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事背后-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优秀的记者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所有的“读书人”似乎都可称为知识分子,但实际上,“读书人”与知识分子有着本质的差异。
“读书人”是从身份的角度对社会上的文人学者的一种概称,它并不含有某种感情的倾向,或者它虽有某种感情的倾向,但只是相对于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终日挣扎在生活第一线的下层民众而言。他们之间仅是谋生方式或手段不同,在功能或价值上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而知识分子却不同,它并不单单是一种地位的确认,而且还隐含着一种价值的判断。
知识分子应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拥有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思维,能对社会的弊病一览无余;他们拥有开拓的视野和清醒的头脑,在社会陷入迷热状态时仍能保持冷静;他们服从良知的召唤,在正义与权威之间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他们没有自己的私利,总是通过批判社会来保持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批判的使命使他们具有了独立的品格——不仅独立于权势熏天的官僚阶层,而且还独立于对自己命运茫然无知的下层群众。
知识分子的首要职责是向社会揭示危机,“危机意识”应是其固有的本质属性,由于其人格的独立,它可以冷眼旁观社会上的各种弊病得失,为社会弊症提供有效的处方。它从不惧从于权势,权势只能压制其文字而无法干涉其灵魂,它也从不疏离民众,总是站在广大民众的立场上,呼吁一个更加公正更加合理的社会。总之,他们的功能是“批判社会的弊病并使之及早克服,抑制社会的非理性因素,使整个社会不致陷于狂热与灾难”。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分子不仅应是社会的防腐剂,还应是公正的代言人,更应是良知的守护神。
所以康德说,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
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反战英雄丹尼尔·艾尔斯伯格是美国政府差点判以115年徒刑的“政府叛徒”。
1971年,丹尼尔·艾尔斯伯格将美国五角大楼有关越战真相的7000多页内幕文件泄密给《纽约时报》,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的反战浪潮,促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彻底结束越南战争。而政府认为他的泄密行为和《纽约时报》的报道严重危害了国家利益,把二者告上法庭。
美国政府和新闻界打起了官司。而美国法院以6票对3票判新闻界获胜。大法官Potter Stewart在意见书里列举了总统和行政分支的强大权力后指出,唯一真正能够对这样强大的行政有所约束的是,经过启蒙的,获得充分信息的公民大众,只有获得充分信息的持批评态度的大众意见,能够保护民主政府的价值体系。他说,“没有一个自由的、获得了充分信息的新闻界,就不可能有脱离蒙昧的人民。”
电影《天下无贼》里有一个质朴的民工傻根,带了六万块钱坐火车回家,他不知道也不相信天下有贼,善良得让人心疼,结果他半道上帮过的一个女贼就一路暗中保护他。别的贼把傻根的钱一次次偷走,女贼帮他一次次弄回来,而且从不告诉他周围有一群贼正在暗算他,企图保住他的天真无邪。为此女贼甚至牺牲了男友的性命。故事曲曲折折地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对善良无知的人隐瞒真相,就是最大的欺骗。
第二部分卢宇光说危险:手雷买一送一
(卢宇光 1983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外语系,参过军,在大陆数家媒体当过记者。1994年赴俄罗斯求学,先后获得莫斯科莱蒙诺索夫大学新闻研究生、博士生学位。曾在俄罗斯公共电视台(OPT)和俄罗斯东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工作,现为凤凰卫视驻莫斯科首席记者。)
别斯兰事件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别斯兰事件只是我在从事新闻事业中的一个小插曲。在世界各国的危险职业统计中,记者都名列其中。我们驻俄罗斯的记者,就面临这么一种状态,生命安全经常受到威胁。前不久,吕宁思和一位港人摄像师重回别斯兰采访,我们身后跟了一辆救护车,那位摄像师看不懂俄文,突然回头问我,这辆停尸车为什么老跟着我们?
从内心来讲,我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儿子,对生命应该非常珍惜,但有的时候真的是要冲上去。这不是说我有什么样的境界,而是工作需要。职责需要。我当过兵,我知道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
不过,有的时候,你根本保护不了自己。2005年2月,伊拉克大选,我前去采访。在那里,我就不知道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觉得生和死几乎全在一瞬间。我是从安曼坐车进入巴格达的,从安曼到巴格达有上千公里,我们租了辆吉普车进去。车开到距离巴格达两百公里的时候突然有人拦我们车,我想这下玩完了,非当人质不可了。没想到这是一个穿便衣的警察,感觉拣了条命似的。
我的驾驶员是个秘密警察。他把我拉到巴格达后,第一句话就是说,你不买支枪防身呀?他带我到枪店,我买了一支AK…47冲锋枪,花了500美金,他问我手雷买不买?我说买手雷干什么?他说,你手里拿上手雷,恐怖分子不敢劫持,这个买一送一,一个手雷20美金,再送一个。
事后我才知道,一支AK…47冲锋枪在实际只卖250美金,一个手雷只卖5美金,我被那小子敲了竹杠。到巴勒斯坦饭店之后,因为我们没有事先订房,美军不让我进,当时我带了很多设备,还下雨,跟美军说了很长时间,那个意大利被劫持的女记者就跟美军说情,让我住下了。我住在6楼,两边都是美军特种兵,而且没有哪天晚上不响枪。我睡觉时也穿着防弹衣,戴着钢盔,子弹上膛的枪放在窗台上。我们到巴格达第18号选举站采访时,就有一发炮弹打到楼顶上,没炸,又蹦下来,炮弹头像皮球在地下蹦蹦跳。
为了采访安全,我还买一个假胡子贴在脸上,头上缠条大围巾,身上穿个大袍子。我也不敢到饭店以外的地方吃饭。怎么办?吃早餐时,乘人不注意,拿上20个鸡蛋,藏在大袍子里,一天就吃这个。
相比之下,意大利女记者斯格雷纳就非常大意。有一次我们到美军新闻中心去采访,因为我们有吉普车,有自己的保镖、摄像师和翻译,就带她一起去。回来时,她下了车,说我去买一个电话卡,我说我在路边等你,她说不用等了,你先走吧。胆子特别大。她被绑架前,对我说,咱们去巴格达大学采访去。我第一次去巴格达时,去过巴格达大学。我说那个地方不能去,太危险了。但是她不以为然,结果当天就被绑架了。
我们国内媒体有两个记者在巴格达常驻,我非常敬佩他们。我采访他们的时候说,过年了,对家里说点什么吧。男人轻易是不流眼泪的,但是,那一刻,两个人都哭了,说不出一句话来。在国内和平的环境下,不要忽视记者的劳动,忽视他们的处境。我觉得这种记者的素质和品德,是值得尊敬的。
我为什么在危险的时候要冲上去?我觉得凤凰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拿钱是买不到的。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不容易,四十岁是一种积累,你的人生,知识,品德,都需要有一种释放,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但是,凤凰给我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所以每到关键时刻,我如果不上,感觉到有负于凤凰。
我非常喜欢看《水浒》。我觉得一个男人对事业、家庭,对自己的子女、父母,应该知恩图报。正因为有这种心情,关键时候我是憋着一口气做新闻的。老板说,要向世界发出华人的声音,我觉得我们不会做得比别人差,你能做到我会比你做得更好。正因为这样的心情,我们在努力做自己的工作。
我在莫斯科,每天起来首先要看一下俄罗斯的新闻网,然后看一下国内的新闻网,然后要看路透社、美联社、BBC的新闻报道,寻找关于俄罗斯的报道。如果他们报了我没报,就是我的失职。莫斯科和中国有6个小时的时差,我每天晚上壹点要跟香港做连线,白天则要做两条以上电视新闻。我们资讯台没有给记者规定任务,全靠自己。我们凤凰有一个新闻发稿网,那上面记录着各个记者站的发稿情况,无形之中是一种相互比较,搞得我差不多是24小时干工作。在起跑线上追着别人走。
从巴格达返回时,我们的车要经过一段“死亡之路”,我们台里的头儿一直用手机与我保持联络,一直等我到达巴格达机场,他们才松了一口气。在机场,我对高价买给我枪的那位司机说,为了感谢你一路上对我的关照,我决定送你一些礼物。他问,是什么?我说,就是这支枪和买一送一的手雷。愿你永远平安。不过,这些事是不能让我母亲知道的。虽然她对我的事业非常理解,但是到关键时候还是忍不住担心。这时候,我妹妹就会悄悄做点手脚,让电视机出现一些故障。
第二部分呼叫台湾:那是我们的阵地(1)
丁雯静说台北:我在凤凰记者站这四年
2005年1月29日,人们忽然在凤凰卫视的画面里看见了久别的刘海若。海若穿件红色外套,戴副淡蓝色的眼镜,在北京飞往台湾的包机上,身处台商之中。抵达台北机场后,海若接受了台北多家媒体的访问。
自从在英国受伤后,海若做电视节目,这一次说话最顺溜,简直有口若悬河之感:这个航班,为了照顾台湾同胞,飞机上的主食是卤肉饭,就是很具有台湾特色的小吃,因而让人有家乡的感觉,很温馨。更有趣的是,在飞机快要降落的时候,空服人员对乘客致词,他们用的是台湾话,很特别。他们用闽南语问候大家,欢迎大家抵达台湾,很温馨。”
这一天,是大陆、台湾分隔56年来,首次历史性直航。
广州南方航空的波音777客机,搭载242名旅客,9时28分抵达台北,成为首班在台湾着陆的包机。
台湾中华航空公司CI581航班中午12时20分抵达北京。刘海若搭乘的北京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班中午12时30分抵达台北。
为了两岸56年来的包机直航,双方都准备了欢迎仪式,台湾方面包括陆委会、民航局等将在机场举行欢迎酒会和记者会;大陆方面除了中央电视台在北京、上海、广州、台北4地卫星直播外,也将开放中外传媒采访北京包机首航仪式。
对于两岸直航,台湾陆委会要求“低调”处理,要求台湾航空公司在举行欢迎酒会时,不让大陆机员自由接受采访,仅能推派一位代表接受访问,且大陆机员致辞时,最好不要涉及政治话题,纯以商业内容为主。
中国国际航空为避免国航机身上的“五星旗”标志在台北出现,确定租用山东航空飞机,因此这次春节包机将看不到大陆五星旗标志在台湾机场出现。由此可以看出大陆避免节外生枝的良苦用心。
与其他电视台不同的是,凤凰资讯台从早晨7:15开始直播,一直到傍晚最后一架大陆飞机降落台湾。
刘海若在台北与凤凰资讯台进行直播连线时,人们一时有些惊讶。
她怎么上去了?
原来,凤凰最早决定做随航报道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把自己的记者送上机。
刘长乐说:“凡是两岸三地的东西,只要能从头跟到尾的,我们都要跟,因为我们有这个能力去组织”。不仅要跟,还要像《生命20小时》的骨髓护送、佛指舍利去台湾那样,做到有能力“贴”。
一般的记者是上不了包机的。因为包机有很多的规定,最关键的一条,必须是台胞的直系亲属。大家把脑筋动到王菁锳的身上,她老公刚好是台商。把她找来一说,王菁说:“我老公已经回台北了”。希望的肥皂泡立刻破灭。
后来大家就把脑筋动到刘海若身上,她弟弟是台商。所以就悄悄给他们办了手续,上了飞机,然后给她弟弟一个小DV。图像就从她弟弟手上源源发回。但是,后来,资讯台的这帮家伙很快就认识到了一个错误:TVB有一个记者从广州混到南航并随机做了报道,让大家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
人家都随机了。那就是等于说,凤凰做得不够,不行,没“贴”上去。
台湾问题,是凤凰的阵地。
人家能做到随机,凤凰更应该做到。
机会很快就来了。
第二部分呼叫台湾:那是我们的阵地(2)
2005年2月1日上午,凤凰获悉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综合局局长李亚飞,以海协会长汪道涵个人代表名义,将于下午抵达台北,吊唁辜振甫。两人事先已从北京前往上海,接受汪道涵给辜家的亲笔信并面授机宜。下午将取道香港,转机飞往台湾。
天赐良机!这回的新闻报道,非得“贴”上去不可。
让谁去跟随采访呢?刘长乐说:曾漪!没人比她更合适的了。
阎立宏遵命操起了电话。由于老婆在澳洲的大学里担任终身教授,阎立宏一个人在香港干自己喜欢干的工作。单身汉,无牵挂,就象一棵树长在了公司。此公火气大,嗓门大,爱骂人,人又长得黑,很多人都怕他,送他个外号:黑脸阎罗。文雅点的,叫他阎长官。
现在,阎长官打通了曾漪的手机:“人在哪里?菜市场买菜?噢。你马上打探一下孙亚夫李亚飞到香港的时间和飞往台湾的航班,然后,你跟他们一起上飞机,随机采访。”——他问曾漪在干什么并无必要,那只是一种说话的方式。反正曾漪就是有事,他也只当没听见。
放下电话,曹景行进来了,一听跟“二亚”去台湾?不行,他也要跟。阎立宏说:“程鹤麟休假没在香港,你的《总编辑时间》谁做啊?”曹先生笑了笑。有吕宁思那样的超级替补人才在,他才不怕呢。
曾漪马上飞跑回家。跟曹景行迅速搭上了飞赴台湾的航班。“二亚”想跑都跑不掉,被曾漪堵在飞机上,先做了一个专访。当凤凰的屏幕上,出现的是机舱里面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