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大唐-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平公主一挥手,千金公主拉起了冯小宝,说道:“好了好了,今日带你来是想让你进宫,明白吗,往后啊,你可得记住公主的好。明白吗?”
冯小宝一听到进宫,面如土色,瘫坐在了地上,说道:“公主,您饶过小人吧,小人一时冒犯,饶了小人吧。”冯小宝哭了起来,声泪俱下。
千金公主骂道:“又不是让你去做太监,哭什么哭!”
顿时,冯小宝颇为英武的脸上露出了诧异之色,停下了哭泣,看向了太平公主。
千金公主说道:“到时候,你要是多努力点,你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别忘记了公主和我的举荐之功。”
冯小宝更加奇怪,但也不敢乱说话,他怕再次说错话。
得了准信,千金公主带着冯小宝回到府中后,给冯小宝焚香沐浴,并命厨子做了鸡鸭鱼肉,还有壮阳补品让其通通喝下。而后便教授冯小宝宫廷礼仪,以及在床上如何显得彬彬有礼等等。她自己则是忍受着欲火,愣是没敢在碰冯小宝。并让冯小宝做了她的远房干侄子。
三日后,冯小宝扮作太监跟在了太平公主和千金公主身后进了宫。太平把二人安置在偏殿后,便进了贞观殿。
武太后一看太平公主有事要说,便挥退了左右,包括上官婉儿。
等宫女出去后,太平说道:“阿母,驸马什么时候回来啊。”
武太后就知道太平要问这个,她叹息说道:“边患不除,朕心中不安啊,有驸马在,朕这里也少了许多事情。前日驸马已来奏疏,同罗、仆骨等族投降,明年初春便可回来吧,你啊,就安心养好身子,等驸马来了,再生个大胖小子,我那外孙女我还没见过呢,等过几个月,带进宫来。”
太平撒娇道:“阿母知女儿寂寞,女儿也知阿母寂寞,所以女儿给阿母献来了宝物,阿母就不会寂寞了。”
武太后笑骂道:“我一个老人家,寂寞不寂寞的,你个小妇人竟说些害臊话。”
太平笑道:“阿母还说女儿养好身子等着驸马,这也不害臊吗?”
武太后露出了笑容,搂住太平的,说道:“说说看,武清娶了多少个女人?要是他欺负我儿,看我不剥了他的皮。”
太平说道:“阿母,我们在说您的事情呢,那宝物阿母要不要先看看,若不满意,女儿再派人送回去便是呢?”
武太后也不禁有些奇怪,到底是什么宝物,让太平公主如此神秘?想了想,自己也不能不领女儿的孝心,便说道:“好吧,那朕就看看。”
“千金公主,你先进来。”太平公主喊道。
片刻,千金公主走了进来,对于李唐的公主,武太后可是很少有喜欢的几个,而且都已经故去,这千金公主倒是一个妙人。
千金公主见礼后,武太后问道:“你们来此是为何事,千金公主?”
千金公主说道:“奴有一宝,是奴远房干侄子,长相倒有几分英武,想献给太后,让他服侍您,人就在偏殿。”
武太后想发怒,但随即一想,何不见见呢?“那就让他进来。”
太平和千金都是心思灵巧之人,便出了贞观殿。片刻,冯小宝一身太监服走了进来,低着头匍匐在地上。
武太后说道:“抬起头来!”
冯小宝依言,缓缓抬起头,看到了一个美艳的妇人,心中已经有几分猜测,但不敢确定。
武太后如今刚到六十,但化妆之后,宛如四十美妇一般,所以如今冯小宝不敢确定这就是权倾天下的武太后。
武太后笑道:“站起来!”
冯小宝只觉得眼前美妇贵不可言,语气中有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命令,他赶紧站起身。
武太后心中一动,好强壮的男子,比之武清都不遑多让,面容也不错,有几分英武之气,还是太平和千金心疼人啊,随即心中便有了主意,问道:“你可知我是何人?”
冯小宝一愣,便笑道:“小人猜猜看。您一定是位和蔼而美貌的宫中之人。”
武太后不禁一乐,这冯小宝一张嘴便油嘴滑舌的,太平怎么想的,但还是说道:“嗯,算你猜对一半。你可知找你来是做什么?”
冯小宝眼珠子一转,说道:“自然是服侍您了。”
武太后脸色一变,说道:“好,那就把你阉了,再来伺候朕。”
冯小宝大惊,但一瞬间也确定了眼前之人是谁了,不禁吓得赶紧跪倒在地,叩首不止。“求太后饶命,饶命,只要太后不阉了奴婢,奴婢做什么都要愿意。”
武太后大乐,说道:“嗯,好了,起来说话。”
冯小宝依言起身,战战兢兢地站立不稳。
武太后说道:“你且过来,伸出手来!”
冯小宝缓缓走到武太后跟前,伸出了手,武太后伸出手,拿住冯小宝的手,打了一巴掌,冯小宝哎呀一声,再打一巴掌,冯小宝再哀呼一声。
如此数次,武太后说道:“我只打你才多少力气,你便如此叫唤,还说为我做任何事情。”
冯小宝委屈地道:“太后打在手心,疼在心里,我叫的欢快,太后心里舒服了,那奴婢也算是有功了。”
武太后面容露出喜色,揪住冯小宝耳朵,说道:“你个男人进宫不便,在城外啊,有个白马寺,我命人修修,你呢,就去做个主持,每月初一、十五呢,我会让你进宫做法事,明白吗。嗯,你名字也得改改,朕就赐你姓薛,河东薛氏,再赐你个名儿,叫怀义。你明白了吗?”
冯小宝怎么会不明白?便赶紧叩首谢恩。武太后这才命太监把冯小宝送往洛阳城外的白马寺出家,并赐下袈裟锡杖,封其为白马寺主持。
太平公主和千金公主见冯小宝被送往白马寺,心中有了底,便各回各府。千金公主则终于放下心来,想着再找个秀气点的男人玩玩,反正那冯小宝粗陋不堪,也被她玩腻了。
第三百章 新的城,武清县
垂拱二年,元日一过,大朝会上。
武太后从浅紫帐中走出,面对百官说道:“皇帝年已长,朕欲还政于皇帝,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百官一愣,却也无人说话,如今宰相皆为武太后所提拔,朝中正谏大夫等换了一茬又一茬,宰相不说话,谁敢说话。得官不易,岂可轻易失之。
李旦心中一喜,但看百官如此,心中明了几分,再斜眼看太后,哪有一丝还政的心思,便赶紧走下丹墀,跪倒在地,哭泣道:“孩儿身为皇帝,自知无皇帝之才,还请母后收回成命,继续执掌朝政。”
武太后叹息一声,颇有些埋怨,说道:“你这孩子,朕也有过世的一天,你往后平日多看看经史,可明白吗?”
李旦连忙说道:“孩儿明白。”
经此一事,武太后顿时感到大权在握,于是便把目光转向了宗室。并跟朝臣们商议匦检制度。以防有不法官吏,鱼肉百姓。
不久,侍御史鱼承晔之弟鱼保家,上疏置铜匦于朝堂之外,收四方之投书。武太后大喜,命鱼保家亲自监造,到三月方成。
铜匦内分四格,援引五行之说,各依方位,配以四季和所属颜色,并赋予相关含义。
东方是木位,主春,为青色,故为青匦。春乃仁的象征,以教育为本,所以接受有关“告朕以养人及劝农之事”的投书,并命名为“延恩匦”。
南方是火位,主夏,为赤色,故为丹匦。夏是信的象征,以风化为本,用以接受“能正谏论时政之得失”投书,并命名为“招谏匦”。
西方是金位,主秋,为白色。故为素匦。秋是义的象征,以决断为本,用以接受“欲自陈屈抑”的投书,并命名为“伸冤匦”。
北方是水位,主冬,为玄色,故为玄匦。冬是智的象征。为谋略之本,用以接受“能告朕以谋智”的投书。并命名为“通玄匦”。
此为铜匦!
武太后又设置知匦使,由谏官系统负责,正谏大夫、补阙、拾遗,其中一人充使,每日接受投书,至晚上一并呈递。投书前,必须先验明投书者的身份,才能投入。设置理匦使,由监察系统负责。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一人充使,处理收到的投书。
自此,投书告密之风盛行!
首先被人投书告密处置之人,便是创制铜匦的鱼保家,被人投书,密告他曾经为徐敬业造反制作兵器,杀伤官兵颇多。武太后一听大怒。命已经因告密擢升为从五品下的武散官游击将军胡人索元礼推按鱼保家。制狱由此开始。
武太后深感天下有很多人秘密图谋着自己,她决定大开告密之门,除了铜匦等匦检制度外,还命令,凡告密者,所在官员均不准过问。必须以驿马,并供应五品官伙食,将他送至行在,安排住进官家客馆。告密之人到了神都后,无论是农夫樵人,武太后都要召见,若得太后赏识。当场赐官,若告者所言为非,也是言而无罪。
有了这样的制度,告密宛如铺天盖地而来,顿时如索元礼、来俊臣、侯思止等等无名小卒们蜂拥而至。
一些卑微小官也趁机而起,如周兴、万国俊、邱神绩之流,也是奋勇而起,如疯狗一般四处咬人不断。武承嗣和武三思更是如鱼得水,大肆搜罗走狗,让其投书以密告。
武承嗣和武三思第一个扳倒之人便是宗室之人,他便是在平叛扬州中立功被封为云麾将军的李孝逸,被贬为施州刺史。
当然投书密告武清的书不知凡几,武太后命上官婉儿收入箱中。
而此时,远在同城的武清则对西域深表忧虑,他上疏加强西域兵力以防吐蕃突然进攻,然而至此也未得到回信。
时至三月,得到回师命令,于是便准备回归神都。武清命人叫来各族族长。
不多时,大帐内各族族长来到,武清命其坐下,等坐好后,武清说道:“时至今日,将士出征将至一年,士兵思乡情切,朝廷也以下达班师回朝的命令,如今同城中有同罗、仆骨诸族,希望你们好生训练,为大唐守好这一方水土,武清铭记于心。你等同为大唐边民,切莫再反。”
同罗、仆骨诸族族长手拍胸脯,说着蹩脚的唐话,“我等不会再反,请大将军放心。”
武清心中知道,这些个墙头草,但为了生存,这些人也是没有办法的,几族总人数加起来也有将近二十余万,东突厥怎么会不眼馋呢?
于是,数日后,正是冰雪融化之时,武清带着两个已有四月身孕的妹子,率领大军,并同将近八万女人和一部分牛羊缓缓出发了。
武清给武太后上了一份长疏,里面就这次出兵做了总结,并告知武太后,他为何不把这些女人给杀了的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涉及到了大唐人口数量。武清言道,大唐到如今土地兼并严重,不管是宗室,还是皇室,甚至是有钱的商人,都不无买卖土地,导致自耕农日渐减少,大多成为了佃户、奴隶,这也是大唐的人口到目前为止涨不起来的原因。各州折冲府府军已经是不足三成。
按照武清的解释是,这八万突厥女人,里面有将近一万的汉胡混血,这说明汉胡通婚也未尝不可。而且他带来的是八万个可生养的自耕农,当然若朝廷无地封赏,他愿意以自己实封给这些人。若武太后不同意,他也将毫无保留地杀光。
武太后收到奏疏后,让上官婉儿参谋一番。上官婉儿是何等聪明,太后说是要她参谋,说明心中已经同意了,便说道:“太后,大将军这才是真正地为您着想。大凡一国,盛世之标准无不是人口与财富,如今大将军送来了八万人口,且是可生养的女人,这一个女人就算生三个,那将来要变成二十多万人口,这已经算得上是上县了。太后,大将军给您带来了一个上县啊。”
武太后不禁心花怒放,笑道:“你这妮子,就是懂朕的心,不错,他突厥人能掠夺我大唐人口,我大唐也一样能够掠夺。你觉得这八万女人应该安排在哪儿呢?”
上官婉儿脑中灵光一闪,说道:“白马寺到首阳山之间,大多为荒芜之地,且林木茂盛,又背靠邙山,何不建新县,就以理学教导新生孩童,如此一来,太后也可看看这理学到底与其他学问有何不同了。”
太后一愣,顿时露出笑容,大赞道:“都说婉儿是朕之内相,果然不凡,嗯,如此甚好,如今儒学攻击理学,理学渐有溃败之势,如此一来,倒也可以帮帮武清。那就依婉儿之言,你拟个章程出来,施行便可。”
不过,上官婉儿叹道:“可这样一来,恐怕密告大将军的投书越多了。”
武太后笑道:“朕知那孩儿的心思,既然能压下一次,便能压下一切。”
上官婉儿说道:“就怕大将军承受不住压力,辞了官,这可是太后您的损失啊。”
武太后也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而且他也清楚到底是谁在投书,但这个节骨眼上,她也不想让帮助自己的人寒了心。半晌,武太后说道:“此事朕自有对策,你且拟旨去。”
一个半月后,武清领大军屯驻于武清县,一个连一间房子都没有县城。
武清得到圣旨,在白马寺到偃师县之间,邙山脚下,建立新县,武太后亲笔题名“武清县”,用来安置八万胡女,武清哭笑不得,也只好答应。如果可以,他将按照自己的思路,规划县城。
因为没有男丁,所以十万士兵暂时归武清统帅,但兵器马匹归还朝廷。朝廷拨付十万贯和一百头耕牛,武清无奈,这十万贯还不够发给士兵的军饷,还有阵亡士兵将近四千人,这要他如何做,所以,他只好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十万贯,用来安置这些突厥女人。好在军中帐篷并没有上缴,于是在武清县最中心,便搭起了将近两万顶帐篷。
翌日,武清命人统计怀孕的女人,和愿意留下来成为武清县的兵卒。最终统计显示,约两万女人怀孕,有三万士兵愿意留下来。随即武清便解散了其余七万士兵,发了军饷,并派人给阵亡的将士的家中送去五贯的抚恤金和十匹布。
下午,朝廷命令下来,武清以本官检校武清县令,武清县各官皆有武清推荐。于是武清立刻写信给王勃,叫张说领几名即将毕业而不愿意为官的学生到武清县报道,并给在自己产业上任管事的清心书院学生发去了指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