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344-黑魔方07年修订版考研政治哲学真题宝典-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它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上述说法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本题“答案要点”已经对考题作了分析和回答。要明确四点:    

第一,本题讲的“国家”不是哲学含义上的国家。在哲学上,给国家的解说是,“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的统治机关”(列宁语)。本题讲的“国家”含义较广,是一个国际交往、民族交往用语。    

第二,本题讲的“文化”指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自然相对应。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并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在内的复合体,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相对应。    

第三,本题有一个提示语,即“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有何合理之处和偏失。因此,考生应着重考虑和分析文化对“国家”存亡问题的重要性。本题“答案要点”已作了简要分析,对一个民族而言,其特有的文化标示该民族的精神存在,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体现民族精神,在此意义上,失去民族特有的文化,“国将不国”这种说法有其合理之处。    

第四,要指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存在着一定的夸大文化作用的“文化决定论”的色彩和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上层建筑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但其反作用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前提。文化的社会作用属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不能片面夸大其反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664页)    

     

【命题趋势】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作用,文化又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此类知识点还有再考的可能性。    

     

(三)分析题    

1以下是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2002年文、理科材料题第36题)    

材料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的7%,全国人均淡水是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2001年5月21日《光明日报》    

材料2    

当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摘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面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20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27000万立方米,并以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38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吨成本一般在1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    

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4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10年之久。1958年起步,1965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年建设日产3000吨的海水淡化的装置,1997年建成舟山日产500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有差甚远。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    

——摘自2001年3月10日《中国化工报》    

材料4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少,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摘自2001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    

题的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    

(3)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答案要点】(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同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体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2)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材料3中,就努力将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即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等。    

(3)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少的水资源耗费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的作用,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并涉及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以及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即考研《大纲》的第五章以及第三章和第二章的有关内容,带有综合性。    

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各种自然条件相互作用构成生态系统。唯物史观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人类实践活动要考虑自然承受力;要合理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要关爱自然,维护生态平衡,防止和克服环境污染,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因此,要努力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是,现实状况并非如此,考题以我国水资源现状为例说明在这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题材料1和2是说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由于开发利用不当所造成的水患和水源危机,考题第一问是要求“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答案要点”指出,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违犯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原理,二是“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这一点材料1中已经作了提示:人们“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这两方面的原因正是人类实践活动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和人的关系。    

找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考题第2问和第3问就是要求回答这一问题。    

考题第2问是要求“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材料3提供了国内外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有关材料,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分析,这里包含有三层含义:①问题就是矛盾,解决矛盾就是实现矛盾的转化、使之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转化。②矛盾转化需要的一定的条件。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包括科学技术条件,社会条件等。海水淡化,就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    

创造条件实现矛盾转化的成功实例。    

考题第3问要求“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上面已经指出,水资源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实践活动本身的不合理,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人的实践活动方式,材料4提供的材料显示转变实践活动方式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实践活动的成败,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材料4所讲的正是人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调正农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即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小的水资源耗费达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相关知识衔接】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命题趋势】指出两点,第一,资源危机、生态破坏都是当今世界是人们关注的“全球问题”,我国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分析这一重要问题,提高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此类知识点仍有再考的较大可能性。    

第二,材料性分析题提供的几组材料之间,一般都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本考题也不例外。本考题的三问,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到解决矛盾、实现矛盾的转化,最后再转变到调正人的实践活动方式,提出正确处理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考生回答材料性分析题,要注意不同材料的这种内在联系,理清回答和分析问题的思路,这对于提高得分率大有裨益。    

     

2。 在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 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2005年分析题第34题)    

(1)  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2) 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 用辨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答案要点】    

(1) 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这3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    

(2) 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身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3)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和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以及唯物辩证法关于度的原理。    

此考题首先要求回答科普展中那个精巧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什么基本关系”?显然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那个设计警告我们“污染环境”是人类自身,指出“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还是人类自身,提醒人类自身要担当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此考题第二要求深入理解恩格斯关于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那句名言。恩格斯讲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指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成果,“自然界对我们进行报复”指在改造自然中污染环境、使环境恶化,伤害人类自身。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在改造自然中不遵循自然规律,为所欲为。    

此考题第三要求用辩证法关于度的原理分析人类实践活动应当掌握“适度”的原则。首先要明确度的含义,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是承受力有一定的限度,要合理、综合、有效、节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如此,才能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