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靖康之耻,百姓憋屈到了极点,急需要发泄怨恨之意,张邦昌这个儿皇帝就成了最佳的出气筒。谁让他倒霉呢!
    张邦昌本来罪不至死,可是百姓要发泄情绪,于是他必死。
    恍然间,赵朴有些明白,他思考问题太过理性了,却忽略了很多事情充满了感性。人是感性动物,思考问题,做事情,不会时时刻刻保持冷静,保持睿智,往往是意气用事,做一些偏激,甚至是错误的事情,直到了做了之后,才发觉是错误,甚至一直认为正确。
    愤怒和仇恨,往往蒙蔽了许多人的理性,冲动行事。就好比,宋金之间的实力差距,还都汴梁的坏处,如何抗金等问题,难道这些大臣真的不知道吗?
    仔细思考,很清楚分析到其中的利弊。不过在靖康之耻,这样千古未有的大耻辱面前,许多的大臣早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早已经忘记了理智为何物,往往是采取激进,冒险,极度不靠谱的抗金方针。
    他们智商本身很高,可是在仇恨的影响下,变成了二五零。
    可是赵朴却是穿越而来,思想中保留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别看此时你死我活,几十年后,照样是一家人。因而,他自始至终是一个局外人,因为是局外人,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宋金之战,少却了几分情绪化,偏激化,多了理性与合理。
    
    张邦昌还是免不了流放,被贬至潭州“安置”,“令监司守臣常切觉察”,饮食起居都要向尚书省报告。
    总之是一楼到底,再无翻身的机会,而此时应天府的百姓,以及官员们连声欢呼万岁,似乎他做了一件极为伟大的事情一般。赵朴得知,百姓大臣欢呼的情形之后,心中直翻白眼,打不过主子,就拿奴才出气,果然是够有风格。
    不过他无暇顾及这些。
    李纲、宗泽、张所等人要赶赴各地防备金军南下,按照金军的习惯,多是秋高气爽,马肥的时刻出兵。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去构筑防御体系,免得金军南下时,束手无策。
    而朝中政务都交给汪伯彦、赵鼎、范宗尹三人。汪伯彦是议和派,而赵鼎是主战派,而范宗尹则是一个面团。他们三人都是有才能的,不过缺点也是巨大的,汪伯彦太过圆滑,赵鼎太过刚正,而范宗尹则是墙头草。
    这样的三人组合,最为精妙,可以防止独揽大权。唯一的缺点,就是三人争吵不断,行政效率会下降,于是赵朴则是提出小事不决三人表决,大事不决他处置。
    而有这三人的存在,赵朴总算是从繁忙的政务中解脱了出来,专注于军队建设。
    如今是乱世,有枪就是草头王,有了一只强军,才能有生存的本钱。有了一只强军,才能有生存的本事,进一步说,可以称霸天下,灭了金国,一统天下;退一步可以划江而治,南北对峙。
    一切都要服从于军事,一切都要以军事为上。
    只要军队上不出问题,只要牢牢握紧枪杆子,即便是出上几个奸臣也不要紧,他可以轻易的罢官,轻易的流放,完全随着他的心意。
    而军队中,八字军身为他的嫡系,需要紧紧抓在手中。
    此时,赵朴当了皇帝,可是这个皇位极为不安稳。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为何敢于杯酒释兵权,因为他就是当时最大的军阀,手中握着强军,不怕手下武将不交出兵权,若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他正好平了那些不忠心的武将。明太祖朱元璋为何敢于大肆杀戮大臣,因为他就是军阀出身,不怕杀戮大臣太多,造成麻烦,因为他有军队弹压。
    许多开国皇帝,往往是独裁的,多数是暴君,往往是臣子不得不屈从于君王,因为这些开国皇帝都是军阀出生,手中握着的嫡系军队,最为忠心,战斗力更是强大。不怕手下的大臣不服,谁造反,灭了谁。
    而赵朴想要抗金成功,必须要集权,必须要走那些开国皇帝必走的道路。
    在他看来嫡系部队,要最忠心,绝对不背叛;也要做到战斗力顶呱呱,压倒其他军队。这样才是合格的嫡系部队,若是嫡系部队仗着他的宠幸,战斗力战五渣,军纪败坏到了极点,甚至是尾大不掉,那就悲剧了。
    孙子兵法上说:“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般关怀,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难:对待士卒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亲近,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对士卒厚待却不能使用,溺爱却不能指挥,违法而不能惩治,那就如同骄惯了的子女,是不可以用来同敌作战的。”
    培养嫡系,这是许多皇帝都喜欢玩得事情,只是许多人都是培养失败。所谓的嫡系往往是骄横至极,指挥不灵便,甚至是发生兵变威胁皇位。
    培养军队很重要,不能假手于他人。
    假手于人他人,培养出来的军队,相当于领养来的儿子,看似亲近,其实疏远。只有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培养许久,才是真正的的嫡系。不要想着偷懒,不要想着速成,更不要想着名将在手,天下我有。
    一切都要靠自己!
    于是,在处理完毕大多数的军务之后,赵朴时常前往军营中走,有时还住在军营内。
    而在赵朴住进军营的时刻,朝廷山下各个劝阻的声音也是传来,理由很多,无非兵事乃是贱业,身为皇上岂能亲至;皇帝应当以政务为本,军事之事,交予他人就足够了,不必事必躬亲。
    各个劝阻的奏章,足足有三尺厚。
    赵朴看着都是发笑,果然读书人太清闲了,闲的蛋疼。
    他没有亲自出手,而是静静的等待着,三个宰相的出手。
    宰相,不仅要提皇帝处理政务,还要替顶缸。这些麻烦事情,宰相自然要处理,而不能打扰了皇帝陛下的雅兴。
    果然,不仅之后三个宰相出手了。王伯彦借助着这个机会罢免了一部分不对头的官员,而赵鼎借助这次机会,挖掘了一些同盟者;而范宗尹也是捞取着好处
    Ps:最近十几章,主要讲述猪脚当了皇帝,统一思想,综合议和派、主战派之间矛盾,统一抗金思想。有些人可能觉得有些水,有些拖拉,但是我认为这是最为重要的,打仗之前,必须要统一思想。
    思想不统一,如何打仗。
    靖康之耻后,可以说从高层到底层,都是思想混乱。这时,猪脚最需要统一思想,缓和抗金派、议和派之间的矛盾,同时认清楚各个主要大臣的性格,才能等。
    接下来,猪脚将要训练强军,乱世中军队为先



第138章早朝
    “又是一天!”赵朴睁开眼睛,又一天到了。
    看向了一旁的沙漏,只见时间正好是五点钟。此时已经是夏天了,五点钟正好是天亮的时刻,此时正好上朝。而此时身边的王舞月也醒了,起身帮他穿衣服,收拾妥当之后,赵朴开始上早朝。
    宋太祖没有定每日早朝的规矩,五日一朝是王安石提出来的。到了宋徽宗时代,就给废了,因为他常常陶醉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有事出班,无事退朝就从他开始的。
    如今,他当了皇帝之后,自然是要新人新气象,恢复了五日一朝。
    总之大宋的皇帝是幸福的,可以睡上一个好觉。而不必像后世的满清那样,三点大臣起床,一直磨磨蹭蹭到七八点,回去再补觉。
    总之五日一上朝,可比后世的天天上朝可好多了,正所谓上朝时间越多,浪费时间越长,抓紧时间上朝,不如抓紧上朝时间。
    而上早朝,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刷新存在感,让大臣都认识一下皇帝陛下,而皇帝陛下也对手下的大臣混个脸熟。
    一开始上朝时,赵朴的确是很是兴奋,可是渐渐的就有些无趣了。每次上早朝,弹劾的时间占据一大半,彼此间相互斗嘴占据了一大半。赵朴不得不规定,上朝之前,大臣们必须要将上早朝的内容提前上交。皇帝仔细阅览之后,将其中重要的几点,重点讨论。
    上早朝,也主要是为了讨论这些内容。
    只有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用来自由争吵。
    
    “我朝,武备松弛,如今急需要重建新军。重建新军,最需要的是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只有建立武备学堂,专门培养中低级武将!今天,主要讨论筹备武备学堂!”此时,赵朴再度抛出一个大命题。
    “武备学堂?”
    底下的大臣,立时间互相低声议论起来。
    “陛下不可”这时,一个大臣立时出列,摇头晃脑的说出了反对的理由。
    赵朴懒得辩论,身为皇帝时不需要亲自出手,自然有许多小弟出手。果然立刻跳出一个大臣,支持筹建武备学堂。
    于是朝堂之上,很快的分成了两派,彼此的相互争吵着,而赵朴仔细的听着,手中的笔不断的记录着要点。有些问题不吵不知道,一吵大家都知道,谈论之后,未必能见到真知灼见,却可以将矛盾表面化。
    出现矛盾不可怕,就怕矛盾出现了,却不知道,最后问题越是积累越多,最后集体喷发。
    武备学堂,筹建起来很是苦难,因为这会扩大武人的势力,最后威胁士大夫的利益,引动士大夫的集体反扑。
    大宋国策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决策层都是文人,没有一个武人,就说明了这一点。而武备学堂,则以培养武人为主,从武备学堂出来的,多数都会成为武将,乃至是日后的高层,这些武将会与士大夫发生剧烈的冲突。
    例如;种师道是武将,而李纲是士大夫,于是同样是主战派,也是纠纷不断,内斗不断。
    士大夫不反对建立武备学堂才怪呢!
    而一些支持筹建武备学堂的,则是聪明人。他们清醒的认识到了,筹备武备学堂是必然的,根本无法阻止,不如顺水推舟,从中获利。
    而赵朴一开始看着双方吵架,觉得很是有意思,可是渐渐的脑袋有些迷糊,靠在龙椅上,迷上眼睛睡着了。昨天与王舞月折腾的太厉害了,睡觉没有睡好,此时正好补补睡眠。直到一个小太监推了赵朴一下,赵朴才苏醒了过来。
    “这个如何了?”
    “陛下,下朝的时间到了!”赵朴一看一旁的沙漏,八点钟到了,该下了早朝。该去吃饭了,而此刻讨论还在继续。
    “时间已到,下朝了。枢密院、兵部速速制定出武备学堂的章程,要具体,可操作,不要空泛之言!吏部要选出武备学堂的祭酒、司业、博士,教授等等官员!”赵朴看着余意未尽的大臣道,“武备学堂,千头万绪,各位卿家可上书谏言!”
    这时,太监一声散朝,早朝就这样结束。
    
    散朝之后,赵朴喝了一碗稀饭,又吃了一些食物之后,肚子是饱了。
    在侍卫的保护下离开皇宫,赵朴开始在南京应天府的大街上闲逛,观察着民俗民情,查看着应天府的各个变化。
    那日,迁都长安,迁都东南,还都汴梁的意见被他否决之后,南京应天就成为了大宋的首都。南京比起汴梁的差了很多,就是比起大名府也是差了几个档次,不过这里靠近着运河,借助着运河的优势,再加上新皇登基的优势,迎来了短暂的繁荣。
    “一切都是梦幻空花!”赵朴心中暗自叹息道。
    汴梁是守不住,南京应天府也是守不住,在金军九月份出兵的时刻,就是应天府城破的时刻。
    赵朴曾经想着,金军南下九月就要南下了,最好迁移一部分百姓南下,以免金军屠城。
    可是立刻遭到了朝中几位大佬的反对,民心就是军心,百姓南移,也会动摇军队坚守的决心;况且又能迁移到那里,大战之下,几千里都是战火,一般的百姓根本无力迁移,可能会遭到匪灾、粮食短缺等,足以让五层以上的百姓倒毙在路上。
    况且,即便是运气好,迁移到了南方,吃的、喝的、住房等都是问题,这些如何解决。
    此时在本地,他们有房子,有土地,有相邻;可是到了南方,他们就是流民,一无所有,一旦处置不当,就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赵朴立时哑口无言,他的想法,还是太过幼稚了。
    登上一个酒楼,赵朴开始喝茶,观赏着外面的景色,心中却是想着如何提升八字军战斗力的问题。今天在早朝上,抛出筹备武备学堂,仅仅是烟雾弹,为掩饰一些事情而已。此时距离金军南下只有几个月了,此时筹备武备学堂,时间上不够。
    大宋,有两座高级学府,一个是国子监,一个是太学。而武备学堂,则是要仿制二者,建立一个专门培养武人的学府,主要是培养中低级军官为主。林林总总的事情很多很多,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开办。
    只有等待有了一块安稳的地盘,有了稳定的根据地之后,这才能筹备武备学堂。
    此时,最重要的不是筹备武备学堂,而是筹建军事速成班,只是短短一个月的短期培训,不求成为名将,只求为那些不通军务的士大夫普及军事知识。以免在关键时刻,抓瞎。
    此外,八字军的战斗力还有待提升,仅仅是靠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约束还不行,还的加大一些细节的条例的管理。一只强军,要从生活的各个细节,战斗的各个细节等,都是不断的细化,从而提升整体战斗水平。
    还有燧发枪,无法大规模的装备在军队,却可以少量的装备的特种作战大队,发挥特种作战,发挥狙击效果。
    正在赵朴思考时,一个不雅的声音打断了赵朴的思考。
    “小娘子,还是跟我走吧?”
    “小娘子,我来自八字军,是天子亲军!”
    一个纨绔子弟正在调戏一个女子,神色中满是轻浮,而那个女子神色有些慌张道:“请阁下自重!”
    这时,酒楼上正在发生一幕欺男霸女的场景,而在大宋每时每刻,都有这样的事件发生。
    赵朴心中正不爽,尤其是见到竟然打着八字军的旗号,顿时笑了,因为愤怒。不过还是强制忍住心中的愤怒,静静的等待着,事件的继续情节。
    Ps:又出现英雄聚美的桥段了,连续的政治争斗之后,用市民生活,来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吧!



第139章衙内闹事
    这位衙内叫孙乾,算是个实实在在的二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