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344-黑魔方07年修订版考研政治哲学真题宝典-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认识起源经验这一命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但什么是经验,经验来自何方,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对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首先产生的是感性经验:(经验,一般指没有经过总结的感性认识),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认识起源于经验,经验同样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唯心主义则认为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的经验和感受,或是上帝赋予的,否认经验的客观来源。因此,备选项C同样不能成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不知到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有些唯心主义者也表达过认识过程辩证发展的思想。如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也论述了思维运动的辩证过程,其中有许多辩证的合理思想。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也不在于是否承认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备选项E不合哲学发展的史实。    

【相关知识衔接】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可知论的关系,唯心主义认识论同不可知论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一切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注意上述区别及联系。    

     

【命题趋势】此知识点是认识论的基本知识,较易回答。    

     

3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2002年理科多选题第16题)    

A知行不可分割B知行合一    

C知行相互促进D行先知后    

E行难知易    

【答案】ACD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和行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存在着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区别和对立,有许多哲学家提出比较深刻的思想。    

本试题引述了孙中山先生对知行关系问题的一些重要论点,只要我们仔细阅读,弄懂并搞清楚这些论点的含义,就可以发现,A、C、D三项符合题意,也是孙中山先生知行观中的重要合理思想。备选项B“知行合一”说是明代王阳明等哲学家所倡导的知行观,这种知行观强调知行不可分离,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把知和行混用,导致唯心主义。这种观点不是孙中山的思想,孙中山的上述引文中也没有这种思想。备选项E是关于“知行难易”问题,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直存在着争论,本试题所引孙中山的论述中并无此意,况且,孙中山并不认为“行难知易”,而是相反,他主张“知难行易”,他的知行观是以“知难行易”的面目出现的。    

【相关知识衔接】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命题趋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的知行观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名著《实践论》,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毛泽东能够写出这样高水平的认识论著作,决不是偶然的。要注意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中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和对立。我们要批判继承这方面的思想成果,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刻理解。此类试题仍有再考的可能性。    

     

(三)辨析题    

1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2000年理科辨析题第30题)    

【答案要点】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并涉及真象和假象、现象和本质以及整体和部分。    

亲眼所见,并非都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第一,亲眼所见,属于感觉,主要是视觉。感觉属于感性认识,它是关于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具有表面性、片面性,必须进行科学的思维加工,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并进一步回到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的真实的认识。    

第二,感觉是人的感官直接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主观反映形式,它同客观事实本身存在着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不能将主观感觉和客观事实本身混同,不能只相信和迷信感官,否则,会导致主观唯心论。    

第三,客观事实本身有真象和假象之分,整体和部分之别。如果亲眼所见所看到的只是假象或骗局,而不是真象和本来面目,就不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任何事物都是不同部分构成的整体,如果你亲眼所见看到的只是整个事物的一部分,整个事实的一个片段,而把这种片段视为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瞎子摸象”、“坐井观天”,就不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命题趋势】“眼见为实”的俗语在实际生活中广为流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稍加分析,便可以洞察其中错误所在。类似成语再考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2对于右图,甲说,这是一只鸟;乙说,这是一只兔。这表明,人的认识结果是由    

认识主体决定的。(2002年理科辨析题第31题)     

【答案要点】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上述认识差异表明,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    

但是,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的根源,归根到底依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是由主体决定的。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的结果。    

把握这一原理,要坚持两个方面:    

第一,主体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性,也就是认识的能动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能动地获取、选择、加工、处理事物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所处地位、需要和价值取向、知识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必然影响和制约着主体的认识过程,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这就是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差异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比如就考题图示为例,同一个人,站在图的左边看(人们在认识中的地位)就可能把它视为鸟,站在右边看,就会把它看成一只兔。    

第二,主体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根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认识论中唯物主义路线,不论不同主体认识的差异性有多大,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以上图为例,之所以有人视为鸟,有人视为兔,是因为上图本身在客观上就具有鸟兔二重性的特征。    

总之,人的认识结果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既反映客观信息,又反映主体自身状况,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制约,不是由主体单方面的决定的。    

     

【命题趋势】这是一道以漫画、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的辨析题,具有鲜明的生动形象特征,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考研哲学试题的新趋势。要指出,不同主体不仅是对自然客体的认识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对社会客体的认识更是如此,因为社会现象更直接涉及人们的利益和需要,涉及不同阶级、阶层、集团以及个人的具体利益和地位以及价值观等等。对此,应引起更多更大的关注。    

     

3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证人。(2002年文科辨析题第31题)    

【答案要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必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答案要点”对此考题已作了全面辨析,不再赘述。要明确四点:    

第一,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人们获取的客体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视觉和其他一切感觉都属于感性认识,只是反映了事物的外部现象。    

第二,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具有指导作用。客体信息是复杂、多方面的,选取什么样的客体信息,已有理性知识背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没有理性”,那就是说,只靠非理性的自发的欲望、情绪、习惯或本能等,以此为指导选取客体信息,那么,他选取的客体信息,必然是与此类非理性因素密切相关的内容,对其他客体信息往往视而不见,他所掌握的信息必然是片面的、扭曲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第三,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现象又有真象和假象的区分。如果“没有理性”,即不上升到理性认识,非但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还可能为假象所迷惑或欺骗,歪曲事物本来面目,从而成为“最坏的见证人”。    

第四,考题中那段话强调了理性认识的作用,要肯定其合理之处,但不能由此而否定感性认识的作用。    

【相关知识衔接】本试题的原话,在古希腊哲学家及相关哲学史中,没有查到出处,不过古希腊哲学家、朴素唯物主义者和辩证法家赫拉克利特有段著名的话:“眼睛和耳朵对于人们乃是坏的见证,如果他们有着粗鄙的灵魂的话。”(《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第1版,第29页)赫拉克利特是一个既承认感官作用、又强调理性作用的哲学家,而且他这里讲的“灵魂”,泛指人的思想意识,这段话具有更为广泛、深刻的意义。    

     

【命题趋势】此考题与2000年理科辨析题第30题在内容上有相通之处,都是考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都涉及到如何评价人的视觉及视觉器官的作用。可见,有些重要知识点,是可以以不同形式反复出题的。    

     

(四)分析题    

1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1999年理科论述题第33题)    

【答案要点】(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坚持实践标准,对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的思想观念和条    

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闯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把改革推向前进。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    

“答案要点”已经对此考题作了较全面分析和回答,不再赘述。要明确两点:    

第一,要回答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的理由。所谓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回答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途径问题,这个根本途径只能是实践,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它是否与客观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实践有许多特点,这里讲的实践特点,是指实践区别于认识的特点,即真接现实性。所谓真接现实性,是指实践能够把主观反映性的认识转化为现实,以某种认识为指导去实践,如果变成了现实,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能证明它是真理。舍此,别无其他途径。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二,要回答实践标准对深化我国改革的现实意义。“答案要点”作了较全面的回答。在回答实践标准的现实意义这一方面,考生存在着广泛发挥的余地。    

【相关知识衔接】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哲学史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以多数人认可为标准,有的以实用为标准,有的以观念的清楚明白为标准等,其共同错误是否认实践标准。    

【命题趋势】此题是典型的“原理+意义”式的论述性分析问题。这种题型在近几年考研中已不多见。这类题型的考题方式一般是两步走:先阐述理论、原理,然后分析其现实意义。此题是1999年试题,正是实践标准大讨论20周年刚过。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当时从根本上进行拨乱反正、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具有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