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起码的平等自由、最一般的生活条件。但是,资本家不于、帝国主义不干。于是,
日趋激烈的冲突不可避免了。
正在合作的国共两党成为工人运动的后盾和策源地。
1925年5月1日,国共两党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这次大会由全国铁
路总工会、汉治萍总工会、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和广州工人代表会共同发起。出
席会议的代表281人。代表165个工会组织和54万有组织的工人。会议代表主要来自
共产党组织的工会,也有与国民党有关系的工会和部分无党派工会。赤色职工国际
也派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宣言说:帝国主义、封建军阀是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
破坏工人运动的工贼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全国工友要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大会开
了六天讨论通过了工人阶级与政治斗争、工农联盟、经济斗争、组织问题等30多个
决议案。决定建立中华全国总工会,作为全国统一的工会领导机关。制定了中华全
国总工会章程,选举出25人为总工会执行委员,林伟民当选委员长,刘少奇为副委
员长,邓中夏为秘书长。大会决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加人世界工人阶级总的组织——
赤色职工国际。中共通过这次大会,开始试探以公开的方式发起组织自己的集团和
力量,在工人阶级中迅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也许为了显示工农联盟的力量吧,也在5月1日这一天,广东全省第一次农民代
表大会在广州举行,117位代表出席。他们与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的代表在广州大学
大讲堂共同举行开幕典礼,青年军人联合会及学生亦派代表参加,到会千余人。除
分别报告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外,赤色职工国际、共产党中央、国民党中央和各界
代表分别发表演说。会议通过了《工农兵联合决议案)等文件。罗绮园、彭湃当选为
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两个大会开幕的这一天,全体代表参加了盛况空前的十万人以上的纪念“五一”
大游行。
5月15日下午,一群上夜班助工人陆续来到日本内外棉株式会社七厂的门口。不
一会儿,便聚集了五六百人。6点钟,厂门仍然关死。此前八天,上海纺织同业会公
然撕毁了这年2月35000纱厂工人罢工的复工协议。决定以强硬态度对待工人。这天
上午,七厂日本大班借口关厂,愤怒的工人提出“不开工也要发工资”,日人请来
了捕房作调解,答应发半日工资。可当工人们一出厂,便关厂门并贴出布告:停工
两天,而未提发半天工资事。工人们受骗了,夜班工人就这样聚集在工厂门口。
工人与资本家交涉,双方发生冲突。工人顾正红从人群中挤上去敲着大门:“
我们要上工!”厂内静悄悄。门被激愤的人群撞开了。工头举起了木棍铁棒,顿时
几名工人头破血流。工人们正拿起打棱棒以备自卫,日内外棉株式会社副总大班元
木与七厂大班川村,带着手待武器杀气腾腾的一群打手赶来了。站在工人最前列的
顾正红厉声高呼:“反对东洋人关厂压迫工人,不开工就给工钱!”
“砰”一声川村的手枪晌了,第一枪击中顾正红左腿。众打手一涌而上,用铁
棍利刃猛打猛刺工人。顾正红不顾鲜血直流,高呼:“工友们,大家团结斗争啊!”
川村朝顾正红腹部开了第二枪。可他忍住剧痛,抓住身边一棵小树,以挺立的身躯
鼓励周围这一群悲惨的人们。川村又朝顾正红头部开了第三枪、第四枪。打手们又
用铁棍猛击其头,利刃数刺其身。顾正红“中弹四处,刀伤十余处”,倒在血泊里。
同时打手们用铁棍和刺刀向工人乱打乱戳,继而开检射击,杀伤工人十余名。在七
八百人护送顾正红去医院抢救途中,他喃喃地说:“我不去东洋人的医院……”延
至17日晨,顾正红终因伤重惨死。
他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悲接的人们愤怒了。日内外棉所属7000多名工人罢工。中共上海地区委员会闻
讯即派与刘少奇同为工人运动领袖的李立三去了解情况。李立三以内外棉纱厂工会
及全体工人名义拟具《为日人惨杀同胞顾正红呈交涉使文》。印成传单广为散发。
18日上午,当顾正红的遗体运到潭子湾时,男女工人整队往迎,沿途高呼:“要杀
人凶手偿命!”下午,4000多工人、学生到灵枢前吊唁。然而,在沪日人继续采取
高压政策,随意拘捕工人,巡捕对示威群众也公然开枪。24日中午,潭子湾公祭会
场犹如一片白色的海洋,四周挂满了挽联挽幢,中间白布帐幕上悬着顾正红烈士的
遗像,两边挂着挽对,帷幕后面停放着烈士的灵柩,上覆白绸,墨书“东洋人打死
中国人”。参加公祭的有工人、学生和各界代表万余人。公祭毕,恽代英、向警予、
项英等中共重要活动家及各团体代表都登台演说。《民国日报》26日报道:“这样
伟大的无产阶级的集会。在上海是空前的。”
渐渐地,劳资斗争演变成了一场民族对抗。
上海印刷工人联合会等35个群众团体成立了“日人残杀同胞雪耻会”。上海学
联、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妇女部等团体相继发表通电和宣言,呼吁各界支援工人。总
商会等29个商业团体就工商局报强行通过“增订印刷附律”、“增加码头捐”等4个
提案,发表了抗议宣言。28日,中共中央与上海地委召开紧急联席会议,决定在租
界中心组织反帝大示威。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训令在炉各厂不得向工人妥协。工部局逮捕了6名上街演讲
的大学生,并决定于30日日本领事值堂时在会审公廨进行审讯。总巡麦高云发出指
令:“当捕房官员认为形势足够严重,可以使用卡宾枪或左轮手枪而决定开枪时,
座对准暴民中最有威胁的一部分人射击……不得朝天开枪。”
日历翻到了5月30日。
清晨起,各校2000多名学生汇向公共租界中区。上海大学、同济大学数百名学
生组成54个小组,一路演讲与散发、张贴反帝传单、标语,发出“上海是中国的上
海”、“还被捕工人、学生自由”、“抵制日货”、“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的呼
声。下午,无数工人、职员加入演讲行列,大学生演讲队越来越向南京路靠拢、口
号声、鼓掌声此起彼伏。2时许,南京路那个曾关押过“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的老
闸捕房关押了3名演讲学生,很快又抓进去100多人。3时左右,捕房门前群众云集,
水泄不通。人们情绪激愤,挥着拳头、手帕与帽子,强烈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3时45分,英国捕头爱活生突然下令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刹那间,枪声与“中华
民族解放万岁”的口号声响成一片。南京路上血流遍地,13位中国同胞壮烈牺牲,
重伤数十人,轻伤无数。
这就是震撼世界的“五卅惨案”!
《小说月报》主编郑振铎是日留下了“至死不忘的印象”:
我揣想,如此空前的大残杀案一发生,南京路以及各街各路的商店应该立刻有
严重的表示。然而竟不然!当惨案发生后二小时,我到了南京路,却还不见有一丝一
毫的太雷雨扫荡后的征象。商店呢,一若无事然,仍旧大开着门欢迎顾客。只有枪
弹之冲的七八家商店关上了店门。夜间,我再到外面作第二次观察。冬酒楼上,弦
歌之声,仍然鼎沸。各商店灯火辉煌,人人在欢笑,在嘲谑。“唉!迂缓、麻木、冷
酷!为什么?”我任怎样也揣想不出。
一向正直面宽厚的作家、学者朱自清、此时写下了悲愤激昂的《血歌》:
血是红的!
血是红的!
狂人在疾走,
太阳在发抖!
血是热的!
熔炉里的铁,
火山的崩裂!
血是长流的!
血是长流的!
长长的扬子江,
黄海的茫茫!
血的手!
血的手!
戟着指,
指着他我你。
血的眼!
血的眼!
团团火。
射着他体我!
血的口!
血的口!
申申署。
唾着他我你。
中国人的血!
中国人的血!
都是兄弟们,
都是好兄弟们!
破了天灵盖!
断了肚肠子!
还是兄弟们,
还是好兄弟们!
我们的头还在颈上!
我们的心还在腔里!
我们的血呢?
我们的血呢?
“起哟!起哟!”
“五卅惨案”的当夜,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陈独秀、蔡和森、李立三等参
加。会议决定组织行动委员会,建立各阶级的反帝联合战线,发动全上海工人罢工、
学生罢课、商界罢市。
31日,南京路天色昏暗,风雨交加。下午,各界代表万余人包围了上海总商会,
要求商会下令罢市。直到晚上10时,总商会副会长方椒伯在巨大的压力下,勉强签
发了罢市通告。当晚,以李立三为委员长的上海总工会公开成立,刘少奇为总务科
主任。
6月1日,“三罢”席卷上海滩,把反帝爱国斗争推向了高潮。工人罢工,使帝
国主义在上海开办的纱厂、烟厂、银行、码头、电报、电话、电车等工厂和企业,
全部陷于瘫痪,给外国资本家以沉重打击。
枪声再次响起。2日,穿越苏州河到达南岸散发传单的工人与日本巡捕遭遇,被
因巡捕开枪打死2人,重伤3人。同日,小沙渡工厂工人被厂方协同逮捕4人,当场枪
杀后,沉尸苏州河中。3日,杨树浦恒丰纱厂的日本人又枪杀号召罢工者1人,伤2人,
并打死1名过路大学生。
屠杀持续到6月10日先后有60多人被枪杀,70多人受重伤,轻伤者不针其数。
连日来的屠杀更加激怒了上海人,“三罢”高潮选出。罢工工人达到10多万人,
罢课学生5万余人,罢市店员10万人。
这时,各国迅速派军舰进入上海。其中日本5艘,英国4艘,美国13艘,法国2艘,
意大利1艘。“海军陆战队”、“万国义勇队”在上海登陆,英、日、美等国的脑海
军士兵达到4000余人,摆开全副杀气腾腾的架势。
国民党接连三次发表通电、宣言谴责帝国主义暴行,支持“三罢”,呼吁惩凶
赔款,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
6月5日,中共中央发表《为反抗帝国主义野蛮大屠杀告全国民众书》,说:“
血肉横飞的上海,现在已成为外国帝国主义的屠杀场了。”
与此同时,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杭州、南京、天津、济南、西安、郑州
等600多个城镇、1700多万人民游行示威,声援上海的“三罢”斗争,掀起了全国性
的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
6月7日,上海各界组成的“三罢”领导机构——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向公共租
界当局提出17条交涉条件。
北京段祺瑞政府也作出了反应。至11日,先后三次向外国驻华使团提出强烈抗
议,要求停止类似恶性冲突。双方进行谈判。
12日,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无视上海工商学联合会的17条,另提出13条谈判
条件,其中虽然采纳了17条中的部分内容,但删去了关于组织工会、罢工自由、取
消领事裁判权、永远撤退驻沪英、日陆海军等重要条件,它更多地着眼于资本家的
利益。
段祺瑞采纳了总商会的条件。16日,北京政府派蔡廷干为代表赴沪,英、日、
美、法、意、比也各派出一名代表,双方开始谈判。谈判前,租界当局被迫释放了
被捕人员。
6月26日。声称每罢市一日即损失30万元收入的上海商人宣布单独复市,退出“
三罢”运动。罢工的工人陷入孤军奋战且断绝生活来源的境地。策动这次罢工的中
国共产党决定改变斗争策略以一定的经济要求及地方性的政治要求为最低条件,逐
步复工,以等待时机,积蓄力量。28日,上海纱厂总工会领导日资纱厂工人园日方
资本家进行复工谈判。双方达成下列协议:日方资本家不得携带武器,抚恤顾正红
家属1万元,赔偿工人罢工期间损失10万元,处分凶手等。上海各行业的罢工工人陆
续复工。
在“五卅”运动中,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参加了捐款捐物、集会游行、
通电声援活动。
在共产国际、赤色职工国际的号召下,苏、日、英、法等国的工人纷纷捐款,
接济罢工工人。
关于“五卅”运动的历史意义,有一位外国人当时就作了中肯透辟的评价。
正是:
一石激起千层浪,
惊动五洲四大洋。
要知那人如何评价“五卅”,请看下回。
第二十六回
罢工运动后浪推前浪 权力斗争新招连旧招
话说还在“五卅”事件刚刚爆发的时候,共产国际总书记季诺维也夫就说:这
运动开始于很平常的要求——中国的工人要求幼年工人每天做八小时的工作;成年
工人每天做十小时的工作;星期日休息。这种要求是半世纪以前先进资本主义各国
的工人早已提出要求过的。
这运动本没有什么非常的意义,结果竟变成了重大的政治事件,取得了世界的
意义。
从八小时工作的要求到撤退驻华外国军队的要求,这中间有个长距离;而这距
离,中国工人只在几天之内就跳过了。1905年1月俄国的工人群众经过长时间准备以
后,也曾用很快的步骤走过了同样的路。英日帝国主义者的军队现在所给予中国工
人的教训正像那被工人鲜血所喷溅的尼古拉·;罗曼诺夫王朝反动军队所给予俄国工
人群众的教训一样。
那时候俄国工人从痛苦的流血的经验中悟得了经济和政治的关系。俄国工人的
争斗一点点地变成了政治的争斗,而人民的喊声“推倒专制”也愈喊愈响了。中国
工人现在也从痛苦的和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