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33-17岁 我在美国当"政客"-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单,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很动感情地反复抚摩他们才找到的名字。找到了这个名字,他们就可以安心了,因为他们的家人、朋友或者是战友,已经被人记住了。他们的牺牲得到了肯定,得到了最起码的承认。      
    美国人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我们大都知道美国士兵的脖子上挂着入伍时候分发的两块金属名卡,俗称“狗牌”儿。而这两个牌子挂在一个链子上,士兵被要求时刻佩带。具体两个牌子上是否有任何不同,我没有去求证。但是工作的原理十分的简单。两个名卡,如果一名士兵阵亡,那么他/她的战友或者别的什么人就会从他/她的脖子上扯下其中的一个名卡。回到营地之后持名卡报告,在核对士兵遗体身份的时候就会用收回的名卡和留在士兵身上的名卡进行核对。从而确认每个士兵的身份,而即使带回来的名卡找不到相应的遗体,那么至少也可以保证阵亡士兵的名字记录在案。        
    


第四部分:父亲节 神游华盛顿父亲节 神游华盛顿 9

    在越南战争纪念园就可以隐约地看到不远处的林肯纪念堂了,可是我们当时却已没有力气再四处游荡。而我的两位伙伴竟然说要去吃饭。……我们随便在越南战争纪念园里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喝了点在美国遍地都是的那种免费饮水器里的水。看着络绎不绝的访客翻看、查找着自己认识的在越南战争中牺牲的那个人,继而认真地去找那个名字,我们也只剩下无奈。  我努力尝试在人群中照一张墙体全景的时候,发现了许多令人感动,或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墙体前是连绵不断的一排鲜花附带贺卡,还有花篮,当然,我想这和父亲节应该依然有关。而在我试图构图拍下一张部分墙体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贺卡,手写的正文透着质朴,烙印在那并不华丽的纸上,上面的文字让人感觉字字都透着真情。卡上端标示出了这卡是为了纪念哪一位。“Hi Dad… Happy Father’s Day。You would think after all of these years celebrating Father ’s Day would get easier on me but they don’t。 There isn’t a day that goes by whe n I catch myself thinking about you。  大意为:“老爸好—父亲节快乐。你会认为这么多年之后,庆祝父亲节对我说可能会更容易,但是一点也没有。在我发觉我在想你的每一天,都是那样度日如年。”这张照片我给很多美国朋友看过,无不为之动容。      
    战争是可怕的,而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似乎是永远也无法理解的。我到了美国之后,甚至在回到中国之后都无数次地向那些中国的、美国的老兵们请教他们的战地生活,希望能从只言片语中得到关于战争真实一面的点点线索。似乎,战争的可怕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他们说,战争最可怕的不是上战场,不是刀剑相向,甚至不是临死的感觉。而是躲在战壕里的恐惧,是远离人性的孤独,是一种被训练出的古怪。面对战争的残酷才知生命究竟是个什么东西。那么,这越南战争纪念园标志性墙体上的五万多个名字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不能悉数读过墙体上的每个名字,但是我明白每个名字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每个名字都给一些人带来了无法平复的伤痛。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在此变成了无数个规整的名字,只有那些不被我们所了解的故事站在一个个名字后面。这些名字的意味是家庭的残缺,被拆散的爱情,没有了亲生骨肉的痛苦,痛失挚友的悲哀……这些人为了他们的国家而捐躯,仅此一点,是值得尊敬的,即使他们是我们曾经的对手。      
    疲惫地走出越南战争纪念园,看到了熟悉的林肯纪念堂,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种不可抗拒的感觉,使我想要再次进入那殿堂。      
    南北战争VS台湾独立      
    再次失望,因为我又隐约看到林肯纪念堂的部分在修葺之中。又要归功于恐怖分子,林肯纪念堂已经被孤立起来了,那种可以在纪念堂周围自由徜徉之感已经被无情剥夺了。这样那样的木栅栏、铁丝网以及水泥墩把林肯纪念堂孤立了出来,除了让人震撼敬畏之外,这更让游人和林肯纪念堂之间产生了相当的距离感。    
    林肯纪念堂就坐落在国会大草坪的西端,的确,也许没有什么能够像这纪念堂一样更协调地融入朗芳先生的整体规划之中。林肯纪念堂实际坐落在一块被路环绕,酷似一个大环岛的高地上。不过,现在的高地周围虽然道路犹在,可是已经不能通行车辆。究其原因,是美国在2001年遭受恐怖袭击后的安全保护措施所致。华盛顿的戒备森严谁都可以想象,只要有任何保护理由的目标都被秘密服务处探员和各种障碍物围个严严实实。事实是这种做法的确很煞风景,但是眼下美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与风景比起来,安全似乎要重要得多,这就叫现实。      
    在林肯纪念堂的西边可以望见阿灵顿国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而在东面,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及国会山处在一条直线上。1910年,两名国会议员加入到动议为林肯修建纪念建筑一事。谢尔比·库罗姆(Shelby M。Cullom)与约瑟夫·坎农(Joseph G。Cannon),两位在伊利诺伊州(Illinois)林肯老家就认识林肯的议员促使塔夫总统(President Taft)在1911年2月11日签署了关于修建纪念林肯的建筑物的有关法案。法案确定建立林肯纪念建筑委员会(Lincoln Memorial mission)来管理此项目,并开出200万美元的补助,而最终耗费了300万美元。      
    事实上,在委员会最终确定在波托马克河旁的高地上修建林肯纪念堂前,他们考虑了许多种选项和位置,其中甚至包括了高速公路和巨型金字塔。林肯的一位秘书,约翰·海依(John Hay)支持波托马克河畔的位置,认为纪念林肯的建筑应该独立、独特且安详。     
    在林肯去世后57年,1922年的5月30日,阵亡将士纪念日上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约五万人参加了庆祝仪式,其中包括数百名参加了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的退伍军人以及罗伯特·托德·林肯(Robert Todd Lincoln),林肯的惟一子嗣。      
    纽约建筑师亨利·培根(Henry Bacon)设计了希腊神庙风格的林肯纪念堂。纪念堂的36根多利克式石柱(Doric column)代表了林肯去世时联邦中的36个州。石柱上方有徽记和文字标明在联邦中的州。纪念堂204英尺长,134英尺宽,99英尺高,每个石柱的高度是44英尺。而有意思的是,所用石料来自美国各地。白色科罗拉多(Colorado)大理石用在外面,印第安纳(Indiana)的石灰石用做内部墙壁,粉红的田纳西(Tennessee)大理石用做地板,还有阿拉巴马(Alabama)的大理石用来做屋顶。林肯作为捍卫联邦完整的领袖,用来自全美各地的石料来为他建造纪念堂,恐怕也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美国的完整统一吧。      
    


第四部分:父亲节 神游华盛顿父亲节 神游华盛顿 10

    林肯纪念堂内十分简洁,一座林肯塑像而已,加上墙上的一些铭文,无任何多余之物。当时著名的雕塑家丹尼尔·切斯特·法兰奇(Daniel Chester French)创作了纪念堂内巨大的林肯坐像。纪念堂最初计划设计一个12英尺高的铜像,但是这样的比例明显和纪念堂内巨大的空间很不协调。雕像成品19英尺高,由28块乔治亚(Georgia)产白色大理石刻成。作者后来在纪念堂内加装了特殊的灯具使得雕像更加熠熠生辉。我在“青年美国”期间曾经两次参观纪念堂,第二次和社团所有人一起来的时候,从在社团负责“国会辩论”的麦泽拉先生那里学到了许多关于林肯纪念堂不为人知的故事。      
    有很多人都质疑,林肯像的左手是在摆一个哑语中“A”的姿势,更有人认为右手是哑语中的“L”。因为这样,“A”和“L”就是林肯全名Abraham Lincoln的首字母缩写。但是根据所有的资料来看,作者在当时并没有刻意这样创作。当然,会哑语的朋友可以看出,左侧,也就是林肯的右手并不一个标准的“L”。另外,进入纪念堂后向着左手边的角落走去,站在最后一根立柱的后面看林肯像的脑后,似乎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人脸的轮廓。我们可以看到林肯后脑卷曲的头发构成了一个人的眉骨,鼻梁和嘴巴,甚至是胡须。对于美国历史不敢言了解的我来说,实在难以想起一张只有轮廓的脸又是哪位历史人物。而在当时,我确实想起了我在北京的一位高中同学。此君对高中历史课本可谓了如指掌,任你捂住头像的面庞,他依然可以告诉你那头像画的是谁。在我眉头紧锁之际,麦泽拉先生问我:“你不觉得他很像罗伯特·李(Robert E。Lee)将军吗?”确实有点像。罗伯特·李将军乃美国内战中南方最高将领,更是位军事大家。和北方军初期走马灯似的换帅相比,南方军的军事领导可谓比北方军强上百倍。      
    林肯纪念堂中北面的墙上刻着林肯第二篇就职演说,上面附有一幅叫作《回归》的壁画。而在南墙上刻有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其上是一幅名叫《解放》的壁画,两个画作都是儒勒斯·格林(Jules Guerin)的作品。后来第二次来到林肯纪念堂的时候麦泽拉先生也告诉我,在北侧墙壁上的第二篇就职演说里面有些许问题,有一个字母被刻成了“E”,而实际上应该是个“F”。那个词应是“FUTURE”,但是现在的“F”下面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补缺的痕迹。林肯像背后的墙上写的是:“IN THIS TEMPLE AS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FOR WHOM HE SAVED THE UNION THE MEMORY OF ABRAHAM LINCOLN IS ENSHRINED FOREVER。 (在此庙宇中,就像在那些他所为之捍卫联邦的人们心里一样,亚伯拉罕·林肯 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林肯纪念堂和里面标志性的林肯像在全美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它代表了美国的历史和文化。在美国签证上,林肯像连同国会大厦和宪法前言成为了背景图案。林肯在美国是可以与开国元勋相提并论的,因为开国元勋建立的联邦在林肯时代遭遇到了挑战,并被林肯先生成功的捍卫住了。      
    那么,林肯于我们有什么关系?      
    首先,林肯作为一个人是值得尊敬的。记得在学习美国历史的时候,老师给我放了一段幻灯片,题目即《如果你感到被抛弃》。林肯一生所经受的挫折足以让任何人感到失败到底,生意上的挫折,家庭的打击,仕途上的毁灭性打击,直至最后遇刺,这都是常人所难以忍受的。其次,林肯最大的功绩莫过于成功地捍卫了联邦的完整和统一。如果说美国内战和罪恶深重的奴隶制度有着绝对的关系,恐怕是太过天真。就连美国历史的课程中都可以学到,奴隶制是矛盾的冲突点,是诱因,但绝对不是根本。美国的南北差距,和产业结构的巨大不同才造成了相互之间刀剑相向。这一点还可以通过别的证据得到证明,林肯在战争开始之前的一次演说中曾经默认了奴隶制度来保全联邦的完整,而南方对北方的仇恨也远不止奴隶制度这么简单。因为当时可遇见的变革将完全改变南方的意识形态乃至社会结构,与之而来的关于奴隶制度的疑问是关于这种变革的附带品。说得严重一些,北方对南方的要求,恐怕就像是一个来自现代文明社会商人来到了一个原始农耕社会,要片面改变对方的生活状态。这些旱涝保收的种植园主,自然不会答应任何人来改变自己本以很满足的生活。在当时的美国,北方是资本主义变革较彻底,并且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地区,就造武器这一点南方就很难比得过北方。在南方的产出方面几乎只有在农产品上可以压倒北方,其他的领域和北方比起来,只有被可怜的份儿。如果不是南方在战争中拥有许多卓越的军事领导,北方是有足够的优势平趟南方的。最终,南北之间爆发了战争,双方的分歧似永难弥补。南方宣布脱离联邦,自立另外的邦联。新独立的南方诸州自称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区别于北方的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而在美国历史教科书上一般称北方为Union,南方为Confederacy。      
    我们现在提的就是关键问题,在南方宣布独立之后,联邦不仅没有承认其独立的合法性,反而在不久后和南方打了起来。就是这在我们看来十分合理的道理,在今天的美国很多人不认同。肯定有人会驳斥我的说法,因为似乎没有听说哪个美国人质疑现在联邦政府和南部诸州的合法关系。(当然在对内战依然耿耿于怀的南方,你有时会听到这样的声音的)那么我倒要问问,如果南北战争时候北方人的做法不被得到承认,那为什么美国要冠冕堂皇的在台湾问题上与我们纠缠?美国人的理由是什么?      
    


第四部分:父亲节 神游华盛顿父亲节 神游华盛顿 11

    我就有个问题不大理解,太想问问美国人了,100多年前美国人是怎么对待已经“民主自决”地宣布脱离联邦自己独立的南方诸州呢?人家都独立了,你还和人家打仗,按照你们的逻辑,你们那可是侵略,不是内战。轮到我们中国人解决自己的台湾问题了,您又开始“高风亮节”了?问了无数个美国人,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给我一个答复。倒是大多数继续宣传现在的民主哲学,或者大方地为内战认错,还要信誓旦旦地说什么要是换了现在绝对不会再次发生。我就不信要是夏威夷说不和美国人玩了,他们一点不心疼?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但是的确没听说当时北方政府里哪个要员和林肯总统建议过放南方一马,因为人家也是独立的国家了。我看,要是那样,肯定不会在林肯去世之后有人给他修纪念堂,拿他当美国的精神领袖和图腾。林肯做过最伟大的事,正是在于他保全了联邦,他延续了美国的统一和完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