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997-西域往事   :新疆最后一个王公200年的家族记忆-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库尔干风光当时,兆惠将军从“黑水营”脱困后,就带着人马去了乌什。为啥又回去呢?那是因为叶尔羌啥都没了,队伍没法补充给养,自然也休整不了。回到乌什那边,有个霍集斯嘛,他儿子色提巴尔第,很支持清军的。史书上是这么说的嘛。1759年6月,清军分成了两路,一路就是兆惠,从乌什出发;还有一路就是富德。富德将军解了叶尔羌的“黑水营”之围,接着又去了和阗,解了和阗六城的围。这两路人马最后是一个目标,一起进攻喀什噶尔。每一路都有一万五千人马,很强大的!    
    这时候,大小和卓已经不行了。他们垂死挣扎,把喀什噶尔的维吾尔人抢了个空。整个城里啥也没留下,连人都不留。大人也好、巴郎子也好,都拉走了,当然路上又跑回来不少。他们从今天的疏附西南,一个叫尤鲁克巴什的地方潜逃。霍集占把维吾尔人的马呀、牲畜啊,抢了很多,还逼着维吾尔人拿钱,凑了四千两银子,往羌呼勒方向逃跑。两兄弟在那里会合后,一起钻到巴达克山里面。    
    四    
    再说兆惠和富德,这两路人马追得很快。我的祖先鄂对和他的朋友——噶岱默特、色提巴尔第,还有色提巴尔第的父亲霍集斯,都跟着队伍上来了。清军很顺利地占领了喀什噶尔,占领了叶尔羌,盯着大小和卓不放。前队参赞大臣明瑞一马当先,追到了霍斯库鲁克山,汉语叫啥——双耳山,山的样子很像耳朵。当时和卓有六千多人马,守在那个山上。明瑞的前队是骑兵,只有九百多人。仰着脸朝山上打,一直打了六个小时,把和卓队伍打败了,败得很惨,可是他们还不投降。他们的马多,打完了又来,打完了又来……那个损失啊!可他们还是抗拒,直到清军再次把他们打败……这一仗打死和卓叛军五百多人,活捉了三百多人。缴获的骆驼啊、马匹啊等一些牲畜,有一百多吧。这一战是很有名的,就叫霍斯库鲁克之战。总的讲,打得很成功,胜利很大。可是大小和卓还是没捉住,还是让他们跑了。一直跑到帕米尔的阿尔楚尔山岭,又在那里设了埋伏等着清军。


第六章 全守卓越全守卓越(2)

    这时候,富德和鄂对、噶岱默特、色提巴尔第、霍集斯等人,都跟着明瑞上来了。他们商量着把火器营拉上来,用火器营做主力,另外派两支部队,一左一右,两边包抄上去,一下子把阿尔楚尔山岭连锅端了!史书上有记载,这一天是七月初九,清军三千人马,再次打败了和卓叛军,又杀了和卓军一千多人,活捉了五十多人。可还是没有抓到大小和卓。他们带了很少的一点人马,拼命地跑。清军乘胜追击,死死追在后面不放,一天要追上百十里地,追到了伊希尔库尔淖尔,今天是叫叶什勒池吧。那地方已经接近巴达克山边界了。地势很险要,山很高,都是石头,悬崖峭壁,淖尔的边沿上,只能一个人骑着马走。那真叫险隘呀!霍集占带人把守着淖尔隘口,博罗尼都守着山岭。因为地方很窄,大队人马转不开,清军只好把大部队分成小分队,一个小分队一个小分队轮流进攻,从上午打到下午,就是打不下来。和卓拼死抵抗,就是不投降。    
    富德没有办法了,把霍集斯、鄂对等几个人叫上来,让他们给叛军喊话,要跟着和卓跑的群众投降。结果还真有效果。当天晚上天黑了以后,有好几千维吾尔同胞,从山上跑下来。他们拉着牲口,驮着行李、家眷,向清军投降。霍集占在山上大喊大叫拦阻他们,拦不住。最后他气坏了,追着杀他们,杀了好多人。结果逃跑的人更多。霍集占没办法了,只好抢了一些马匹,带着少数死心塌地的家伙,跑到淖尔的岸边,绕过了几座山峰,跟大和卓会合在一起,逃到巴达克山里去了。后来清朝政府还在这个地方建了记功碑。    
    五    
    大小和卓逃到巴达克山时,身后只有三四百人了。清朝派了使者去交涉,要当地头领捉拿大小和卓,献上来有赏钱。最后,当地的头领素勒坦沙,就把大小和卓杀死了,砍了他们的头,献给了清朝。跟他们跑的那些人,全部逃走了。你看看,这个下场,这就是搞分裂搞出来的后果嘛。    
    分裂这个东西,很坏的,群众很不喜欢,很多人是糊里糊涂上了当的。搞分裂是要吃大亏的,那时候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有个现成的例子,你可以看嘛:前苏联这个国家,过去多强大,20世纪50年代,咱叫他们是“老大哥”,后来咱叫它“超级大国”。可是前些年,一下子分裂了,解了体。打那以后,是个啥样啊?俄罗斯那边可能好一点,有点老底子嘛,那也比以前差远了。周围那些地区穷得一塌糊涂,治安也不好,像车臣那个地方,唉呀,电视上看,真是……没完没了地打仗,群众那叫啥日子嘛!这个情况我看谁心里都明白。所以,分裂国家那一套,不是闹着玩的,不能搞,也没人听,越来越没人听。    
    六    
    这几年,咱们国家对西部投入很大。西部开发战略刚开始搞,效果已经很明显。像咱库车这边,西气东输工程啊,不得了啊。地方经济都搞起来了,文化啊、教育啊、卫生啊、交通啊、通信啊……都搞起来了,不得了啊!不是国家投资,谁有这么大本事?你一个地区有多大力量?国家一投资,这个力量多大啊,得实惠的是谁?还不是群众嘛!    
    你看看这个果树林子,过去就是一片林子,没这么大,也管不了这么好。现在不同了,年轻人把它承包下来,不光是果子卖了钱,还开发旅游了。林子里空气好啊,环境也好啊,城里一大家子,或者是朋友们,来这里休息一下,娱乐一下,大家在一起坐一坐,喝杯奶茶,唱个弦子什么的,跳一跳我们新疆的民族舞,都可以的嘛。白杏也是咱库车一个特色,杏树林子,也是特色。人家说,到了库车不到乌恰,不到林子里面看一看,转一转,等于白来。你看,果子照样卖钱,林子里的空气、环境,都产生利益,咋不好呢?这果园的小老板,他父亲是老党员,和我很熟悉,过去都在一起的。他搞起来了,村里人也都带起来了。有了资金,林子也扩大了,环境更好了,搭舞台啊,唱歌啊、跳舞啊,民俗旅游啊等,都搞一点,搞得很好。你别看这地方啊,国家领导都来过的啊。你看那个照片……这经验,也是从内地学来的,咱自己想不出来。    
    从前我们维族人苦啊!过去兵荒马乱,博罗尼都、霍集占后面,还有很多乱子。动乱、分裂,打来打去、杀来杀去,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本来我们这个地方呢,自然条件就不是很好,群众生活不容易,再这样打打杀杀,那破坏呀,很多年都不能恢复。我看呢,历史的教训不能忘了。我们维吾尔族同胞,要想过上好日子,世世代代过好日子,就一定不要打仗,和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一起,患难与共,不离不弃。人嘛,都是一样的嘛。生活上的想法,过好日子的想法,都是一个样子的嘛。不管是哪个民族,都是咱们中国人。啥叫中华民族,一个大民族,一个大的家庭嘛。


第六章 全守卓越库车相逢(1)

    达吾提的先人热依姆在玉川和玉红的护送下,当天下午就赶到了库车。这座伤心的城市,让热依姆一见就禁不住落下泪来。    
    鄂斯满果然在家里等着母亲,母子俩见面少不得又是抱头痛哭,那种悲切让玉川、玉红看了也伤心落泪。当天晚上,几个人在堂屋坐在一起,说一阵、哭一阵,差不多整晚都没有睡觉。直到天快亮时,大家才眯了一下。醒来后,玉川、玉红姐弟俩对热依姆说:“把您送到了家,我们也踏实了。俺姐弟俩不能久等,这就跟您告别了。咱还要去找干爹和婶娘他们……”说着,向恩人深深鞠了一个躬。    
    热依姆知道,孩子们的“干爹、婶娘”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她也希望两个孩子找到他们,但又有一点舍不得放他们走,犹豫来犹豫去,最后还是果断地催促玉川和玉红上路。临别时,热依姆把自己和鄂对的衣裳,收拾一些,给他们带上满满一包袱,又做了十几斤面的馕,捆在一起。她嘱咐姐弟俩说:“天气就快凉了,记着加衣服。找到干爹婶娘他们,捉拿了和卓兄弟,你们一起回库车来。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玉川、玉红走了,热依姆把鄂斯满揽在怀里,抚着鄂斯满的脸,母子俩又落泪了。想起那几个苦命的孩子,热依姆说:“儿子,领妈去看看吾麦尔他们好吗?”鄂斯满点点头,拉着母亲的手来到库车城外。    
    埋葬死者的地方经过几天风吹日晒,已经看不出痕迹来了。他们找了足有半个时辰才算找到地方。热依姆扑在地上无声地哭着,那种刺骨的疼痛又突然鲜明起来。她的眼前再次出现那一道悲惨的弧线,耳旁又是吾麦尔、尤素甫和古丽巴哈尔撕心裂肺的哭喊声:“阿娜(妈妈),我怕,阿娜(妈妈)……我怕……”    
    热依姆悲痛欲绝,她嘶哑地哭号着,一口气没有窜上来,不禁昏过去了。鄂斯满急得大喊大叫。可这地方离城还有一里多地,也见不着一个人影。喊了好一会儿,远远看见一个女人过来了。她看上去是个汉族人,挺着很重的身孕,走路十分艰难。鄂斯满叫住了她。好不容易来到热依姆身边,女人看了看说:“不用着急,让我来试试。”说着便吃力地蹲下身子,掐了几下热依姆的人中,又从头上取下一根银色的簪子,在热依姆双手的虎口上重重扎了几下,这才听到热依姆沉重地哼了一声,嘴里透出微弱的气息。    
    “我……这是怎么啦?我这是怎么啦……”热依姆迷迷糊糊地嗫嚅着,喘气显得十分吃力。    
    鄂斯满指着旁边的女人告诉母亲说:“阿娜(妈妈),你昏过去了,你太累了……是她刚才救了你的……”    
    “孩子,你妈妈莫不就是热依姆?”女人忽然问道。    
    鄂斯满答道:“是啊……我阿娜(妈妈)是啊!”    
    “你就是鄂斯满,是吗?”女人眼里已经含着泪水。    
    鄂斯满惊奇地回答说:“我就是鄂斯满,你是……?”    
    女人闭上眼睛,泪水哗哗从眼角流出来:“你知道伊玛木是谁吗?我……”    
    是的,她就是伊玛木的妻子李翠莲。这个可怜的洛阳姑娘一片痴情从家乡来到西域,一直是在思念与期冀中小心地生活。可她还是落空了,那最珍贵的一切终于失去了。现在她正怀着身孕,那是伊玛木的孩子。    
    乍一听到伊玛木这个名字,热依姆浑身就像触电一样激灵了一下。这是她内心深处的痛。她陡然间清醒过来,双眼直直地盯着面前陌生的女人,急切地问:“伊玛木,伊玛木……他在哪里?”    
    女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抱住了热依姆,哭道:“大妹子,我是你的嫂子……我肚子里还怀着伊玛木的孩子呢,可他却……”    
    “他怎么啦?怎么啦……他在哪里?”热依姆抓着这个自称是她嫂子的女人,一句紧逼一句。    
    鄂斯满大哭起来:“阿娜(妈妈),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你,舅舅他……就是你在城墙上的那天,他想冲进城去救你,被霍集占的队伍乱箭射死了……他也埋葬在弟弟妹妹的旁边!”    
    这个现实对于热依姆来说,实在过于残酷。她心底一抽,有股凉气翻腾上来。伊玛木的结局她是想到过的,但无论她有怎样的想像,也没料到事情竟是如此悲惨!热依姆随着儿子鄂斯满的指点,眼巴巴地望着另一片新土,脑子里麻木地僵持着。直到月亮升上天空的时候,姑嫂俩才在鄂斯满的搀扶下,抽抽噎噎地回到城里。临到鄂对家门口了,李翠莲吞吞吐吐地说:“大妹子,我不能在家里住,我还有个伴儿……”    
    热依姆说:“叫过来一块儿住吧,反正屋子空得很嘛。”    
    这时,门口的石阶上,模模糊糊有个女人的身影站起来,冷不丁喊道:“热依姆,我可找着你了!”    
    几个人走近一看,好不惊喜,原来竟是多年未见的迪里娜!李翠莲所说的“伴儿”也就指的是她。伊玛木牺牲后,迪里娜看到李翠莲腆着个大肚子,又在异乡异土,生活没有着落,就主动出现在她的身边。现在,热依姆总算平安回到库车了,迪里娜得知消息,立刻起了念头。她想,自己还有重任在肩,莫如把李翠莲交给热依姆,这是最合适不过的。于是她就吩咐李翠莲在住处呆着,自己跑出来打探鄂对伯克的住家。谁知道李翠莲耐不住刻骨的思念,独自一人悄悄去了伊玛木的坟地……    
    听了迪里娜的自我介绍,热依姆脑子里悬挂多时的一个大问号,顿时浮现出来:“迪里娜姐姐,我跟巴郎子坐牢的这一年多,是你在暗中保护我们娘儿几个吗?还有那天,叛贼带我们去城墙时,在大街上我们被马拉着,是你和那谁救了我们是吗……”    
    迪里娜低着头微微咬着嘴唇,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她深情地拥着热依姆的肩头,轻轻抚着她的头发和手臂,说:“热依姆,你是我的好妹妹。姐姐有很多话要跟你说,可是现在还不能说。相信总有那么一天的!就像你说的,这天底下只有好人和坏人,你只要知道姐姐永远都不是坏人……”


第六章 全守卓越库车相逢(2)

    “我相信,迪里娜姐姐,我相信你的!”热依姆说。    
    迪里娜眼里涌出热泪。她告诉热依姆和李翠莲,当晚她就要离开库车。她没有说自己要去哪里,只是把李翠莲郑重托付给了热依姆,然后转眼间就消失在月光底下。从此,李翠莲就在热依姆家住了下来。    
    从迪里娜和李翠莲的嘴里,热依姆知道了伊玛木这许多年来的很多事——他在内地的漂流,他和李翠莲的相遇相恋乃至私奔,他过去在哈密时的种种情况……还有,伊玛木和李翠莲最后一次离开哈密,既没有回库车,也没有去伊犁,而是去了乌鲁木齐。伊玛木心心念念放不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