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时代的侧影-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6月,武汉雨一直下个不停,持续到7月底,长江水位直线上升。    
    8月1日,汉口《新民报》在新闻《本市铁路外尽成泽园》中这样描述洪水的情形:“丹水池铁路路身因江水过猛发生险象,至昨三十一日上午一时许,江水渐渐浸至中山公园及华商马厂。时铁路外居民均在梦中。猝见水至,遂纷纷抢救衣物包裹。群趋铁路暂避,一时人声鼎沸,夹以妇女呼唤、小儿啼哭之声,厥状亦殊惨怛。 ”                                      
    这之后,武汉被洪水浸泡133天。洪水之后,武汉的经济建设开始停滞。    
    当时,受到洪水袭击的远不只武汉,整个长江中下游省份都在洪水中苦苦挣扎。    
    1931年之夏,因为多灾多难而残留于许多人的记忆之中。当许多国际组织伸出了援助之手时,近在咫尺的日本帝国却准备乘人之危,一场危及中国命运的侵略计划正在谋划准备之中。    
    出山海关,过辽西走廊,便是人称关外的三江平原,20世纪30年代的中学课本《中华最新形势图》上这样形容:“昔为荒芜之地带,仅满人游牧期间,高山森林之枯枝败叶,覆压其中,地力肥厚;近经冀鲁人民之开辟,农业渐兴,豆麦产额,丰富无匹。东北繁庶之区也。”这块土地面积有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产地。    
    这一年,实业家卢作孚将考察东北后撰写的《东北游记》第二次印刷出版。他东北之行的第一站是大连。那时,日本已经统治大连25年了,这座海滨城市已从单纯的军港变为街道整洁、工商繁荣的港口城市,可在这里,可以流通的货币只有日本的金票。从1904至1905 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击败沙皇俄国,它得到的回报是旅顺、大连的租借权以及长春、旅顺间的南满铁路经营权。    
    来自中国内地四川的卢作孚不禁惊讶地在日记中写道:你不能不怀疑“自己不知到了什么地方了”。    
    卢作孚离开大连后,坐上了去沈阳的火车。沿途的见闻写进了他的日记中:    
    站上的职员大概都是日本人,常有日本的武装警察持着枪在那里站起。车站附近常有日本人家,城市常有日本人经营的街市。如有高烟囱耸立在中间,则大抵是日本人经营的工厂了,烟囱上常注明其是什么会社或株式会社。    
    经营这条铁路的是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它是像东印度公司一样的殖民公司,是日本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公司,它既有行政的职能,又有外交的权力,人称“帝国之内的帝国”。它的总裁是由日本天皇直接任命的。    
    此时,满铁正面临着世界大萧条后收入锐减的窘境,满铁职员和东北的众多日本侨民归咎于张学良对满铁采用了铁道网的包围政策。    
    张学良在三年前主政东北后,先后修建沈海铁路、吉海铁路、呼海铁路等,到1931年,新修和完成的铁路营业里程有604公里。这使日本人经营的南满铁路生意大降,运输量不足往年的40%。张学良还建筑葫芦岛,与大连港竞争,筑港典礼上东北的官员表示:“本港的目的,在打倒大连,葫芦岛将为中国复兴之曙光。”    
    在东北的政治中心沈阳,历经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的经营,城市发展已经颇见规模。在市郊,有占地1 000亩的东三省兵工厂,员工多达3万多人;飞机场也设在城郊,张学良自己喜欢开飞机,他的空军拥有300多架飞机;东北还拥有全国最好的炮兵与舰队。 在张家父子大力建设的城郊工业区里,全中国的第一个造币厂、第一台载重汽车一一出现。    
    1931年的沈阳,人口70万,设有外国领事馆16家,外国侨民多达3万人,位列中国第四大城市。在沈阳的每个区域内,均有当时刚刚兴起的影剧院,其中亚洲电影院、大观剧场最为有名。这里是青年男女谈恋爱时最爱去的地方。刚刚在关内风行起来的流行歌曲也迅速传到富庶的北疆。    
    毛毛雨下个不停   微微风吹个不停    
    微风细雨柳青青   哎哟哟  柳青青    
    小亲亲不要你的金 小亲亲不要你的银    
    奴奴呀只要你的心 哎哟哟  你的心    
    这是我们今天能够听到的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毛毛雨》,作者是黎锦晖。它是从上海传唱出来的。    
    两年前,国际无线电台真如发讯台设立,它是远东最大的无线电发讯台。这时候,电台作为新生事物逐渐出现在中国。当时全国共有电台80多座,大半集中在上海。这些电台亟需歌曲、滑稽剧、京剧等曲艺娱乐节目穿插其中; 以吸引听众 ,广告商催生了流行歌曲的诞生。    
    在当时,以歌曲舞蹈表演成名的黎莉莉、王人美、胡笳、薛玲仙被称为歌舞四大天王。其中的一些人又成为前景更被看好的电影演员,由这些歌舞演员组成的歌舞表演团,足迹不仅踏遍中国,还远赴南洋演出,轰动一时。    
    可惜,在东北的演出,并没有给王人美留下美好的记忆,在《我的成名与不幸》中她记述:“在哈尔滨,受了流氓经理的骗,我们一演一整天,节目连轴转,连吃饭、喝水、休息的时间也没有。演了整整十天,大家筋疲力尽。等到结账,除了把沈阳、长春结余的钱全部赔上,还倒欠一千元钱。只好把领队押在哈尔滨。”    
    东北之行让王人美略感欣慰的是,当时在沈阳为灾民进行义演,这一活动得到了张学良夫人于凤至的交口称赞。    
    秋风又起的时候,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是洪水的消息。这一年全国受灾区域达16省672县,其中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的湘、鄂、赣、浙、皖、苏、鲁、豫等八省灾情极为严重。在整个20世纪,1931年的洪水仅次于1998年的全国性洪水。1998年洪水死亡3 004人,而1931年的特大洪灾中有40万人死亡,5 000多万灾民备受煎熬。    
    天渐渐凉了,上亿灾民的冬衣问题迫在眉睫,国民政府开始以每日1万套的速度赶制冬衣,并向全国征求破旧衣服和鞋,经消毒后运发各地。实业部部长孔祥熙致电张学良,请求依旧风调雨顺的东北运粮赈灾; 政府还劝告全国农民不要用美国运来的小麦做种子,并且下令灾区不可宰杀耕牛。


《一个时代的侧影》 第一部分1931年:分水岭(4)

    这一年,一位摄影师拍摄了北平天坛。从镜头中可以看到,天坛游人寥寥,周围早已是荒草蔓蔓。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这座城市的名字更名为北平。但是,喜欢古都文化的外国人还是习惯地把北平称为“Peking”。    
    北平人一个爱去的地方是戏园子,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生活跃于舞台,一出出好戏让人应接不暇。    
    在全国性的赈灾中,一些京剧演员也参加到救灾的义演中。在前门的中和戏院,京剧大师梅兰芳更是上演自己拿手的《宇宙锋》,引来无数戏迷的追捧。这一年刚刚把行营设在北平的少帅张学良也不能免俗,他特意邀请英国驻华武官蓝博森一起看戏。    
    让蓝博森略感不快的是,张学良看了一半就起身走了。英国武官并不知道,驻守沈阳的中国军队遭到日军的攻击,原因不明。这一天是9月18日。张学良、东北民众和中国的命运在这一天被改变。    
    被改变的还有与中国一海之隔的日本。    
    这一年,洪水同样袭击了日本。北海道的农作物产量仅有以前的三分之一,有些人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城市居民还不得不忍受两年前全球性经济危机带来的苦痛。面对失业人员的游行,日本政府对国民实行强制管制,拘留了许多劳工当中的活跃分子。    
    一部分政客和军部提出,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和经济问题,应把目光投向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的“满洲”地区,也就是现在中国的东北三省。    
    在旅顺的关东军司令部,一个名叫石原莞尔的年轻军官走上前台。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石原被人称为“陆大创建以来最为出类拔萃的”,他的住所收藏着许多拿破仑的塑像,他梦想着像拿破仑一样征服东北。他计划把东北从中国分离出去,独立建国。对未来的新国家,他作了这样的设计:“以双重国籍的日本人为骨干,日本人从事大企业和脑力劳动,朝鲜人从事农业,中国人从事小商贩和体力劳动。”    
    当时有两幅漫画,形象地表明日本军国主义正在抬头,驱使朝鲜人作侵略中国的先锋。    
    4月,在长春,中国人郝永德未经县政府批准,将万宝山一带的大批土地转租给流落到中国的朝鲜人,引发中国农民和朝鲜人发生纠纷,日本军警乘机干涉。在平壤,数千朝鲜暴徒在日本官吏的纵容下冲入平壤的华人街,对中国侨民烧、杀、抢,造成数百中国侨民死伤。    
    6月,东北兴安屯垦军第三团关玉衡部,发现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大尉中村震太郎潜入禁止外人进出的地区进行间谍活动,团长关玉衡将中村秘密处死,但是不久还是走漏了风声。    
    以石原莞尔和坂垣征四郎为首的少壮派军官决心利用这个机会挑起事端。翻开《石原莞尔日记》,当时的密谋情况跃然纸上:    
    4月7日  奉天现地作战方案脱稿    
    4月26日  自下午2时起,在沈阳馆,就“攻克计划”作说明    
    5月31日  早,花谷、今田来,于坂垣大佐宿舍密谈谋略问题    
    6月8日  中野琥逸、坂垣来,畅谈。对集中主要精力搞奉天谋略问题意见一致    
    6月19日  起草“在奉天附近发生冲突时军队的行动”方案    
    在商埠地的酒馆里,一些日本浪人酒后不断叫嚣,说过几天就要“给中国人颜色看看”。商埠地的地名一律以町为名,大批日本兼西欧式样的住宅小楼掺杂着公园、医院、学校,20万日本人生活在这里。在关东军的庇护下,东北的日本移民早已组建了许多法西斯的团体,“满洲青年同盟”最为有名。他们的目标是在东北建立一个新的殖民国家。他们印制的《满蒙问题及其真相》一文称:“茫茫波涛中的一块岩礁都确定了领土权力的今天,代替满蒙的地方在世界何处寻得?”    
    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沈阳高粱地上挂满穗子,已接近收成了。    
    晚10点以后,新月西沉,夜色渐渐阴沉了。    
    东北大学的秘书长宁恩承在市内青年会西餐部宴请美国客人后,匆匆返回校园,路经满铁附属地,他看到有日本巡捕三三两两,手拿着灯笼,沿街巡察。日警巡察街道是常有的事,他并没有感觉多少奇怪。    
    宁恩承后来在《东北大学话沧桑》一文中这样描述晚10点之后的情形:“我方走到办公楼门前十码,忽然一个大炮弹经我头上飞过,一道火光嗖嗖作响,由西向东如流星一般飞去。夜深人静,大炮弹由头上掠过,声音特别清晰。我不禁大吃一惊,知道大事不好了,日本人开始攻打我方驻军北大营。”    
    就在东北大学附近的柳条湖,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自行炸毁由日本人经营的一段铁轨,并诬陷是东北军所为。以此为借口,日军开始向北大营发动进攻,同时炮击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    
    当时,沈阳有东北军8万人,驻扎在北大营的是东北军主力独立第七旅6 000多名官兵,但是在这一夜,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不抵抗。    
    半个多世纪后,张学良坦诚地谈到自己下令不抵抗的原因,他对日军的挑衅一贯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策略,以免让日方找到口舌。他说:“关东军经常寻隙挑衅,这日本小兵在街上,看到东北军人的刺刀,他们就走上前在刺刀上划火柴,故意挑衅。那东北小兵脾气大着呢,你来划火柴,老子就捅你一刀。但我下令,绝对不许反抗,老子就是不让你有借口。”    
    数十万沈阳市民一觉醒来,悲伤地发现青天白日的国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日章旗。那些面熟的日本侨民已经拿起武器,开始帮助关东军维持秩序。


《一个时代的侧影》 第一部分1931年:分水岭(5)

    天津出版的《北洋画报》在九一八第二天就派出记者前往沈阳采访,在《记者团出关吊沈阳》一文中这样描述沈阳的情形:“沈阳城中着马裤者,日人遇之杀无赦,不知马裤何故结冤于日人!”    
    很快,南满铁路沿线的许多城市一一沦陷。    
    失陷地点       失陷时间    
    安东          19日早上6时45分    
    本溪          19日早上4时    
    盖平          19日早上4时    
    鞍山          19日早上4时    
    沈阳          19日早上6时20分    
    营口、田庄台  19日早上5时半    
    开原          19日早上5时半    
    四平街        19日早上5时半    
    长春          19日下午2时    
    抚顺          19日上午8时半    
    海城          19日上午8时半    
    辽阳          19日上午8时半    
    营口          19日早上5时半    
    铁岭          19日上午8时半    
    昌图          19日早上5时半    
    公主岭        19日上午8时    
    宽城子        19日早上3时    
    9月的沈阳,寒风袭人,车站上挤满了拖家带口的逃难者。内战时,东北军曾多次伤害关内民众,东北难民入关还怕挨白眼。《北洋画报》的文章描述说:“难民之在皇姑屯者,曰:‘想不到关里人还来看我们。’其言之惨如此。西来者则遇车即上,有空便挤,上自车篷,下至车梯,扶老携幼,饮泣露宿。”                          
    东北陆军讲武堂,是东北军培训军事人才的基地。从九一八开始,慌忙聚集起来的学员们匆匆南下。学员之一的郑殿起回来曾回忆说:“过辽河的时候,那些土匪要我们的枪。他们说,你们没有子弹,你们的枪和烧火棍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