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邪童正史-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的时候会为对方盖被子啊。这在古代的学院里并不奇怪,因为那里有蛮多同性恋的——我是指假性同性恋,光天化日下成双入对,还有很多争风吃醋的情况发生,这的确只是一种恋爱的替代关系,在他们遇到了异性的时候,这段记忆也许会被自我保护的机制自动删除,同性恋的指数自然降低,慢慢回归到一般的人恋爱,娶妻生子。但是有些人却改不回来,成了一个真正的同性恋。还有一些从事半合法的同性恋职业,比如“拉花(古代一些打扮成女人的戏剧演员)”。
障碍并不来自于恶霸少年马文才(这是原故事里根本没有的人物),而是来自于舆论,还有“英台兄”手足无措的父母,他们不知道怎样宣导,就逼着“英台兄”赶紧结婚,希望不治而愈,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你不能说我侮蔑伟大爱情。其实,从我的角度批判封建社会,更加有力——就是因为封建社会拒绝女子和男子有同样受教育的权利,又忽视青少年身心发育健康,才会葬送了两个少年的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现在提议恢复古式男校或者女校的人,应当留意一下我乱哈拉的梁祝故事。
《邪童正史》 梦幻情人儿歌阴谋 804
古代有个人叫韩嫣,被皇上宠幸,富得不得了,喜爱玩弹丸。他用金子做成丸,一天弹丢十多只。有人编了一首儿歌,教给儿童唱:“苦饥寒,逐金丸。”京城中的儿童,看到韩嫣,都追着他,争先恐后地去捡,捡到金丸也没什么好开心的,因为有个“苦饥寒”的前提。
古代有一部分历史,是在童谣(儿歌)里面。你可以想象古代儿童带着天真无邪的笑容,一边骑木马,一边唱儿歌,唱儿歌!我觉得儿童们笑得像智障——古代童谣是有阴谋感的。
儿歌可以当“犯罪”同谋用。唐朝,一个叫徐敬业的官想谋反(他一点都不敬业耶)。他让骆宾王策划一计,骆宾王把脚踩在墙上,类似于小狗尿尿,反正这是他思考的姿势。他静静地尿了一顿饭工夫,编了几句童谣:“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他教给老家的小孩唱,再由小孩们互相传,后来城里的孩子们也跟着唱。很多人疑惑这首儿歌的意思,问小孩,小孩又不知道。其实这首儿歌是他们谋反的暗号,里接外应的时候就唱。后来,他们的谋反还是失败了。让小孩们糊里糊涂地当“通信兵”,很不严谨,如果有的同伙家附近没有小孩,他就听不到暗号了。
唐朝的时候,有个宰相,叫做武元衡。他当政的时候,忽然之间,长安流行起一首很流行的童谣,小孩们说:“打麦,麦打,三三三。”然后旋转身体说:“舞完了!”聪明人解释说:“打麦就是割麦子的时候,‘麦打’是暗中袭击的意思,‘三三三’是说六月三日,‘舞完了’是说武元衡完了。”后来武元衡果然头被割掉了。古代的童谣被某个有预测能力的神秘人物操纵,一夜之间响遍大街小巷,传播范围大得让人吃惊。因为有“童言无忌”的俗话,找不到可以治罪的人。但我觉得童谣虽然代表了民意,但小孩毕竟成了被利用的工具。如果一定要查源头,也查得出来,小孩又无辜地成为被审问的人。
所以说,有“深刻含义”的童谣渐渐消失,是进步,好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重新唱起毫无意义,只有节奏的童谣:“两只老虎跑得快,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耳朵,真奇怪。”
《邪童正史》 梦幻情人梦幻情人
永淳公主是明朝的公主,按理说,明朝的公主最幸福的,皇帝为了削弱大臣们的势力,颁布了一条选驸马的标准,就是“选平民中最漂亮的男人”。但是,永淳公主却蛮惨的。
第一次选秀的时候,她爸爸给她选中了一个长得好,有才华的驸马。但是因为某个官员和驸马家有仇,说驸马的妈妈是二婚,所以驸马也一定不是个处男(这是什么逻辑?)。
杀了那个有史以来最好的驸马之后,他们为永淳公主进行了第二次选秀,这次选秀有两个热门人选:一个是稳重型的,长得不错,但也只是刚刚过了“不错”的关,叫做谢诏。一个还不到十六岁,好看哪!唇红齿白,皮肤白白眼睛亮晶晶的,叫做高中元,他引得了宫女太监的——没错,他们是评审的主要成员——一致好评,皇后和皇帝也喜欢,但是皇太后喜欢那个老相的——你理解老年人特有的审美观——她的一票胜过太监宫女的一百票,所以永淳公主嫁给了谢诏。
大家想一想觉得也没什么,因为谢诏也不是丑人。到了新婚之夜,进了洞房,驸马摘下了自己的帽子。永淳公主吓了一个大跳,因为驸马只有很少的头发,几乎扎不成一个髻。
永淳公主很生气,她听说过另一个候选人长得十分俊俏,很是不甘心。更让她难堪的是,京城里传开了“十好笑”的儿歌:“……十好笑,驸马换个现世报。”永淳公主的婚姻很是不幸福,老是骂谢诏。
另一头的高中元同学,经过好好学习,成了进士,被选入翰林院。永淳公主更气了,谢诏也很无奈,在一次中秋宴上,他邀请了高中元,永淳公主也知道这个消息,于是,她在宴会中隔着窗棂,向宴席中偷看。
结果发现她的梦幻情人变成了一个中年人,胖得离谱,还长出了连腮胡子,十分怪异,再看看身边的老公,发现顺眼了许多,不像以前那么丑了。于是,她跟老公快乐地度过了下半生。
为什么梦幻情人变得如此不堪?这不是个难理解的问题,想想童星变胖的道理,再想象一下贾宝玉长成中老年的样子就明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早恋,不仅因为那是一生中最低水平的恋爱,还因为预测初恋情人的长相趋势太难。
《邪童正史》 梦幻情人宫女与八卦
我很想当一个宫女,因为可以和公主王子零距离对话:“公主,吃饭了。”后来我知道,这种话一般都由太监说,但我仍然想当宫女。
我怀疑大部分皇宫丑闻或轶事,都是宫女流传下来的。理由一:古代的皇帝或者贵妃在商量事情的时候,根本不会像电视剧一样,对宫女们说:“你们先下去吧!”在穿着粉红纱裙的宫女消失后,还要亲自把门关好。事实上,在八卦发生其间,宫女一直端着东西,支着耳朵站在后面,所以……不是她们故意要听,是她们不听都不行。
理由之二:因为宫女生活得蛮惨的,再不让讲八卦,就太残忍了。宫女们一般十三岁进宫,二十五岁的时候才能出宫。宫女们不许穿得比妃子好看,也不许穿得比皇帝灿烂,一般都穿得像小白菜一样。而且不许化妆,身上不许臭臭的。吃得倒蛮好的,晚上还有夜宵。 但是睡觉不许乱睡,不许仰面朝天,不许大劈腿——唉,我躬身奔月的睡觉姿势肯定也不被允许——她们必须侧着身,蜷着腿,一支手放在身上,一支手平伸着睡,免得冲撞了神灵。而且,宫女还要参加劳动,通常被太监押着去清扫皇陵,唐传奇里的王仙客就是在扫墓的时候找到宫女无双的。各个宫的宫女扫墓,就是一种合法的社交,把八卦互相传来传去的。
理由之三,宫女出宫了以后,一般都嫁到民间去了。唐朝,一个叫做郑雍的人,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曾经向崔远的女儿求婚。没过几天,崔远的女儿就被召进宫中去作宫女。十几年之后,崔小姐回家了,郑雍又去求婚,婚礼办得还很隆重,当时的人都很感动,说他娶一个宫女,还把婚礼办这么隆重。
虽然宫女们在离开皇宫之前,都要宣誓不把皇宫的事情泄漏出去,但是誓言就是用来违背的嘛。宫女们结婚之后,和普通八婆们聊天的时候,说着说着就会把这些八卦说出去,八婆们最喜欢听这种故事了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元稹的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太片面啦。不管白头还是黑头都会说,不管玄宗还是啥宗都会被说。掌握了八卦资源,就可以尽情地打发漫长无聊的人生。
《邪童正史》 梦幻情人妇科男医生
中国古代不只有接生婆,也有男性妇科医生。
不是孙悟空。尽管他路过朱紫国的时候,挂了根丝线在国王手腕上诊脉。但是孙悟空不是给女人治病,所以不是妇科男医生。这个故事的原版说的是另一个姓孙的名医,叫孙思邈,他说自己能悬丝诊脉,宫里的人把丝线栓在树根、铜鼎、鹦鹉身上,都被他识破了,最后栓在皇后手腕上,他断定皇后要生娃娃了。
——我坚决不相信古代男医生都是这样看病的,即使名医也没有通神的本事。慈禧超喜欢照相,曾跟御医共同摆了个“悬丝诊脉”的pose照相。有内行说,即使有悬丝诊脉,也是先把病情问得差不多了,悬丝的时候,不过摆摆样子。
华佗的传说比较可信。他给妇人看病的时候,甚至不能把脉,隔着手帕也不行,他就看着那个妇人的手腕,盯着她脉搏一动不动,就知道她肚子里的情况。丞相的老婆怀孕了,找来华佗看是男是女,华佗不好意思摸人家的肚子,就让旁边的女人来摸,摸完了以后告诉他肚子的情况。
古代男性妇科医生有这么一种器具,是一个裸体女人的雕像,不是很大,太大了不好藏,让别人看见多不好意思啊。他给女病人看病时候,就拿根教鞭指着雕像的部位:是不是这儿疼啊?那病人妇女也指着说:不是这儿,是这儿——这是为了双方都不害臊,但依我想象,反而更加害臊了。
《夜谭随录》上讲了个故事。霍家有三个兄弟,两个经商,他们的弟弟则一心一意地无所事事和高考失败。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电线杆子上的征医启事,有一家的小姐得了病,要请医生来治病,治病的医生必须又高又帅又年轻,还未婚,最好不要有房的,有车的坚决不能来。霍家弟弟甚至不能称为医生,只是偶尔调调药膏的年轻人。不过他好奇跑去了,小姐很漂亮,不能让人看的部位盖着手帕,霍弟弟一看,认为是普通的皮肤病,涂点药膏就治好了,开明得令人发指的老太太笑着说:“既然小姐什么都被你看到了,你就娶了我的女儿吧!”霍小弟就娶了小姐,过了幸福快乐的一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古代,做妇科男医生这种冷门职业,运气仅次于赶考中状元的最佳男主角。
《邪童正史》 梦幻情人我们的孩子是宰相
很多人分不清《列女传》和《烈女传》。他们也没看过,通常听别人极其不专业地这样开头:“某朝末年,有个年轻貌美的女子……”然后就等不及地讲精彩部分——色情加暴力的部分。巴金十分肯定地说自己五六岁的时候看过:“那是一个寡妇,因为一个陌生的男子拉了她的手,她便当着那个人的面砍下自己的手来;这是一个王妃,宫里发生火灾,但是陪伴她的人没有来,她不能一个人走出宫去抛头露面,便甘心烧死在宫中。”
地摊文学爱好者都会暗自说:“我一定要看看这本书。”然后他就忘了,因为他根本找不到《烈女传》,只找到《列女传》。于是专挑断胳膊断腿的地方,看来看去,也没有找到。唯一好看的故事是讲一个采桑女的,说的是鲁国有个人叫秋胡,刚娶亲五天,就离开家当官去了,一当就当了五年,坐计程车回家的路上,看到有个少妇在采桑,就调戏了一下,说:“你采桑还不如嫁给一个当官的。”那个采桑女坚决地拒绝了他,秋胡回家以后,见到了自己的妻子,才发现就是那个采桑女。采桑女想到自己将来要和这个好色的调戏鬼过日子,就投河死掉了。去掉投河的结尾,其实是标准的喜剧。
除了这个,其他的故事都很正常,我觉得这本书应叫《成功妇女启事录》,如果让迎合市场的书商操作,书名可改做《“我们的孩子是宰相”——100例成功母亲的教育经验》。
其中有一章节叫 “我们是怎样骂孩子的”。三国时候,有个叫盂仁的,当管鱼的官,他自己做了一张网打鱼送给他妈妈吃,他妈妈把他骂了一顿。还有个叫做李畲的人当了官,他派下属的司机买了点米送给李畲妈妈,司机把米送给他妈妈以后,他假装忘记给那个司机米钱和车钱,后来他妈妈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先是骂了他一顿,然后让他把车钱和米钱给了司机。
我看了还蛮感动的,书里好多女性是没有老公的,教育变成她们唯一的专注的事业。事实上,她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有资格写一部教育经验出版。被压缩到一本薄书《列女传》里,也算是应得的奖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烈”是教人撞南墙。“列”是队列,规矩地走路。写错字要改哦。
《邪童正史》 梦幻情人婚礼
鲁迅说:“婚礼是性交的广告。”我没有查到出处,是听别人转述的。这句话令写专栏的人很沮丧,因为自己永远也写不出。不过鲁迅的话,现在也过时了。必须把定语去掉,只剩下干巴巴的表达了:婚礼是广告。
孔子是很正经的人,他如果活下来,肯定不喜欢鲁迅——及其所说的婚礼。他在《礼记》中提倡的婚礼是“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简单地翻译,就是女家应当啼哭,男家应当默念——跟葬礼差不多啦。后来人们不听孔子的话啦,闹新房越来越不象话。宋代婚礼中曾经出过这样的命案:闹新房的人把新郎锁在柜子里说:“婚姻是爱情的监狱,你在柜子里可以尝试体会一下监狱的感觉。”他们就忘记这回事了,后来新郎就闷死在柜子里了。闹新房的人被判了刑,砌了一生的墙。
灰姑娘的故事,常常以“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来结束。据我观察,越是灰姑娘,婚礼越是盛大,灰溜溜地出嫁,还是个“灰姑娘”。这是大伙都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