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美国人最为欣赏的将军孙立人提升为陆军总司令。孙也是先在清华毕业,又在美 
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与弗吉尼亚军校毕业,被美国报刊称为“最西方式的军事首 
脑”、“台湾陆军中亲美派的首脑”。蒋介石是想以吴国帧、孙立人作台湾的门面 
来讨好美国人。12月23日,他又向美国政府提出派遣政治、军事、经济顾问来台湾 
协助防卫工作的请求。 
  12月24日上午,蒋介石携全家离开台北,到日月潭来度圣诞。 
  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自然湖,湖中突立一个珠仔岛,亦叫光华岛。岛北为日潭, 
岛南为月潭,因轮廓近似日月而得名。湖的四周,林木葱郁,翠峰环抱,清幽静温, 
风光旖旎,夏季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地方。蒋介石来此,值冬至已过,数九寒天, 
当然不是来避暑的。他几十年来养成了习惯,喜欢透巡于景致清幽的湖光山色之中, 
冷静地思考军国大事。他此时来到日月潭,名义是过节度假,实质是他在大陆彻底 
失败、痛定思痛之后,思索将改造国民党付诸实现的问题。 
  改造国民党是蒋介石刻意效法孙中山。他说:“每当国家存亡、革命成败的关 
头,总理必致力于党的改造,在总理的手上。党的名称有五次的更换,党的组织亦 
经五次的改革。”早在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回到溪口老家,就开始筹划国民党改 
造事宜。6月,他指定陈立夫、陈诚、蒋经国等设计改造方案。了月14日,他携带陈 
立夫等人拟就的《本党改造方案》到广州交国民党中常委会讨论。后来那几个月, 
国民党军队在各处兵败溃逃,各部门都忙于迁逃台湾,兵荒马乱,根本无法谈改造。 
现在,大陆已经丢失了,离不开国民党的已来台湾,像李宗仁那样不敢或不愿来台 
湾的已到海外他乡去了,也有摇摆不定的干脆在香港作了寓公。此时,该把改造提 
到日程了。而且台湾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生产失调,街头情绪灰暗,人心惶惶,竟 
然有人在喊“天快亮了”。蒋介石觉得,改造已经刻不容缓。 
  圣诞之夜,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过去一年间,党务、政治、经济、 
军事、外交、教育已彻底失败而绝望矣。如今仍能持着志气,贯彻到底,则应彻悟 
新事业、新历史,皆从今日做起…… 
  近日独思党政军改革方针与着手之点甚切,此时若不能将现在的党彻底改造, 
决无法担负革命工作之效能也。其次为整顿军队,以求内部精纯,团结一致。 
  1949年岁末的最后两天,蒋介石在日月潭涵碧楼连续召集国民党在台大员陈立 
夫、黄少谷、谷正纲、陶希圣、郑彦菜等,跟他一起在寒风中讨论国民党的改造问 
题。 
  蒋经国在日记中写道:“父亲准备从新造党,决定改造方针。认为若不如此, 
则现在中央委员会400余人之多,不仅见解分歧,无法统一意志,集中力量,以对共 
产国际进行革命,且如不毅然断行,是无异自葬火坑,徒劳无功………”“决定国 
家生死存亡的一年,就在今夜过去了。流光逝水,马齿徒增,仆仆风尘,自问所作 
何事?往者不忍回忆,来者更必艰难,抚今察来,能不奋励前进乎!” 
  除夕的黄昏,来涵碧楼讨论国民党改造的大员们都各自离开,与家人团聚去了。 
蒋介石则在儿子的陪同下,去潭中乘舟垂钓。蒋经国望着孤舟、残阳、暮水衬着垂 
钓的老父,颇有英雄末路的悲凉之感。忽然,垂竿一颤,鱼线绷紧,水花溅开,钓 
出一条5尺长的大鱼来。 
  划船的人拣中听的话说:“委员长,这样大的鱼,几十年来我第一次见到。” 
  “好!好!”蒋介石点着头。除夕得大鱼,应着“年年有余”的好兆头。他脸 
上露出一抹好久以来难以见到的笑容。 
  元旦那天,蒋介石在教堂做完祈祷,回到寓所,筹思新年对策,期盼1950年否 
极泰来、时来运转。不料这时收音机里传来北京新政府的声音:“伟大的人民解放 
军,绝不放弃向全国进军的立场。我们绝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 
扎的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 
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我们特别强调,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也绝不 
容许美帝国主义对台湾或任何其他中国领土的非法占领……” 
  虽然中共的立场原在他的意料之中,但听了这些话,他的心还是猛地一沉,颓 
然地跌坐在沙发里。 
  更大的打击是美国政府的态度。华盛顿曾数度集会,反复讨论蒋介石政权能否 
得救的问题。会议分成两派,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认为,台湾是不沉 
的航空母舰,是美国西太平洋的屏障,失去台湾,菲律宾和日本将受威胁。他强烈 
主张派遣军事顾问团,协助蒋介石防守台澎。国务卿艾奇逊则驳斥了这种观点。他 
把蒋介石看成是扶不起的阿斗,说:“我们必须承认,中共事实上控制着全国,其 
主要原因是国民党自己崩溃,即使美国介人亦无济于事;同时,美国的西太平洋防 
线,有没有台湾无足轻重。”杜鲁门总统支持了艾奇逊的见解。1950年1月5日,美 
国政府发表声明:“目前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得特别权利或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 
国政府也不拟使用武装部队干预其现在的局势。美国政府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 
卷入中国内争的途径。”声明还明确表示美国不对在台湾的中国军队供给军事援助 
或提供意见,并宣布从台湾撤退美国侨民。看来,美国是存心坐视蒋家王朝“自生 
自灭”了。 
  这无异绘了蒋介石当头一棒。他赶忙下令平时受到严格新闻控制的台湾报纸, 
不准登载片纸只字。只有少数几个掌权者,才了解事态的严重性。即使这样,人们 
还是感受到了美国“弃蒋”的种种迹象,台岛笼罩在一片浓浓的失败空气中。 
  杜鲁门发表声明之后,宋美龄觉得在美国再也待不下去了,决定元月10日回国。 
她是1948年l1月离开大陆来美国的,那时她根本没有想到,那是她诀别大陆的日子。 
她如今只好从纽约乘泛美航空公司的班机飞到马尼拉,蒋介石将派一架专机去马尼 
拉接她回台北。按照原定的计划,宋美龄来美国,是来要求美国向蒋介石提供30亿 
美元援助的,不料却吃了杜鲁门的闭门羹,她非常愤怒,一直隐居在里弗代尔孔祥 
熙家的别墅里。 
  10日清晨,驻美大使顾维钩从华盛顿乘夜间火车赶到纽约,在达拉瓜迪亚机场 
为宋美龄送行。他赶到时,宋美龄已登上飞机的舷梯,他赶紧走上去与她握别。她 
请他在舷梯上合影。远看她身穿旗袍,仍是那副气质高雅、雍容华贵的样子。只是 
从近处端详,他才觉察到她脸色疲倦、哀愁,眼睛里黯然神伤。他眼前不禁浮现出 
抗战期间她来美国掀起“宋美龄旋风”的情景,那时她是多么神采飞扬、春风满面 
啊!而如今,早已风光不再,她使出浑身解数也创造不了过去那样的奇迹了。他耳 
边又不禁响起昨日晚间在朋友的安排下,宋美龄在纽约电台发表“向美广播演说” 
的声音: 
  ……几天之后,我就要回到中国去了。我不是回到南京、重庆、上海或广州, 
我不是回到我们的大陆上去,我要回到我的人民所在的台湾岛去,台湾是我们一切 
希望的堡垒,是一个反抗异族蹂躏我国的基地。 
  无论有无援助,我们一定打下去。我们没有失败…… 
  送走了宋美龄,顾维钧这位“中国外交界的耆宿”更加感到困苦和沮丧。他已 
收到报告称,英国通知美国政府,它拟承认中共政权,这意味着英联邦的好些国家 
亦将陆续跟随行动。在亚洲国家中,新年刚过,巴基斯坦承认了中共政权,锡兰也 
于6日承认,接着是阿富汗。在欧洲,挪威、丹麦、芬兰、瑞典和瑞士相继承认。这 
么多国家对中共政权的迅速承认,使他这位国民党政权的外交代表处于十分困难和 
尴尬的境地。此刻,他更关注着毛泽东和斯大林的会晤。 
  正是: 
    屋漏巧逢连阴雨, 
    船破偏遇顶头风。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第三部)     第二十八回 
莫斯科冷中有热 台湾岛难上加险     
   话说毛泽东是1949年12月16日到达苏联的。当天下午,毛泽东和斯大林在莫斯 
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第一次会见。 
  斯大林紧紧地握着毛泽东的手,端详良久,说:“你很年轻,红光满面,容光 
焕发,很了不起!” 
  毛泽东本着礼尚往来的传统,也客气地说了几句。然后话锋一转,说:“我是 
长期受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不等毛泽东讲完,斯大林立即插话:“胜利者是不受审的,不能谴责胜利者, 
这是一般的公理。” 
  斯大林的这句话使毛泽东没有把内心的话讲出来。然后,双方的谈话海阔天空, 
从前线的军事情况到乡下的收获、土地改革、工业建设以及群众工作等。当时惟一 
的翻译师哲感到,斯大林在揣摩毛泽东此行的意图和愿望。谈话历时两个多钟头。 
斯大林问:“你这次远道而来,不能空手回去,我们要不要搞个什么东西?” 
  斯大林的话是指搞一个条约,但又不愿先提出来,以免日后有人说其强加于人; 
也可能斯大林过去对中国革命出了一些不正确的主意,因而表现得狠谨慎。 
  毛泽东也不肯明说,他认为苏联应该主动提出帮助中国,不提是不诚恳的。他 
幽默地说:“恐怕是要经过协商搞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应该是既好看,又好吃。” 
  斯大林及在场的苏共领导们不能理解,全都目瞪口呆。贝利亚竟然失声笑起来。 
  毛泽东念念不忘的是解放台湾问题。他向斯大林提出:“国民党的支持者在台 
湾建立了一个海空军基地。海军和空军的缺乏,使人民解放军占领这个岛屿更加困 
难。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的一些将领一直在提议,请苏联援助,比如可以派志愿 
飞行人员或秘密军事特遣舰队协助夺取台湾。” 
  斯大林没有一日回绝,但回答得含糊其辞:“这样的援助不是没有可能的,本 
来是应当考虑这样做的,问题是不能给美国一个干涉的借口。如果是指挥人员或军 
事教员,我们随时都可以派给你们,但其他的形式还需要考虑。” 
  斯大林在会谈中再三提到他在1945年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达成 
的那个《雅尔塔协定》,称破坏这个由三大国对远东政治格局所作出的共同承诺, 
未必是明智的。联想到斯大林这时因为担心与美国在远东发生直接冲突,甚至连是 
否应当根本废除旧的中苏条约,另订新条约一事都犹豫不决,可知他这时是不可能 
真正提供军事援助的。他建议毛泽东采取更策略些的方式来解放台湾,比如,是否 
可以先向台湾空投伞兵,组织暴动,然后再去进攻呢? 
  斯大林不了解毛泽东,甚至不能确定是否应当帮助毛泽东。双方产生了隔阂和 
不愉快。会谈后,斯大林再不露面,所有的正式会谈即告停止,莫斯科的新闻媒介 
对毛泽东的活动不再报道。 
  毛泽东当然没有闲着。他一面用电话、电报指挥国内事务,特别是部署进攻海 
南岛的计划,一面参观列宁格勒。苏联对毛泽东此行未按国家元首规格接待,没有 
政府高级官员陪同,只由列宁格勒地方领导出面,回到莫斯科时,也只有副外长葛 
罗米柯迎接。斯大林似乎在设置难题,有意考验毛泽东。 
  他吩咐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你去看看他,他是什么样的人,摸摸底。” 
  莫洛托夫奉命来到别墅看望毛泽东。毛泽东向他漫谈中国革命的历史,谈党内 
斗争,说的时间很长。但莫洛托夫一直沉默,不提问题,不表态,只是点头听着。 
  莫洛托夫回去对斯大林说:“毛泽东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很有头脑。他是一个 
农民领袖,是中国的普加乔夫。” 
  普加乔夫是沙俄时代率领农民起义的英雄,在苏联是个家喻户晓、声誉很高的 
人物。 
  斯大林表现出了一定兴趣,但他还是不知道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毛泽东,仍然把 
毛泽东搁在莫斯科坐冷板凳。这时候,一个十分意外的情况戏剧般地改变了斯大林 
的态度。 
  这便是1950年1月5日和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发表的关于台湾问 
题的声明和谈话。他们宣称美国的安全线既不包括台湾,也不包括南朝鲜,美国不 
会为了保护这些地方采取直接的军事行动。美国政府的态度使斯大林的胆子壮了许 
多。既然美国自己放弃了《雅尔塔协定》划定的势力范围,把中国和朝鲜划在自己 
的防御圈之外,这就等于把它们交给了苏联。因此,斯大林同意毛泽东就适当时机 
解放台湾进行必要的准备,同意将苏联给中国的3亿美元贷款,一半用于购买进攻台 
湾最需要的海军装备。不过直到最后,斯大林还是小心翼翼地没有同意利用苏联的 
飞机和军舰来进攻台湾。 
  “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作为1950年中共军事工作的首要任务,紧锣密鼓地进 
行了起来。苏联人也加强协助中国军队进行各种装备和技术的改进工作,人民解放 
军的空军和海军也迅速地初具雏形。 
  斯大林对毛泽东的态度渐渐热情起来,他主动派人来征询毛泽东对于签订中苏 
条约等事宜的意见。毛泽东也安排周恩来率领政府代表团到莫斯科进行具体谈判。 
  毛泽东在莫斯科的后期,收到了第四野战军前委关于海南岛战役作战方针的报 
告。他多次致电四野司令员林彪,进行周密部署。 
  3月4日晚间,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安全回到北京。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