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人的心灵城堡-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格是文化的沉淀物。
人格一旦形成,就从人的“骨子里”冒出来。待人接物、工作学习、友人团聚、乃至闺房中的窃窃私语,无不表现出人格的力量。
我们常说“人格魅力”,就是对一个人的社会认同。这种“价值肯定”,不会随朋友的聚散,不会随亲人的分离,也不会随社会地位的升降,更不会随荣辱的变化而消失。
女性的人格魅力,表现在“自信”上。
自信,往前是自傲,自傲往前是自卑。大凡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常以自傲的形式掩盖自卑。夏天鼓噪的青蛙,并不因它气囊的肿胀而变得高大;沙漠中的骆驼,并不因驼峰的干瘪而变得渺小。自傲,是畸型心态,自信才显示人格力量。
为人处世的准则——逢恶不怕,逢善不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对我不恭,我对你不敬。欺负弱者的人,并不高大;打败强者的人,才是真正强者。
女性人格魅力,表现在不“媚”。
所谓“媚”,就是媚人、媚俗、媚事。言过其实的夸张,过分恭维的假话,故作天真的姿态等等,都是“媚”态。
当然,女性既不要咄咄逼人,也不要一味迎合他人。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现了传统的仁爱思想。只有尊重别人,女性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所谓“绿茶味”,无非是说,女人不是风,不是草,而是树。纤细中有坚韧,柔弱中有坚定。哪怕云遮雾绕,茶树的枝条上仍有“阳光”。
女人的学识、女人的灵性和女人的人格,构成了女人的味道。
总之,女人的味道,是女性综合素质的体现。至于穿什么衣服,说什么方言,怎么走,怎么坐,怎么笑等等,都是外部“形式”,格调才是女人立身的“内容”。
第三篇、发展人性的弱点
卑怯者叹息沉呤,而勇敢者却面向光明抬起纯洁的眼睛。
——歌德
造物主创造了女人,世界就增加了色彩。
女性喜欢用“直觉”观察世界。直觉的真实和理性的预见,构成了全面认知世界的两种方式。
一个开放国家,关心身外世界的月亮、火星、银河以及浩渺无边的宇宙。人类对未知世界的热情,导致了对自身的“疏远化”。
一个封闭国家,注意力不在“天外”,而在“地上”。比如女人,她们对遥远的天体、未来的威胁(诸如天体的碰撞、生态失衡等等),并不那么感兴趣。相反,女性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现实,关注着自身。汉斯·桑德说:“女人是精神上的近视者。她们直觉的理解力,使她们对事物非常敏感,远距离的东西则无法入目。”
女性对外部世界的“疏远化”,导致情感世界的顾影自怜。
虚荣魔鬼
女性的弱点是虚荣。
虚荣,是爱美跨进了“魔鬼的门槛”。爱美和虚荣,是一根链条上的一对孪生姐妹。西方神话说,爱美之心淌过“阿佛洛狄特”河流之后,就变成了虚荣。
女人的虚荣表现为“自怜”。
女人的打扮,要占去人生十分之一的时间。
由“创伤修补术”演变而来的“整容”业,每每使女性为虚荣而付出了沉重代价。据美容行业协会提供的资料,全国十年毁脸20万张。仅2003年,辽宁省消协就受理了276件美容投诉。其中,涉及质量问题就有104件、涉及人身伤害就达64件。法院近几年收到的诉讼案中,为隆胸、割双眼皮而受到伤害的女性比比皆是。虽然官司打赢了,但脸上的刀疤永远会记住为虚荣而付出的代价。
这种倾向没有国界,尤以发达国家为甚。
美容业,好像专为女性增设的行业。在这个领域内,女性一掷千金,成为“第三产业”的大主顾。
女性注重姿色。
男人又“编织”了“金丝鸟笼”,这“鸟笼”就成为社会的审美标准。女人也说,“脸蛋漂亮拴得住男人”,“身材漂亮留得住男人。”这里,女性发明了最为精确的两个词语,一个是“拴”,二个是“留”。我想,如果婚姻的纽带,靠一个“拴”和“留”的话,那么,婚姻的天平也就失去了平衡。
男人的“助虐性”倾向,加剧了女人的虚荣,男人是“虚荣”背后的魔鬼。
恭维陷阱
女人喜欢恭维。
小时候,我听奶奶讲述过狼外婆的故事。读书时,又知道了狐狸与乌鸦的童话。当时,我真不相信谎言竟有如此大的麻醉作用。当读了《皇帝的新装》以后,我相信了。
女人喜欢听的,就是漂亮。漂亮,是女人的财富,也是一种资本,更是旗帜。
女性喜欢听的第二句是年轻。为什么社会有俗约,对女士不问年龄?年轻,是活力和青春的象征。年轻是本钱,也是“赌本”。男人非常懂得虚假恭维效果,喜欢这种“无本投资”。
有一句名言:“好听的假话,比难听的真话好听。”女人的弱点使她们最容易成为谎言的俘虏。
只有在付出了沉重代价之后,女人才真正读懂了男人捕获“猎物”的“三步曲”。
男人一般不进攻成熟的女性。因为成熟的女性,有一定人生经验。她们懂得:恭维话不能当饭吃。
男人把捕猎对象对准一些入世不深、见识不广的清纯女子。这些青春女性,正处于“做梦”阶段,男人的“无本投资”,每每箭无虚发。
短视症
女性观察问题,是直觉不是理性。她们注重形状和色彩,忽略数量和本质。
比如,当女性去参观故宫或人民大会堂时,她们特别注意人民大会堂粉黄色的墙身和高大的圆柱,以及故宫的红墙和绿瓦。她们不太注意人民大会堂台阶究竟有多少级?用什么材料构成?太和殿旁的石雕,刻了什么图案?等等。
当女性与男朋友第一次见面时;常常注意男人衣服领口是否打皱?戒指是蓝宝石还是红宝石?皮鞋为什么有一只没系上鞋带?等等。
女性把握世界的方法:凭借直觉。
女学生可以一字不差地背诵课文的每一段文字,甚至可以精确指出某一个词在书上的第几节、第几行。但如果要她说出整本书究竟说明了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时,女学生就茫然了。因为,“直觉”注意局部,忽略整体。
直觉思维,导致女性看重现实。
直觉是现实,直觉是存在。女性择偶时,注重“现实”,忽视“理想”。
不妨测试一下:A方男人有才无钱;B方男人有钱无才。那么,女性选择是A还是B?我看,B方获胜的可能性80%。
在工作的选择中,也可测试:A项工作环境舒适,但无发展前途;B项工作艰苦,但有发展前途;你说女性选择A项还是B项?
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当你与女性闲侃是,如果选择轻松的生活话题,就会谈得“水乳交融”;如果选择沉重而严肃的话题,常会觉得“话不投机”。女性对自身和现实的关心胜于对未来和陌生的关注。
虚荣后面是陷阱,恭维后面是深渊,直觉使女性“丢了西瓜捡到了芝麻”。
第三篇、发展诺亚方舟
每个人都有一面在别人内心照见自己的镜子。
——叔本华
家庭是港湾。
飘泊的航船,历经千难万险,总要驶回温柔的港湾。女人是港湾,大凡失魂落魄的男人,总在失魂落魄的时候,想起这片温馨的港湾。
神话故事
男人“编织”了港湾,女人加固了港湾。
男性和女性对于家庭的理解,有不同的含义。相对而言,女性更偏重于“家”,女性看重安全与稳定。一旦有家,才叫“嫁”。男性需要几种形式的家,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顺口溜说:“喜新不厌旧,风流不下流”,男人对“港湾”有一种全新的解释。
非洲草原的雄狮,在完成了“传宗接代”之后,它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去哺育和照顾下一代。蜂群中的雄蜂,任务就是和蜂王交配,任务完成后,它就死亡。在形形色色的动物世界里,突显了雄性动物的本色。
尽管流行歌曲《我想有个家》,唱得死去活来;《给我一次机会》,唱得煞有介事,男人真的要“回头是岸”?
丹麦人乔治·勃兰兑斯在《尼采》中说:“人类心灵被划分为两个层次,如大海中漂移的浮冰,露出水面部分光明、公整、平衡,而藏在水下的却是黑暗、混乱和倾斜。”这是人生两面性最直白的论述。
我经常听见一首时髦的诗:
我要寻找一片幽静的绿洲,
喘息一下疲惫的灵魂。
我要寻找一片勃勃的沃土,
好在这草地上打滚。
我要寻找一个宁静的港湾,
在静谧中洗涤我的心灵。
男人很会说故事,很会写诗,更会唱歌。据说,这首歌曲唱完后,真有纯情女性为此而掉泪的。
其实,男人要“港湾”,是一种喘息。什么时候起锚开航,以男人需要的满足而定,从来不是以女人的需要为指针。
我没有详细统计过古诗,但我知道,思乡、恋母、想妻的诗歌,都是男人羁旅天涯或夜宿客栈时所作。也许,失败使男人有更多精力去思考温馨的过去。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旅宿东吴船,夜深关乡思”等等,都是这种心态的写照。
非常奇怪,金榜题名或荣登状元的男人,好像很难有什么乡思别愁了?为了解释,于是,男人变了一个说法:“葬身何须桑梓地,天地无处不青山”了。
“港湾”是男人“编织”的故事。
大凡活得不顺心的男人,回到家里,妻子和儿女就成了他的发泄对象。
窝囊的男人,在外面受了气,在家里还抖抖威风。没出息男人所能做的:就是抽烟、喝酒、打老婆。
彼 岸
我们保守眼光,是农耕社会的产物。
“女人围着锅台转,男人围着地头转”,人们不敢把触觉伸向天外的世界。
最没出息的男人,在“港湾”中寻找“安慰”。结果是:最亲近的人,受到的伤害最深。
我们最爱讲的漂亮话叫“走出国门”。我不知我们的同胞有多少真正走出了国门?个别“走出国门”的同胞,专干一个勾当——骗自己的同胞。就像传销商那样,骗了父亲骗母亲,骗了老婆骗姨妹。
从黄土地走出去,黄皮肤最了解黄皮肤的心。所以,骗子屡屡出手而屡屡得手。偷渡者、“院妈妈”、有名无实的“海外旅游”、形同虚设的“中外合资”等等,不知骗了多少女性,骗了多少次自己的“母亲”。
家庭有家庭的“港湾”,国家有国家的“港湾”。
你可能听说过上海的“留守部落”,留守女士的遭遇确实比张恨水的小说精彩:男人不管在纽约、东京、匈牙利,总是耐不住青春的寂寞,总在异国的桃花源里“红袖添香夜读书”。而苦苦在“港湾”里支撑着“港湾”的女人,等来的结局是男人的“停妻”另娶妻。
为什么说“港湾”是神话?因为这个彼岸的“港湾”缺少公平。
不能只由女性去建造,而由男性来泊船。如果有“彼岸”港湾的话,应由双方去建造和支撑。
第三篇、发展笼中金丝雀
自尊、自知、自制,只有这三者才能把生活引向最尊贵的王国。
——丁尼生
自生·寄生·腐生
环顾万千物种,生物有多种生存方式:
一是“自生”。以自己的根系和枝叶维持个体生命的繁衍。
二是“寄生”。附着于另一个体生命之上,以吸食别人营养而维系自己的生命,求得物种的繁衍。
三是“腐生”。它的生存依赖于另一个体生命的死亡。换句话说,另一种个体生命的死亡为自己提供生存营养。
狮子是“自生”动物,鬣狗是“寄生”动物,乌鸦是“腐生”动物。大树是“自生”植物,长青藤是“寄生”植物,竹荪是“腐生”植物。
这些光怪陆离的生存现象,在人类生活中,也不断重复着这一规律。
田间的农夫,机床旁的工人,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无影灯下的白衣天使等等……虽然一身臭汗,一双肮脏的手,他们却是诚实的劳动者,是当之无愧的“自生”型高级种族。
那些灯红酒绿下,扭动着婀娜身段,展现着白嫩的皮肤,舞弄出“口如含朱指如葱”的姿韵者,多半属于“寄生”这一类。
那怀抱小狗,身着睡袍,养尊处优的“包二奶”。她们活着的惟一目的就是为男人“服务”。叔本华在《生存空虚说》中说:“女人的腐生意识导源这种心理,赚钱是男人的本分,花钱是她们应尽的义务。”当然,大款们也乐于奉献自己的营养,支撑她们的生命。无疑,这当属于“腐生”一族。
退化的翅膀
“生活解剖学”告诉人们:有的女人喜欢被“喂养”,而有的男人又精于“喂养”女人。
“养”与“被养”,造成了一种特殊的人类生存现象。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解决好这个问题。也没有很好的方法,能治疗这种畸型的生存现象。
——款们以钱“喂养”。
一些大款在他们“喂养”的女人中,毫不吝惜地大把大把花钱。似乎在摹仿李白“千金散去还复来”的“英雄气慨”。钱是一个好东西,钱又是腐化剂。没有钱不能生存,钱多了,也不知道该怎么生存。大款们舍得花,傍款女舍得用,这就造成了歌楼酒肆的繁荣。
——权者以权“喂养”。
“权”可以变“钱”。一些有权者常在灯红酒绿之间,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兑换”成现金。把纳税人的血汗,作为喂养自己情人的养料。这是一种奇特的“腐生”现象:傍权女的生存是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