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战国时代-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就能运回来。在东亚地区也需要货币统一,但是为了发展物质产品经济,不是为了发展虚拟经济。欧盟未来还会继续东扩,在这方面与东亚有类似的地方,所以它搞货币联盟,首先也不是像美国那样,是为了吃尽天下净储蓄,这样它对东亚地区货币统一的态度就不会像美国,在东亚,比如中国和日本,也不会去考虑怎么搞欧元,在现阶段,只有美国对欧元和“东亚元”会持敌意态度。但在20年以后,当中国的工业化完成了,欧盟的新成员也完成了工业化,那个时候各“币缘”圈的关系还会有新变化。
乔良:王建的很多论点和观点,我们都赞同。但是有一点,我的看法略有不同,我认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宏观解决问题,你现在的很多结论都是和你的宏观视角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作为美国一家具体的军工集团,比如我就是生产MD系统的,我是一定要卖这个系统来赚钱的,我不能为了美国的利益,为了让美国在整体宏观上获利,就让我这个系统卖不出去也在所不惜,这是不可能的。美国的武器系统为什么要卖,除了政府行为比如中情局的“伊朗门”事件之类的武器交易,不属于商业行为外,武器制造商、军工集团还是要通过一件武器一件武器地算账获利的。所以总体来讲,我同意你说的,具体来讲有些差别。
王建:就是说卖给美元圈的国家,符合它货币利益的国家。
乔良:它肯定不会卖给中国。
王建:东西方对立的时候,“巴统”也不给东方国家,能卖出钱也不给,事关我国家安全,它不会给你。
乔良:这次法德俄联手的强硬表态,是很使美国人吃了一惊的,大大出乎它的意料,在这种情况下它会不会卖给法德也很难说了。从美国政府的角度,是不会同意军火商们只顾赚钱,把武器卖给自己的战略对手的。
王建:利益之间的冲突,它们不是利益共同体。
乔良:但它现在积极鼓励台湾购买美国的爱国者Ⅲ型,并正在设法将其纳入NMD,这很说明问题。
王建:从当前的利益关系来说,中美之间有非常巨大的利益关系。我在前面讲了大量美国虚拟经济不好的地方,但实际上,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利用美元泡沫的国家,因为没有美元泡沫和美国的虚拟经济发展,就不会夸大美国的需求,也无法通过发展对美国的出口拉动中国经济实现较高增长。根据美方统计,中国2002年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根据中方统计,如果考虑到香港转口因素,对美国的顺差也在700亿美元左右。中国通过发展对美出口,拿到了至少700亿美元,而中国台湾省年通过贸易顺差形成的外汇储备只有300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有400亿美元得自美国的收入,通过从其他国家进口,转化成了中国的实物资产。这是因为,美元有世界货币霸权,只要美元还没有崩溃,世界各国都接受美元,中国虽然从美国只能得到美元而得不到实物产品,但是却可以利用美元霸权从其他国家获得实物,从而充实和发展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是从美元泡沫得到最多好处的国家之一,而且应该是排在第一。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700亿美元的顺差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中国人的,而是在华外国公司的,因为在所有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中有85%是美、日、韩等国在华公司生产和出口的,最大的获利者是这些公司,中国只是得到加工费、政府税收和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乔良:因为想和王湘穗再合作一本名为《帝国的终结》的书,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帝国的生存方式?这次又与王建和晓宁的一些观点碰撞,我觉得有些东西渐渐清晰了起来。我认为所谓帝国的生存方式,其实就是帝国的控制方式。而帝国的控制方式,决定了帝国的不同型态或者说帝国的霸权类型。因为大凡帝国,总会以某种霸权为标志,自从这个世界上有帝国霸权诞生以来,世界性帝国或者说跨洲际帝国已不算少,帝国型态的演变也不过就三四种。无外乎是控制地缘的陆上帝国,控制资源和贸易(也就是控制市场)的海上帝国,最后是控制资本流向的金融帝国。其帝国控制方式也无外乎是以陆上霸权控制地缘;以海上霸权控制海路进而控制资源、贸易和市场;以货币霸权和军事霸权控制全球资本流向。一个是控制地缘,谁控制的地缘幅度大,最后谁就成为大帝国,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成吉思汗的帝国,它的强大主要就是地缘幅度大,地幅不够大的时候,它想大,大了的时候,又没有人能控制住。为什么?当地幅太辽阔的时候,它的信息能力就不够了。即使今天信息化已经遍及全球的时候,要想把全世界都控制住,从地缘角度也是很难的事情,这点我估计美国在选择它的帝国控制方式时已考虑到了。
下一个是控制资源,包括能源。控制资源也很难,你可以控制中东的石油,但是你不能保证俄罗斯的石油同时也被你控制住,这个很难。控制住中东石油之后,也不能保证油价由你来决定,因为中亚的石油对油价也会产生作用。而一旦30年后中东的石油告罄,中亚的石油将左右全球能源供应和油价。我觉得美国也会认识到这一点,控制资源也不是好办法。
第三个是控制市场。控制市场美国人也看清楚了,完全为一国所控也不可能。控制市场有一个公平交易问题,即使是不公平的交易,你还得交易。所以,我认为美国人看得很准,它发现了第四种控制方式,就是控制结算体制,就是最后以什么方式来结算,如果以美元结算,就等于间接地由我美国控制,要容易得多,我印钞票总比我到地下打石油,去一个个开辟市场,去一个接一个打贸易战容易,我觉得美国人认准了只有控制最后的货币结算方式才是最好的一种控制。人类有霸权以来的几种控制方式过时后,目前美国基本上归结到了货币霸权。掌握货币霸权有一个问题,谁听你的?欧元要起来,美国怎么办?虽说有军事霸权在手里,但你又不能直接打欧洲,那就只能通过打资源控制欧洲的命脉,最后让欧元乖乖地落下去,货币霸权还得落到我手里。但欧洲这次不会俯首帖耳地举手就擒。结果就必然把全世界拖进新战国。比较有意思的是,美国人这回还是比欧洲人先算了一步,欧洲现在还在梦想着地缘的扩大,10个东欧国家进入,增加了20%的人口,5%的GDP,可是美国直截了当把中东这块一掐,马上就对欧元造成了致命威胁。
…
美元与欧元:“币缘”圈的冲突(3)
…
我觉得美国人下的这个手,比欧洲下的手狠,欧洲也有它狡猾的地方,它现在让东欧的穷国进来,暂时看不出有什么好处,但是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即便东欧这样的穷国,被欧盟的改造,像西德吞并东德那样,有10年的艰难期。但是慢慢缓过劲来,那时候欧洲就会变得强大,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所以,我觉得美国目前下手,应该说走得更远、更快,我们现在要看清楚的就是这一点,在整个美欧最后摊牌之前,我们自己干什么,当然这是更后面的事情,但我们现在先要看到这一点。
李晓宁:换一种思维方式。一个大国拥有什么才算控制了世界,拥有霸权?比如说,我拥有了资源,拥有了石油,或者拥有了先进技术,或者拥有了先进的投资评估体系,或者我拥有了非常强大的银行和货币体制,这是不是就算对这个世界有了控制权?丧失了这些,或者没有达到,就说明还不够资格?
大国实现控制有很多方法。目标和手段都不一样。蒙古帝国也曾经有过霸权,控制过世界的很大一部分。1500年以后,很多欧洲国家都想统治世界,法国有拿破仑争霸权,德国有俾斯麦,还有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四面出击的荷兰,以及二次大战后的美苏,等等。
不同时期,控制世界的方法与目标都不一样。早期主要是控制土地与重要商路。自从进入工业化以来,控制金融货币与先进科学技术,也是实施控制的重要方法。美国的强大体现在它有全球发达的教育,因此就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拥有了非常先进的技术也算拥有了控制权。另一个方面是,美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货币体系和金融投资业,再加上军力,美国人认为自己已经是老大了。布什班子对此非常清楚。但是很多资源是不可制造的,为什么老在中东使劲?因为石油不能制造,可以拿钱买到,强力控制的这种资源是实现霸权的重要途径。有些地缘关系还很重要。比如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波斯湾,都是很重要的控制要点,美国实现控制也是通过多元来控制的。
乔良:这一点我还是同意王建讲的,虽然帝国对世界的控制可以有多种方式,但最新的方式是美国以美元结算体制的货币霸权方式。
李晓宁:美国人之所以称霸世界,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拥有金融霸权体系。第二,始终保持高技术领先的势头。第三个,拥有强大的军力。第四条,还有对主要工业资源的控制。有对这四个方面的控制,它就可以称霸世界。反过来,能与美国这四条竞争的,能对它进行挑战的,第一是欧洲。阿拉伯世界,OPEC组织可以在资源方面进行挑战。金融方面,欧洲有欧元。
技术方面中国、印度、欧洲都可以进行挑战。军力方面,俄罗斯包括中国在外层空间也可以进行抗衡的。美国人现在靠自己的军力来打天下很不容易做到了。咱们已经看见了,对主要的大国,我们今天坐在这儿判断,它实行军事控制几乎做不到。比如对欧洲、中国、印度、俄罗斯等主要军事大国,进行军事上的控制,像成吉思汗、拿破仑那样,我把你全摧毁,全占领,美国人做不到了。
王湘穗:我觉得现在的美国不是做不到,而是不需要,“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李晓宁:美元结算体制的问题,按目前来说,还没有一个超过美元的体制。另外,高科技方面,两万多种比较核心的技术中间,大概有18000多项主要技术是美国拥有的,这个很厉害。第三个,资源控制。美国对中东已经开刀了。它得补上两条,资源控制了,再把金融方面控制搞好了之后,它在世界上才能成为一流强国。美国主要目的是不要变成二流国家,保持一流国家,一超独大的概念。
…
重新洗牌:按货币圈结盟
…
新结盟的核心点是经济结盟,是对高技术投资的结盟,是市场的结盟,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并且形成一种新的内部制度与其他结盟抗衡。新战国时代的结盟,实质上是一个货币同盟,是货币圈利益共同体。新战国的国家利益,主要体现在货币利益上,这是国家利益的核心。
李晓宁:我跟你这个有点区别是什么?这个咱们都看到,新结盟的核心点是经济结盟,是对高技术投资的结盟,是市场的结盟,形成新的区域壁垒。比如我们几个国家,我们内部的通商,我们的贸易,交易成本就低,并且形成一种新的内部制度与其他结盟抗衡。
乔良:只要你身边存在一个一超独大的国家,这种结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理想。为什么呢?咱们互相之间有这个体制之后,并不能以为这种贸易同盟,或者货币同盟,或者技术同盟,就能够保证我们不被别人掐住脖子。
李晓宁:我们同时并行,贸易同盟、货币同盟、技术同盟、军事同盟,我们不是光靠军事同盟。币缘实际也是一种组织、一种同盟。
乔良:结盟在今天,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解决眼前问题,利害关系的急就章,自冷战结束后,很少还有哪些国家超越机会主义目的去进行长期结盟。这或许与现代经济生活的获利方式有某种关联,连结盟也变得很实际很泡沫化。何况美国人对结盟问题很警觉,不管哪个地区,哪个国家只要有结盟的意向而又不准备与它结盟,它都会千方百计插进一只脚来,如果插不进来,它就会千方百计把它搅黄了。
王湘穗:新战国结盟的特点是什么?我觉得还是王建讲得对,新战国时代的结盟,实质上是一个货币同盟,是货币圈利益共同体。新战国的国家利益,主要体现在货币利益上,这是国家利益的核心。要形成货币圈,不能够没有军备做准备,但不是靠军队去占领,占领土地并不一定能带来货币利益,货币圈的军备主要是防御性的,目的是不让你那个军事力量左右我的资本流动。现在是欧洲,包括亚洲的石油美元、外贸美元要背美元的盟,美国打欧元,就是不愿意出现背弃美元的现象。
李晓宁:旧盟和新盟的原则东西是什么,关键是这个。
王湘穗:以前争夺市场,争夺资源,现在是争什么?主要是争夺货币范围,这个是新战国的一个重要特点。要破解新战国的奥秘,就必须对虚拟经济、对资本流动做进一步研究,目前我们才刚撩起大幕的一个小角。
…
迟早会诞生的“币缘”核心——东亚
…
对我们来说,关键要加快推进东亚这一极的成长,东亚成为世界币缘格局上的真正一极,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
当东亚这一极长大的时候,全球初级产品资源将再一次出现严重短缺,而主要的资源矛盾会出现在欧洲和东亚之间。
王建:亚洲这边我们继续成长,日、韩、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投资继续进入中国大陆,东亚圈继续成长把世界带入均势状态。相对来说,初步的三大力量极形成均势状态,有相对的和平的可能。但从短期看,如果美国为了解决它的经济泡沫问题要打压欧元,就有战争因素,从中期看,美国为了遏制东亚地区的整合,也可能在台海、朝鲜半岛问题上做文章。
乔良:如果美国经济走出大L的形态,与之密切关联的中国经济还能保持9%的增长率吗?
王建:我认为可以,为什么?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