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动脉-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动脉》是中国作家协会的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人民文学出版社联袂主办的孙晶岩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动脉》作品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陈建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纪检组组长、中国石油文联主席李克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政治思想工作部主任关晓红、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潘凯雄以及中国作家协会、中宣部、全国总工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总后政治部宣传部等单位的领导、嘉宾、评论家、作家、记者六十余人出席了会议。
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序幕性工程,拉动了新疆、甘肃、宁夏、陕西等西部贫困地区及管道沿线经济的发展。改善了能源结构和环境,西气东输工程竣工后,中国的上空每年将减少九十万吨烟尘。
《中国动脉》真实地记录了建设西气东输的历史,展示了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弘扬了铁人精神,讴歌了参与这项高科技工程、优质工程、绿色工程、阳光工程数以百万计的建设工作者。散发着浓郁的一线工作生活气息,体现了中国石油界整体的科学决策水平和与国际接轨的工程建设水平。既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佳作,也是石油文学创作的一次突破。西气东输的建设者用汗水在祖国的版图上浓浓地描上了一笔,作家又以满腔热情为这些建设者浓浓地描上了一笔。
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邀请,受中国作家协会的委派,著名报告文学女作家孙晶岩用两年半的时间深入到西气东输建设的火热战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累计在工地生活了半年。亲临其境地跟踪采访,水乳交融地切磋交流,从工棚里、工地上、工人中滚出了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动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二○○五年重点推荐图书隆重推出的这部力作,是一部以石油天然气为题材、全景式描写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史的大型报告文学,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作者在成千上万个建设者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发自内心的真情。西气东输是一项浩大的世纪工程,作家的采访写作与工程的建设同步,描写劳动建设的场面气势恢宏,波澜壮阔;刻画能源格局的篇章纵横捭阖,深刻精辟,读起来备感亲切。该书不但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同时也含有浓郁的知识性。世界能源格局,中国的能源战略,能源和国土周边安全,西气东输工程的现实意义,作家都在其中做了生动的回答。西气东输管道战线漫长,八千里路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浓郁的风土人情,作家在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人文历史知识,史料典故信手拈来,引人入胜。
该书有着很强的文学性,作者把数百个人物用文字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既有全景式的透视,也有细致入微的描写。语言生动,结构新颖,叙事准确,文笔优美,可读性强,再配以大量的珍贵照片,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感人事迹催人泪下,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孙晶岩是一位社会责任感强烈,擅长抓重大题材的作家,《中国动脉》是她继长篇报告文学《山脊——中国扶贫行动》、《中国金融黑洞》、《中国女子监狱调查手记》、《重绽芬芳——中国女子监狱纪实》、《边关》、《放飞的生命——中国院士三兄弟》、《服装交响曲》之后向读者奉献的第八部长篇力作。
序言一幅绚丽多姿的英雄群像
作家孙晶岩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动脉》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长达70多万字的作品,凝结着作家两年多的心血,是描写和讴歌新时代石油工人奉献精神和美好心灵的长篇巨制,作家的创作收获令人欣喜。
2002年夏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作家协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采写西气东输工程作家见面会,女作家孙晶岩欣然接受了采写任务,并开始深入到西气东输工程体验生活。孙晶岩是一位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擅长描写重大题材的作家,先后出版过《山脊——中国扶贫行动》、《中国金融黑洞》、《中国女子监狱调查手记》、《边关——中国陆路边境海关纪实》、《放飞的生命——中国院士三兄弟》、《重绽芬芳》等多部长篇报告文学和散文集,她的作品还曾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等多项荣誉。
我们倡导和鼓励广大作家深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到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去撷取题材和主题。
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序幕性工程,是一项举世瞩目、利国利民的宏伟工程,我们的作家有责任去描写和表现其中的动人故事和建设者的风采。西气东输工程开工后,孙晶岩走南闯北对建设工程开始了全方位的跟踪采访。从新疆拜城沿着管线由西向东一直走到了上海的白鹤镇,行程达两万多里。她采访了四百多名建设者,记下了三十本采访笔记,拍摄了一千多幅照片,录下了几十盘录音带和录像带。难得的是,这万里路她不是乘飞机在天上飞来飞去,而是用脚板一寸寸去丈量工地的尺度,有的工地去了两三次。她把全身心都投入到采访中,每天都要跑工地,经常一天就要跑几百公里。尽管长途奔波累得筋疲力尽,可每到一个地方她总是精神抖擞地马上开始采访。泥泞的水网中,茫茫的雪山上,荒凉的罗布泊,干旱的戈壁滩,炎热的焊机旁,简陋的工棚内,憋闷的汽车上,危险的隧道下,到处都留下了她采访的身影。
孙晶岩的敬业精神体现了一位当代中国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谢绝了为她安排的星级宾馆,执意住在女工宿舍里,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她总是穿着一身工装出现在工人们面前,两年多的日日夜夜,她和石油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谦逊、勤奋和吃苦精神,使她和工人们成了可以交心的朋友。看到石油工人负伤,她含着眼泪到医院慰问;看到西气东输沿线贫困地区的孩子没钱上学,她慷慨解囊资助穷孩子念书;工人们在工地上过生日,她买礼物作为贺礼送上。正因为她把心和石油人贴到了一起,石油人对她讲了很多心里话,她才能挖掘到那么多活生生的素材,真实完整地记录了西气东输战线上石油人的精神风貌。
《中国动脉》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作者在成千上万个建设者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发自内心的真情。西气东输是一项浩大的世纪工程,作家的采访写作与工程的建设同步,描写劳动建设的场面气势恢宏,波澜壮阔,刻画能源格局的篇章纵横捭阖,深刻精辟,读起来倍感亲切;作品的基调昂扬向上,鼓舞人心。
《中国动脉》不但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同时也含有浓郁的知识性。世界能源格局,中国的能源战略,能源和国土周边安全,西气东输工程的现实意义,作家都在其中做了生动的回答。
西气东输管道战线漫长,八千里路沿途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浓郁的风土人情,作者在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人文历史知识,史料典故信手拈来,引人入胜。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孙晶岩为了这部作品所花费的精力和充分的准备。
《中国动脉》有着很强的文学性。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千里战线犹如火热的熔炉,两万多名建设者来自四面八方,作者调动了自己扎实的文学功底,既有全景式的透视,也有细致入微的描写;既写了上游的气田勘探开发、中游的管道建设,又写了下游的市场开发利用;从中央领导的决策,到普通工人的劳动,作者把数百个人物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语言生动,结构新颖,叙事准确,点染适度,文笔优美,可读性强,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感人事迹催人泪下。
有大学教师经历、具备学者素养的孙晶岩,创作态度严谨,不满足于一般性的素材收集,她刻苦学习物探、钻井、管道、能源、冶金、环保这些很陌生的专业知识,在创作过程中虚心向内行求教,了解中国的能源动脉和世界能源格局。她不是就事论事地写一条管道的建设过程,而是真实地刻画了西部的贫困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出中国能源脉搏的跳动,悉心探索石油文学的创新之路。
《中国动脉》真实地记录了建设西气东输的历史,热情地讴歌了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高扬了时代主旋律,弘扬了铁人精神。这是一部散发着浓郁战地花香的好书,是一幅绚丽多姿的英雄群像,是一部震撼人心鼓舞士气的佳作,是石油文学创作的一次突破。铁人精神是石油职工无私奉献的精神象征,铁人精神已经成为石油工业的时代风貌,是石油行业里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的作家去表现这种精神,感动和教育更多的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火热的现实生活为广大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我们的作家应当自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自觉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的精品力作。中国作协将组织更多作家深入国家重点工程进行采写,使我们的作家真正深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反映这些伟大的世纪工程,反映广大建设者们在工程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孙晶岩的《中国动脉》是一份丰厚的收获,祝愿她今后在创作上取得更大成就。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序言一部艰难创业史数万翻天覆地人
陈耕
2002年7月4日是中国石油工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吴邦国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庄严宣布:“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这一天揭开了我国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崭新时代,这一天将彪炳石油史册,永载华夏千秋!
“西气东输”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即把新疆塔里木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上海市。“西气东输”工程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独资建设。自正式开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各部委的大力帮助指导下,在施工沿线各地政府、党委、各族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两万多名石油建设者经过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力拼搏,在国庆55周年之际,于2004年10月1日全线贯通。“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克拉2气田,东至东海之滨的上海,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10个省、市、自治区,全长4000公里。这条全国最长的输气管道,穿越了戈壁沙漠、河西走廊、黄土高原,攀越吕梁山、太岳山、太行山,三次穿黄河,穿长江、淮河和江南水网。沿途地型地貌之艰险,施工难度之复杂,堪称世界管道建设之最。“西气东输”工程量史无前例,仅主干线挖填土石方量就达3000多万立方米,如堆砌成一米见方的墙,可环绕地球一周;工程所用钢材174万吨,钢管可装满8万节火车皮。这么艰巨而宏大的举世工程,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艰苦拼搏,终于顺利竣工。在竣工庆贺时刻,回首工程的决策、施工过程,无不心情激动,感慨万千,思绪澎湃!“西气东输”世纪工程的建成投产,不仅充分地展示了中国石油集团在改革发展中的雄厚实力,也再次弘扬了石油人勇于承担重任、敢于迎接挑战的时代精神。总结这一工程的成功经验: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英明领导,沿线各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其次是我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各级领导,以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全新的观念、精心组织、科学策划,认真抓好每一个施工环节,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运用了大量的高科技、新技术、新体制,创造了世界石油管道施工的一流水平;再次是我国石油工业50多年艰苦创业,培养了一支敢打硬拼的铁人队伍,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在“西气东输”工程中充分发挥了铁人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展示了中国石油人的能打胜仗的精神风貌。
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是石油人的神圣使命,而用文学表现和记录这一工程,就成了作家们的光荣任务。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对这一工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组织了一批作家到施工一线体验生活,创作反映这一工程的文学作品。部队女作家孙晶岩就是这些作家中的一位优秀代表,她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两年多时间深入施工一线同步采访,创作出了一部70 多万字全景式反映“西气东输”工程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动脉》。
初读这部作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首先是思想深刻,题材重大。作品全景式描述了“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经过,满腔热忱地讴歌了两万多名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成千上万名建设者中的普通一员,每一个故事都是生活中原汁原味儿的东西,但他们的事迹却是那样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鼓舞斗志,振奋精神。作品中不论描写劳动建设的场面,还是刻画众生人物,都栩栩如生,气势恢宏,波澜壮阔,读起来倍感亲切。书中的很多故事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一部艰难创业史,数万翻天覆地人。作品的基调昂扬向上,时代特征鲜明。
其次,这部作品内容丰富、文学性强。“西气东输”工程的千里战线犹如火热的熔炉,冶炼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参建队伍。一部作品写好一个人物并不难,难得是写好一组群像。作品中人物众多,容量很大,有名有姓的建设者有数百人,个个栩栩如生,形象鲜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