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其他阶层由于被压制,自然不满至极,反抗不断,内斗再度加剧,大部分精力花在内斗上,如何能北伐。
即便是北伐,也多是必败。
秦桧成功了,他的意见很是正确,高明的找不到一丝破绽,有利于皇帝,有利于士大夫阶层,只是不利于整个华夏民族。从此之后,南宋只能是苟且在江南,直到一个强大的敌人出现,将它毁灭。
“秦桧果然是高明无比!”赵朴感叹道,“百年内,他必然是士林领袖,必然超越范宗尹,超越赵鼎,超越张俊,超越汪伯彦”
“可陛下,为何对他有杀意?”在刚才,王舞月感到皇帝陛下散发出杀意,这是第一次。
曾经,有诸多的文臣顶撞皇上,给皇上难堪,可皇上也只是生气而已,却无一丝杀意。而这次,皇帝陛对这个臣子,却是动了杀意。
“秦桧是聪明人,他总是能迎合士林阶层,也总是能迎合皇帝;他是聪明人,总是能提出最正确,最理智的意见只是有时最正确,最理智的意见,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意见!”赵朴微微叹息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能走到最后的,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最傻的人!”
聪明人,总是想着利益最大化,总是想着投机,太计较利益得失了,做事缺乏执着,缺乏疯狂,很难走向最后的成功;而傻子,可能不会投机,不会利益最大化,却有着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依旧不回头的疯狂、执着,往往是走到了最后。
第279章 血战南阳
聪明人,总是想着利益最大化,总是想着投机,太计较利益得失了,做事缺乏执着,缺乏疯狂,很难走向最后的成功;而傻子,可能不会投机,不会利益最大化,却有着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依旧不回头的疯狂、执着,往往是走到了最后。
想着秦桧,赵朴不由想到了李鸿章。
李鸿章一生的目标就是裱糊匠,追求的是稳定太平,哪怕是纸糊的稳定,虚假的太平。实际上,他也成功了。因为他的存在,清政府的国柞,多延续了二十年;若是没有他的存在,清政府可能提前二三十年垮台。
在对他的评论中,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为清末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东方的俾斯麦”
可是在中国,尤其是现代人对他的评价极差,说他是汉奸,等同于秦桧。李鸿章一生背了个卖国贼的骂名。生前背黑锅,死后被拖尸,大跃进时期李鸿章的坟被刨,李鸿章穿着黄马褂的遗体本是保存完好,结果被群众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直到尸骨散尽。
称赞多来于外国,敌国;而骂名则多来自国内。
外国称赞,看到的是他的辛苦、操劳;国人谩骂,看到的是他的罪过。
外国人称赞他,因为他理智、多谋,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国人谩骂他,是因为他缺乏骨气,缺乏血性。
实际上,聪明的人、理智的的人。往往是缺乏血性,缺乏骨气的。
纵观李鸿章一生,他是聪明人,都能做出最正确,最理智的选择。世人总是说他避开战,因为他知道清军**,实力不行,打仗必败;而他总是签订屈辱条约,因为他知道签约最有利于大清。不论是开办洋务、筹建海军,还是后来的避战、签订屈辱条约。他都保持着理智,做着最正确的选择。
在赵朴看来,宋之秦桧,清末之李鸿章,本质都是一类人。最大优势在聪明、理智,可这又让他们血性缺乏。骨气缺乏。缺乏拼劲,缺乏狠劲,缺乏疯狂,缺乏执着。这类人若是生在太平盛世,绝对是一代名臣;只是生在乱世,生在国家危难的时代。绝对是奸臣,汉奸一类。
而清末的左宗棠,做事有些疯狂,做事不顾及后果。很多情况下是情感超过理智,很多时刻不懂得利益最大化,为了胜利,能够打一场两败俱伤,甚至是必败的战。在收复新疆时,面对欧洲宪兵时,毅然不惧,慷慨决战,有些拼命三郎的味道;后来的中法战争,更是有种疯狂。
若是活到甲午战争时,他绝对是铁杆的抗战派,不会因为前线失利而议和,也不会因为士兵战斗力不行而议和,更多的能打要打,不能打也得打。
丢了山东、辽东,就迁都再战,从来不会签订耻辱条约。
论起才干、智慧等,李鸿章要远远高于左宗棠,只是而总体评价中,李鸿章毁容参半,毁胜于荣;而左宗棠则是功大于过,甚至是无过。
“身为一国大臣,聪明、智慧、理智极为重要,可是也不能失去了血性,失去了骨气。。”赵朴叹息道,“无骨而不立,无血而不活。可惜了。秦桧本是国之大才,只可惜没了血性,没了骨气!”
血性,是勇气的来源;骨气,是正义的来源。
若是身为一州长官,一县长官,即便是没有血性,没有骨气,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身为皇帝,身为宰相,处于首脑级别的人物,若是连血性与骨气也没有了,那将是国家的祸端。
这是赵朴第一次见秦桧,也算是一场面试。
对于秦桧,赵朴更多的是惋惜。若是在太平盛世,即便是封他为宰相一流的官员,也无不可;这是这是乱世,乱世需要的不是聪明智慧,权术狡诈,而是铁与血。就像俾斯麦说得那样:当今绝大多数问题,需要用铁与血解决。
铁,是强大的军备工业,强大的军队体系;血,是不怕牺牲,英勇卫国的精神。只有二者结合,才是真正的强国之道。
历史上,李鸿章拜访俾斯麦时说,我是东方的俾斯麦;而俾斯麦却笑道,我却不是西方的李鸿章。
总之,李纲不可为相,因为他言过其实,浮夸不顾实际;秦桧也不可为相,因为他缺乏骨气与血性。
总的论调已经决定力量,接下来封官也好办了,最后秦桧得到了礼部尚书的官职。
礼部始于南北朝时北周,隋唐为六部之一,长官为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宋朝时相当于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
官职已经不低了,算是朝廷重臣。
若是在太平年间,这个位置极其重要;只是如今在战争时期,最为重要的是兵部、户部、工部,这才是热门的衙门,属于受重视;而吏部,刑部、礼部,只是属于冷衙门。有时事情紧急时,干脆被皇帝架空了。
比如武备学堂,按理说,应该受礼部尚书管辖,只是实际上却是直接受皇帝管辖。
此时秦桧属于被闲置状态。
南阳市简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南阳又有“南都”、“帝乡”之称。历史上,南阳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汉代时期,南阳是全国最大的冶铁中心,现有宛城冶铁遗址;东汉时期曾作为陪都。“科圣”张衡、“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谋圣”姜子牙等历史名人多是出自或发迹于这里;因此地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之所,故南阳又有“南都”、“帝乡”之称。。
而此刻,南阳已经发生了血战。
南阳是襄阳的大门,失去了南阳之后,襄阳的大门就会随之洞开,那时通往襄阳的路上,将是平原为主,入侵襄阳将入无人之境。因而南阳必守,而此刻南阳正在发生血战,剧烈的厮杀,正在继续,金军拼命的攻城,宋军拼命的守城。
战场厮杀分外的惨烈,一个个尸体好似割到的麦子,随意躺在地上。
此刻已经渐渐入了春天,天气回暖,若是尸体处理不当,极容易引起瘟疫。
此刻南阳守将王德,看着战场的厮杀,微微松了一口气,南阳看样子是能守住了,至少守住三个月没有问题。
在大宋,当官都需要门道,当文官需要科举,胸中有锦绣;而武将,多是世袭为主,老子是武将,儿子也是,一代代传下去。而王德只是厢军一个小官,若是没有意外,这辈子就混子日,直到死去。
幸运的是,战争来了,金军南下了,机会也来了!
在河东时,投靠了皇上所在的八字军,也算是嫡系亲军了。而在皇上的嫡系亲军中,还没有派系之别,皇上也不允许亲军中有派系。军中将领的提拔任用,多是以才略,军功为主。而由于八字军在皇上眼皮子底下,所谓的冒领军功根本不存在,只要有本事,敢于拼杀,就有升官的可能。
少了诸多的制约,让王德如鱼得水,在八字军中屡次建立功勋,仅仅是一年的时间,就有一个不入品的小官,变为了五品武官。
此刻,更是轻率四万大军,守卫南阳,执掌襄阳的大门。
第280章分兵
乱世来了,只要是敢于拼杀,不愁出将入相。
而此次皇上将守卫南阳的职责,交给了他,可谓是信任至极。而南阳的地势更为险要,只要是派精兵守卫,纵然是十几万强军也未必能攻破。
“南阳城,我是守定了!”王德傲然道。
历史上,诸葛亮率兵数万围攻陈仓城,以十几倍的兵力优势,日夜进攻二十多天,依然无法攻下;孙权率领十万攻围合肥城,急攻一个月,也是无法攻破。攻城战也往往成为旷日费时的持久战,譬如周瑜围攻南郡,花了一年的时间,而孙策围城庐江,更是两年才得以攻破。由此观之,孙子兵法讲的“最下攻城”,大有道理。
只要城内器械充足,城墙坚固,士卒不怕死,金军再凶悍也无法攻破南阳。
而此刻,金军到达南阳城下,已经围攻南阳半个月之久了,可是襄阳依旧是没有攻克,而死伤已经上万了。虽然死的都是汉人军,可是久攻不克,士气隐约间有些衰落。
“汴梁难以攻克,南阳又是难以攻克,不知襄阳,又是何等场景!”金兀术看着襄阳的阵势,隐约间有些发愁。此次南征以来,金兀术的头发都白了很多,越是往南,金军的抵抗越是强烈。
在一些不重要的城池上,宋军果断的放弃,将城内的水井埋掉,坚壁清野,根本找不到一粒粮食,只能靠后方转运。
而在一些关键的城池,险要的地势上,则是安排下重兵把守,此时的南阳,兵力较之汴梁少了很多,只是地势更为险要,兵力更为精悍。接下来,金军应用各种手段攻城。
首先,金兵要搭建若干“望楼,观察敌情。只是很快宋军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动用了床弩,投石机连续打击,一些太靠近的望楼被摧毁了。只能是向后移动;而向后移动后,距离较远,却造成来了观察效果较差。
接着,动用了大量的士卒前往填平护城河。采用的是叠桥之法,先是搜集木材捆扎成简易木排,连成一体。浮于水面,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干柴,一层苇席,最后用泥土铺垫。这种叠桥取道的办法,不但成本经济,搭建方便,而且抗打击能力非常强。“矢石火炮不能入”。
金军就是靠着这种办法,攻入汴梁城的。
只是此刻的宋军,已经现出了破解之法。其实破解之法也很简单,那就是从城上扔下干柴,稍后又是猛火油(相当于石油)点燃,烈火然然,即便是在水中也可燃烧,顿时间为了跨越壕沟。死伤无数。
而在攻到城下后,云梯密集而上,城下的士兵“蚁附”而上,而城上的士兵立时间投石机、滚木礌石、弓箭,长枪,各种武器齐齐而下,密度极大。此时的南阳。城郭较汴梁笑了很多,因为小,每段城墙上士兵的密度很大。
连续的猛攻,还是没有攻克。伤亡倒是不小。
金兀术多次派出使者,前去劝降,都是失败了。这股宋军,根本不会接受投降。
又多次进行了土攻,多次挖地道,想要挖开城墙根,只是也多次被破坏。
连续的强攻,伤亡数量不少,虽然死的都是汉人,不值钱,可是金军的士气也衰落了。此刻想要攻破南阳,似乎派重兵长期围困,使南阳粮食耗尽兵力枯竭,最后破城。就好似曾经的太原一般,太原就是被活活困死,最后攻破的。
只是想了想,金兀术摇了摇头,这不可能。
南阳不是太原,此一时彼一时!
那时宗翰从西京大同出发,进攻太原,路程不过五百里,运送粮草方便,而太原附近又多是富庶之地,可以大肆劫掠,以战养战,围困太原;而太原被围困后,城内得不到援助,越战越弱,粮食耗尽,器械耗尽,不得不败。
而他进攻南阳,是从汴梁转运过粮食,距离超过七百多里,运送粮草多有不便。而在南阳附近,更是被坚壁清野,连一只老鼠也找不到,想要劫掠,想要以战养战,根本不可能。而他估摸着南阳城内的粮食至少一年,若是围困下去,说不定没有困死南阳,最后困得他不得不退兵。
只是为了一个小小的南阳,围困上一年,似乎有些不值当。
“二哥,南阳不好打呀!”金兀术叹息道。
“这也很正常,宋人有软骨头,也有硬骨头;对付软骨头,只需要兵马再城下绕上一圈,宋兵就望风而逃,或是开城迎降;可是一些硬骨头,需要慢慢的克服,才能攻克!”宗辅道,“当年,东西两路军南下,二哥是遇强则避,遇弱则克之,轻而易举,兵临汴梁城下;而宗翰性子刚硬,总是喜欢撞南墙,长时间围困太原,致使四面宋军援救而来,差些崩盘,若非是娄室将军善战,以少克强,大局又有变了!”
“不如分兵!”
“分兵?”金兀术惊愕道。
“唯有分兵!”宗辅分析道,“南阳难克,就舍弃南阳,只是派一少部分兵力围困南阳,多数兵力绕过南阳,直接插向襄阳。此战的重点在襄阳,重点在擒拿宋朝皇帝,而不是计较一城一地得失。只要攻克了襄阳,擒拿住宋朝皇帝,我军就胜了,不然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攻克,那需要死多少女真战士,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