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5923-新闻界 :新闻与官场的内幕故事(节选)-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装雅人,骨子里还是俗人,而自己选用的香水就是符合俗人的审美观的。陈元知道她指的俗人主要是指那些广告客户,如今要拿到广告的合约只靠实力是不够的。
钱冰冰手中拿着一组数据,这是陈元要她做的成本核算,陈元想知道与光明牛奶的合作商报究竟要贴进去多少钱。“陈掌柜,光明奶那边以每份报纸5分钱跟我们结算,可以捆绑发行3万份。”
陈元俯身在大桌子上按动计算器,一份24版的小报光印刷成本就接近6角,如果回收5分钱,3万份报纸每日就要硬亏进去1。6万多,全年要亏600万。他问钱冰冰:“3万份报纸能拿回多少广告?”
发行与广告的产出比钱冰冰是清楚的:“我估算了,如果捆绑3万份,靠广告是能拿回印刷费的。”
陈元有点无奈地说:“那我们就只赚吆喝了。”
《新闻界》 第五部分《新闻界》 通稿(4)
“我认为只要把读者固定下来,我们得到的效应是不能用钱衡量的。”
陈元给钱冰冰拿了一瓶水,自己也拿了一瓶:“老板的期望值是发行量12~15万。如果不搞捆绑发行,我们现在是每天发行7万份,离目标还远。看来捆绑发行还是需要的,如果大发行时再努把力,增加三五万份也是有可能的,但要贴进去的钱也不是小数目。这样吧,关于和光明奶的捆绑发行,等星儿回来再商量,先可以草签一个协议。”
钱冰冰脸上不太高兴了,这个捆绑发行的大单来之不易,是她费了多少口舌才争取来的。现在陈元竟说要等星儿回来定夺,她没好气地说:“我看我还是别管这事了,让发行部来接手吧。”
陈元看出了钱冰冰有醋意。女人都这样,哪怕是不相干的两个女人也会相互吃醋。陈元自嘲式地笑笑。
钱冰冰大概也觉得自己有点失态,便说:“你这个总编辑太小气了。”
陈元以为她是说反话:“我可不小气啊。”
钱冰冰用委屈的口气说:“我为商报做的贡献不少吧,你也不请我吃顿饭。”
陈元想,自己是应该请这位小姐吃饭,改善与下属的关系吃饭是重要的手段。“请你吃饭没问题,说吧,想吃什么?”
钱冰冰不过是说笑,见陈元答应请客,心里不觉泛起一阵甜蜜,她说:“我想吃鱼。”
陈元拿起桌上一份简历说:“没问题,我知道东方市有个鱼庄,专门做鱼。但在我请客前你要对这位老记作个评价。”
钱冰冰接过一看,是省报的摄影记者郝歌的简历,她翻了翻,除简历外大多是新闻照片:“我听说过这个人,是个怪人,但很敬业,故事不少。”
陈元问:“说说,有什么故事?”
钱冰冰在脑子里理了一下说:“听说有一次他去拍绑架人质的照片,因为没拍到人质被救与母亲相抱的那一刹那,他急得上火,满嘴生泡。还有一次他去妇女保健院拍试管婴儿分娩,因为强行进产房拍摄,结果与产妇的丈夫打了起来。还听说他个人卫生极差,省报没人愿和他同一间单身宿舍,房间里臭气熏天。”
陈元用欣赏的口吻说:“这就是个性。人无完人真说得没错,你有多少优点,就会有多少缺点。对他来商报你有什么看法?”
钱冰冰反应极快说:“那好哇,我觉得商报就缺这种顶尖的记者。晚报的上官德就是这样的记者,一方面他文笔犀利剑指腐败,另一方面他可以和一个歌舞厅的坐台小姐谈恋爱。”
陈元看着她说:“你赞成他来?”
钱冰冰肯定地点点头。
陈元说:“好,那就这么定了。走,吃鱼去。”
两人向门外走去。钱冰冰问:“为什么我的意见成了你下决心的意见?”
陈元没看她:“你天生是个商人。用商人的目光来看人,角度一定不一样,商人看中的人一定是对他有用的人。”
钱冰冰笑着说:“我什么时候成商人了?你别乱下结论。”
“我不会看错人的。你刚才提到上官德,他被何大龙派去北京了,看了他发回的稿子吗?”
钱冰冰摇摇头说:“没注意。”
陈元严肃地说:“很不错,不但采访深入,角度也很新。看得出是冒了很大风险的。郝歌人没到商报就跟我要求去北京,我正考虑派不派他去。”
钱冰冰问:“宣传部有什么说法?”她对宣传部处理晚报的事一直心存余悸,她不愿意看到商报一不小心触动宣传禁区的高压线。
陈元回答:“估计宣传部会干涉,关于非典是有具体宣传纪律的。”他看见了牛文广,便叫:“老牛,那个网吧人员打上网学生家长的事怎么样了?”
牛文广走过来说:“派出所已经把打人的人抓到了,文化部门也查封了那家网吧。但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网吧在用盗版软件,陈总,我想调查这事。”
在报社,大多数人都已叫陈元“陈掌柜”,只有极少人还叫他陈总,牛文广就是其中之一。叫什么陈元不在意,只是他总觉得这个牛文广好像跟自己隔着一层:“可以,打击盗版我完全支持,但别做出官样文章。”
牛文广连连点头恭敬地答道:“那是那是。我想让四木跟我一起做。”
陈元没反应过来:“四木?哦,就是你那个小师妹林彬啊。不行,我们商报要来一名大牌摄影记者,已经定了四木与他配合做新闻。”
《新闻界》 第五部分《新闻界》 通稿(5)
说这话时,陈元并没有计划,只是话到嘴边才这样说的。郝歌来报社还是刚刚才最后定的,在他的下意识里是不希望林彬和牛文广搭配的。当时钱冰冰一头雾水,郝歌还没来,怎么就给配搭档了?
牛文广愣了,这显然出乎他的意料,他不明白为什么一直跟着自己的林彬会突然被陈元调走,会不会是陈元对自己有意见?他用余光偷看了陈元一眼,没看出什么迹象。
陈元见牛文广没回答便问:“你不乐意?这是报社考虑采编一盘棋的问题。”
牛文广仿佛醒了,立马说:“我没意见,四木的文章是有大的进步,该放单飞了。”
钱冰冰打趣道:“老牛,打盗版看看能不能打来广告?我给你高提成。”
牛文广应付地说:“没问题,我一定努力。”
钱冰冰对陈元说:“坐我的车去吧,看看我的POLO怎么样。”
陈元对牛文广说:“一起去吧,我请钱大圣吃饭。”
牛文广赶紧推辞说:“不不不,我还有稿子要赶出来。改天我请客,还请两位领导赏光。”
钱冰冰此刻决不愿意再有人插进来和他们一起吃饭,忙说:“好啊,说话算数。”
牛文广干笑着:“一定算,一定算。”看着二人的背影,牛文广收住笑容,脑子急速转了一圈,又冷笑起来,目光中闪烁着似乎是无法遏制的怒火。
就在马诚从欧洲回来的前一天,东方市到处都在传说有一例非典病人。
有位从北京回来的大学生,下火车后去东方大学校园里的同学那里住了一晚,又去电子游戏室玩了通宵,再搭短途车回自己的老家平乐县。在家住了一天又回市里,入住一家小招待所后开始发烧至39度,他自己给非典预防办公室打电话说他可能得了非典。于是一个小时之内,他住的那家小招待所方圆两公里被警方封锁,东方大学被严查,他去过的电子游戏室被封,东方市如临大敌。
何大龙和陈元几乎同时接到消息,而且都是在床上。急促的电话响起时,何大龙从床上蹦了起来,不知怎么搞的,最近一段时间睡觉总是做梦,也不知梦了些什么,好像就是忙。他自己估计是没这么紧张地上过晚班而造成做梦的。
电话是朱香香打来的,她声音非常紧张,她不是要告诉何大龙发生了这件事,而是询问这件事的真伪。何大龙的第一反应是非典终于来了,晚报应该怎么做?他马上给贾诚实打电话,得知确有这么件事,但是否是非典省卫生厅尚未认定。已经派了三路记者出动采访了,一路在现场,一路死守省卫生厅,一路包围医院。何大龙对贾诚实的安排是满意的,现在要考虑明天的报纸怎么做?宣传部的态度他心中是有数的,但自从来到报社工作,特别是值晚班以来,他不得不考虑报纸的可读性问题,以前坐在办公室指手画脚现在看来真是为难媒体了。此次涉及非典的报道既要慎重又要有可读性,还要体现报道的重要性和晚报的权威性。非典的报道弄不好会造成社会的巨大恐慌,这是决不允许的,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他给在北京的上官德打电话,要他立刻去卫生部和国家疾病控制中心采访,看看北京对此有没有反应。又给朱香香回了电话,告诉她无需恐慌,还没定是不是非典。
打完一通电话后何大龙又躺下,想再睡一会儿。可睡不着了,在床上翻来覆去,索性爬起来打开床头灯拿过《真理与方法》翻看,这是下意识地看书,他知道此刻看书不可能看进去,但好像除了拿本书在手上看,便没什么可做了。他脑海里一刻也没停止思考明天晚报报什么。
陈元没有像何大龙那样呆在家里,而是一接到电话就起床到了办公室,他认为不在一线做出的判断,很可能会错。到办公室以后,第一件事是立刻找郝歌,此前商报已决定聘他为首席记者,陈元告诉他这次做非典就算是他的热身,希望他和林彬能把这条新闻做大。
事情涉及到平乐县,听说牛文广跟平乐县关系好,于是陈元决定派他去平乐看看能不能挖点猛料。到此陈元的脑子里已基本形成如何做明天的版面了,最少做三个版,这样的本土新闻是非常难碰到的,但必须把握好基调,将正面的东西放大,不能让人抓住把柄,更不能有有意制造恐慌之嫌。他同时决定明天早上全体编辑记者上街卖报,借此机会扩大商报的知名度。
在下午的编前会前,各路记者的消息都反馈到了陈元的办公室,其中最精彩的是郝歌居然拍到了那位自称是得了“非典”的大学生在医院的照片。
郝歌与林彬赶到位于解放东路的阳阳招待所附近时,这里已没什么人,只有几个警察在拉好黄线的外围坐着。林彬问警察后得知,120救护车来时,这里围观的人很多。可一听说是“非典”,围观的人瞬间就不见了,而且家家户户都关门闭窗,整个街区都吓得颤抖不止。郝歌拍了几张照片后与林彬赶到120急救中心,在这里得到了两个惊人的消息,一是那辆去接病人的救护车,居然在接了病人后还去加油站加了油;二是所有参加去接病人的医护人员均未采取防范措施。郝歌听后有点害怕,林彬更是眼泪都快下来了。她问郝歌:“我们还能回报社吗?”他俩对北京等地如何防范非典的措施非常清楚,像他俩这样近距离地接触了有关人员,就必须隔离。郝歌说现在还没完成任务,于是又赶到医院,打听到病房后,采访便止步了,因为所有人都缄口不言。郝歌在病房外围转了几圈后发现在病房的对面有一幢楼,他跑上楼,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在走廊上忽然找到一扇可以俯看病房的窗子,用相机长焦镜头一拉,病房里的情景一目了然:几个医生穿着防护服在和一位年轻人谈话,年轻人表情呆滞,半躺在病床上。郝歌一阵狂拍。林彬向陈元请示能不能回报社,陈元考虑了一下,告诉他们立刻去他租的宿舍,离报社不远又是独门独户,里边文图传输设备都有。
从下午3点郝歌与林彬就躲进陈元的住处开始弄稿子。郝歌拍了近100张照片,有事发现场,120急救车,加油站等。最精彩而且独家的是病房里的情况。林彬写了一条300字的消息和一篇800字的新闻特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他们是如何采访的都交代清楚,并特别提出了防非典的漏洞问题。
陈元简单看了照片和稿子后很高兴,郝歌这杆枪是用对了地方,林彬的稿子也扎实客观。他指示总编室配发言论,题目是《防非典大意不得》。本来心情很好的陈元在编前会上得知牛文广居然没有去平乐县采访时大发脾气。
牛文广知道非典的厉害,他没敢去平乐县,而是给县委祖国书记打了个电话,让县委宣传部组织稿件。谁知祖书记在县城实行大隔离,所有上班的人提前下班,警察和民兵上街执勤,弄得平乐县城几小时内就变成了“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冰冷的县城。县委宣传部把这当政绩来描写,洋洋几千言,牛文广简单改了改署上自己的名字,就报到编前会了。
陈元把牛文广叫到办公室指着他说:“老牛,你还有点新闻良心吗?你可以不去现场,但决不能把你没见到的东西当做你见到的说给读者听。”
牛文广狡辨道:“我不是不去,而是临时有事。”
陈元反问:“有事为什么不报告?”
牛文广说:“我怕你派不出人手,耽误了事。”
《新闻界》 第五部分《新闻界》 通稿(6)
“你放屁。”陈元大吼一声。“你是怕死才不敢去,你是推卸责任。你说,你是怎么跟平乐县的同志说这事的?”
牛文广没想到陈元会如此发脾气,他也很想骂陈元,他心里对陈元把林彬调走有气。好汉不吃眼前亏,他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我没说什么,就讲市里发现了一例非典,这个人到过平乐县。”
陈元不知怒火是怎么冒出来的,他看了稿子后就怀疑是牛文广在与平乐县联系时夸大了事实,果然如此:“牛文广同志,你怎么知道这个病人就是非典?你有什么权力制造这种恐慌?现在好,平乐县一片慌乱,那位县委书记的行为可能已让平乐的百姓吓破了胆。你只不过是个记者,你的职业道德是要你拿出你所见所闻的东西,而不是去躲避,更不是去散布流言。”
牛文广反驳道:“请别上纲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