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美术史-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叠的衣褶,并且尽量变化着头饰、仪仗和六十七个仙女的姿态。这些变化产
生了形式上的丰富和华丽的效果,努力避免单调的感觉。全卷人物神态和在
风中飘动的旙旗、裙裾、飘带、花枝,一面行进一面飘动的感觉得到完整和
统一的效果。

武宗元(公元?——一○五○年)是北宋时代重要的宗教画家,被认为
可以和吴道子相比。他的画迹除了上面已经涉及的以外,洛阳南宫三圣宫东
壁十尊丈余高的太一神,以及龙兴寺(许昌)、嵩岳庙、中岳天封观等处壁
画都负盛誉。

道教画以现实生活的描写代替超人间的神仙世界的描写。称为《护法天
王图卷》的稿本和称为《西岳降灵图卷》的稿本,描绘了各种形形色色人物,
包括贵族及其眷属随从,甚至市井中的商人、乞丐、渔父、玩把戏的等等。
在不同的程度上表现了各种人的特点。——道教画放手描写市井人物,因为
道教相信神仙会隐迹在普通人群中间,可以具有普通人的外表。因而这样的
道教画又具有了风俗画的特点。

三、李成、范宽及其他山水画家

李成和范宽的山水画在北宋初年,山水画艺术获得巩固的时期。

李成、范宽和关仝曾被北宋人认为是三个最有贡献的山水画的大画家。

李成(公元?—九六七年),字咸熙,营丘人。是唐朝宗室后裔,他家
世为士大夫,生于五代时,没有入仕的机会。他对于诗歌有修养,而又擅长
山水画,好饮酒,晚年好游历,他和汴梁相国寺东宋家药铺主相处甚好,铺
门两壁画满了李成的山水画。

他的山水画,据《宣和画谱》的记述:“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
带曲折。飞流、危栈、绝涧、水石——风雨晦明、烟云雪雾之状,一皆吐其
胸中,而写之笔下。”这里所强调的是他的山水画描写了山川地势和季节气
候的丰富变化,富有感情的力量。画中展示的是一郁勃深沉的精神世界。

李成的作品《读碑窠石图》(其中人物是王晓画)画着一个驴背上的旅
行者停在一座前代的石碑前面,正在仰头看碑,石碑附近围聚着几株枯劲的
老树。着力地描绘的老树,表现出荒漠和严寒的季节的特征,这幅画的强烈
的情感内容决定了它的艺术价值(图239)。

宋人无名的《小寒林图》,枯梢老槎,森耸郁深,得李成笔下的景与情,
可以作为李成艺术成就的参考。

李成《寒林平野图轴》表现旷荡平原上,两树巨松挺立于面前,枝茎虬
盘,针叶如网。两松之间作一转扭多节的古槎,枯枝如龙爪抓拏之势,树根
拔于土外,枝干交错,盘屈纵横。古代艺术家画下了乔松古木含霜凌雪、挺
立不拘的昂然英姿(图238)。


范宽,字中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一说他性情缓和,人称之为“范
宽”。他的时代较李成略迟,仁宗天圣年间(公元一○二三—一○三一年)
尚在。他的为人宽厚,好酒,不拘世俗。他的山水画艺术是在季成的影响下
发展起来的,曾师法荆、关;但最后得助于终南山、太华山的真实的大自然。
他曾说:“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未若师诸物也;吾
与其师诸物者,未若师诸心。”他在创作之前,对景凝想,致力于情景合一
的构思酝酿。当时人称他“为山传神”。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古代全景构图的水墨山水画的一件杰出作品。
迎面矗立的雄浑的大山头,强烈的表现出大自然的雄伟气象。山涧,飞瀑如
练,直落千仞。山下空濛一片,衬托出小山岗上生满树木,树巅露出了楼阁。
山脚下正有驮马从右方进入画面中来,如传来了得得的蹄声和潺潺的溪水的
声音。这幅画表达对于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非常有力。在构图技巧上,山
下一片白雾,迷濛莫测,以见山之远,而涌现于霄汉之外突兀的巨峰,山巅
的茂林密叶和崖石皱纹历历清晰,又如近迫眉睫。这一既远又近的透视效果
造成令人惊愕的景象(图240)。

范宽的《临流独坐图》是又一表现层峦叠嶂、千岩万壑的巨制。深郁的
山坳间腾起弥漫浮动的云雾,吐吞变灭,更加强了忘身于万山之中的感觉。

北宋前期著名的山水画家还有燕文贵、高克明、许道宁、翟院深等人。

燕文贵创造了为人所称许的“燕家景致”。燕文贵(据《圣朝名画评》、
《图画见闻志》作燕贵,《画继》作燕文季)吴兴人,原隶军籍。他有多方
面的绘画才能,长于山水,并兼擅人物。太宗时期在街头上卖画时为高益所
发现,邀他参加大相国寺的壁画工作,从事壁画间的山水树石。真宗时期,
他也曾参加绘制玉清昭应宫的壁画。前面已经提到,他的《七夕夜市图》和
《舶船渡海图》当时很受推重。他的山水画作品现存有《溪山楼观图》,也
是大山大水的形式,峰峦耸峙,而在山下,半山及山上都有精工描绘的宏伟
的楼阁宫室建筑(图241)。他的山势峥嵘的《烟岚水殿图卷》有以宏伟建
筑物为山水点缀的特点。在他山水画中出现的似是仙府金阙的景象。他的主
要活动年代是太宗端拱(公元九八八一九八九年)到真宗时期(公元九九八
——一○二二年)正当道教和道教艺术趋于高潮的时期,燕文贵山水画中布
置的神仙府阙也是很自然的。

高克明是和燕文贵同时而略迟的又一山水名家。他们和王端、陈用志同
为画友。高克明在真宗和仁宗时期供职画院,其山水一时流行于画院中。他
是山西绛州人,为人端正宽厚,好游山水。他的创作方法是游山观察体会所
得,归来经过静坐沉思,然后追忆默写。除了观察体会之外,很注重构思酝
酿。他兼长道释、人物、花鸟、鬼神、楼观、山水,是绘画的全才。精于团
扇、联屏及小景。他的山水画当时曾被认为失于巧密、显露,当时称之为“马
行家山水”(马行家是汴梁一条繁华的街道)。

山水画家许道宁在仁宗时期声誉很高,他原来不是画家,只是在采了药
到汴梁街上卖的时候,时时画“寒林平远”的图画,以招徕顾客,因而得名。
宰相张士逊曾写诗赞美他的画艺,中有“李成谢世范宽死,唯有长安许道宁”
句。他擅长的是林木、平远、野水三种景物。风格狂逸,这些都可以从他的
《渔父图》看出来。

《渔父图》长卷是现存许道宁的代表作,作平远野外之景。烟嶂耸立,
连绵不绝,远水盘曲断续而来,潆洄浸溢。有长堤,有渡舟和渔船。林木萧


疏,景色荒率,富于野趣。山的皴法是用重墨直刷而下,显得岩壁峭拔,最
能表现许道宁风格狂逸的特色。

翟院深是追随李成画风的山水画家。他年少时,原来是善击鼓的乐师。
一次在郡守的宴会上,他被天空中云气变幻的景象吸引,因而打错了鼓节。
翟院深的画,据说可以冒充李成。

荆浩、关仝、李成、范宽等一些山水画家,使公元十世纪、十一世纪之
间的山水画进一步成熟起来。取材、构图逐渐从表现大山大水的景象,扩大
到李成、许道宁的寒林、野水、平远之景。在表现方面,追求各种季节气候
的进一步的精确、具体;而且以作者的真切的感受为表现目的。

四、熙宁、元丰时期的重要画家——崔白、郭熙

宋神宗熙宁(公元一○六八—一○七七年)、元丰(公元一○七八——
一○八五年)时期在北宋绘画艺术的发展上是一个新的成熟的阶段,最显著
的是出现了崔白的花鸟画和郭熙的山水画。

花鸟画在北宋前期已有很大进步,著名画家有赵昌及易元吉等。

赵昌以观察对象获得他的艺术技巧。据说他每天早晨朝露未干的时候,
绕着栏杆观察花卉,手中就调色彩绘。他自号“写生赵昌”,他画花极有生
意,色彩最好,又多画“折枝”而不是全株。草虫和禽鸟较差。

长沙的易元吉见了赵昌的画,得到启发,到荆湖一带大自然中去收集绘
画的素材,又在长沙自己住屋后面开圃凿池,布置上假山石、丛篁、梅、菊、
葭、苇,养些水禽、山兽,以观察它们的动静游动之态,作为自己创作构思
的基础。易元吉也曾经参加皇家的一些绘画制作。他画的猿猴最有名。

赵昌和易元吉都是超出陈规,直接写生于花卉和鸟兽的天然生活,扩大
了花鸟画的表现范围,并对对象表现得极为生动。

崔白的出现完全突破了画院中一百年来流行的黄筌父子风格的限制。

崔白的绘画才能是多方面的,除了道释鬼神等宗教画以外,特别长于花
竹翎毛的写生,画鹅、败荷凫雁和水上风物最有名。在熙宁年间曾会同艾宣、
丁贶、葛守昌等画院画家共同绘制垂拱殿的《夹竹海棠鹤图》屏风,崔白的
艺术超过了他们。宋神宗赵顼强迫他参加了画院。其弟崔悫和他画风相似。

崔白的作品《双喜图》画深秋的寒风中树梢秃落,低处枝叶在风中披拂,
秋草枯断。山鸟向山兔喧叫,整个画面有一种不安的气氛(图243)。

《竹鸥图》中一头白鸥一面叫着一面逆风逆流,涉水前行,水滨的竹和
草都可以看出风吹之劲。

这两幅画(都是大幅画的一部分残存)皆可以看出崔白善于描写与运动
关联的花鸟生活,而不是一些静止的形象。

宋人《梅竹聚禽图》在风格上和崔白相似。这幅画描写荒野无人处,禽
鸟在休憩。竹树、梅花和枯枝生长得繁茂然而杂乱,显出了野生、无拘束的
状态,充分表现了环境的特点。这一幅画和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相比较,
可以看出在表现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方面获得进步。

题名崔白的《芦雁图》可以看出崔白所擅长的题材:如竹叶零落,守候
的雁因寒冷而缩了头。荒寒的气氛有力地传达了出来。

另一个花鸟画家吴元瑜是一个武官,师法崔白。他和崔白一同改变了画
院花鸟画的风气。梁师闵也是一个武官,他的画风很接近江南的风格,故宫


藏其所画《芦汀密雪图》描绘得很精致。

郭熙是一重要的山水画家,也是重要的绘画理论家。

郭熙有卓越的修养。最初画山水寒林,很工致,后来师法李成,在构图
上得到好处,最后多发挥自己的创造。他能够在厅堂的素白墙壁上,放手画
“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纔绝,峰峦秀起。云烟变灭、■雾之间,千态
万状”。当时评论他“独步一时”,而且年龄越老画得越好。

郭熙是御画院的艺学,后来升为待诏直长,宋神宗赵顼最喜欢他的作品。
元丰年间,王安石变法时改革官制,新建立的中书、门下两省和枢密院、学
士院的墙上都是郭熙的壁画,徽宗赵佶即位后,多被花鸟画代替。郭熙而且
擅长“影塑”,在墙壁上用泥堆出浮雕式的山水树木,这种技艺在宋代也是
比较流行的。

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图》成功地描写了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没有完全
到来,但自然界已在酝酿着季节的交换。清晨,山谷间不断升起浮动着的雾
气,大地显出复甦的征兆。画家借天气和阳光既表现了大地回春的自然现象,
也传达出喜悦的心情(图244)。

《溪山秋霁图卷》(旧题郭熙,也有研究者认为是王诜的作品),表现
秋阳下清丽的风光,《关山春雪图》表现初春大雪阴霾的景象,都很成功。

这些作品都说明郭熙的山水画在竭力表现:“远近浅深、风雨明晦,四
时朝暮之所不同。”在这一时期,郭熙或其他山水画家在表现范围上和明确
的程度上都可能超过了以前的画家。

题名郭熙的《寒林图》刻画了极其寒苦荒瘠中生长的树木的形象。无名
氏的《溪山暮雪图》和《岷山晴雪图》表现了两种不同的雪景。

郭熙在理论上对山水画艺术的见解经他的儿子郭思整理成为《林泉高
致》一书,是我国古代绘画理论史籍的重要代表。

五、《林泉高致》和《图画见闻志》

《林泉高致》一书值得很好的整理与分析。现在我们只简要阐述他对于
山水画艺术的主张。

他认为山水画要表现意境。山水画不是单纯自然现象的再现,所以他主
张:学画花要四面围观,向下俯瞰;画山水要“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
质”。要注意山水所可能引起的想象:“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天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同时,他又强调要精确的表现山水在
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时间条件下的真实的面貌,例如傍晚的太阳就有这样
一些区别:春山晚照、雨过晚照、雪残晚照、疏林晚照、平川返照、远水晚
照等等,他例举了很多因地域、时间、气候不同而产生的变化。

所谓“意境”就是要通过真实地描写对象,体现优美的想象,而构成一
个统一的完整的艺术形象。

郭熙认为诗歌可能激发画家的想象;对于山水画艺术中的意境创造有启
发作用。他的儿子郭思曾举出一些充满视觉形象的诗;例如:“天遥来雁小,
江阔去帆孤。”“犬眠花影地,牛牧雨声陂。”郭熙把文人学士的诗歌和绘
画联系起来,充实自己的修养并作为创作构思的凭藉和参考。

这一时期编纂起来的一部重要的绘画理论书:《图画见闻志》(郭若虚)
是唐代《历代名画记》的续编,纂集了从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到熙宁


七年(公元一○七四年)之间的绘画史资料,同时也提出许多足以反映那一
时期绘画实践的理论主张。其《论制作楷模》一节就专讲描写的具体性,例
如,画人物、和尚、道士、皇帝、外夷、儒贤、武士、隐逸、贵戚、帝释、
鬼神、仕女、田家等等都要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画鸟“必须知识诸禽形体名
件”,然后列举了那些名目。——这些要求精确表现的主张,反映了画家有
意识的提高表现技术。此一时期画家们在艺术上追求真实地具体地生动地描
绘对象,例如:人物画家努力画风俗画,花鸟画家描绘动植物的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