海,与其冒着所提议的北缅战役中包含的危险,不如多待几个月,甚至等到秋天雨季结束以后再考虑。'注:《史迪威在华使命》第258~260页。'罗斯福收到蒋介石的电报后,回电力劝蒋介石在他和丘吉尔即将举行的会议之前,不要做出最后决定,罗斯福宽慰蒋介石说,在这次会议上,将有充分的时间为3月份缅甸的军事行动做出关于海军支援的安排。
自从中国提出反攻缅甸的战略计划后,一方面不断地对反攻计划不断充实和完善,一方面与英美积极协商,力争尽快实现三国联合,三军配合,两栖登陆,收复缅甸的设想。这不单是从打通国际运输线,坚持抗日战争,也是从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体利益着想。从英国方面来看,缅甸失陷并不具有影响全局的意义,只要能拒日军于印度之外,对夺回滇缅路,恢复对华军运不感兴趣。因此,当史迪威、蒋介石与英方商议反攻缅甸计划时,英方以各种理由加以拒绝。美国从亚洲太平洋的总体战略出发对中国提出的反攻缅甸的计划一直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但由于美国传统的对亚洲军事政策以及美国战争动员较迟,无法抽调大批兵力直接参加缅甸战役。因此,美国一方面从租借物资,美援、军备等,力促中国出兵缅甸对日作战,一方面竭力敦促英国积极配合,为反攻缅甸承担责任。由于缅甸战役在英国世界战略中位于北非战役之下,在北非战役开始后,英国始终拒绝派海军配合。这样,中国于1943年春收复缅甸的计划就破灭了。此后,反攻缅甸计划成为美英中三国政治军事会议讨论的主题之一。
二中美英反攻缅甸决策的有关国际会议
卡萨布兰卡会议:
1942年底,反法西斯同盟各国对德作战形势已开始大为改观,为了协调盟国击败法西斯的战略方针,罗斯福、丘吉尔决定于1943年1月15日左右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确定1943年的作战方针,扩大盟国的政治影响。在这次会议上,反攻缅甸问题也是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英美之间经过争论,确定了中美英三国水陆两栖反攻缅甸的原则,并初步商定了实施战役的时间。
1943年1月14日至24日,罗斯福与丘吉尔及其主要军事首脑会于卡萨布兰卡,商谈世界大战形势,并磋商反攻缅甸问题。由于当时世界大战的主动权开始转移到盟军一边,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海军参谋长金上将再次提出了实施两栖登陆,占领仰光,全部收复缅甸的“安纳吉姆”计划。
他们认为,通过这一战役,可以重新打通进入中国的国际运输线,并可推动中国对日本采取主动的军事行动。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中国建立空军基地,轰炸日本的工业设施和海上运输线,迫使日军在中国及太平洋和东南亚的主要地区采取守势。这样,就能“减少我们在太平洋地区遇到的危险,使我们能进攻德国”。'注:《蒋介石的外国高级参谋长——史迪威》第517页。'从美国的利益出发,这样比用美国人进行旷日持久、逐山逐地、代价高昂的战斗要有利得多。
英国参谋人员提出,攻击意大利和开辟巴尔干战场都需要运输和登陆艇,登陆仰光可能影响到欧洲战局的发展,削弱横渡海峡进攻欧洲的作战力量。对此,“美方已答应,部队运输工作和登陆舰大部分由他们负担一部分海军掩护力量”。'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4卷下部第3分册,第1011页。'马歇尔还威胁英方说,除非发动“安纳吉姆”战役,否则太平洋地区随时都可能出现迫使美国遗憾地撤销在欧洲战场上承担义务的不利形势。在此基础上,英美两国首脑同意最迟于1943月11月底实施“安纳吉姆”方案。该方案规定:中国军队在缅北进行地面进攻,重新打通滇缅路。美国派地面部队配合行动。与此同时,英国海陆军在缅甸南部实施两栖作战,收复仰光。罗斯福和丘吉尔分析了战争的局势,认为本年内盟军从地中海进攻巴尔干半岛可望成功,美军在南太平洋的战争也将取胜,届时可调动一部分海空军到孟加拉湾登陆仰光,打通滇缅路,进而收复缅甸。
1月23日,英美举行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两国参谋长向罗斯福和丘吉尔递交了“1943年作战方针”报告,强调以对德作战为主,在地中海方面攻击西西里岛,而“在太平洋及远东方面的军事行动将继续进行,其目的为维持对日本的压力,在不影响安纳吉姆计划的前提下,如尚有多余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可拟出进攻马绍尔群岛及加罗林群岛的计划,并为此进行准备。”'注:同上,第1024页。'这个计划得到罗斯福和丘吉尔的批准。1月27日,斯大林收到罗斯福和丘吉尔的信,向他通报卡萨布兰卡会议的精神。其中写道:英美盟军在太平洋的打算有在近几个月内把日本从拉包尔赶走,乘胜向日本推进,“我们还打算扩大我们在缅甸的军事行动的规模,以及重开对中国的供应线。我们打算立即增强我们在中国的空军力量。”'注:《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同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通信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1卷,第83~84页。'但是对日本的攻势不能影响对德作战。
卡萨布兰卡会议制定了反攻缅甸的“安纳吉姆”方案,并决定了实施的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