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部)     第十一回 
民革成立共产党添翼 国大选举蒋介石受挫     
   书接上回。却说自1947年7月到1948年6月,在解放战争的第二年度里,解放军 
共歼敌152万人,毙俘国民党将级军官174名,使国民党军总数减至365万人,解放军 
总数增至280万人,中共所占城市为586座,解放区人口已达1。6亿。就全国战局看, 
解放军虽在总人数上还略少于国民党军,但在其他方面无疑都强于国民党军。 
  更令蒋介石忧心如焚、切齿痛恨的是,由于政治气候的萧萧暮雨,由于他的一 
意孤行,国民党内部又一次分裂了。 
  还在1946年5月,李济深在重庆和冯玉祥、陈铭枢、朱蕴山等人召开了一次秘密 
会议,互相约定:如果蒋介石发动全国性的内战,就联合国民党内部可以联合的力 
量,组织团体,开展反蒋斗争。 
  6月下旬,蒋介石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为了镇压反内战运动,又先后制造了“ 
下关惨案”和“李闻惨案”。11月下旬,李济深、朱蕴山等由南京到达上海,加紧 
反内战反独裁活动,受到国民党特务监视。 
  1947年2月,李济深由上海秘密到达香港。他一面公开举起反蒋旗帜,一面开始 
筹备建立组织。 
  3月,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办事处代表相继撤回延安。董必武将离南京时, 
朱蕴山赶往梅园新村和他见面。他对未蕴山说:“你可转告任潮(李济深字)先生, 
不要专靠武力,要注意政治旗帜。请你多帮助任潮先生及其他民主派同志,秘密赴 
港,分头努力。” 
  5月4日,李济深在港邀集何香凝、蔡廷锴、彭泽民、陈其援、李章达、邓初民、 
陈此生、朱学范到他家中聚会,酝酿成立革命组织问题。最后,李济深高兴地宣布: 
“今天就是新组织筹备会成立之日,从今天起大家要用实际行动投入筹备工作。凡 
有志同道合的爱国之士,争取他们参加到我们的行列中来,但必须小心谨慎,以免 
坏分子混入。” 
  7月,朱蕴山在上海得到张稚琴帮助,介绍认识了一个民航飞行员。于是,他化 
装成飞行员亲属随机到达香港。随后,他先后和李济深、何香凝等交换意见。他的 
任务是协助李济深筹组革命组织,尽快把国民党民主派的力量联合起来。他首先在 
香港成立了“民联(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南方执行部”和“民联粤港澳总分会”。 
不久,“民联、民促(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南方联合执行部”又建立起来,实现 
了国民党内两个民主派组织的初步联合。 
  当时谭平山、柳亚子、郭春涛、陈铭枢等重要人物均在上海。李济深、何香凝 
出面给他们写信,委托朱蕴山专程赴沪。信中说:“国民党民主派,集中力量,正 
名领导,对内对外,紧要万分。盼先生等迅即来港,共同筹策一切。详情由蕴兄面 
报。” 
  这封信是写在手掌大的一块白绸巾上的,原准备由朱蕴山带往上海,后得悉国 
民党特务正在上海多方嫂捕未蕴山,遂改请在港讲法完毕、准备返沪的高僧巨赞法 
师,将此信带到上海交给陈铭枢。10月,柳亚子、谭平山、陈铭枢等陆续到达香港。 
值得一提的是柳亚子看完信后藏在一个镜框里,得以保存下来。镜框正面是孙中山 
遗像,密信放在像片和镜框背板中间。新中国成立后,它作为一件珍贵文物,收藏 
于中国革命博物馆。 
  在筹备过程中,李济深提出想请宋庆龄领衔。宋庆龄表示对此事完全赞成,愿 
作后盾,全力支持,但以不公开出面为好。 
  李济深还打算请冯玉祥担任新组织的领导,然而冯虽参与了最早的发起活动, 
此时却正在美国考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谈话、协商,于11月31日召开第一次筹备会,正式推举李济深、 
何香凝为召集人,柳亚子、蔡廷偕、王葆真、邓初民、张文、梅龚彬、朱蕴山、陈 
此生、朱学范为委员,柳亚子兼秘书长。组织名称定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简称“民革”)。 
  在中共的帮助和宋庆龄的支持下,民革于1948年元旦在香港坚尼地道52号正式 
宣告成立。出席代表90人。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贺电,通过了宣言等4个文件,同时 
选举成立中央领导机构。大会公推宋庆龄为名誉主席。鉴于李济深在国民党的资历 
与声望,大家一致认为他足以胜任领导民革之重任,遂推举其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 
席。何香凝、冯玉样、蔡廷锴、谭平山等16人被选为常务委员。 
  李济深在会上旗帜鲜明地说:“蒋介石言而无信,反复无常,这是我李济深几 
十年亲身经历,毫不虚假的,我们只有各尽其力,走拥护共产党打倒蒋介石,解放 
全中国这一条道路。” 
  这样一来,蒋介石便陷入了内外交困、腹背受敌的境地。他苦恼万分,夜不能 
寐,任何安眠药都无济于事。从不沾酒、只喝白开水的他,现在每晚却要饮一杯半 
威士忌,才稍能安眠片刻。这年寒冬的一个深夜,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 
反省录”,承认: 
  “全国各战场皆陷于劣势被动之危境,榆林(陕西)、运城(山西)被围日久,无 
兵增援;石家庄陷落之后,北方之民心士气完全动摇;加之,陈毅股匪威胁徐州(江 
苏),拆毁黄口(江苏)至内黄(河南)铁路,而后进逼徐、皖(安徽);陈赓股匪窜扰豫 
西、南阳,襄阳震动;江南各省几乎遍呈风声鹤唳之象;两广、湘、豫、浙闽伏匪 
蠢动,李济深、冯玉祥且与之遥遥相应,公然宣告叛国,此诚存亡危急之秋也。” 
  为了挽救垂危政局,蒋介石决定召集“行宪国大”,按照首届国大制定的宪法, 
实行总统制,借以强调其合法地位,巩固其集权统治。 
  1948年2月29日,“行宪国大”,即第二届国民代表大会于南京开场,其主要议 
程就是选举总统、副总统。 
  总统的位置非蒋莫属,这早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不料4月4日,蒋介石却在国民 
党临时中央会议上提出自己不参加总统竞选,并说要把此职让给北大校长胡适博士。 
消息传出,国大顿时热闹起来。原来,早些时候司徒雷登表示美国的意思是让胡适 
当总统:由文人学者任此虚职,以显示国民党政府“致力于民主改革”,而蒋介石 
作为行政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仍掌握军政实权,以全力“剿共”。既要权力 
又要名誉的蒋介石,对中华民国总统的头衔岂肯轻易让人?他将计就计,口头上答 
应美国人的建议,表示不当总统,实际是作为权力斗争的一种手段。因为一年多以 
前“制宪国大”通过的那部宪法,还缺少一条“在戡乱建国非常时期赋予总统处置 
非常事变的权力”。蒋介石素来专制独裁,岂肯甘当傀儡,做林森第二?所以,他 
使出招数,以退为进。 
  果然,最善于体会蒋介石用心的张群对大家说:“并不是总裁不愿意当总统, 
而是依据宪法草案,总统是一个虚位元首,他不愿意处于有职无权的地位。如果能 
想法补救,规定特定期间,赋予总统以紧急处置的权力,他还是要当总统的。”经 
张群一说,国民党中常会大员们茅塞顿开,随即推张群、陈立夫、陈布雷三人带着 
这一条意见去见蒋介石。 
  4月17日,中常会决定,在宪法外增加临时条款,授予总统“紧急处置权”。蒋 
介石心情畅快,亲自到总统候选人讨论会上讲话。他先追述自己如何追随先总理参 
加革命,如何誓师北伐,定都南京,削平内乱,领导抗战胜利,最后激愤地说:“ 
我是国民党员,以身许国,不计生死。我要完成总理遗志,对国民革命负责到底。 
我不做总统,谁做总统?” 
  4月19日,蒋介石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行宪国大”的高峰,是竞选副总统。围绕竞选,风波迭起,险象环生。 
  当时参加副总统竞选的,有国民党内的李宗仁、孙科、于右任、程潜,民社党 
的徐傅霖和社会贤达莫德惠。徐、莫参加竞选,明眼人一看就知,这不过是民主的 
一种摆设。于、程雄心勃勃,志在一博,企图侥幸取胜。而李、孙实力最雄厚,志 
在必得。 
  李宗仁对竞选副总统十分积极。他对政治秘书程思远说:“我并不想拥有这个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虚名,只是想借此摆脱北平行辕主任这个职务。照我看 
来,东北和华北军事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如不趁早走开,我不知道将来如何得了, 
不是准备做俘虏,还有什么好的下场?” 
  程思远问:“如果竞选不成功,那怎么办?” 
  李宗仁说:“那只好解甲归田,不可能有别的打算。” 
  白崇禧原来是反对李宗仁竞选的,还动员了黄旭初、黄绍闳、韦永成等先后劝 
阻。在白看来,李若竞选不成将有失桂系面子,而且蒋介石刚让他成立国防部九江 
指挥所拥有兵权,指挥中原大军,要是竞选成功将破坏他与蒋的关系。然而李宗仁 
不听众人劝阻,主意已定,不惜孤注一掷。事已至此,大家便都竭尽全力帮助李宗 
仁竞选。桂系的几乎全部要员都出动了,“一白二黄”(白祟禧、黄绍闳、黄旭初) 
及程思远、韦永成、邱昌渭、夏威、李品仙等都为此使出了浑身解数,连夫人们也 
出动而大使外交手腕。竞选中共用了1000多根金条,约合黄金1万两,由广西、安徽 
两个桂系控制的省份供给。因为原任北平行辕主任的李宗仁这次率竞选团来南京还 
没有安家,当然就住在白崇禧公馆里,接待宾客和召集桂系骨干商讨重大问题。 
  白崇禧利用国防部长的身份,去对军方施加影响,并利用他到中央任职多年形 
成的关系,去各方活动,还利用“中国回教协会会长”身份,拉拢宁夏马鸿逵和青 
海马步芳。白夫人马佩璋也去拉拢“二马”的夫人,并到处请一些要员的夫人打麻 
将,进行内线活动。又在桂林造了一台榨米粉的小机器空运来南京配合竞选活动, 
因而宾客可以在白公馆里尝到地地道道的桂林米粉。 
  李宗仁暗中得到美国人的支持,又有桂系朋友们的鼎力相助,更加信心倍增。 
为了拉选票,他和夫人郭德洁每日结伴跑旅社拜客,或临开会时站立会堂门口和代 
表们握手,寒瞳打招呼,以示热情和蔼,平易近人,有民主风度。在黄绍豌举行的 
一次招待代表的午宴上,他风趣地说:“我是军人,不懂政治。今天来学习民主, 
好比一个乡下小姑娘初次跑到城里来谈恋爱,这是平生破题儿第—遭,没有经验, 
难免闹笑话,丢人现眼。代表先生女士们都是我的‘大姐姐’,是‘情场’的过来 
人,经验丰富,可千万不能见笑,还该多多指导帮助我这个‘小妹妹’逐渐熟悉起 
来才是。”在座的人都为之忍俊不禁,暗说:值得投他一票。 
  黄绍闳是李宗仁竞选的参谋长和策划人,对竞选不遗余力,出了许多妙计。 
  当时立法委员绝大多数是支持孙科的,因为孙科继胡汉民后一直担任立法院院 
长。黄绍闳经过分析,认为还是可以瓦解对方阵营的。因以前有些立法委员企图策 
动孙科与蒋介石抗衡,借以扩大政治影响和推动民主改革。然而目前蒋、孙非但没 
有反目,反而结成了“统一阵线”。孙科的出马竞选,也是蒋一力促成的,蒋许诺 
给孙科以财力和人力支持。很明显,蒋的目的在于抬孙压李,他不愿看到桂系势力 
尾大不掉。洞悉内幕的黄绍闳于是找到立委谭惕吾、于振瀛,对他们说:“你们过 
去捧孙是为了反蒋,而现在各种迹象表明,蒋、孙正连为一体,如果孙科当选副总 
统,反而增加了蒋介石的力量,这不是停离了你们的初衷吗?”谭、于二人与黄作 
竟夕之谈,明了内情,并转变了立场。以后不但把自己的选票投给李宗仁,而且奔 
走于陕西、山东代表间,为李拉了不少选票。一些立委在他们的游说之下,改变了 
态度。范予遂不但转变了立场,还泪谏王法勤,而山东代表大都听命于元老王法勤。 
  最成功的一招是,在决选副总统的前三天,黄绍闳居然把支持孙科的CC系最顽 
固的堡垒——浙江代表团攻破了。黄曾在浙江任省主席10年,许多人与他熟悉。他 
利用这一优势,频频走访浙江代表。这些代表以为黄做过两任省主席,也许还会做 
第三任,自然为巴结黄而投李的票。当时,李宗仁、孙科两人旗鼓相当,浙江的选 
票因而成为最关键的筹码。后来李宗仁当选副总统的当日,陈布雷懊恼不已,集合 
浙江代表臭骂一通,一时传为笑柄。 
  正在竞选活动紧锣密鼓地进行的时候,忽然盛传副总统候选人要由中央提名。 
原来这是蒋介石有意放风,如无大的反对风浪,就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将李宗仁从候 
选人名单中剔除,只提孙科一人,而在中常会上一旦提出,李宗仁、黄绍闳连反对 
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都不是中常委委员。 
  黄绍闳敏锐地感到,这是对方即将大动作的讯号。经过反复权衡,他决定给对 
方一个“当头炮”:直截了当地反对由中央提名,使这一计划胎死腹中。 
  他未同李宗仁商量就直奔国民党中央党部,要找秘书长吴铁城和组织部长陈立 
夫理论一番。恰巧两人不在,副秘书长郑彦芬接待了他。黄绍闳单刀直人,洁问外 
面哄传副总统选举由中央提名是否属实。郑说不知道。黄威胁说:“如果所传非虚, 
广西、安徽的国大代表就一体退出,不参加选举,望转告吴秘书长和陈部长。”随 
即告辞出来,去找李宗仁。李正六神无主,闻言大喜,连声说:“你的当头炮狠及 
时,很及时!” 
  果然,次日一早,吴铁城、陈立夫和内政部长余井塘、国大秘书长洪兰友相偕 
来到黄绍闳寓所,向黄解释。吴铁城向黄表态:“季宽先生昨日对郑秘书长所言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