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政权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济南战役,拉开了大决战的序幕。 
  济南是山东的省会,位于津浦铁路和胶济铁路的交会处。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 
令官兼省主席王耀武指挥正规军3个整编师的9个旅和5个保安旅等10万余人,依托济 
南内城、外城和商埠构成基本防御阵地,并以东山和飞机场等坚固工事作为屏障。 
蒋介石为了确保济南,还拟定了一个从徐州派出邱清泉、黄百稻、李弥三个兵团北 
上增援的“会战计划”。 
  按照毛泽东的精心部署,华东野战军经过周密侦察和准备,于9月16日发起济南 
战役,只经过8天的战斗,就全歼国民党守军10万余人(其中,争取第96军军长吴化 
文率部2万余人在战场上起义),生俘王耀武,攻克济南城。从徐州北上的邱清泉兵 
团一部,因害怕被歼,停留在城武、定陶地区不敢前进。另外两个兵团还没有在徐 
州集结完毕,济南已告解放。蒋介石的增援计划逐胎死腹中。 
  济南的攻克,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和国际舆论界引起了巨大震动。美联社9月 
29日评论道:“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 
没有什么阻挡了。”日本的《朝日新闻》同一天评论道:“中国的内战进入了一个 
极重要的新阶段。” 
  毛泽东和他的助手们更是欢欣鼓舞,指出:“胜利影响已动摇了蒋介石反动军 
队的内部。这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最严重的打击之一。”“证明人民 
解放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抵御的了,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 
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就是北平、天津、沈阳三点也不除外了。” 
  他们从济南战役的胜利中总结了解决国民党重点集团的两条经验:一是“攻城 
打援”的战法;二是争取国民党军队举行战场起义。 
  这样一来,国民党军队便只有“兵败如山倒”的分儿了。 
  紧接着,在世界战争史上也罕见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三大战役一环紧扣一环地展 
开了。 
  毛泽东将战略决战方向,首先指向东北战场的卫立煌集团。 
  这时,东北战场的国民党军队还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加上地方武装共 
55万人,但已被分割和压缩在长春、沈阳和锦州三块互不联系的据点和地区内。东 
北人民解放军不但在1947年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中歼灭了国民党军近 
30万人,自身也迅速壮大,野战部队已发展到53个师,加上地方部队已超过100万人, 
占有显著优势。 
  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先后攻克昌黎、塔山、绥中、兴城、义县, 
包围了锦州。蒋介石闻讯大惊,忙于10月2日亲飞沈阳督战,要求坚守锦州两个月, 
维持关内外陆上惟一通道,以便利用这一时间,把沈阳和长春两地守军经辽西走廊 
撤至关内,转用于平津、徐州战场。他在召集师以上军官训话时说:“我是来救你 
们的,来救锦州、长春的。你们过去找共军主力找不到,目前共军主力都集中在辽 
西走廊,正是你们为党国立功的机会。”稍停,又悲怆地说:“万一这次你们打不 
出去,那么,只有来生再见了!” 
  蒋介石的“安全撤退计划”很快就被打破了。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向锦州发 
起总攻,激战3l个小时,全歼守军10万余人,生俘总司令范汉杰。 
  10月15日,蒋介石又仓皇飞抵沈阳,命空军空投手令给长春守军司令郑洞国等, 
严令他们:“率领新7军和60军立即突围,如不遵令突围,定以军法从事。” 
  但是,由于锦州被克后,长春更加孤悬突出,宛如飘摇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 
会被浪涛所吞没。在中共强大政治、军事压力下,国民党守军料定顽抗必加速灭顶 
之灾。17日,5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下3万人起义,并命令全军枪口一致转向准备挣扎 
到底的新了军,大炮瞄准长春警备司令部。 
  18日拂晓,东北野战军完全控制了长春城内东部地区,西城守敌新了军一片慌 
乱。这时,周恩来致电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敦促他“宜 
念当年黄埔革命之初衷”毅然起义。电报写道: 
洞国兄鉴: 
  欣闻曾泽生军长已率部起义,兄亦在考虑中。目前,全国胜负之局已定。远者 
不论,近1个月,济南、锦州相继解放,20万大军全部覆没,王耀武、范汉杰先后被 
俘,吴化文、曾泽生相继起义,即足证明人民解放军必将取得全国胜利已无疑义。 
兄今孤处危城,人心士气久已背离,蒋介石纵令兄部突围,但已遭解放军重重包围, 
何能逃脱。曾军长此次举义,已为兄开一为人民立功自赎大门。届此祸福荣辱决于 
俄顷之际,兄宜回念当年黄埔之革命初衷,毅然重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率领长春全 
部守军,宣布反美反蒋、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赞成土地改革,加入中国人民解放 
军行列,则我敢保证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必将依照中国共产党的宽大政策,不咎既 
往,欢迎兄部起义,并照曾军长及其所部同等待遇。时机急逼,顾念旧谊,特电促 
速下决心。望与我前线萧劲光、萧华两将军进行接洽,不使吴化文、曾泽生两将军 
专美于前者也。 
                       周恩来 10月18日 
  郑洞国接到周恩来的电报后,即于第二天上午率所部第一兵团直属机关与新7军 
全体官兵投诚,长春遂告解放。 
  28日,东北野战军在辽河以南地区歼灭廖耀湘兵团,生俘兵团司令廖耀湘。然 
后,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逃离沈阳。11月2日,沈阳、营口均告解放。 
  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余人,使中国军事形势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 
中共军队不仅在质量上,即在数量上也由长期的劣势变成了优势。蒋介石急火攻心, 
两次吐血。 
  此役刚刚结束,战略决战的第二幕——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就开始了。 
  徐州地处陇海、津浦两线交叉点,又是长江流域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险要,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诚如蒋介石所言:“政府保有徐州时,敌军不能安然以其全 
力进攻长江阵线。但徐州一失,南京、上海便不宜保守。”。 
  为歼灭国民党南线主力,中共中央军委命令:11月上旬,华东野战军从宪州一 
带向鲁南运动,集结于徐州以东;中原野战军从郑州跨越平汉路向东运动,集结于 
徐州以西。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领导的两大野战 
军60多万人,在徐州东西地区摆开与国民党军决战的态势。 
  与此同时,国民党军事当局也拟定了“徐蚌会战计划”,不借放弃陇海路上若 
干重要城市,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兵力共80万收缩于徐州、蚌埠间两侧地区,作攻 
势防御,同样摆出了决战阵势。徐州“剿总”总司令是资格老、军阶高的刘峙。但 
蒋介石认为他能力平庸,不堪当此重任,因而调整指挥力量,任命杜幸明为徐州“ 
剿总”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部主任,负实际指挥责任。 
  11月6日,决战开始。华野向徐州东侧的黄百韬兵团发起攻击,黄百韬率领所辖 
5个军慌忙西撤,企图退往徐州。8日下午,担负拱卫徐州东北韩庄、贾汪、台儿庄 
的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萍、张克侠率第19军全部、77军大部2。3万人起义,使徐 
州东北的大门敞开。 
  第三绥靖区部队原系冯玉样西北军之一部,为抗日做出过不朽的贡献,但一直 
遭到蒋介石的歧视。抗战胜利后这支部队开赴徐州。会战前夕,蒋介石又把它推到 
防线突出处,不论谁胜谁负,反正让它先完蛋。蒋介石一心想排斥异己,哪里会想 
到,这支部队的两位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都是中共秘密党员! 
  张克侠是冯玉祥的连襟,1926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即提出加人中共的申 
请。1929年在上海见到了一直和自己保持联系的中共党员张存实,再次递交了入党 
申请书,并得到了周恩来的批准。在入党宣誓仪式上,张存实对他说:“周恩来同 
志关心你,问候你,他将直接领导你的工作。你是特别党员,不和地方党组织发生 
关系,不可暴露身份。”他愉快地接受党中央交付的重托,返回西北军任职。 
  何基沣,卢沟桥抗战的英雄。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卢淘桥开枪射击,守军旅 
长何基沣亲临前防阵地,指挥军队奋起抵抗,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9月,在大 
名血战中,已升任师长的何基沣率部抗敌三天两夜,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离大名。 
他痛心疾首,仰天长叹:“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排斥异己的政策!”然后举起手 
枪,对准自己左胸。枪声响了,他倒在血泊中。闻声前来抢救的部下,发现师长身 
边留有一张墨迹未干的纸条,上写:“不能打回北平过元旦,无颜以对燕赵父老!” 
  1938年1月,他来武汉养伤,听了周恩来的一次讲演,苦闷的心一下舒展开了, 
感到中国的前途掌握在共产党手里。他立即登门拜访了周恩来,吐露了心曲,并提 
出去延安的愿望。周恩来说:“中山陵前,出了个剖腹明志的续范亭将军,卢沟桥 
上,出了个坚决抗日的何基沣将军!何师长要去延安,我代表党中央表示欢迎。只 
是此行要十分隐蔽,我建议你先去广西小住几天,制造一个周游全国的假象,然后 
悄悄地去延安。”在周恩来的周密安排下,他2月份到了延安,在那里会见了毛泽东 
、朱德等中共首脑,并向刘少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39年1月,他如愿以偿,成为 
中共特别党员。中央要求他长期隐蔽,秘密积蓄力量,待机行事。 
  1946年夏,周恩来在南京秘密会见从徐州赶来为冯玉祥出国送行的张克侠,对 
他交代任务:“我们不但要在战场上狠狠回击他们,还要从内部去打击他们,要争 
取策动大部队起义,以造成更大声势,瓦解敌人的士气。” 
  这年秋,叶剑英在北平告诉何基沣:“关于组织起义的事,你可以和张克侠商 
量,他是非常可靠的同志。” 
  张克侠、何基沣这两位在组织上没有横向联系的秘密党员,现在都为了解到对 
方的真实身份而高兴。其实他俩在长期并肩作战的戎马生涯中,相互间早已有一种 
特殊的感情了。 
  再说蒋介石虽然不知道他俩是中共地下党员,但对他俩的言行早已注意,特意 
派了亲信陈继淹袒任第三绥靖区参谋长,密切监视他俩。绥靖区司令部设在徐州, 
决战前夕,又在相距100多里的贾汪设立前方指挥部,只让何基沣在贾汪前线,而形 
同软禁地留住张克侠于徐州,故意使两人分开,以防密谋叛变。 
  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向黄百韬兵团发起进攻时,派人秘密向何基沣、张克侠传达 
陈毅的指示,要他俩于8日率部起义。7日那天,华东野战军渡过运河,向贾汪、台 
儿庄逼近。何基沣以此为理由,急电徐州,要张克侠来前线指挥,陈继淹等则以讨 
论作战计划为托词纠缠住张克侠。直到8日凌晨4时,张克侠才巧妙地摆脱监视,带 
一名随从,乘吉普车直奔贾汪。 
  张克侠、何基沣肩并肩地站在59、77军官兵面前,宣布起义。张克侠发出震撼 
云天的吼声:“恶贯满盈的蒋家王朝马上就要垮台了,内战的罪魁祸首蒋介石一定 
要打倒!”何基沣面对官兵,倾诉着他的肺腑之声:“这仗打得很不好,本来就不 
应该打这样的臭仗!中国人用美国的枪炮屠杀中国人自己,死的是自己的同胞,我 
们再不干这样的傻事了!我们是老百姓的队伍,老百姓不愿意打,我们就不打!” 
全场的官兵沸腾了。淮海战役就这样揭开了胜利的序幕。 
  在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和地方武装互相配合下,国民党军队连连惨败。经过 
66天的激烈鏖战,至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军共歼灭蒋介石嫡系精锐部队55万余 
人,生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兵团司令黄维,击毙兵团司令邱清泉,兵 
团司令黄百韬自戕身亡,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得到解放,蒋介石统治中心南 
京及上海、武汉完全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的兵锋之下。 
  还在淮海战役激战正酣时,战略决战的第三幕——平津战役又打响了。 
  此战役从11月29日发起,历时64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华北野战军和东 
北野战军之一部,切断国民党军西窜绥远的通道,完成对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 
的分割包围;第二阶段全歼天津守敌13万人,活捉警备司令陈长捷,解放天津,并 
歼灭新保安的傅部2个师、由张家口突围的国民党军7个师;第三阶段是傅作义率所 
部25万人接受解放军改编,北平和平解放。这次战役共歼灭和收编国民党军52万余 
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三大战役历时仅4个多月,就歼敌154万人,连同各解放区发起的秋季攻势,共 
歼灭国民党军231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发动内战的精锐主力丧失殆尽,共产党在全 
国的胜利已成定局。 
  再说从1948年夏天以来,美国政府就看到蒋介石政府政治上腐败无能,军事上 
屡战屡败,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遂产生了中途换马,以李宗仁取代蒋介石的意图。 
还在辽沈战役进行之时,司徒雷登在给马歇尔的报告中就说:“现在政府已无力阻 
止共产主义之传播,除非获有一受爱戴之领袖,能号召群众,并恢复军队之作战意 
志,不能希望蒋委员长能充当此种领袖。除去蒋委员长的直属亲信人员和某些高级 
军官以外,没有多少中国人继续心悦诚服地支持他了。这个政府,特别是蒋委员长, 
愈来愈众叛亲离了。” 
  10月23日,司徒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