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冒险和政治赌博虽然成功了,他却惶惶不可终日,急于摆脱前后夹击的境地,重 
塑自己的左派形象。 
  3月22日,蒋介石对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发表训话说:“前星期发生一件事,我 
想大家都想要赶紧明白的,便是中山舰无故移动的事。该舰刚才修整好,忽然开到 
黄埔来。当19日正午海军局代理局长李之龙打电话给我,说中山舰可否开回广州。 
当时我并不知道中山舰已经开来了黄埔,我就问他是谁的命令开去的。他答的话, 
是很含糊的,答不出所以然。我当时就很奇怪,我就说你要开回来,就开回来好了。 
后来我研究中山舰为什么开来黄埔?究竟有什么作用?我当事出之后问他竟和昨日 
的话完全不同。他又说是教育长酌命令,又说是校长的命令。我要他拿命令来看, 
他说是电话。后来中山舰当夜开回省城,通宵不熄火,戒备甚严,我料他必有不法 
的行动,所以即派了兵登舰监视。这件事,是否是不利于我们黄埔,或不利于政府 
和本党,现在还没有调查的确。但社会上一般不明了的人,有很多的猜疑,很多的 
谣言。李之龙他自家说是个共产党的党员。他是本校第一期学生。但是这回事情, 
现在尚未审问明白,即使他如果有罪,也只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不能牵涉到团体的 
身上。李之龙这种行为,如对于本校和本校长有不利,或者是有什么阴谋,我倒以 
为不是本校的悲观,并且是件很可乐观的事情。因为我教学生的方针,是要他来监 
督我的,并且是要他来革命的。如果我学生之中,有来革我命的学生了,那我教育 
方针可以说是达到了。并且我本人自己也可以借此来反省我果有违反三民主义的地 
方没有?我是否已立在被革命的地位没有?这些事,都是于校长革命事业上是有限 
大的益处的。所以对于此案只有乐观:” 
  3月25日,急于为自己寻找退路的蒋介石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递交“自请处分” 
的呈文,说:“惟此事起于仓猝,其处置非常,事前未及报告,专擅之罪,诚不敢 
辞。但深夜之际,稍纵即逝,临肌处决,实非得已,应自请从严处分,以示惩戒、 
而肃纪律。” 
  随后,蒋介石宣布中山舰事件是一场“误会”。并声称:“3月18日中山舰案, 
是与中国共产党本部没有关系的。我绝不承认3月13日那天的事件,共产党有什么阴 
谋在内。”接着,又演出了一场愿打愿挨的“苦肉计”:免去王柏龄的师长职务, 
责令陈肇英离开广州,免去吴铁城师长职务并送虎门要塞监禁,对欧阳格、陈策、 
徐桴等人也作了相应的处理,同时释放了李之龙等被捕的共产党人。 
  蒋介石受到了中共总书记陈独秀的赞扬。4月3日,陈独秀在《向导》上发表文 
章,称“蒋介石是中国民族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柱石”。 
  4月5日,陈独秀派张国焘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来广州解决国共纠纷。在区委紧 
急会议上,张国焘蛮横压制陈延年、周恩来的意见,传达了中央关于处理“三二0” 
事件的基本方针,并说:“中共中央根据全国政治形势,决定采取妥协的政策,要 
求同志们一致遵行,对蒋介石应表示让步,同志们对外的言论和行动不可再有参差。” 
  会后,张国焘由周恩来陪同,乘船抵黄埔岛与蒋介石晤谈。张和颜悦色地说: 
“我是代表中共中央特来看望蒋先生的,希望彼此仍然精诚无间地合作,使广东的 
局面更加稳定,进而达到全国统一的革命愿望。” 
  蒋介石也颇为客气,他说:“我非常赞同张先生的意见。国民党内要求限制共 
产党的呼声甚高,我一直在顶着。如今误会已经消除,我当更加竭尽全力维护两党 
团结。” 
  张国焘接着提出两个具体问题:“外间都希望蒋先生能与汪先生继续合作,未 
知蒋先生对此有何意见?黄埔学生中的共产党员,一向是爱戴和服从蒋先生的,但 
在‘三二0’事件上被驱逐,希望蒋先生要善待这批人员。” 
  蒋介石沉默良久。对第一个问题含糊其词,没有说死;对第二个问题,他表示: 
“黄埔的中共党员,都是我的好学生,我素来爱护他们,今后也一定重用他们。” 
  随后,张国焘又与谭延岂进行了晤谈。 
  蒋介石利用陈独秀的妥协和汪精卫的软弱,很快改变了事变后曾出现的被动局 
面,再次获得主动、稳操胜券。于是,他决心继续扩大战果。他说中山舰事件的发 
生实在是因为中共在这两年里“发展太快”,以致引起军队中国民党人的疑惧和不 
满。为了找到“消除误会的具体办法”,他要求“军队中的共产主义分子应暂时退 
出军队”,宣布解散黄埔军校中的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另组“黄埔同 
学会”,他自任会长。 
  为了表示将履行“重用共产党员”的许诺,蒋介石将被迫撤离第一军和黄埔军 
校的200多名军队干部和政工人员集中起来,在广州大佛寺举办了一个特别政治训练 
班,由周恩来任主任,答应结业后分到其他部队中工作。 
  4月29日,回国述职的鲍罗廷返回广州,首先在黄埔岛与蒋介石进行会晤。蒋介 
石急于从苏联手中拿到大量的武器装备,一见面即肉麻地吹捧鲍罗廷:“现在总理 
不在了,听鲍先生的话就是听总理的话,早在3月21日,我就希望鲍先生速回广州。” 
这时,季山嘉已被赶回国内,鲍罗廷是按照斯大林的指示,急忙赶回广州修补因季 
山嘉与蒋介石关系恶化所造成的裂痕的。他听了蒋介石的话,得知蒋没有与苏联彻 
底分裂的意向,心情顿时畅快了许多,说:“从前,苏联援助土耳其革命,很多顾 
问同志都被杀害了。这次中山舰事件,不过是个小误会,撤走几个顾问而已,没有 
什么大不了的!” 
  接着鲍罗廷代表共产党与蒋介石谈判,达成三项协议:(一)共产党接受蒋介石 
的建议,限制共产党在国民党中的活动;(二)蒋介石同意共产党的主张,采取反对 
右派的措施;(三)共产党支持蒋介石北伐。 
  表面上看,双方各有承诺,实际上只是蒋介石要求共产党这样那样,而“反对 
右派”云云,只是空话一句,蒋介石从未采取任何切实行动,不仅如此,而且后来 
与右派们打得火热。 
  至此蒋介石一箭三雕的目的完全达到了——打击了共产党,赶跑了季山嘉,挤 
垮了汪精卫。同时,又保住了“联俄”、“联共”的左派形象。 
  这时他又开始策划新的举动。 
  正是: 
    戏法人人都会变, 
    玄机不露是高手。 
  欲细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五回 
蒋介石整理党务 柳亚子力陈危言     
  话说这时的蒋介石身边,有一位摇鹅毛扇的人物。他对蒋介石夜“三·;二0” 
事件后站稳脚跟、化险为夷起了谋臣策士甚至“导师”的作用。此人即国民党元老 
张人杰,字静江。 
  张静江中轻时因患脚病。成为瘸腿。然而他是一个“神瘸子”,头脑极为精明。 
他原是浙江盐商,居然在巴黎开办通运公司。赚了大把金钱。1905年冬,他回国后 
重返巴黎时,正巧与孙中山同船,他仰慕孙中山,特去拜访,并表示可以资助孙中 
山的革命活动。他告诉孙中山联络暗号,并说以ABCDE为序,倘电报中写A,即资助 
1万元,B为2万元,C为3万元,D为4万元,E为5万元。孙中山听罢,将信将疑。两年 
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时,同盟会本部经费匮乏、无计可施,想起了船上邂逅的那 
位瘸腿的富贾。便按联络密码往巴黎发电报,电文仅一个字:C。几天后,果真从巴 
黎电汇来3万法郎,使孙中山吃了一惊。从此,孙中山的革命活动陷于困顿之际,便 
向巴黎求援,张静江则有求必应,慷慨捐助。不久,张静江加入了同盟会,成为孙 
中山的战友之一。后来,他曾出任中华革命党的财政部长。 
  张静江跟蒋介石更有着非同寻常的密切关系。1920年,蒋介石在上海证券交易 
所当经纪人时,便靠张静江资助,认了四股。在张静江指点下,蒋介石投机发财。 
后来,蒋介石失利,欠了一屁股债,又是张静辽替他还上,并劝他离开上海,去广 
州投奔孙中山。在陈炯明炮轰永丰舰,蒋介石侍卫孙中山时曾把两个儿子托给张静 
江…… 
  张静江得知蒋介石在广州发动“三·;二0”事变,特地从上海赶来,为蒋出谋 
划策:他年过半百,脸庞瘦削,苍白。颧骨很高,坐在轮椅上,两只眼睛藏在深度 
的镜片后面,射出幽深莫测的光。蒋介石对他待如上宾,安排他住在广州东山蒋寓 
对门,以便朝夕过从。正如张国焘所回忆:“他虽从未对外露面,却是人听共知的 
幕后人物。” 
  5月11日,汪精卫正式离开了广州。 
  他虽然3月25日宣称“易地就医”,实际并没有离开广州,而是隐匿起来,观察 
事态的发展。他手中没有军队,只有一个王懋功还被蒋介石撤了职,因此,凭他的 
力量绝对斗不走蒋介石,他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中共和苏联顾问身上。静观了一个 
多月,当他看到陈独秀和鲍罗廷步步退让,而蒋介石的声势却咄咄逼人,局势无可 
挽回时,便心灰意冷,于5月11日轻装简从,悄然离穗赴港。 
  真是无巧不成书,汪精卫从天字码头上船时。居然遇上了胡汉民。胡汉民在廖 
仲恺事件中涉嫌离国,来到苏联。听说发生了中山舰事件,又听说汪精卫“失踪”, 
胡汉民兴奋起来。于4月29日回到广州,盘算着接替汪精卫的空缺。不料蒋介石不买 
他的账,冷落了他,弄得他好不尴尬。无可奈何,胡汉民只得乘船前往香港。 
  汪、胡二人在同盟会成立时就同为孙中山的助手。孙中山逝世后,二人在国民 
党内的地位均高于蒋介石,被视为孙中山的接班人。如今,却同被蒋介石逐出,坐 
上同一条驶往香港的轮船,虽然无话可谈,想必各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二人这一 
走不大要紧,正好为蒋介石上升为国民党最高领袖扫清了道路。 
  5月14日傍晚,鲍罗廷通知中共代表张国焘、谭平山,说是当晚要去会晤蒋介石, 
商谈要事。 
  晚8时,张国焘、谭平山驱车前往东山蒋寓,蒋介石又陪他们来到对面张静江寓 
所。蒋介石向张、谭透露了将于翌日召开的国民党第二届中执委第二次全会的一些 
内容,特别关照他们,根据他和鲍罗廷达成的关于“整理党务”的8条协定。会上将 
通过相应的决定,请共产党给予协助,不要闹事,以使今后“消除疑虑,杜绝纠纷”。 
  5月15日,军警加强了巡逻,在戒备森严的气氛中,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召开了。 
蒋介石代替汪精卫,而成为会议主持人。 
  会上,经蒋介石提议,由张静江出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由谭延岂接 
替汪精卫出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兼国民政府主席。虽然蒋本人没有担任一把 
手,而把中执会主席让给了盟兄张静江,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和蒋本人担任是一 
样的,而且这么过渡一下,更有利于蒋稳定局势,减少阻力。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通过由蒋介石、张静江研究多日的《整理党务案》。此案包 
括四个提案,是由蒋介石、谭延闺、甘乃光等人联名提出的。经过会议讨论,最后 
形成了四个决议。 
  决议规定:凡他党党员之加入本党者,各该党应将其加人本党党员之名册,交 
本党执行委员会主席保存;凡他党党员之加入本党者,各该党应训令其党员明了国 
民党之基础,为总理所创造之三民主义,对总理及三民主义,不得加以怀疑或批评; 
凡他党党员之加入本党者,在高级党部(中央党部、省党部、特别币党部)任执行委 
员时,其额数不得超过各该党部执行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凡他党党员之加人本党 
者,不得充任本党中央机关之部长;对于加入本党之他党党员,各该党所发之一切 
训令,应先交联席会议通过;本党党员未受准予脱党以前,不得加入其他党籍,如 
既脱本党党籍而加入他党者,不得再入本党…… 
  这些规定,条条都是针对共产党的。然而蒋介石不这样说,他一再表白,他提 
出整理党务的办法,“完全是站在党员的地位,鉴于现在时局的纠纷和环境的险恶, 
为了改善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关系”,否则“本党的纠纷长此下去,我可以说我 
们党的大祸即刻就来了”,“此次有人以为限制共产党,其实并不是限制,乃是合 
作的一种办法”。 
  在这次会上,陈独秀派了张国焘、彭述之去指导中共党团。讨论接不接受《整 
理党务案》时,彭述之引经据典地证明不能接受。问他不接受又怎么办:他一点办 
法也没有,只说大家讨论好了。但是有人提出意见时,他又引经据典地说这个不行, 
那个错误。如此讨论了七天,毫无结果。后来张国焘要大家签字接受。毛泽东拒绝 
签字,主张“坚决顶住”,但却左右不了局势。 
  于是,二中全会最终通过了《整理党务案》。 
  据此,担任国民党中央部长的中共党员必须辞职。于是,在5月25日举行的国民 
党中央常委会第26次会议上,有这样三项议程: 
  “毛泽东同志提出辞宣传部代理部长职务,请另荐贤能继任案;林祖涵同志提 
出辞常务委员会秘书及中央财政委员两职,请另选继任案;谭平山同志提出辞常务 
委员会秘书,请另选继任案。” 
  三天后,在国民党中央常委会第29次会议上,以上三案均“照准”。同时由张 
静江提议,蒋介石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由陈果夫代理)、军人部长和国民革命 
军总司令。不久,蒋介石又从张静江手中接过了主席职务。这样一来,硬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