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卡夫卡 补遗-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审判》中,K是一家银行的襄理,一天早上莫名其妙地被秘密法院宣布逮捕,却没有开庭审理,而且行动自由。后来四处奔波,托人情、拉关系,事情却毫无进展,他终于明白要摆脱法庭起诉是难乎其难的事。最后,两个黑衣人在一个黑夜里把他秘密带走处死,他终于像狗一样死去。在故事中,法院的形象是虚幻的,它的力量是强大的,从一开始逮捕就是奇怪而合法的,任何怀疑都不能允许。如同我们日常中那些堂皇的理由和习惯的思维一般,对于K的疑虑,法院总是有它遮挡的借口。而K也渐渐发现到,在这个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跟法院有关联,可事实上她们对法院也只有一种臆念上的认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是为了法院而设,人本身只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本性,当一个人的地位改变时,其他人就会露出那可憎可怖的一面,例如卡夫卡的另一部作品《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的家人。律师霍尔德、银行副经理、谷商勃洛克都是典型人物,从他们对K的态度可以很明显看出这一点。卡夫卡也就从此揭示出现代社会中制度、结构的异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精神的异化,世界是如此荒谬不可理解。
  在这部作品中,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倒数第二章中,K在偶然的情况下到了教堂,遇到一个自称是法院教士的人。他给K讲了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而故事中无论是守门人还是那个乡下人,都是命运捉弄的对象,他们都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任由摆布的角色。从这点上来说,这也为全文点明了主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异化以及这个如此道德与理性的社会的荒谬。《审判》标志着卡夫卡艺术风格的初步形成。
  而《城堡》则突出了卡夫卡作为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的艺术特色。内容主要是讲主人公K来到城堡领地上的一个小村庄,他想进入城堡,但城堡方面总是设置重重的障碍。尽管K假扮成土地测量员、勾引官员的情妇、拉拢村长、委身在村学校当守门人等等,就是为了进入那神秘的城堡。可是他即使使尽浑身解数也没有办法进入城堡,甚至连个官员的面都见不到。文章并没有交待整个事情的起因、结果,但我们很自然就融入到它的情节中去。在全文中,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人物。其一是主人公K,作者就是透过他的心来观察一切。他同时也代表了现代社会中人的眼光。其二是众多城堡边缘的人物。具体说来,几乎所有现身的人都属于这个范围,例如从村长、教师到老板娘、弗丽达到巴纳巴斯、奥尔珈。事实上除了K隐隐约约望见过城堡之外,K(同时也是我们)都只是从这些人的口里的描述来进行对城堡的猜想和推测,对于真正的城堡,我们毫无了解。其三就是神秘的城堡,还有它的众多的官员如索尔蒂尼、克拉姆,他们是不可见、不可触摸的。他们给人感觉是空洞、虚幻、缥缈的,引起的是读者奇特的怪异的感觉。如同《审判》一样,《城堡》的人物语言也是充满了现实的逻辑,但在它背后却是深深的荒唐与讽刺。主人公K一旦拥有了进入城堡的这个意愿,他就如同落入了一张无形的网,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济于事。尽管 他也可以逃脱、退却,就如他的情妇弗丽达所说的,他们可以找个地方,逃得远远的,但他的 灵魂却注定要进入城堡的,这不需要理由。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也几乎在全文末尾,作者引入了K与奥尔珈的谈话,多少让我们窥视了作者的意图。因为阿玛利亚的美丽,她对邮差的无礼就导致全家的灾难。人们纷纷与他们家断绝来往、避犹不及,他弟弟为了赎罪,去担任了个无意义的邮差的职务,尽城堡官员方面都没有任何的表态。这点在使我们惊讶、愤怒的同时又有一丝悲凉,这在现实中又未必不存在呢?在物资近乎主宰人类的今天,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发生了改变。工业机器的轰鸣、国家机器的统治、僵硬道德伦理体系的束缚,使人不断残缺。就像黑格尔的观点一样:现实只有如同在像古希腊那样的环境下,人才是真正美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完整的人。卡夫卡揭示出的是作者的困境也是现代人生存的困境,我们可以这样理解,K为了无意义的目标受到了无意义的阻拦,而它们都是无意义的。难怪美国作家W·H·奥登说:〃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
  卡夫卡的艺术手法是丰富的,他善于用冷静客观的叙述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夸张、怪异的画面,把虚妄离奇的现象与深刻的本质联系起来,给读者以超乎想象的想象空间,使人对于人类及自我存在有新的认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从中得到对自身的反省与对现实困境的深刻认同。从这点来说,无疑,卡夫卡的思想是超越他那个时代的。 
 
 
简述弗兰茨。卡夫卡及其作品特点
 
  梅子君
  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1年入布拉格大学学文学,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迁居柏林,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 
  卡夫卡的主要作品有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情绪的短篇小说《地洞》(1923);通过小职员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1912);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毙的长篇小说《城堡》;借银行职员约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本质的长篇小说《审判》等。 
  卡夫卡(1883-1924)创作的成熟时期(1912-1924),正值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表现主义运动方兴未艾之时(1910-1924)。表现主义运动既是一次思想反抗运动,也是美学变革运动,对20世纪的德语文学乃至欧洲文学产生过深远影响。单就美学变革而言,这场运动深刻地经历了“反传统”的过程。它剧烈地颠覆了在欧洲长期居主导地位的″模仿论″美学,而代之以“表现论”美学,即把艺术创作习惯于对客观世界的描摹,转向对主观世界的表现;从强调外部的真实,转向内在的真实。这股“向内转”思潮对卡夫卡的创作起了决定性作用,他的作品具有表现主义的许多特征。诸如表现主义所强调的内在真实,所追求的梦幻世界,所爱好的怪诞风格,所崇尚的强烈感情,所习用的酷烈画面等等,都在卡夫卡作品中烙下鲜明的印记。不了解表现主义的美学特征及其与卡夫卡创作的关系,就不可能很好地阅读理解卡夫卡的作品。 
  那么,上个世纪初兴盛于欧洲的表现主义又是怎样的呢? 
  所谓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文艺思潮。它首先出现在德国,盛行于奥地利,进而在瑞典、波兰、英、法、美等国广为流传。它起于绘画,后来在音乐、戏剧、小说、电影等整个文艺领域中获得发展。 
  单就表现主义文学来说,它是以表现主观感受而著称的。他们的口号是“表现精神,不是描写现实”。竭力反对现实主义按照现实的本来面貌来描写现实的原则,主张表现外部世界在人的内心世界的折射。德国的表现主义者声称:“世界存在着,再去重复描述它还有什么意思呢!”,因此,他们主张向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挖掘,即着意于表现主观感受的精神,如在现实世界里由于种种压力产生的恐惧感、灾难感、孤独感、无能为力感和无所归属感等等。 
  在表现主观感受时,表现主义者主张突破表现现象,直取内在的实质,跨越个别现象,而展示抽象的品质和永恒的真理。这就是说,表现主义所表现的不是生活中的个别现象,而是在较大时空范围内,对现实作整体的思考,他写描述出的不是“肉”,而是“筋骨”,它展示出的不是“表象”,而是“灵魂”,它传达的是人的“灵魂”在外部重压下的变形、呻吟,哭嚎,它所探索的是大主题,如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异,精神价值高于物质价值,等等。 
  表现主义小说和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不是人的“原貌”,大多是由人衍化出来“衍生物品”。这类人物形象往往只是共性的抽象和观念的象征,经常没有姓名,身世来历不清,也没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卡夫卡的小说《城堡》和《在法的门前》,是表现主义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卡夫卡的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暗喻意义很强,感觉具有后期的超现实主义诗歌的某些特点,但他的作品所表达出来的含义又远远超过了超现实主义诗歌所能容纳的意义。他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我们用平常眼光所不能看到的被层层表层琐碎意识包裹的冷漠世界,我们在卡夫卡的作品当中,看到的是事物巨大的血管,和它裸露出来的雷鸣一样搏动的神经脉络,这样的隐秘的微观世界是多么的难以令人把握,因为人们的内心世界里,在那样的一个时候,在某种不能自知的意识里,充满了瞬息万变和各种意念相互交织的说不出来的情绪。这样的一些情绪在他的作品中感觉到了。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为我们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一阵阵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为人类的未来担忧。每位读者在读卡夫卡时都会有自己的感触、联想、理解、思索。 
  但如果在阅读卡夫卡作品的过程中过于拘泥于表现主义,好像还不够完全。正如德语现代文学另一位滥觞于表现主义的领军人物布莱希特许多地方超越了表现主义一样,卡夫卡的作品也不是任何一个主义所概括得了的。事实上后来的超现实主义诗歌也可以从他这里找到渊源。卡夫卡曾被同代人看成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但是当后来人翻阅卡夫卡写下来的既象梦语一样的书稿时,却又发现他原来是一个天才,是先知先觉的人物。他的写作不是为了赢得什么荣誉,获得什么利益,写作只是他的生存方式,是表达自我的手段,是他生命燃烧的过程,这也就是他临逝世前嘱咐他的朋友要把手稿付之一炬的原因。
  我们今天还能从整体上较全面地了解卡夫卡,还能看到他较丰富的创作,得感谢引导卡夫卡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马克斯。布罗德先生,卡夫卡临终时嘱托他烧毁所有的手稿,但他深知卡夫卡作品的意义,他没有遵嘱行事,而是将其整理出版,为世界文学宝库保存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也使卡夫卡成为一位影响全球的著名作家。今日我们在缅怀卡夫卡的同时,也为马克斯•;布罗德先生对朋友的诚挚所感动。 
  卡夫卡对文学观念和形式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卡夫卡唤醒了沉睡了一个世纪的诺瓦利斯的“幻想”,取得了后来超现实主义者提倡,但在他们的实践活动中未能真正超越过的成就。 
  只有将梦幻和真实相融合,才能诞生出真正的文学,真正的文学是来自人的灵魂“地洞”里的声音。今日重读卡夫卡,对当下的文学写作者们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2006/04/30 
 
 
卡夫卡的梦魇
 
  郭秀娟 
  在二十世纪的现代文学界,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无疑是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和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哥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这是美国诗人、剧作家奥登(W。 H。 Auden)对卡夫卡的赞誉。与卡夫卡同时代的德语小说巨匠托玛斯?曼(Thomas Mann; 1875~1955),也称赞卡夫卡的写作是「精心设计、充满好奇的缜密、客观、清晰透明、适切的文体形式,一个准确写作的保守主义者。」 
  然而,对大众读者而言,卡夫卡的作品代表著现代人的疏离与寂寞、孤独与绝望,在困境中不断探求、寻索出路,却往往发现生命的怪诞与荒谬;人,发现自己处在世界庞大组织底下,竟然无路可走。卡夫卡因此被推崇为存在主义的先驱,被冠上虚无主义、不可知论者,甚至无神论的头衔;人们普遍认为卡夫卡必然也是病态、忧郁、怪僻与荒诞。 
  直到一九五三年,卡夫卡终生不渝的知己马克思?布劳德(Max Brod; 1884~1968),写作《卡夫卡传》,展现卡夫卡不同的形象和多面的色彩,他更从民族心理、犹太教教义和宗教神学出发,详细分析卡夫卡的精神世界及作品的深层含义。虽然学术界不少人批评布劳德:过分从宗教和神学解读卡夫卡,但没有人能否认,在这个世界上,无人能比布劳德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卡夫卡。 
  二十二年终生不渝的挚友 
  布劳德与卡夫卡,都是住在捷克布拉格的犹太人,同样主修法律,同样是以德语写作的文学家。两人在一九○二年相识,成为终生最亲密的朋友。 
  卡夫卡于一九○六年取得法学博士之后,进入保险局担任临时雇员,由于写作时间锐减,于是他和布劳德花了很大心血,寻找时间较短的正式职业。结果卡夫卡进入半官方的「劳工事故保险局」工作(1908~1922),布劳德则进入邮政总局担任法律顾问。两人上班时间都是下午两点结束,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下班后一块用餐,然后约好晚上再见面,讨论他们所喜爱的文学(卡夫卡最爱哥德和福楼拜,也喜欢阅读圣经)。两人的交情简直可以用「秤不离铊,铊不离秤」来形容。 
  布劳德比卡夫卡更早成名,第一眼就看出卡夫卡的创作天才。他是卡夫卡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和评论者,珍视卡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