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大唐-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奏疏上说不需要朝廷一分钱,可以以朝廷的名义来开设学堂,但毕竟冠上了“清心”之名,大唐的文人不是傻子,朝官们不是傻子。所以这件事情如果武太后不支持,是一点希望也不会有的。
当然一旦有武太后支持。加上如今清心书院走出去的将近六十位进士,那么先在这些州县作为试点,不难成功,更何况是以朝廷的名义,所在州县官员也不会有太多抵触,各州各县有州学县学,但也不影响他们的正常运转不是。
然而这一天,程务挺被押解进京,罪名是“与裴炎、徐敬业通谋”而且程务挺与唐之奇、杜求仁曾经友善。这一点更让他坐实了“通谋”之罪。
武清得到消息后,也顾不得,他立马进宫,准备救下程务挺,程务挺曾经是自己的部将,如果他不救,谁还敢救呢?
武太后很快便召见了武清。武清见礼后,便直奔主题,说道:“阿母,那程务挺曾是孩儿部将,素有谋略,曾师从裴行俭。是军中难得的大将,更是防御突厥之人,有程务挺在,突厥不敢踏过丰州代州一线,若程务挺死了,恐怕突厥人都要欢欣鼓舞了,请阿母赦免了程务挺之罪吧。”
武太后也是一愣。不禁大骂道:“承嗣和三思害朕啊!”武太后如今临朝称制,自曰为朕。
武清心中咯噔一下,完了!
原来,程务挺一押解至东都,便直奔菜市口,斩首示众!
武清没有说什么,而后躬身行礼,缓缓退出了贞观殿。他不相信,武太后会不知道程务挺的重要性,程务挺一死,北方边患不绝,若加上吐蕃侵扰,那么大唐说不得会陷入内乱。宗室豪强也会趁机而起,以勤王名义起兵反武。
没多久夏州都督王方翼也受程务挺连坐被流放崖州,后来忧愤死在了崖州。
自新皇庐陵王李显被废的第二日,百骑非议朝政,被人告密后,全部斩首示众后,告密者被授五品之官,告密之风遂起。
武清得到丰州情报,自程务挺死后,突厥人狂欢数日,并给程务挺立了祠堂,这让武清越来越愤怒。
但朝廷下旨,准许武清在各州各县开设小学中学,并昭告天下,嘉奖武清为国为民之心。
书房内,武清苦笑一声,这就是武太后的妥协吗?但既然人已经死了,他也没办法,而且程务挺全家籍没,也只能留待以后照顾了。随即便给清心书院的进士县令们写了信封了火漆,并写了派遣清心书院得力人手的条子交给仆人连同信件送往清心书院,叫副院长处理便是。
告密之风不时发生,所以武清也没办法,他只能小心谨慎,免得陷入小人诬陷,并严令府中奴仆,各处产业人员,务必谨小慎微,免得遭了小人暗算。
总之在告密之风下,朝中动荡,军队也动荡,东突厥时有攻掠,好在边疆将士用力,并不曾攻取半步,加之大雪封山,马匹不能行,只有小股的突厥骑兵劫掠,也无关大事。但可以预见,来年等牛羊下了崽子,那么便是大举入侵之时。
武太后看着如雪片一般的边关奏报,还有朝中的动荡不安,百官已经有敷衍她之势,决定要有所作为!
这一日是大朝。
武太后在浅紫帐中临朝,新皇李旦在袭芳殿休息。
百官参拜后,有殿中监问话。
百官皆言无事,武太后看到百官竟如此懈怠,如此敷衍了事,不禁大怒。
“朕于天下无负,尔等可知道吗?”
听到太后愤怒的指责,百官唯唯诺诺,没人说话,武清自然也不会说话,武承嗣和武三思朝堂上屁都不放一个,偏偏下朝后都要去武太后那里吹吹风。
武太后站起身,出了浅紫帐,说道:“朕事先帝二十余年。心忧天下之甚,尔等心中亦明白!公卿富贵,皆朕与之;天下安乐,朕长养之!如今先帝仙去,以天下相托于朕,朕不爱身而爱百姓。今尔等为何辜负于朕?”
百官一时沉默,不敢做声。武清心中更是鄙视这些人。竟没有一人说话,宰相也成了摆设。悲哀!
武太后继续说道:“尔等有受遗老臣、倔强难制过裴炎者乎?有将门贵种、能纠合亡命之徒超过徐敬业乎?有手握重兵、攻战必胜过程务挺者乎?”
群臣唯唯诺诺,摇着头,却不敢答话。
武太后显然今日要治治这些群臣,于是继续说道:“此三人,威望地位,天下共知,不利于朕,朕能杀之!卿等有过此三者,当即为之。不然,须革心事朕,切莫被天下人耻笑!”
百官顿首,不敢目视,宰相们先表态,说道:“臣等听从太后调遣,万死不辞!”
紧接着其余百官也是躬身表态。武清随之。
经此一事,朝中虽时有告密,但百官不再懈怠,都尽力做好本职事务,边疆因为已到年关,也迎来了短暂的安宁。
武太后也终于松了口气。趁机提拔了一部分人,裴居道迁为秋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拜相,韦思谦为右肃政大夫并同凤阁鸾台三品等等。
武清也终于见识到了武太后的权谋,掌刑与赏权柄,此乃人君之道,被武太后运用得是炉火纯青。
如此便到了年关,武府也是异常忙碌。因为武玉儿有了身孕,处理诸事也多不方便,武清这个闲散将军,便多呆在府中,他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这样却让武太后喜欢,所以每日里在朝中转悠后再到北门溜达一下,最后在清心书院巡视一番后,便回到府中处理府中账务。
府中有总管武大之外,还有管事三人,都是十年来的老奴,所以武清也放心,看着账本上的记录,他则是喜忧参半,石灰和煤炭产业极为不理想,酒楼和早餐店也几乎能够维持,茶坊利润严重缩水,粮店除去运费的话也基本扯平,江北盐行分得红利二十万贯,其余杂项加起来也就三十万贯左右,只有海贸维持了去年的水准,五千万贯!
武清知道这样下去,迟早会关门歇业,看来得鼓励新品研究与开发。还得派个得力人手去查账,说不得有掌柜在捣鬼。有情报显示李老头如今每日里左拥右抱,肚满肠肥,每日里只把事情交给手下掌柜去做。还有那王修,始终不与自己见面,这让他已经产生了怀疑,情报显示,他娶了三十多个女人,养着十多个情妇,看来他们的生活是太滋润了,也彻底堕落了。
玩女人什么的,他不会管,可要是不务正业,经营出现了如此漏洞,他不得不管,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直接灭掉。看来得让颜如玉查查这二人的底细了。
对于出现这样的经营问题,武清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产业是交给信得过的人打理的,饱暖思淫欲,这是经常会出现的状况,所以他也必须学学武太后,掌刑与赏二权才能驭下,杀几个,再赏几个。
既然做了决定,便来到了清风楼,掌柜自然知道武清身份,亲自招呼后,便不敢在理会。武清直接上了楼层隔间,踏进了房间里。
进屋后,只见颜如玉这次却没有那么主动。武清心中甚安,每次被这妮子勾得火起,却不能正法。
“老师来到这里,定不是来看我的,有什么事儿就吩咐吧。”也不见颜如玉起身,依旧坐在书案之后。
武清顺势坐在了书案上,笑道:“就是来看看你,顺便做点事情。”
颜如玉狐媚的眼眸望着武清,而后走到跟前,一屁股坐在了武清的腿上,说道:“说吧,奴。。。。。。正听着呢!”
武清感受着那两瓣结实地触感,有些心猿意马,于是便说了事情,武清侧身看到书案上一摞纸,他一手拨开一看,竟然是一个男子的画像,武清感觉有些熟悉。
“别看!”颜如玉嗔道,赶紧起身把那一摞纸扔到地上。
武清一愣,那画像上的,不就是自己吗?这妮子真的是,武清再看看那饱满的胸脯,那狐媚的眼神,不禁色心大起,便说道:“你,画我头像,是想做什么?”
说着话,便如饿虎扑食一般,猛扑了上去,丝毫没有怜香惜玉的意思。不过片刻,颜如玉便趴在了书案之上,身上的襦裙便被撕扯地七零八落,一片片白嫩惹人眼馋,身后一个强壮的身影在不断动作着。
第二百九十五章 神都周报诞生
元日一过,武太后决定改元,是为垂拱元年,大赦天下。
垂拱之意很明确,那就是皇帝虽在,武太后依然要垂拱而治。武太后赦免了李思文的罪责,认为李思文为忠臣,拜司农少卿,赐姓武氏,为武思文。
紧接着骞味道拜为内史,正式为宰相。不久留守长安的文昌左相并同凤阁鸾台三品刘仁轨病逝,武太后遣使吊唁。
刘仁轨曾在武太后临朝称制的时候给武太后写了封密信,以吕后摄政导致灭族之祸劝谏。以刘仁轨在朝中的威望,武太后不敢像杀其他大臣一样直接杀了,便以李旦不通政务为由暂时摄政而已。
所以刘仁轨一死,武太后心中是大松了一口气,随即她着手进一步建立匦检告密制度和手段。于是在西朝堂置登闻鼓,东朝堂置肺石,不用兵卒防守。若言诉者击鼓立石,令御史受状问询。
武清看着武承嗣和武三思频频出入禁宫,便知这些鬼主意说不定就是二人所为,放松了直达天听的制度,无异于鼓励平民告状。
果不其然,仅半月内就有十多人被罢官免职。
武清只能摇摇头,武太后要革命不铲除异己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也没那能力去管这些事情。酒楼和各店铺毫无盈利让他已经意识到了危机感,命颜如玉暗中调查的情报到如今也还没有收到,但即使杀了那一部分人,如果作坊不改进工艺,早餐铺子、茶坊等不出点新花样,那么就会被越来越多的同类的店铺给拖死,大唐百姓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比如早餐铺子,经过十年的发展,包子、油条、豆浆等等都被逐渐模仿了出来。而且有的店铺推陈出新,有了更为精致的包子、油条,这使得武清的店铺盈利逐渐减少,直到造成了今日的局面。
当然这其中很可能有人为因素。这一点武清心中有了猜测,毕竟吃饭这东西不是能省就省的,经营不会如此惨淡。
但新品和工艺改进必须得进行,所以武清在清心书院的开学典礼上就说出了另设星火奖,作为实用型发明研究的大奖,通过评定实用和改进级别,一次奖励一千贯到十万贯不等的奖金。而且也公布了武清产业中出现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都是隐蔽的,不会具体到某个地点。
为了宣传。武清上疏创建一种名为报纸的东西,上面可以刊登一些朝廷制度,向臣民解释一些司法等等,这一疏让武太后大为振奋,她一直为自己的政令不能下达各州各县而烦恼,如果有了叫“报纸”这东西,那么何愁百姓不能知道自己的政略?
其实朝廷也有相关的报纸,叫做邸报,主要是朝廷各部门。以及边疆驻京师邸宅办事人员传抄朝廷诏书,以便传递给州县,不成系统。如今武清以报纸的形式,系统地传达朝廷政令,武太后的政略目标,也算是一种创新了。
当即武太后以朝廷名义设朝文局,封武清检校朝文监。副监二人,主簿四人,校字六名,著作数人。朝文局由武太后直管,挂名麟台(秘书省)下。
朝文局开业,武清请武太后为报纸题名。武太后问道:“报纸之事,皆是你所提,该题何名?”
武清说道:“报纸只为宣传和引导百姓舆论,那么以七日为限,是为一周,不如就叫‘神都周报’吧。”武清本想说叫“大唐周报”,可转而又想到如此做。说不定讨不到武太后之喜,遂改为神都周报。
果然,武太后一听,大笑道:“今日神都,一周之报,不错不错。”
于是提笔便写下了“神都周报”四个颇有几分魏晋风骨的大字。
武清大赞一声好,便拿着字回到了朝文局,命校字等人立刻刻字、排版、印刷。
第一期神都周报只有朝廷发布的设立登闻鼓和肺石之事,还有刘仁轨死后,武太后派人吊唁等,但最主要的就是星火奖的事情。武清首次向天下发明创新者发出了邀请函。但限于实用型发明创造,如农业上作物改良、水车的改良等等,工业上有制糖技艺的改良、造纸技艺的改良、酿造工艺的改良等等。
第一期神都周报刊印三万份,分往各地,而且一份报纸只需一文钱,为驿站劳动费用。
武清拿着第一份样报走进了贞观殿,正好在门口遇到了武承嗣。
“哎呀,是表弟啊,姑母正在里面呢,快进去吧。”随即大笑着扬长而去。
上官婉儿走了出来,说道:“太后有请大将军。”
“婉儿,最近可好?”武清赶紧走近,低声问道。
上官婉儿一愣,点了点头,却不搭话,随即武清便踏入了殿中,见礼后,便把样报递给了武太后,说道:“阿母,这是第一份报纸,开天辟地的第一份。”
武太后笑道:“嗯,不错,这可是你送我的第二个第一了。不错不错!”随即便看了起来。
当看到星火奖之后,不禁问道:“清儿,这星火奖一出,那不是让天下人如同那商人一般逐利呢?”
武清沉思片刻,说道:“请问阿母数千年前的圣人可有阿母身上之华美衣衫?”
武太后摇头。
武清深吸了一口气,而后缓缓说道:“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人从此吃上了熟食,神农氏尝百草才明白草药可以治病,仓颉造字才有了文明的记载,到如今人类可以远洋出海,可以骑马射猎,石头变成了精美的玉器,花草变成了盘中美食,就连美女头上的发式也是成千上百种变化。。。。。。如此种种,无不显示着发明创造是多么重要,它推动着文明向前发展,它让我们获得了更好的生存条件。所以,太后,微臣请求奖励发明创造。”
听了武清如此慷慨之言,竟让武太后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但她似乎有一种东西没有抓住,所以便说道:“既然你这星火奖已经公布,那就公布吧,至于朝廷要奖励这发明创造,容朕再想想。”
武清心中叹息一声,而后谢过,便告辞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报纸的威力
神都周报的发行,一时间掀起了千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