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美术史-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功利主义思想(南宋的叶适、陈亮)和反映农民的朴素的平等思想的农村
公社思想(北宋康与之,南宋邓牧)。
宋代文学中以“词”最为发达。有很多著名的词人和为人传诵的篇章,
其中有缠绵悱恻的抒情小令,也有慷慨雄壮的或情致委婉的慢调,表现情感
的范围比五代的词曲又有了扩大,宋元时代是戏曲小说发展的重要阶级。北
宋时期开始在金朝中都(今北京)发展起来的“诸宫调”和“杂剧”、“散
套小令”,在南宋的临安发展起来的“话本”、“小说”,在永嘉一带兴起
的“南戏”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这些文学作品已不只是为皇帝官僚和
士大夫阶级服务,并且也开拓为平民(商人、差吏、兵士、城市手工业者等)
服务。
宋代美术中,宗教美术仍占一定的数量。文献记载依照帝王的要求几次
大规模的修建道观,如:上清太平宫、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五岳观、宝箓
宫等,这些宫观中皆有当时名手从事绘画、雕塑的工作。现存的宋、辽、金、
元的建筑实例较前代丰富,其中有些尚保存得相当完整,可以具体说明中国
古代建筑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这些建筑物中也多有壁画和塑像,其中一
部分还是未经重修的原状。辽、金地区及元代寺庙中的雕塑(泥塑或木雕)
遗存对于了解古代雕塑有重大的价值。
宋代美术,由于继续了唐五代的风气,世俗的美术脱离了宗教的羁绊,
而得到独立的发展。绘画的卷轴形式在宋代大大盛行起来。这些卷轴画中有
一部分是由屏风及纨扇的装饰演变而来。宋代绘画活动的中心是皇家的画
院,由于绘画已经成为一种手工业行业,市场的需要也刺激了绘画艺术的繁
荣。
宋元时期的绘画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①北宋初约一百年中,保
持着五代的传统,花鸟画遵守黄筌的程式,山水画是传李成、范宽的衣钵。
②熙宁元丰年间(公元一○六八—一一○○年)由于花鸟画家崔白和山水画
家郭熙的出现而有了显著的新变化,由于扩大了表现范围,宋代的绘画在现
实主义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这时的画论著作(《林泉高致》和《图画
见闻志》)中提出的主张,反映了创作实践上的新要求。③徽宗赵佶到南宋
高宗赵构和孝宗赵昚(公元一一○一—一一八九年)是宫廷画院最活跃的时
候,画家众多,在表现技巧上力求精能。④南宋的大部分是李唐、刘松年和
马远、夏圭画风起支配作用的时期。⑤元朝的统治时期的绘画,最引人注目
的是水墨山水的发展,特别是在笔墨技法上注重表现效果和绘画思想上轻视
生活内容的倾向,元代的这一部分绘画造成了中国绘画史上的大转变。
宋代的工艺美术,正如当时各种手工业一样,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普遍的
有所提高。而特别有突出的成就的是陶瓷工艺。宋元陶瓷的产地遍布各地,
宋元陶瓷的优雅风格是世界工艺史上杰出的典型。
第二节北宋前中期的绘画
一、宋初“翰林图画院”的设立
宋朝初年开始建立的“翰林图画院”,是绘画艺术继续繁荣的表现。宋
代画院对于宋代绘画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重要的绘画活动都是围绕着画
院进行的。
在社会中,如晚唐五代的情况一样,绘画成为一种有了固定地位的行业,
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发展。汴梁(今开封)的相国寺庙会,大殿后,
资圣门前就有与书籍并列的图画买卖;后廊有专门画像的生意。很多记载透
露出绘画进入手工业、商业行列的事实,汴梁有一个画家刘宗道擅长画“照
盆孩儿”,画得很巧妙,小孩用手指水盆中自己的影子,影子也指人。为了
防止旁人模仿竞争,每一次创了新稿都是画成几百本以后,一次出售。汴梁
也有的画家由于他们长于画小儿,就叫作“杜孩儿”;由于长于画宫室建筑,
就叫“赵楼台”。汴梁有一个出名的美丽女子秦妙观,画家们画了她的像到
各地去卖。汴梁是一个文化中心,图画和雕版书都被贩往各地;而也有从外
地贩到汴梁来的。山西绛州的画家杨威,专画农村生活供应商贩,如果他知
道来贩的商人是贩往汴梁,他就告诉他们到画院门前去卖,可以得到高价。
北宋有名的山水画家燕文贵原来是军人,来到汴梁时候,在街道上出售自己
的作品,从而引起注意。绘画作品的商品化是了解中古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
关键,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绘画进入手工业商业的行列,绘画作品的商品化(不是当作珍贵的雅玩
或古董),比寺庙壁画更进一步与社会群众建立联系。直接以广泛的社会群
众(包括劳动人民工商业者和统治阶级的下层,如士兵、胥吏等)为供应对
象,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群众的心理和情绪。
封建统治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的掠夺者。绘画就象人民创造的
一切艺术品一样,也成为他们奢侈生活的点缀,除了适应他们生活上的需要
以外,也相应反映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在这样的动机下,北宋初沿袭了五代
的旧制,并加以扩大,成立了画院。画院作品不可避免的反映了贵族生活的
趣味,而进一步发展了贵族的美术。
画院的制度与一般工匠不同,绘画的工匠属于“八作司”(例如彩画建
筑装饰画的工匠和一般的壁画工匠)。工匠们的报酬叫“食钱”,画院画家
的报酬叫“俸值”。然而和一般士大夫也还不同。一般士大夫可以去作地方
官,画院画家就没有资格。升级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服饰上(成为宋代一个
多次讨论的问题),也有一定的限制。例如虽能象文官一样,穿绯色(四品)
和紫色(五品)的官服,但不能象同等级的文官一样“佩鱼”(金质和银的
鱼形装饰)。宋代画院画家地位是逐渐提高的,宋徽宗赵佶时期,画院制度
又有新改变,成为科举制的一部分。
北宋初年,参加画院的画家来自西蜀和南唐的画家很多。西蜀画家在乾
德三年(公元九六五年)随了孟昶来汴梁的有黄筌(不久即去世)、黄居采、
黄惟亮、赵元长、夏侯延祐、袁仁厚、高文进、高怀节、高怀宝等人。南唐
画家在开宝八年(公元九七五年)随李煜来汴梁的有王齐翰、周文矩、顾德
谦、厉昭庆、徐崇嗣等。
中原一带有若干有名画家也被吸收入画院。王霭、高益、王道真等,都
是人物画家,并擅长宗教壁画。
北宋初年的画院中,西蜀画家占重要地位,黄居采和高文进是中心人物。
花鸟画方面,来自南唐的徐崇嗣,按照自己祖父徐熙的方法作画就受排挤,
不得不改学黄家的画法。黄家的画风支配画院近百年之久。人物画方面,高
文进也很专断。史载王士元画一张《武王誓师独夫崇饮图》,很受观众称赞,
汴梁很多人每天到挂画的孙四皓家去看。孙四皓是汴梁一个有名的好画、好
客的人,也是赵匡胤的亲戚,孙家也聚集了很多画家。孙四皓把王士元的这
幅画献到皇家,高文进故意定为下品,把王士元气走。
宋太宗赵匡义也进行搜访古今名画。在太平兴国年间(公元九七六——
九八二年)下令天下郡县进行搜集,由黄居采和高文进负责鉴定工作。端拱
元年(公元九八八年)在崇文院的中堂设立“秘阁”作为贮藏的地方。
赵匡义对于绘画很有兴致。除了设立画院和秘阁两事以外,他还撰了一
部《名画断》,是按照唐朝一部同名的书的体例编撰的,而成为它的续编,
包括画家一百零三人的姓名,此书现已佚。
二、人物画的创作活动
在北宋时代有多次大规模绘制宗教壁画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以画院为
中心,而且是画院画家的主要任务的一部分。现在只举画大相国寺和画玉清
昭应宫为例。
大相国寺是汴梁最大的一个庙,有六十余院,是个社会活动的中心。庙
会每月开放五次,进行各种日用杂物的交易,异常热闹。
自唐代以来,大相国寺就保存了很多艺术名迹,如吴道子画的文殊和维
摩、车道政画的毗沙门天王、名匠王温装銮的弥勒像、名匠李秀刻的大殿障
日板等,共称“相蓝十绝”。北宋初年名画家高益在重修庙宇的时候进行了
壁画。大相国寺后来再重修的时候藏在皇家的高益的旧底本就成重绘的根
据。一次重修是高文进、王道真、李用及和李象坤等名画手参加的。又一次
重修是在治平二年(公元一○六五年)大水之后,治平二年因为多雨,汴河
涨水造成水灾,大相国寺墙壁浸坍了很多,水退后只保存下高、王、二李等
人所作的四幅。进行重绘时,崔白和李元济参加了工作。——从高益、高文
进到崔白、李元济,屡次参加大相国寺绘制壁画工作的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名
手。
从这些壁画名称上可以看出一部分壁画的内容。
高益画“阿育王变相”“炽盛光佛降九曜”就是有小幅底本收藏下来的。
大水未毁的四堵是:王道真画“给孤独长者买祇陀太子园因缘”、“志公变”、
“十二面观音像”,李用及和李象坤合画“牢度差斗圣变相”和高文进画“大
降魔变”。相国寺大殿的壁画,左壁是“炽盛光佛降九曜鬼百戏”,右壁是
“佛降鬼子母建立殿庭乐部马队之类”。
这些变相大多是园林、斗法、降魔、乐部马队、百戏,十一面观音,总
之,是炫示一些热闹场面。
这些壁画中明显的有真实的生活素材。宋太宗赵匡义很嘉许高益画“阿
育王变相”中的战争场面,以为高益了解军事。高益画的乐队,其中弹琵琶
的拨下弦,但另外管乐器都在奏四字,琵琶四字在上弦,懂音乐的人解释琵
琶是拨过才有声,拨下弦表示发声的正是四字所在的弦。
玉清昭应宫是宋真宗赵恒为掩饰自己对外战争的失败而修建的。
修建“玉清昭应宫”以贮藏“天书”,并供奉玉皇、圣祖(捏造的赵氏
祖先——赵玄朗)、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匡义),规模宏伟,原计划
要十五年修成。但修筑时,昼夜不停,夜间则燃烛施工,所以只用了七年。
为了修筑玉清昭应宫,召募各地有名的画家就超过了三千人,经过考试
入选的是武宗元、王拙二人为首的百余人,高文进、王道真、燕文贵也都参
加。
关于玉清昭应宫壁画的具体内容和表现,由于材料缺乏,所知甚少。但
传说张昉画三清殿天女奏音乐像、丈余人物,不用起稿,奋笔立就。王拙曾
画五百灵官、众天女朝元等图,这些场面宏大、人物形象众多的壁画,反映
了当时绘画所达到的水平。
玉清昭应宫在天圣七年(公元一○二九年)遭雷击起火,除二殿外全部
焚毁。
自玉清昭应宫的修筑开始,北宋有一系列的道教宫观的修筑。大中祥符
五年又修景灵宫,供奉所谓赵氏先祖,成为神仙的“圣祖”。到宋徽宗赵佶
时期筑五岳观、宝箓宫等都是崇尚道教所致。
随着统治阶级的提倡和道教壁画的题材的多样化,道教壁画创作也活跃
起来。北宋初年有名的人物画家,主要的都是道教壁画家和画院画家。如高
益(世称大高待诏)、高文进(世称小高待诏)、王霭、武宗元、王拙等。
画院外画家,如王拙、孙梦卿(世称孙吴生、孙脱壁)等。他们的作品大多
是壁画,故不为当时评论家和收藏家所重视,因此他们在绘画史上不为人所
注重。
当时的人物画家也多擅长肖像画。武宗元曾把赵匡义的像画在洛阳上清
宫的三十六天帝的行列中间,引起赵恒的惊讶,这是把现实的人加以神化的
突出例子之一。王霭曾奉命去江南偷画李煜的谋臣肖像,并且在定力院(赵
匡胤未作皇帝以前住家的地方)画赵匡胤父母像作为纪念。牟谷、元霭和尚
也都是赵匡胤左右,有水平的肖像画家。治平元年(公元一○六四年)在景
灵宫孝严殿绘的壁画,可以作为北宋人物画方面的一件大事。孝严殿中一方
面画了宋代开国的一些重要事件以表示歌颂;一方面画了宋仁宗赵祯朝的七
十二名大臣的像,都是派人到每家绘写的。
北宋初年人物画的其他表现所知很少。有关风俗画的片段材料特别有重
要的意义。
高元亨曾画《从驾两军角觝戏场图》,据说高元亨具体地描写了在观看
这一紧张的运动比赛,群众的各种不同的神态:象墙壁一样四周围着,有坐
有立,有翘脚探头,有互相攀扶、俯仰各种姿态,也有男女、老幼、贵贱、
技艺、外族,及性别、年龄、阶级、身份和种族的不同。
燕文贵曾画《七夕夜市图》,描写汴梁城最繁华的街道的一部分——潘
楼附近(金银彩帛交易的集中地,潘楼是汴梁最大的酒楼之一)七夕夜晚的
世俗的热闹场景。
这两幅画从选择的题材方面看,描绘的是世俗生活,并作了详尽、复杂、
认真、具体的描写。这两幅作品是宋代现实主义绘画的重要标志。
宋代宗教画保存下来的很少,以卷轴画形式保存下来的壁画稿本。最有
名的是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卷》。此图卷另一稿本,称为宋人《八十七神
仙图卷》(图236、237)
《朝元仙仗图卷》描绘五方帝君中的三个帝君,前往朝谒天上的最高统
治者时的队仗行列。这个行列应该是由八十八个神仙组成(《朝元仙仗图卷》
缺最后一名神仙,《八十七神仙图卷》则缺最前一名神将)。八十八个神仙,
共四种类型:三个帝君(头上有圆光),八名武装神将,十名男神仙,六十
七名女仙(这些女仙中有玉女,也有金童,但都作女装)。四种类型人物形
象都是按照一定的理想的特点描绘的,所以大多数都缺乏具体性。但十名男
神仙的形象,却可以看出在追求个性的特点。对全部人物行列勾绘了稠密重
叠的衣褶,并且尽量变化着头饰、仪仗和六十七个仙女的姿态。这些变化产
生了形式上的丰富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