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史-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宫调”,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说是北宋熙宁、元袺祐年间,泽
州(今山西晋城)民间艺人孔三传首创的。开始在汴京说唱,称为北诸宫调;
后来,南宋都城临安也十分流行,但在曲调、腔谱上都有了一些变化,故称
南诸宫调。
“诸宫调”在形式上自有其特点:一是唱白相间;二是集合若干不同宫
调的不同曲子说唱一个故事,可长可短,机动灵活;三是说唱时还有乐器伴
奏,给后世的戏剧音乐开辟了道路。
“诸宫调”的曲本流传至今的已经极少。仅存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
宫调》,(或名《弦索西厢》、《西厢弹调》)、无名氏的《刘知远诸宫
调》(残本)和元代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残曲)三种。此外,还
有南宋时代的南戏《张协状元》前面的一段诸宫调。以《西厢记诸宫调》保
存最完整,思想艺术价值也最高。
总之,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中国的戏剧起源很早,在原始时代的歌舞
中已开始萌芽。但发育成长的过程却十分缓慢和漫长,头绪也很纷繁。直到
唐代才有了一个比较长足的发展。从唐代的“参军戏”发展到宋杂剧、金院
本,才把滑稽、歌舞、说唱、角抵等综合在一起,为演出一个故事服务。这
样,我国的戏剧艺术基本上形成了。而这时已经是十二世纪的末期,中国的
宋、金时代了。
第二编 元代戏剧
第一章 元代戏剧的繁荣
第一节 元代戏剧繁荣的原因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代表文学。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即
分别代表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在文学上取得的最高成就。元曲,本是
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但因杂剧所取得的成就和影响远比散曲大,被公认为
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因此,后人所说的元曲就是专指元杂剧了。
元代是我国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元代的戏剧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兴
起于北方,繁荣于北方的杂剧,人称北杂剧;一类是起源于南方,广泛流传
于南方的南戏。故有南曲、北曲之称。不过,在元代的剧坛上还是以杂剧为
主,产生了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有姓名可考的杂剧作家80 余人。留下见于书
面记载的作品约500 余种①,现存116 种(据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在不
到一个世纪里,竟出现如此众多的名家、杰作,不能不说是盛况空前了。南
戏在元代虽也盛行,但范围不大,且作品大多散佚。偶有幸存者,其文字、
结构也不甚完备,难与杂剧争高下。
关于元杂剧的形成和繁荣,历来虽有不同的说法,但都能从政治上、经
济上以及文艺本身的发展上去找原因。现综合近人有代表性的几种说法,略
述如下:
从政治上看,元代是一个政治黑暗、吏治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
十分尖锐的社会。从起自北方的女真族和蒙古族先后征服并占领广大黄河流
域地区起,他们一方面勾结少数汉族大地主共同镇压其它民族的反抗斗争;
另一方面又积极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尤其是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统一全国
以后,更加紧了对各族人民的镇压和歧视。从中央到地方,结成一层层黑暗
统治的网络,对各族人民的言语行动严加监视和限制。元蒙统治者还把各族
人民分成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等,在政治上和法律上确立蒙古人的最
高统治地位、汉人和南人的奴隶从属地位。有压迫就有反抗,有歧视就有斗
争。在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过程中,要求用富于战斗性和群众性较强的艺术
作品,去揭露社会的黑暗,官吏的残暴和反映他们的斗争生活,以及美好愿
望。于是,一批生活于下层,同各族人民处于同样受压迫、受歧视的文人,
纷纷用戏剧和其它文艺形式去反映现实。这样,一些富于反抗性的杂剧剧目
不断涌现出来。《窦娥冤》、《鲁斋郎》、《赵氏孤儿》、《陈州粜米》等
即其代表。这些作品,虽然写的多是前代人物的反抗和斗争,但对当时的读
者观众仍然能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思想上得到启发,以及十分自然地去联系
现实,从中受到教育和鼓舞。
从经济上看,元蒙在灭金亡宋的同时,积极向外扩张,先后以强大的铁
骑攻入亚洲和欧洲一些国家,从而把欧亚大陆连成一片。造成国际交通四通
八达,国际贸易交往频繁,城市工商业十分繁荣的局面。城市商业经济的繁
荣,不仅为各种娱乐场所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元杂剧的演出提供了物质条
件和群众基础。元初的大都,今日之北京,不仅是十三世纪东方特别富庶繁
① 明初朱权《大和正音谱》,录元人杂剧535 本。
荣的国际城市,而且也是杂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其它像河北的涿州、真定
(今正定)、大名、河南的汴梁(今开封)、山东的东平、中定(今济南)、
山西平阳(今临汾)、太原等,也都是工商业兴隆,杂剧演出较盛的城市。
贵族、官僚、富商、巨贾,乐于出入娱乐场所,挥金买笑;广大市民阶层、
下级官吏、士卒也都是当代戏场的主要顾客、热心观众。顾客多,生产就好。
于是商业性的公开演出的剧场、职业剧团、专业演员迅速发展起来。在这种
环境下,必然需要大量的、质量较高的剧本以供演出。于是那些生活在底层
又对元代统治不满的文人;那些因科举废除,进身无路的文人;那些虽跻身
吏役,而又处处受歧视的文人;以及那些沦落到沿街乞食的文人等,为了谋
生或出于其它原因,就只好潜身市井,为勾栏艺人写杂剧,或与勾栏艺人结
合,组成“书会”,共研剧本创作,为被压迫人民鸣不平了。仅据钟嗣成《录
鬼簿》记述,元代著名的“才人”(类似剧作家)有150 人之多。关汉卿就
是“玉京书会”的领袖。马致远、李时中等也组织了“元贞书会”。文人参
加剧本写作者日多,剧本的产量、质量也会逐渐提高,成为富有文学价值的
戏剧。元杂剧也就成为可与唐诗、宋词媲美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了。可见,
都市的繁荣与商业经济的发达,是造成元杂剧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蒙古族原本是散居塞外沙漠之地、精骑善射、强悍勇武、习惯于逐草游
牧生活的民族。对封建的文化教育制度,儒家的礼仪教化并不十分重视。夺
取全国政权后,更执行一条“轻儒生、鄙文士、废科举”的政治措施。尤其
是科举制度的废止,使昔日日夜攻研诗赋古文,以求干禄之道的士子;或专
门探讨儒家孔、孟之言,以作经世之用的文人,都感到没有了出路。他们既
不能从事生产,自食其力;又很难得到高官厚禄,功名富贵。加之昔日教育
制度的受到破坏,儒家正统思想的统治也日趋松弛。使当时一批流落城市的
文人有可能摆脱儒家思想的束缚,转变观念,以新的眼光来看待通俗文学的
创作。又适逢元杂剧方兴未艾,一般公卿大夫还不屑染指,而民间艺人又缺
乏独立创作的文化素养之时,介于二者之间的文人,“际天地闭塞之秋,无
法展布所怀,只有躬践排场,迹偶徘优”(臧晋叔《元曲选序》),得到一
个大展才情的极好时机。于是,有的与民间艺人合作写脚本,以供演出。马
致远就与花李郎、红字李二合写了杂剧《黄粱梦》;有的为民间艺人的演出
剧本修改加工。被称为杨补丁的剧作家杨显之即是;有的更“躬践排扬”面
涂粉墨,与勾栏艺人同台演出,从而开辟出一条新的创作途径。伟大的杂剧
作家关汉卿就是这样做的,故取得的成就也最大。科举之废,固然与元杂剧
的繁荣有一定的关系,但过份强调和夸大这一点,也是不妥的。
再从文艺本身发展看,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宋杂剧已经能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如《目连救母》,可以连续演出八天之
久。可见其规模之大,剧本之完整。宋杂剧的角色已增到四至五人。同时,
在瓦舍勾栏中演出的各种民间伎艺,也为作为综合伎艺的元杂剧,在表演人
物故事,形成比较完整的舞台艺术方面,提供了借鉴的机会,和创造了有利
的条件。
元杂剧更是在金院本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金院本的直接继承关系也
更为明显。元杂剧不仅在许多剧目上与金院本相同,甚至不少的剧作“就是
把金院本加以丰富或改编而成的。”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
曾列表加以比较。另外,在脚色行当,歌舞表演、插科打诨,以及念诵等表
演手段上,也能看出它与金院本的继承关系。
元杂剧还广泛地吸收了其它各种伎艺的艺术成就。诸如说唱艺术诸官
调;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的歌曲、舞蹈;再与北方民间流行的曲调
结合,形成新的表演艺术和乐曲体系。从而使元杂剧从内容到形式、风格都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第二节 元杂剧的组织结构
元杂剧在组织结构上表现出两大特点:一,基本上采用每本“四折一楔
子”;二,采用旦本或末本的演唱体制,故在角色上有旦、末之分。在这两
种组织结构形式下,再把歌曲、宾白、科砌等等表演,即说、唱、做、舞艺
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戏剧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不
少散、韻结合,组织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歌曲 歌曲是元杂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的主要
手段之一。它是以散曲中的套曲组成的。所谓套曲,也叫“套数”,是由同
一宫调中的若干曲牌相贯而成的。在杂剧中,每一个套曲,称为一折,相当
于现代剧中的一幕。折,也就是段,既是音乐的组织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
展的自然段落。每本元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也有
例外。如《赵氏孤儿》就由五折组成;《西厢记》更多至五本二十一折,这
是元杂剧中的变例。这种多本多折杂剧,除《西厢记》外,还有《西游记》。
该剧共有六本二十四出(折)。不过,这种长套杂剧,在整个元杂剧中极少
极少。此外,还有被称做“楔子”的短场。“楔子”是元杂剧在折之外增加
的短而独立的段落,一般用在剧的开头,作为剧情或人物的简略介绍。也有
用在折与折之间,用以衔接剧情的,与现代戏中的过场戏差不多。
元杂剧中的歌曲比较集中地由主要角色旦或末歌唱。有的每折由一人独
唱,有的甚至全剧四折,都由一人独唱到底。其它角色,只有对白。但在“楔
子”中也偶有其它角色唱唱小令之类的歌曲。由女主角主唱的剧本称旦本;
由男主角主唱的叫末本。也有在一本剧中由几个角色分唱的变例。如《陈州
粜米》第一折由正末张撇古主唱;第二、三、四折由正末包拯主唱。《西厢
记》第二本共五折①,则分别由莺莺、惠明、红娘轮流唱。这种情况,在元杂
剧中不常见。
宾白 宾白,就是台词,也是元杂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剧情的发展,
穿插,前后照应,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插科打诨,滑稽幽默等等,很多是
靠宾白来完成的。元杂剧中的宾白,就其种类而言,有韻白、散白、快板,
以及顺口溜之类;就其表达的方式而言,有独白、对白、旁白、插白、同白
等;就其作用而言,宜于叙事,交代明快,在人物登场时,以白通姓名;用
五言或七言二句或四句诗,就可以表明角色的身分、境遇;或者在“曲冷不
闹场”的地方,间插一诨,滑稽幽默,引人发笑。一个剧本,如果没有宾白,
曲辞写得再优美,恐怕都会成为互不连贯的散体。因此,宾白绝不是“演剧
时伶人自为之”(臧懋叔《元曲选序》)。而是杂剧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
部分。
科 科一作介,用以表演剧中人物的动作、情态和舞台效果等。一个完
整的好的剧本,单靠唱白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各种动作,姿态的表演,才能
① 把第一折与第二折之间的《楔子》也算作一折。
把一个故事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因此,元杂剧在人物的心理刻划和重要
的动作,以及舞台效果等方面都有细致明确的规定。如某某做见科,某某做
行科、做哭科、做拿绳科。或内作起风科,雁叫科??。有了这些动作或效
果,唱白才能发生联系,也才能产生真情实感。唱、白、科三者在一本剧中
密切配合,彼此引发,更能使剧本和谐统一,相益得彰,形成一个完整的有
机体,从而收到更理想的艺术效果和舞台演出效果。
砌末 砌末,就是杂剧中所用的道具和简单的布景。如“祇从取砌末上
①”。砌末是指所埋的死狗。“外旦取砌末付净科②”。砌末是指金银财宝。
脚色及其它 元杂剧因其表演的故事复杂,脚色与宋杂剧、金院本比较
增加不少,而且分工也更加细密。元杂剧的脚色名目虽然繁多。归纳起来也
不外乎“末、旦、净、丑”(元杂剧中的丑,大多由净扮演)四大类。最重
要的是末、旦两种。
末 末在元杂剧中泛指男脚色的扮演者。末,又可分为正末、副末、冲
末、小末、外末等。除正末系剧中男主脚的扮演者,犹如现代京剧中的生以
外,其余各末均为次要脚色,分别扮演剧中不同年龄、性格、身份等男性人
物。
旦 泛指女脚色的扮演者。旦,又分为正旦、副旦、贴旦、外旦、小旦、
大旦、老旦、花旦、色旦、搽旦等。除正旦为剧中女主脚外,其余各旦均为
次要女脚色。
净 演反面人物或喜剧人物的男脚色,有时也扮演女脚色。有副净、二
净等。
丑 元杂剧中无丑这一角色,一般由净来扮演。丑,带有浓厚的滑稽调
笑,诙谐幽默的成分。
除上述脚色外,元杂剧中还有孤(官员)、卜儿(老妇人)、邦老(强
盗或流氓)、孛老(老头)、徕几(小孩子)等。他们既不是重要的配角,
也不是脚色的名称,仅表示是其社会身份而已。后来也逐渐成为脚色的名目
了。
元杂剧在每本剧本的末尾,用两句或四句对语,把全剧的内容总结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