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蟜奉玺书敕谕之,曰:“皇帝问东平王。盖闻亲亲之恩莫重于孝,尊尊之义莫大
于忠,故诸侯在位不骄以致孝道,制节谨度以冀天子,然后富贵不离于身,而社稷
可保。今闻王自修有阙,本朝不和,流言纷纷,谤自内兴,朕甚僭焉,为王惧之。
《诗》不云乎?‘毋念尔祖,述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朕惟王之春秋方
刚,忽于道德,意有所移,忠言未纳,故临遣太中大夫子蟜谕王朕意。孔子曰: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王其深惟孰思之,无违朕意。”
又特以玺书赐王太后,曰:“皇帝使诸吏宦者令承问东平王太后。朕有闻,王
太后少加意焉。夫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今东平王出襁褓之
中而托于南面之位,以年齿方刚,涉学日寡,骜忽臣下,不自它于太后,以是之间,
能无失礼义者,其唯圣人乎!传曰:‘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王太后明察此意,
不可不详。闺门之内,母子之间,同气异息,骨肉之恩,岂可忽哉!岂可忽哉!昔
周公戒伯禽曰:‘故旧无大故,则不可弃也,毋求备于一人。’夫以故旧之恩,犹
忍小恶,而况此乎!已遣使者谕王,王既悔过服罪,太后宽忍以贳之,后宜不敢。
王太后强餐,止思念,慎疾自爱。”
字惭俱,因使者顿首谢死罪,愿洒心自改。诏书又敕傅相曰:“夫人之性皆有
五常,及其少长,耳目牵于耆欲,故五常销而邪心作,情乱其性,利胜其义,而不
失厥家者,未之有也。今王富于春秋,气力勇武,获师傅之教浅,加以少所闻见,
自今以来,非《五经》之正术,敢以游猎非礼道王者,辄以名闻。”
宇立二十年,元帝崩。宇谓中谒者信等曰:“汉大臣议天子少弱,未能治天下,
以为我知文法,建欲使我辅佐天子。我见尚书晨夜极苦,使我为之,不能也。今暑
热,县官年少,持服恐无处所,我危得之!”比至下,宇凡三哭,饮酒食肉,妻妾
不离侧。又姬朐臑故亲幸,后疏远,数叹息呼天。宇闻,斥朐臑为家人子,扫除永
巷,数笞击之。朐臑私疏宇过失,数令家告之。宇觉知,绞杀朐臑。有司奏请逮捕,
有诏削樊、亢父二县。后三岁,天子诏有司曰:“盖闻仁以亲亲,古之道也。前东
平王有阙,有司请废,朕不忍。又请削,朕不敢专。惟王之至亲,未尝忘于心。今
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非法之求,不以奸吏,朕甚嘉焉。传不云乎?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其复前所削县如故。”
后年来朝,上疏求诸子及《太史公书》,上以问大将军王凤,对曰:“臣闻诸
侯朝聘,考文章,正法度,非礼不言。今东平王幸得来朝,不思制节谨度,以防危
失,而求诸书,非朝聘之义也。诸子书或反经术,非圣人;或明鬼神,信物怪;
《太史公书》有战国纵横权谲之谋,汉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灾异,地形厄塞:皆
不宜在诸侯王。不可予。不许之辞宜曰:‘《五经》圣人所制,万事靡不毕载。王
审乐道,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夫小辩破义,小道不通,致远恐
泥,皆不足以留意。诸益于经术者,不爱于王。’”对奏,天子如凤言,遂不与。
立三十三年薨,子炀王云嗣。哀帝时,无盐危山土自起覆草,如驰道状,又瓠
山石转立。云及后谒自之石所祭,治石象瓠山立石,束倍草,并祠之。建平三年,
息夫躬、孙宠等共因幸臣董贤告之。是时,哀帝被疾,多所恶,事下有司,逮王、
后谒下狱验治,言使巫傅恭、婢合欢等祠祭诅祝上,为云求为天子。云又与知灾异
者高尚等指星宿,言上疾必不愈,云当得天下。石立,宣帝起之表也。有司请诛王,
有诏废徙房陵。云自杀,谒弃市。立十七年,国除。
元始元年,王莽欲反哀帝政,白太皇太后,立云太子开明为东平王,又立思王
孙成都为中山王。开明立三年,薨,无子。复立开明兄严乡侯信子匡为东平王,奉
开明后。王莽居摄,东郡太守翟义与严乡侯信谋举兵诛莽,立信为天子。兵败,皆
为莽所灭。
中山哀王竟,初元二年立为清河王。三年,徙中山,以幼少未之国。建昭四年,
薨邸,葬杜陵,无子,绝。太后归居外家戎氏。
孝元皇帝三男。王皇后生孝成帝,傅昭仪生定陶共王康,冯昭仪生中山孝王兴。
定陶共王康,永光三年立为济阳王。八年,徙为山阳王。八年,徙定陶。王少
而爱,长多材艺,习知音声,上奇器之。母昭仪又幸,几代皇后太子。语在《元后》
及《史丹传》。
成帝即位,缘先帝意,厚遇异于它王。十九年薨,子欣嗣。十五年,成帝无子,
征入为皇太子。上以太子奉大宗后,不得顾私亲,乃立楚思王子景为定陶王,奉共
王后。成帝崩,太子即位,是为孝哀帝。即位二年,追尊共王为共皇帝,置寝庙京
师,序昭穆,仪如孝元帝。徙定陶王景为信都王云。
中山孝王兴,建昭二年立为信都王。十四年,徙中山。成帝之议立太子也,御
史大夫孔光以为《尚书》有殷及王,兄终弟及,中山王元帝之子,宜为后。成帝以
中山王不材,又兄弟,不得相入庙。外家王氏与赵昭仪皆欲用哀帝为太子,故遂立
焉。上乃封孝王舅冯参为宜乡侯,而益封孝王万户,以尉其意。三十年,薨,子BD
60嗣。七年,哀帝崩,无子,征中山王衎入即位,是为平帝。太皇太后以帝为成帝
后,故立东平思王孙桃乡顷侯子成都为中山王,奉孝王后。王莽时绝。
赞曰:孝元之后,遍有天下,然而世绝于孙,岂非天哉!淮阳宪王于时诸侯为
聪察矣,张博诱之,几陷无道。《诗》云“贪人败类”,古今一也。
●卷八十一 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
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语《诗》,解人颐。”
衡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学者多上书荐衡经明,
当世少双,令为文学就官京师;后进皆欲从衡平原,衡不宜在远方。事下太子太傅
萧望之、少府梁丘贺问,衡对《诗》诸大义,其对深美。望之奏衡经学精习,说有
师道,可观览。宣帝不甚用儒,遣衡归官。而皇太子见衡对,私善之。
会宣帝崩,元帝初即位,乐陵侯史高以外属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前
将军萧望之为副。望之名儒,有师傅旧恩,天子任之,多所贡荐。高充位而已,与
望之有隙。长安令杨兴说高曰:“将军以亲戚辅政,贵重于天下无二,然众庶论议
令问休誉不专在将军者何也?彼诚有所闻也。以将军之莫府,海内莫不卬望。而所
举不过私门宾客,乳母子弟,人情忽不自知,然一夫窃议,语流天下。夫富贵在身
而列士不誉,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也。古人病其若此,故卑体劳心,以求贤为务。
传曰:以贤难得之故因曰事不待贤,以食难得之故而曰饱不待食,或之甚者也。平
原文学匡衡材智有余,经学绝伦,但以无阶朝廷,故随牒在远方。将军诚召置莫府,
学士歙然归仁,与参事议,观其所有,贡之朝廷,必为国器,以此显示众庶,名流
于世。”高然其言,辟衡为议曹史,荐衡于上,上以为郎中,迁博士,给事中。
是时,有日蚀、地震之变,上问以政治得失,衡上疏曰:
臣闻五帝不同礼,三王各异教,民俗殊务,所遇之时异也。陛下躬圣德,开太
平之路,闵愚吏民触法抵禁,比年大赦,使百姓得改行自新,天下幸甚。臣窃见大
赦之后,奸邪不为衰止,今日大赦,明日犯法,相随入狱,此殆导之未得其务也。
盖保民者,“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观其失而制其宜,故动之而和,绥
之而安。今天下俗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靡,廉耻之节薄,淫辟之意纵,纲纪失
序,疏者逾内,亲戚之恩薄,婚姻之党隆,苟合侥幸,以身设利。不改其原,虽岁
赦之,刑犹难使错而不用也。
臣愚以为宜一旷然大变其俗。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朝廷者,
天下之桢F8B5也。公卿大夫相与循礼恭让,则民不争;好仁乐施,则下不暴;上义
高节,则民兴行;宽柔和惠,则众相爱。四者,明王之所以不严而成化也。何者?
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上有自专之士,则下有不让之人;上有克胜之佐,
则下有伤害之心;上有好利之臣,则下有盗窃之民:此其本也。今俗吏之治,皆不
本礼让,而上克暴,或忮害好陷人于罪,贪财而慕势,故犯法者众,奸邪不止,虽
严刑峻法,犹不为变。此非其天性,有由然也。
臣窃考《国风》之诗,《周南》、《召南》被贤圣之化深,故笃于行而廉于色。
郑伯好勇,而国人暴虎;秦穆贵信,而士多从死;陈夫人好巫,而民淫祀;晋侯好
俭,而民畜聚;太王躬仁,邠国贵恕。由此观之,治天下者审所上而已。今之伪薄
忮害,不让极矣。臣闻教化之流,非家至而人说之也。贤者在位,能者布职,朝廷
崇礼,百僚敬让,道德之行,由内及外,自近者始,然后民知所法,迁善日进而不
自知。是以百姓安,阴阳和,神灵应,而嘉祥见。《诗》曰:“商邑翼翼,四方之
极;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此成汤所以建至治,保子孙,化异俗而怀鬼方也。今
长安天子之都,亲承圣化,然其习俗无以异于远方,郡国来者无所法则,或见侈靡
而放效之。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
臣闻天人之际,精B22D有以相荡,善恶有以相推,事作乎下者象动乎上,阴阳
之理各应其感,阴变则静者动,阳蔽则明者暗,水旱之灾随类而至。今关东连年饥
馑,百姓乏困,或至相食,此皆生于赋敛多,民所共者大,而吏安集之不称之效也。
陛下祗畏天戒,哀闵元元,大自减损,省甘泉、建章官卫,罢珠崖,偃武行文,将
欲度唐、虞之隆,绝殷、周之衰也。诸见罢珠崖诏书者,莫不欣欣,人自以将见太
平也。宜遂减官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外内,近忠正,远巧佞,放郑、
卫,进《雅》、《颂》,举异材,开直言,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
昭无欲之路,览《六艺》之意,察上世之务,明自然之道,博和睦之化,以崇至仁,
匡失俗,易民视,令海内昭然咸见本朝之所贵,道德弘于京师,淑问扬乎疆外,然
后大化可成,礼让可兴也。
上说其言,迁衡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时,上好儒术文辞,颇改宣帝之政,言事者多进见,人人自以为得上意。又傅
昭仪及子定陶王爱幸,宠于皇后、太子。衡复上疏曰:
臣闻治乱安危之机,在乎审所用心。盖受命之王务在创业垂统传之无穷,继体
之君心存于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昔者成王之嗣位,思述文、武之道以养其心,
休烈盛美皆归之二后而不敢专其名,是以上天歆享,鬼神祐焉。其《诗》曰:“念
我皇祖,陟降廷止。”言成王常思祖考之业,而鬼神祐助其治也。
陛下圣德天覆,子爱海内,然阴阳未和,奸邪未禁者,殆论议者未丕扬先帝之
盛功,争言制度不可用也,务变更之,所更或不可行,而复复之,是以群下更相是
非,吏民无所信。臣窃恨国家释乐成之业,而虚为此纷纷也。愿陛下详览统业之事,
留神于遵制扬功,以定群下之心。《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孔子著
之《孝经》首章,盖至德之本也。传曰:“审好恶,理情性,而王道毕矣。”能尽
其性,然后能尽人物之性;能尽人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治性之道,必审已之
所有余,而强其所不足。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大察,寡闻少见者戒于雍蔽,勇猛刚强
者戒于大暴,仁爱温良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必审己之所当戒,而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而巧伪之徒不敢比周而望进。唯
陛下戒所以崇圣德。
臣又闻室家之道修,则天下之理得,故《诗》始《国风》,《礼》本《冠》、
《婚》。始乎《国风》,原情性而明人伦也;本乎《冠》、《婚》,正基兆而防未
然也。福之兴莫不本乎室家。道之衰莫不始乎阃内。故圣王必慎妃后之际,别適长
之位。礼之于内也。卑不逾尊,新不先故,所以统人情而理阴气也。其尊適而卑庶
也,適子冠乎阼,礼之用醴,众子不得与列,所以贵正体而明嫌疑也。非虚加其礼
文而已,乃中心与之殊异,故礼探其情而见之外也。圣人动静游燕,所亲物得其序;
得其序,则海内自修,百姓从化。如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奸因时而动,
以乱国家。故圣人慎防其端,禁于未然,不以私恩害公义。陛下圣德纯备,莫不修
正,则天下无为而治。《诗》云:“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传曰:“正家而天下
定矣。”
衡为少傅数年,数上疏陈便宜,及朝廷有政议,傅经以对,言多法义。上以为
任公卿,由是为光禄勋、御史大夫。建昭三年,代韦玄成为丞相,封乐安侯,食邑
六百户。
元帝崩,成帝即位,衡上疏戒妃匹,劝经学威仪之则,曰:
陛下秉至考,哀伤思慕不绝于心,未有游虞弋射之宴,诚隆于慎终追远,无穷
已也。窃愿陛下虽圣性得之,犹复加圣心焉。《诗》云“茕茕在疚”,言成王丧毕
思慕,意气未能平也,盖所以就文、武之业,崇大化之本也。
臣又闻之师曰:“妃匹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
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以《关睢》为始,言太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
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而理万物之宜。故《诗》曰:“窈窕淑女,君子好仇。”
言能致其贞淑,不贰其操,情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