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他们殴伤。
1月26日,国民党军警宪兵非法闯入民盟政协代表黄炎培的住宅,用枪指吓王姓
女佣,逼问黄炎焙藏枪所在,打开文件箱十几口,无所得,又迫王打开锁闭的卧室,
任意翻检。
2月10日上午,重庆各界举行庆祝政协会议成功大会。较场口广场上,人山人海,
彩旗飞舞,嘹亮的歌声、口号声响彻古老的山城。9时许,大会总指挥李公朴邀请公
推出来的主席团成员郭沫若、李德全、沈钩儒、马寅初、施复亮、章乃器、史良等
走上主席台。突然,台下跳出六七个人,强行登上主席台,他们是重庆市农会常务
理事刘野樵、市教育会理事长吴人初、市总工会理事谭泽森、李森荣、李克愚及国
民党市党部宣传科长庞仪山等人。刘野樵夺过扩音器,自称总主席,宣布开会。总
指挥李公朴见状,急忙上前劝阻刘野樵等人。这时,混在群众中的特务暴徒蜂拥而
上,把李公朴推倒在台下,拳脚交加,打得他头破血流。同时,他们抡起棍棒,冲
向主席团成员。郭沫若、施复亮、马寅初以及新闻记者等60余人被毒打致伤。
周恩来闻讯,立即赶到会场。他见状十分气愤,大声说道:“特务们站出来,
让大家看清楚!”特务们见势不妙,一声口哨,一窝蜂似地退走了。接着,周恩来、
陆定一、邓颖超和刚被国民党释放的廖承志——起赶往医院,慰问较场口事件的受
害者。
当晚,政协代表召开紧急会议,到会的有周恩来和陈启天、李烛尘等11人。他
们一致联名给蒋介石写抗议信,要求国民党当局严惩凶手。周恩来痛心疾首地说:
“特务分子这样横行下去,如何得了!人民的自由安全,哪里还有保障!不行,我
现在就去见蒋!”会后,他驱车来到林园。事不凑巧,蒋介石恰于今晨飞往上海去
了。
12日,周恩来往访重庆市长吴铁城,要求他代电蒋介石陈述政协代表对较场口
血案的意见。
第二天清晨,周恩来收到一封恐吓信。信封上写着:“子弹一颗,立交周恩来
亲启10号。”信中附有手枪子弹一颗,短信写着:
恩来:你若要向蒋主席报告这次事变,便请你先尝尝这颗子弹之味!老实对你
说,早就等你几回了,现不能再忍,请你看看谁的手段高强吧!10冠英,二、十二。
周恩来看毕,气愤地说:“卑鄙!愚蠢!”转而又觉得好笑,对警卫员说,“好
吧,我们就不客气地收下吧!”并交代立即把信交给《新华日报》公布。
2月20日,北平国民党特务又以河北难民还乡请愿为名,纠集地痞流氓千余人,
在东四大街举行反共示威,大闹军调部中共方面的办公室,侮辱殴打工作人员。
22日,国民党特务操纵部分学生,在重庆举行反苏反共游行,并捣毁《新华日
报》和民盟机关报《民主报》营业部,打伤工作人员多名。
周恩来怒不可遏,当天即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声明,并致函蒋介石,提出严正
抗议:
在中国陪都森严之地,光天化日之下,政治协商会议圆满成功之后,较场口血
案未了,继续发生今日之有组织的暴行,显系贵党内部一部分反苏反共反民主的反
动派,企图破坏盟国合作,造成国内分裂,破坏政府威信,推翻政治协商会议决议
之阴谋活动。长此以往,凡赞成团结民主之人士,在阴谋分子与特工人员淫威之下,
生命与自由毫无保障,民主政治谓何?盟国切结谓何?堕国家威信,置钧座庄严之
诺言于何地?恩来等,为国家之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计,不得不郑重提出严重
之抗议,要求政府立即查办主凶,解散特务,对敝方及民主同盟所受损害,实行道
歉与赔偿,并保证此后再不发生同类事件。
2月24日,蒋介石由外地飞返重庆后收到这封抗议信。翌日,他在国民政府纪念
周上表示:“国际外交大事,应注重理智,切不可有过激之情感,更不可超出其应
有的范围,否则即涉及我们民族整个荣誉,徒增国家的困难。”
然而就在他训话的第二天,重庆又出现了反苏反共游行,在宁、沪、蓉、穗等
大城市同时掀起一股反苏反共浪潮。
中共代表团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仍然以极大的克制态度,继续同国民党代表
进行谈判,努力寻求和平解决各项问题的途径。2月25日中午,周恩来会见马歇尔,
向他指出:“现在国民党中一部分人士,特别是CC,在尽力要破坏和推翻我们的这
些共同成就。”马歇尔说:“是的,这几天确实是很困难的日子。这联系到那些为
某种目的而精密组织起来的游行示威上。你当然明了,他们正在做断然的努力以企
图破坏政协会的决议。但是这些障碍总会被消除的,我们不应该放弃争取和平的努
力。请周先生能按预定计划参加下午的整军方案签字仪式。”周恩来说:“请将军
放心,我们是讲信义的。”
重庆中四路上有一座院子,叫尧庐。这里是国民政府参军长办公厅所在地,蒋
介石的侍卫处也设于此。
2月25日下午4时许,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先后走进尧庐。他们是军事三人
小组的成员。
军事三人小组的来由还须从头说起:
早在1月5日,深知军队重要的蒋介石对来到中国只有两个星期的马歇尔说:“
杜鲁门总统在他对华政策声明中提到中国军队的问题,现在应是整编军队的时候了。”
马歇尔因此时尚不知共产党的态度,故而说:“此事还不能列入我的日程。现
在,停止冲突是主要问题,插入其他重大问题,可能会使局势复杂化。”
蒋介石不便再说什么,可并未放弃自己的打算,而是授意给了张群。第二天,
张群就对马歇尔说:“成立一个军事小组,过去国共双方代表曾经讨论过,并且达
成了协议,不过这个小组从未集会过,因为共产党未派出代表。”
1月10日,签订过停战协定之后,张群又提出建议:“应该建立一个军事小组,
以便制定出办法,来整编中国军队。”
周恩来明白这是蒋介石的用意,也知道毛泽东并不反对这个做法,所以表示态
度说:“我们也赞成建立这样的小组。”
信守“国共同意我不反对”的马歇尔,当然乐意。于是,以马歇尔、张群、周
恩来三人署名建议成立军事小组的备忘录,分别送到了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手上,并
且得到了他们的同意。2月14日,军事三人小组正式成立,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共产
党代表局恩来,马歇尔充任顾问。随后,他们连续举行了6次正式会谈和会外协商,
终于获得了一个方案。今天,他们就是前来参加签字仪式的。
当三人握手问好走进会议室时,桌上已放着中、英两种文字书写的一份《关于
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方案的开头这样写道:
兹有政府代表张治中将军及中共代表周恩来将军,并由马歇尔将军充任顾问所
组成之军事小组会议,经受权宣布:双方已就《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
军之基本方案》获至协议。
本军事小组会议,现正根据方案拟具详细实施之办法,并将责成北平之军事调
处执行部,向各军传达必要之命令,并监督其实施。
为减少整编期中之种种困难起见,上述各项办法,规定于18个月内逐步实施完
成。
本方案之目的,在于减少军队支出,侮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与确立造成足以保
卫国家安全之精练国军之基础,并包括若干办法,保障人民权利不受军队干涉。
接下去是具体的内容,共分八条:第一条,统帅权;第二条,职责与权限;第
三条,编组;第四条,复员;第五条,整编及配置;第六条,保安部队;第七条,
特别规定;第八条,一般规定。每一条内,都有详尽的细节,兵力的人数,军官的
配备,完成的时间,都写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按照这个方案,中共部队在18个月内编成10个师,为国民党部队50个师的五分
之一。
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三人端坐在各自的位置上,谁也没有去看面前的方案,
甚至连扫一眼也没有。根本不用看,里面写了些什么,他们早就烂熟于心,而今天
的签字,只不过是个形式,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
尽管这样,马歇尔还是高兴的。来到中国一个月,搞成了停战令,接着又搞出
一个整军方案,这不是奇迹吗?当然,这中间经过多少困难和曲折,他是不会忘记
的。
开始,他和国共双方代表分别商谈时,以及在非正式的交谈中,都尽力强调,
中国应该像西方那样建立一支国家的、不干预政治的军队。还提出一条建议,禁止
担任现职的军官做一个政党的党员或担任此政党中央委员会的职务,而且提议将此
写进方案中去。
然而,这个美国人脱离了中国的实际,他的话也根本通不过。在中国,政权,
以至党权,归根到底依赖于军队。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主席,都是亲自掌握军权的人。
靠军队起家的蒋介石长期以来一直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说得更明
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在遵义会议后改变命运正是从掌握军极开始的。马
歇尔虽然大致知道这些,还是说出了他想说的话。不过一说出来,便遭到了周恩来
和张治中的共同反对。
二人的说法差不多:“政治协商会议期间,国共两党都同意不从各自党内消除
那些在他们军队内担任现职的军官;两党又同意,军官为两党中央委员会成员者,
也不解除其党内职务,因为他们已被党的代表大会选出,而新的选举须待下届代表
大会的召开。”
此刻,马歇尔禁不住扫了一眼“整军方案”。他心里有点疑问:共产党怎么会
接受这个方案呢?在他的想像中,共产党的要价似乎会更高些。为此,他曾制定过
一个对共产党更有利的方案,不过蒋介石没有同意。
在马歇尔原先制定的方案中,关键之处有这样三点:
中国陆军应编成野战部队及后勤部队。野战部队应包括由;个师组成之各军,
再加不超过总兵力百分之二十之直属部队。各军军长应经由军事委员会报告于最高
统帅。至各条款所定复员时期结束之时,作战部队应有20个军,包括60个师;每师
人数不超过1万4千人。60个师中20个师应由共产党领导。
中国空军应编于一个司令官之下,经过军事委员会报告于最高统帅。空军将接
受来自共产党领导之官兵,使受飞行、机械及行政之训练,其比率至少占实力之百
分之三十。
中国海军应编于一个司令官之下,经过军事委员会报告于最高统帅。中国海军
将接受来自共产党领导部队之官兵,其比率将占总实力百分之三十。
这即是说,改编之后,准予中共陆军与国民党陆军成一与二之比,而海、空军
是中共原来没有的,中共也向来未提过这种要求,现在突然可以取得百分之三十的
兵力,当然为国民党方面所料想不到。这份草案送到蒋介石手上,蒋感到非常诧异
和震惊,马上请马歇尔来谈话,表示绝对不能接受。马歇尔赶紧修改草案,将陆军
比率改成一比五,其余海、空军两点不再提出。
这个方案,中共当时是不知道的。那么,中共为什么同意了后来的方案呢?周
恩来在这年年底的延安干部会上是这样说的:“整军方案是使中国人民的武装受束
缚的,但也受保障的,这有它的两面性。在数目上,50比10,对我们是一个束缚,
但也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规定要经过美国装备,我们的10个师也包括在内……
美国人是想经过这些东西来控制我们,但这是否能把我们完全困死了呢?不会的。
整军方案还有它好的一面,这就是地方自治。人民的武装是地方自治的东西,60个
师只是用在国防上的。地方自治要依靠人民的武装的自卫,我们这里已经自治了,
不再需要国家的军队来防匪了,这样就保障了我们解放区人民自己的武装不受国家
军队的干涉。这样一看人民并不吃亏……在整军方案中,我们在军事上取蒋军的平
等地位。抗战八年,蒋以他的统帅地位来压我们,但在谈判过程中,马歇尔来后,
为了套我们,在地位上也不得不承认我们与蒋军的平等地位,结果蒋成了一方面的
统帅,而不是两方面的统帅。”
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方案,也来得十分不易,其间不知经历了多少困难和争执。
正是:
两党各有一本账,
又知美国啥心肠?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第三部) 第四回
战争硝烟谈谈飘去 和平使者匆匆飞来
话说军事三人小组在谈判过程中,常常发生争执。单说协议的定名,就颇费周
折。
会谈一开始,张治中就指着《双十协定》的第九条说:“这是建立军事小组的
基本原则。这一条规定组成军事小组,以展开一项计划,整编中共军队。”
周恩来马上说:“建立军事小组是为了讨论整编中国军队,此种目的已在三人
小组向蒋委员长和毛泽东主席所提出的建议中陈述明白,其后又被批准,这种对军
事小组职责的解释也已在政协决议中提出。”
马歇尔没有说什么,笑了笑。
“我建议,”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采用一种能够反映小组会谈的明确措词和
协定实际内容的名称。”
张治中的发言很谨慎,总是小心地避免使用危及国民党军队合法地位的名称,
强调协定的目的是整编和统编共产党的军队。
周恩来明白说道:“整编和统编对于国民政府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同样适用。”
马歇尔来个折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