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歪批西游-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一直不纯洁地想,如果取经四人团不是遇见“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的天然障碍阻拦,会不会依旧出头为陈家庄讨个公道?很难讲。你没看见路过火焰山,唐僧等人均想到绕路的“方法”么?所以说,孙悟空等人去打灵感大王,只能说是半公半私。
要说灵感大王的武艺,也算是相当菜鸟:空手便经不起孙悟空一棍;拥有天时地利的时候,也只是勉强和八戒沙僧战个平手。可见这家伙平时也不是个勤学苦练的人,没有趁手的家伙,实力便要大大打个折扣。
有趣的是,金庸小说中的男主角正好相反,似乎是越倚靠兵器的武艺越低:胡斐没有刀,便不能发挥其祖传刀法的精髓;令狐冲没有剑,几乎就是个废人;而真正的绝顶高手,几乎都是赤手空拳的,譬如乔峰、郭靖、石破天。张三丰和杨过在青年时期,都使剑,但到了后期,也变的“飞花摘叶均能伤人”;东方不败倒是使用兵器,可是他(她?)的兵器似乎更可以看作是一种暗器,和徒手几无二致……
扯远了。我们回到小说中来,灵感大王空有“灵感”,虽然成功捉到了唐僧,但由于实力不济,只能龟缩不前。孙悟空面对这种“老虎不出洞”的战术,束手无策,只能去找救兵。巧合的是,这次他的运气不错,找的第一个帮手就是敌人的上司:观音菩萨。
灵感大王被绳之以法,这个前前后后吃了数名小孩的家伙,最后的结果也是无罪释放,回回看到这里,总是嗟叹不已:通天河一役,成就了观音提篮宝象,但是对于已经失去子女的家庭来说,又有什么作用?什么都没有!
其实想想也不奇怪,这金鱼精本来就是观音默许的下界妖怪,因为著恶不深,而且还多少对地方有保护作用,所以以较好的口舌免罪。都说观音大慈大悲,其实在我看来,也唯有“哼哼”两声而已。
这样的事件不是第一次,后文的比丘国,南极仙翁的司机鹿精,就伙同了自己的小蜜狐狸精,几乎害了1111名小孩的生命,他们有处罚么?狐狸精运气不好被捉住了,鹿精又是由于社会关系无罪释放!
整本《西游记》,越到后面看得越难受,一切有社会关系的妖怪,不管实力强弱,最后统统无罪释放。这些小故事,正反映了明朝末年那黑暗的无边岁月,一种让人窒息的环境!
这几天,一个黑龙江的踩猫女人成为网络新焦点。这个看起来还颇有些女人味的家伙,竟然消失了人类的本性,生生残忍地踩碎了一只小猫的脑袋,而且得意洋洋地拍下了录像,引起社会的轩然大波。她的所作所为,已经达到了灵感大王的地步:欺负弱小。我以前一直以为,恐怕只有日本人才这么变态,但事实告诉我们,在我们的身边,这样一来的BT例子绝不少见!
而更让我寒心的是,网络上竟然还有人公开为此女叫好,我感觉自己的心在阵阵抽搐:这些失去判断基本是非要求的麻木看客,假如当变态女踩你儿子的脑袋,你会不会喝彩?!会不会加油?!
象灵感大王这样的家伙在《水浒》中也有,那就是斧劈四岁小衙内的黑旋风李逵。这厮极具做强盗的潜质,只可惜下手太狠,而且对小孩这般残暴,不仅被读者垢病,同时也为同行看不起,譬如朱仝。
灵感大王相对于其他妖魔鬼怪,算是个弱者,但他对更弱小的小孩子下手,由此被推上了道德法庭;踩猫女和孔武大汉比起来,无可争辩是弱者,但她残忍地将魔爪伸向了更弱小的小动物,被全国人民唾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灵感大王的故事告诉我们:
1, 要做混蛋就必须一心一意做,又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只能让人笑死。
2, 你可以十恶不赦,但千万不要欺负小孩,否则不仅会被群众看不起,连同行也会鄙视你。
按出场顺序,原本该写平顶山莲花洞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由于近期天涯流行陈胡之战,因此先提前写乌鸡国的故事,反正《西游记》的故事象珍珠项链,可以独立成章,分开阅读。
乌鸡国的故事,在整本《西游记》中算不上精彩。出场的反面角色青狮精,不仅能力很弱,禁不起孙悟空数棍,而且变化手段拙劣,变个假唐僧,一下子就被猪八戒认了出来,哪里有后文的六耳猕猴那么变幻莫测多姿多彩?
但是我们不应忽视的是,乌鸡国事件在整个取经故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第一个谋朝篡位的政治变革!之前所有的妖怪,无非占个把山头、吃个把百姓,小打小闹。但是青狮精楞是倚靠他的智慧,顺利实现权力交接,成功统治乌鸡国长达三年之久。
乌鸡国故事刚开始,我对含冤枉死的国王表示深深的同情:他和变化成道士的青狮精坦诚相待,推心置腹,不仅给予他高官厚禄,而且大大重用,但是青狮精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呢?推国王下井,自己改变外形,窃国为尊,良心大大的坏了!被孙悟空绳之以法是人人拍手称快。
但是事实是这样么?大大未必!
乌鸡国的国王,小说中交代是“一心向善、斋僧礼佛”,看起来,是一个向往佛教的有德君主。但实际上,这个国王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小说中最后借文殊菩萨之口揭露,原来如来听说乌鸡国王一心向佛,委派文殊菩萨来点化他成为金身罗汉,不料变化成凡人的文殊因为出言刁难,被国王五花大绑,浸在御水河整整三天。所以得到自由的文殊先生恼羞成怒,委派自己的司机夺了他的江山,如法炮制,将这个国王扔井里整整三年,也算是报应不爽。
不过总算文殊菩萨的心肠还算不错,毕竟给了国王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可笑的是,真正的菩萨,乌鸡国王看不出,而妖怪前来,倒待以上宾,不得不说,这绝非无意而为的闲笔。
整个乌鸡国,从上到下,都大量充斥着象国王这样有眼无珠的“叶公”,譬如宝林寺群僧。唐僧好言好语前来投宿,被一顿奚落,孙悟空不忿,摆出凶神恶煞的样子,马上得到贵宾的待遇,实在让人不知从何说起!
我一直觉得青狮精其实挺冤:他统治乌鸡国期间,安分守己,治理得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文臣武将心悦诚服。而且没有对储君国王的太子下狠手,全国的百姓都知道,现国王归天后,太子将接替王位;再说这青狮精是个割掉小DD的妖怪,三年期间,后宫佳丽分毫未动,这简直就是一个比累死在办公室的雍正皇帝还敬业的“有道明君”啊!百姓摊到这样的皇帝,我觉得比原国王好。
然而事实铁一般的存在,由于国王是名正言顺的正版,青狮是“盗版”,即便盗版兢兢业业,当取经四人团前来扫黄打非的时候,盗版必须要被取缔。这个逻辑合理么?!
我认为不好说。
《无极》是一部宣传地神乎其神的武侠大片,然而在我看来,陈凯歌导演的这部片子实在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烂”!绚烂的声光电效果不能代替故事的情节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只不过是引用了一点《无极》的片段,又没有宣称《无极》是他胡戈拍的,因为地球人都知道这是陈大导演的作品,只不过是使用了一下,结果呢?被陈凯歌劈头盖脸一顿臭骂,甚至留下“我觉得做人不能这么无耻”这样的网络新名言,甚至还要对簿公堂,至于么陈导?如果不是《馒头》,《无极》会不会象现在一样回光返照?我看恐怕不会。
吴承恩毕竟是一个思想守旧的文化人,在他的小说里,哪怕青狮精有再大的贡献,只是由于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在三年的任期满了以后,必须要沦为在野党。而且吴承恩继承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念,哪怕青狮精对乌鸡国的贡献再大,他不能碰原国王的任意一个女人!而正是这个情节,导致了王后和太子迅速看清了事实的真相,坚定地站在取经团这一边,从而顺利地将夺位之变扭转乾坤。
这样的例子后文还有,譬如朱紫国的金毛犼,霸占了国王的原配夫人,但就是得不了手,因为紫YANG真人给王后一件类似于软猬甲的外套,任何人不能靠近,包括国王在内。这个故事颇为有趣,《射雕英雄传》里面的黄蓉,整天披了软猬甲四处游荡,色狼欧阳克摸一下就被刺得满手冒血,情郎靖哥哥见面又抱又亲,一点事也没有。可见经过数百年的技术改进,这种防卫性质的服装已经进化到产生一种自动识别系统,黄药师不愧是天下第一聪明才智之人,小生佩服佩服!
同样,金庸也是一个传统文人。他的小说里面,反面角色要是和主人公抢女人,往往得不到好下场:林平之自宫了;游坦之瞎了;宋青书头部粉碎性骨折。以上种种,都说明了,金庸相当看重女性的贞操问题。扯远了,我们继续原话题。
有趣的是,青狮精是一个深深将仇恨埋藏在心底的人。西游记中,青狮精是唯一的一个两次下凡作祟的妖精!后文的狮驼岭三个巨星级的妖精,老大狮子大王就是昔日乌鸡国的青狮!
为什么同样的狮子,前后差别就这么大呢?我排除文殊菩萨拥有两只甚至数只狮子座骑的可能。乌贼大胆歪批一段:在乌鸡国出场的狮子,由于是被阉割的,失去了男性的雄风,所以他只想好好处理国家大事,一来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二来体现人生价值。但是当三年执政期满后,文殊菩萨将他捉拿归案,竟然将他此前的功劳折得一干二净!这青狮精当然不服啊!于是模仿东方不败,卧薪尝胆,偷偷修炼《葵花宝典》,终于在一个静寂的月夜,内功融会贯通,一举打通任督二脉,从一个小脚色跃然成为一流的高手。而后,青狮精知道自己独木难成林,象乌鸡国一样是难以成就大业的,于是干脆联系了自己的同事兼好朋友,普贤菩萨的司机白象精,伙同如来佛的舅舅云程万里鹏,终于扬眉吐气,在下界成立了狮驼国,一吐当年的胸中恶气!只是这次,他再也不勤政爱民,将整整一个国家的百姓吃了个一干二净。
狮驼岭的故事我后文再详细说明,可叹的是,不管是勤政爱民的乌鸡国狮子公仆,还是暴虐残忍的狮驼国狮子公仆,最后的待遇竟然一模一样:无罪释放,继续充当领导的司机。可见当时的天界,也是管理相当混乱,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狮子精看透了这一点,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变化成“鱼肉百姓”,竟然转换得这么快,也实在值得感叹!
青狮精的故事告诉我们:
1, 一个好汉需要三个帮,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2, 摔跤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赖在地上不起来,只要抱着必胜的信心,机会总能存在。
(青狮精的前期故事我就简单表述到此,他的故事没有结束,在《狮驼岭》篇还有后文。)
须菩提老祖是我很尊敬的一位老神仙,正是他的有效素质教育,方能使孙悟空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徒弟尚且如此,师傅可想而知。
须菩提老祖居住在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个小区的构造和土耳其国的国旗设计倒颇有几分相似。名字也起的很有意思,寓意:方寸之间大有天地、星月交辉闪耀光华,比喻了这是个出人才产人才的好地方。
须菩提老祖门下弟子众多,已经毕业的职场精英加上硕士在读的研究生,不计其数。孙悟空作为他的得意弟子,同班同学尚且有三四十人之多,可见须菩提教授的社会影响力。但须菩提老师没有把教育当作产业化来进行运作,按照他的影响力和办学条件,一个学生一年收他一百两银子学费,想必考他研究生的学生还是会排成长队。但是我们看见,须菩提老祖并没有这么做,且看孙悟空上门求学,学杂费一毛都没有,只是由于态度诚恳,“志心朝礼”,于是就顺利成为毕业班的插班生。孙悟空无疑是幸运的,他遇见了一个爱才如命的好老师,对于“求贤若渴”的猴子来讲,这种一拍即合的遭遇是可遇不可求了。要是换到现在,估计孙悟空为了筹集学费,恐怕要不得不拿把吉它去北京地铁卖唱为生了,当然,他还不能被城管人员看见。
当孙悟空面对须菩提老祖的初试的时候,对于个人简历上父母栏、姓名一片空白的猴王,须教授没有惊诧万分,而是在内心大声喝彩,且看原文:
猴王道:“我虽不是树上生的,却是石头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师闻言暗喜:“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须教授慧眼识英雄,知道英雄不论出身,虽然猴王没有身份证,而且是偷渡来的黑户口,但他怀着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楞是收下了这个颇有潜质的学生,事实证明,须教授一生中最得意的学生,正是这个无父无母无名的三无人员!可见须教授的目光是何等的敏锐。不得不说,须教授帮学生取名排辈,这种看似简单的举动,实在太能打动流浪少年孙悟空的心了。孙悟空拜师前,四处奔波,颠沛流离十数个年头,谁来同情和照顾他?只有须教授,举手投足间,就以一件简单的行为牢牢捕获了孙悟空的心,奠定了孙悟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格言。同样,孙悟空的第二个师傅唐僧,也只是简单地为他做了一身虎皮裙,但孙悟空对他的感激之情铭记在心,即便在以后的取经道路中唐三藏不停地呵斥和冤枉他,孙悟空还是能忍则忍,可见须教授对孙悟空潜移默化作用之重要。
孙悟空渡过两重大海、踏遍三座大洲,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对于这种结局,他很喜欢。然而须教授本着“玉不琢不成器”的原则,没有象社会上的各种补习班一样收徒后马上开课学习,而是先让孙悟空“学言语礼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