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020-一路寻欢-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代,强烈的反差像个哲学命题,让人深思。    
    千佛寺,其实应该叫千佛塔更准确些,塔身周围就是民居和佛具商店,空间逼仄得让人觉得这么多的佛像聚在一起呼吸都有困难。看着层层叠叠的小佛像组合成13层高的塔,不禁钦佩起菩萨们的团结精神来。他们会羡慕印度教的神吗?一神一庙的惬意生活难道不是菩萨们向往的吗?    
    巴德冈    
    到了巴德冈的杜巴广场,即使没有导游指引,游客也不会忽视光彩夺目的王宫金门和精巧迷人的五十五窗宫。金门为鎏金铜铸,门上的女神雕像无不体态丰盈,呼之欲出;飞檐之上排列着的狮、象、鸟也各司其职地尽着看守之责。金门东面就是四层砖木结构的五十五窗宫,暗红的宫墙上排列着55扇黑漆檀香雕花木窗,其精细程度只能用巧夺天工来形容。更让人惊奇不已的是,经过近600年的风侵雨蚀,其上精美的花纹依然清晰如初。王宫开这么多窗户是匪夷所思的,这样做太不符合安全原则。谁都知道,王宫的幸福是属于最高统治者的,而那么多等待宠幸的漂亮王妃则寂寞地打发着长长的日子。“这么好的鼻子,这么好的嘴巴,这么好的眼睛闪泪花。”这是一首现代歌谣,却像是唱给古代王妃的。或许正是因为寂寞,王宫才需要这么多格窗让王妃们窥视宫外熙熙攘攘的世界。谁能说平民的生活就远离幸福?    
    游览巴德冈,尼亚塔波拉庙是无论如何不能错过的,因为它是尼泊尔最高的印度教神庙,供奉着希提拉克希米女神。神庙高达30公尺,要爬上五层平台的上百级阶梯才能到达顶端。有趣的是在每一平台的阶梯旁,都立着一对像是收“买路钱”的威严雕像,并依照力气的大小由上往下排列:希提拉克希米女神、神鹰、狮子、大象、大力士。据说每层雕像的神力比下一层雕像大10倍,而大力士的神力要比凡夫俗子大10倍。瞧那硕大无比的雕像,该不会有人动与之比试的念头吧!    
    尼亚塔波拉庙前有一个小广场,广场上有一座老建筑,据说原来的功能类似于中国的戏台,是用来奏乐给神听的。其实,尼泊尔悠扬舒缓的乐曲,不仅神爱听,我也爱听。在帕坦我买了三盘CD,听着听着,思绪就会被带到那辽阔而纯净的地方。黄昏时分,明明暗暗的“乐楼”有一种雕塑的美感。我拾阶而上,在顶层走廊的一角坐下,要一杯咖啡,俯视广场上悠闲漫步着的僧侣、美女和商人,我仿佛拥有了希提拉克希米女神俯瞰众生的优越感。    
    天色晚了,我不得不放弃飘浮云端的优越感,走出巴德冈古城。暮色之中,呼吸着乡野清爽的气息,我还是感到开心。被尼泊尔灿烂的古迹“狂轰滥炸”了两天,终于可以静下心来理一理紊乱的思绪了。    
    旅行提示:    
    旅行者最好住在加德满都,从这儿到尼泊尔第二大城——帕坦只要5公里。帕坦是金属雕刻手工艺制作中心,出产铜器,尤其是佛像铜器特别精致,而且价格也较其他地方便宜,有兴趣的人最好在当地购买。从加德满都往西12公里就是尼泊尔历史名城——巴德冈,这里的木雕工艺举世无双,过了这村就没有那店,太犹豫就会懊悔的噢!加德满都有个泰米尔街,这儿是自助旅行者的天堂,能找到条件不错又价钱便宜的旅馆,而且还是购买尼泊尔特色产品的理想场所,如帕什米尔披肩、印度莎丽、纸灯罩等等,在中国的砍价功夫可以尽情地在这儿发挥,有的商品打个四五折也不是不可能的。    
    


尼泊尔尼泊尔的激情旋律

    尼泊尔就像一个得到神灵庇护的国度,国家虽然窄小,却集中了太多奇妙的景观。从海拔70公尺一下子升高到世界最高峰8848公尺,极具戏剧化的地形孕育了无数的溪谷、冰河和雪峰。于是,喜欢登山的探险者来了,热衷皮筏漂流的勇士来了,钟情丛林穿越和狩猎的人来了。难怪有先行者说,尼泊尔是个人见人爱的地方。    
    飞翔在世界最高峰    
    在我看来,登山是一种很奇特的爱好,尤其是去挑战喜马拉雅这样高得每走一步都要喘好几口气的山脉。本质上,人都是好高骛远的,因此高山的诱惑总是让人前仆后继。即使是古代圣哲也热衷此道,经常跑到高处建庐苦思冥想,也难怪他们的哲理一般人都参不透。    
    喜马拉雅山脉是传说中“众神的住所”。如果叫我步行去参观这样的神仙之地,打死我也不干。有人问我,飞着去干不干?呵呵,还有这等好事!去,当然去喽!    
    尼泊尔人很煽情地将这样的飞行叫做“触摸圣母峰”(圣母峰是尼泊尔对珠峰的叫法)。加德满都国际机场边上有一个小机场,停的都是小飞机和直升机,候机厅有点乱,像中国县城的长途汽车站。我们的小飞机坐了13名游客,每个人都靠窗,按理说这是很周到的安排。可是,当飞机沿着喜马拉雅山脉一侧飞行时,只有一半的人能欣赏到绵亘不绝的雪峰,另外一半人则要等到飞机调头返航时才能看到。谁有耐心面对秀色而不先投之一瞥?结果无论去还是回,大家都挤到了一块,兴奋的叫声随着六座8000公尺以上的雪峰次第出现而此起彼伏。距离雪峰这么近,有人单相思似的希望看到中国登山队员举着五星红旗向世界最高峰攀登。中国人习惯赋予各种活动伟大的意义。登山成了壮举,面对自然总想将征服作为荣耀。在这一点上,那些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外国人反而显得矜持些,他们喜欢将它视作对个人生命极限的挑战。如果将他们的生命荣耀与那些纸醉金迷的俗人分享,估计他们是不乐意的。    
    在飞机上,空中小姐给每个游客发一张雪峰分布图,上面标着每座雪峰的英文名字,她们轮流到游客身边指点迷津,并安排每位游客到飞机驾驶室内体验在空中环顾四周的豪迈感觉。    
    喜马拉雅山是中国与尼泊尔、印度、不丹、锡金等国的界山,峰顶终年积雪,也只有神仙敢居住在这样清寂寒冷的环境中。没有人间烟火的撩拨,没有爱恨交加的嘈杂,即使不是神,心灵也会被擦拭得跟神一样纯净。然而,红尘的魅力从来不会因为圣境的存在而有任何锐减,人类总会紧紧抓住手中之雀,然后欣赏着空中的飞雁,他们分得清理想与实惠,他们更喜欢伸手可及的东西。当然,也有极少数人不与世界潮流保持一致。他们将攀登圣母峰当作事业,认真而执拗地沿着死亡的边缘去接近理想。好在这种人不多,半个世纪里也就575人在圣母峰顶喘息过。有点美中不足的是,这些人冒着生命危险登顶成功后,竟然没有神仙夹道欢迎,也没有官员在现场给他们颁发荣誉证书。不像我们走下飞机时,机长无比认真地在“触摸圣母峰”证书上签名,并郑重地递给我们。想想这件事特别可笑,谁会将这张证书挂在自家墙上呢?莫非这样的证书是专门为虚荣的中国人制作的?    
    在“触摸圣母峰”的50分钟里,每个游客都像被注射了兴奋剂,眼睛有忙不过来的感觉。在数不胜数的世界之最中,没有哪个之最像世界最高峰那样令人震撼。我在旅行日记里写道:“轻易地到达总被认为是肤浅的。可是,飞临珠峰,俯视珠峰,还是令人震撼!有时,肤浅的快乐竟然不可思议地类似于深刻的愉悦。”    
    旅行提示:    
    “触摸圣母峰”的观光飞行是尼泊尔最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旅行者一定要参加。个人购买观光飞行机票为106美元,交给旅行社每人要交120美元。    
    旅行者最好带一台变焦相机,以便将喜马拉雅山脉的雄奇景色一并带回。    
    激情漂流在翠苏里河上    
    总是过着微波不兴的生活,现代人才会将激情变成桨,变成橡皮艇,变成波峰浪谷间的尖叫……    
    漂流运动有一个很感性的专业名词叫“白水漂流”,白水是指流水和岩石碰撞后产生的白沫,人在其上宛若漂于粼粼波光之中。    
    尼泊尔天生就是一个放牧激情的地方,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部的翠苏里河急泻而下,几千公尺的山体之间有仇似的,翻腾着冷冷的水。这样大的水流落差,这样多变的水势,正是白水漂流爱好者的天堂。    
    从小都以为寄情山水就是撑着一叶扁舟在波平浪静的湖面上悠游,没想到现在要视死如归地套上救生衣,跟一帮陌生人在异国的河流上同舟共济。当迎面大浪打来,当有人被恶作剧掀下水,我觉得自己好像上了“贼船”。有太多的跌宕起伏,两岸的山水长卷就像动画似的,晃悠着一种永不停歇的美丽。印象最深的是河流上每隔几公里都有一座吊桥,颤颤悠悠地有人走过,抱着猪草,或牵着小牛,那是中国水墨画般的诗意。每逢此时,我们会高声向他们喊“HELLO”,没有回音,不知是听不见还是听不懂。    
    操桨弄舟,中流击水,这样的豪情从来都是壮士的专利。这会儿我也拥有,因为救生衣让我变得有恃无恐。三个小时的漂流,人们并不满足于与水斗的欢乐,与人斗也其乐无穷呢!四艘橡皮艇你追我赶,彼此用桨向对方击水。有一艘艇上居然暗藏了一只水桶,可想而知在一桶桶水的浇灌下,还有谁能保持身子的不湿?湿了就不怕了,胆大妄为开始了。在水势稍缓的地段,大伙儿干脆主动下水顺水漂流,那些脂肪厚的胖子还能抵挡一阵源于冰雪消融的流水,我不行,很快狼狈地爬回橡皮艇,接受阳光一丝不苟的抚慰。    
    在一片河滩上,我们停舟午餐。大伙儿都将湿的衣服脱下来,放在礁石上晒,只穿着裤衩,野人似的。然后每人拿两片面包,就着打开的鱼罐头、黄豆罐头,将肚子填满。    
    因为多山,尼泊尔的道路弯曲而窄小,沿着翠苏里河的山腰有一条国道也像蚯蚓似的。从加德满都到奇湾森林公园,这是惟一的通道。对于晕车的人来说,这条悬在半空的山路肯定会让他们的肚子翻江倒海,而漂流三小时等于少坐了几十公里的车,享受激情和避免晕车可谓一举两得。    
    午餐后又漂流了一个小时,我们湿漉漉地上岸,身上最干的就是喉咙了,因为口渴,因为欢叫得太频繁。    
    旅行提示:    
    尼泊尔的翠苏里河漂流可以团队报名,也可以个人到漂流点买票,差价很大。三小时的漂流含午餐,个人报名只要12美元,而参加旅行团就要40美元。    
    漂流时,宜穿单薄的衣服,最好穿凉鞋,穿好救生衣尤其重要。遇到急弯不要过于紧张,靠近岩石时要用桨撑离。漂流分为五级,没有漂流经验的人宜选三级以下,而四、五级漂流是专业人士才能把握的。    
    


尼泊尔丛书穿越敏感地带

    点着煤油灯聊天,伴着虫鸣入眠,骑着大象穿越丛林,乘着独木舟随波逐流,徒步于堆着沙袋、荷枪实弹的岗哨之间,这样原始神秘的日子居然让我经历了,回想起来总觉得像梦。    
    奇湾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尼泊尔与印度交界的地方,雷普提河流着流着就流到了印度,汇入神圣的恒河。10月份了,这儿的天气还是出奇的闷热,跟中国南方的酷暑无异。尼泊尔的反政府军就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为构筑他们的乌托邦理想而不择手段,几起绑架事件已经让尼泊尔人惊心。丛林探险因此而变得名副其实。    
    有几排小木屋围成了一个院落,一种简朴干净的农家感觉。当敞篷吉普车将我们送到这里,这群风尘男女最迫切愿望就是洗心革面。将色彩缤纷的内衣晾晒在屋檐下,本以为像熨斗一样烫的天气,衣服会神速地干了,可是服务员告诉我们,晒一天也不见得能穿,弥漫在尼印边境空气里的潮湿有一种化不开的执拗。奇湾只是尼泊尔语的中文音译,可是它确实是神奇的,生活在这样不可思议的空气里,动植物想不神奇都不行。独角犀牛就是这里最著名的特产。    
    大象的个头真大,大得猛兽们想啃它都不知该从何处下口,于是,只好把它当作大哥,并敬而远之。坐在大象背上,视野极好,惟一可怕的是树枝随时可能划伤皮肤,好在象夫坐在前面,用铁钩开路,遇到拨不开的粗枝,他会用铁钩敲击树枝提醒乘客注意。看着大象每踩一步都在泥泞的土地上留下粗野深陷的印痕,就明白为什么长久以来东南亚人都将它当作神来崇拜。    
    密密麻麻的乱草,枝叶纠缠的灌木和高耸入云的树林,每种类型的地盘都是不同动物的领地。惟有大象能这样从容地借道而过并全身而退,一路上看到了慵懒爬行的蟒蛇、顾影自怜的孔雀、胆怯奔逃的梅花鹿和涉水而行的独角犀牛,而那些不知名的鸟儿则孤芳自赏地在高枝上梳理着洁白或灰黑的毛发,这些动物的共同特点就是都不爱跟大象打招呼。即使在动物界,伟大者也是孤独的。只有势力相当的人才会成为敌人或朋友。    
    走出丛林,我们就在雷普提河畔让大象帮助冲澡,大伙儿学象夫喊着“巴哈,巴哈”,大象就会乖乖地用长鼻吸水,然后喷向我们的身子。这是令人难忘的一幕,每个人都因此而喜欢起大象的温情,夸它不愧是食素者的楷模。    
    从资料上获悉,在20世纪初,奇湾丛林一直是英国皇室最钟情的狩猎地。英王乔治五世曾带着威尔士王子来这儿狩猎旅行,仅11天内就杀了39只孟加拉虎和18头犀牛。历史上,多少帝王将相和草民村夫都以猎杀动物来证实自己的威猛,他们甚至将动物的头或骨架挂起来,数量越多越荣耀,这是多么残忍的荣耀啊!    
    1973年,尼泊尔政府忽然怜悯起自家的动物,一统计,占地980平方公里的奇湾丛林,只剩下100头独角犀牛和20只孟加拉虎了。人要是全部吃素,是否就会变得和大象一样善良呢?经过30年的保护,目前,奇湾国家森林公园里这两种珍稀动物的数量都增加了四倍。那也不过是400头独角犀牛和80只孟加拉虎哇。    
    离开奇湾国家森林公园时清晨,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