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冷雨敲窗 朱国良著-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一家“监狱餐厅”,整个就餐处均按监狱风格设计,铁栏杆做门窗,铁链子做门帘,门口有头戴钢盔的“卫兵”把守,服务员身着“狱卒”服饰,菜肴的名字据说有“刑满释放”、“狱外执行”等等。我难以猜测在这样的餐厅喝酒吃饭是何种滋味,我想正常的人们“身陷囹圄”可能立马就有一种耻辱袭上心头,一些改造好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失足青年到此一吃,绕过弯弯曲曲小径,进入重重叠叠铁门,到达紧紧密密饭堂,享受冰冰冷冷服务,恐怕还以为这是“二进宫”呢!不仅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生猛海鲜吃不出什么滋味,恐怕还会感叹不如在家里吃泡饭来得自由了。这种以耻点吸引眼球,将丑闻作为卖点的行径,总让人想起历史上的那个“逐臭之夫”,不仅爱闻人之狐臭,还特爱嗅闻臭虫之气,让人想到史书中的那个“嗜痂之癖”的人,把疮痂当美食,这真让人恶心死了。
如果说,这类将耻点当卖点的行为足以让人拍案而起的话,那么,另有一种把耻点当卖点的行径,更是千夫所指了。请看:明明是一段让国人抬不起头来的屈辱史,却被当作商业“卖点”来炒作。南方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就在广告中大肆宣扬所谓的“法租界区”;北方的一个城市,竟欲辟出“满洲园”为旅游景区;某地文化市场上公开兜售的“东洋刀”上,还带有“太阳旗”图案和冈村宁次等战犯的名字;希特勒、戈林、东条英机、汪精卫以及林彪、张春桥之类曾经的狂吠和悲鸣,却被“精选”在一本汇展“口才”的书籍中,跻身于“世界口才演说精品”,放在善良的人们面前。
近年以来,反派人物的行状、黑暗政治的“轶事”,面目狰狞的罪人,民族屈辱的伤疤,引起某些畸形变态者的“莫大兴趣”。封建暴君的文字狱,无情酷吏的炮烙刑,贪官奸臣的阴谋术,以及变节者的无耻自白,也得以一本本地“以飨读者”;从《官场秘笈》到《厚黑学大全》,从“破译历代官场的秘诀、传授当官入仕的升迁之法”,到“警示为官者避免被罢之术、提示官场失意者隐退之路”,历史沉渣中最腐朽的东西,被“发掘”出来“发扬光大”。其中也有加以“点评”的,但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展示丑恶,及变态的欣赏腐朽。所谓“把痈疽当成宝贝”,这样一种把“红肿之处”看成“艳若桃花”的畸形作派的蔓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无学问必非豪杰,有肝胆方是圣贤。纯洁的爱情固然美好,可一旦惹上肮脏的事情,也就没有什么可“出彩”的。对于一些人失足的污点,只有无情解剖,真诚忏悔,幡然醒悟,猛然奋起,才是人间正道,才有康庄大道。如果不知世间还有羞耻两字,还恬不知耻地作为荣耀而炫耀,那只能产生“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的效应,还有什么卖点可言?而健忘历史,遗忘国耻,为了钱可以不顾礼义廉耻,可以用灵魂换取铜臭,可以想方设法给民族屈辱贴上时髦的标签,让切肤之痛穿上漂亮的外衣,这种千夫所指、万众疾首的行径,贱卖的是珍贵的道德,兜售的是宝贵的良心,抛出的是金贵的人格。试问,失去这些弥足珍贵的东西,活着,岂不若行尸走肉!
不务正业与不“误”正业
一位在政法战线上工作的干部,不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处世为人坦坦荡荡,而且还能珍视生命惜光阴,在业余时间中,以“积腋成裘,聚沙成塔”的精神,写出了不少优秀的业务论文和值得一读的散文随笔。不料这一有益精神文明建设之举,招来了一些噪鸦之声,被人说成是“蜗牛爬格子,死要挣钞票。”更有甚者,还被斥之为“不务正业”。对此,作为“过来人”,忍不住想饶舌一番。
说,在生活的天地里,在工作的
领域中,大家都有一块属于“正业”的田地,对这“三分三”,我们应该马不停蹄思进取,牛不扬鞭自奋蹄,细细耕耘,孜孜劳作,不惜洒汗水,花心血,力争年年“稻花香里说丰年”,有丰硕的果实,有金色的收成。但是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另有兴趣和爱好,或者有更高的追求和理想,也可认定自己的路,去潇洒走一回。对于有些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还说种葡萄的人不好,我们大可不必理会,而当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
文章、搞论文来说,如今虽然不太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执著了,但也绝非一件轻松的事。在时下有些地方还存在着“机关干部办公,不如老太卖葱”的“不公”,可想而知这绞尽脑汁的一点稿费也不是好挣的。何况舞文弄墨做点学问只要不耽误工作,不妨碍学业,积极一些,热情一点,又何不可!再说这对于自己的工作、修养、知识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又是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一砖一石,一点一滴”的工作,怎能说是“不务正业”呢!
其实我觉得凡事要有个前提,那就是不“误”正业。正业之外,搞点自己爱好的学问,如果对国计民生有利,也未尝不是一种贡献。做官和治学有时也并不矛盾,亦非两者不可兼得。白居易、苏东坡这两位杭州市“老市长”都曾对西湖吟诗作文,赞颂河山锦绣,并未耽误他们的正业,白堤苏堤就是留下来的物证。康熙之能奠下“康乾盛世”的基础,就和他的雄才大略、诚心向学、懂得几种专业知识有关。做过湖广、两广、云贵总督的阮元,还是清代著名学者,他自身苦学,还创立学堂,培养人才,编书刊印,整理史籍,对祖国文化的继往开来大有贡献。所有这些对于我们大可借鉴。
今天,时代在变革,社会在发展,观念在更新,我们竭力地忙中偷闲去多学一些东西,可能会有益正业呢!对有些人来说,现今的正业未必就是以后的正业,“艺多不压身”,多获得一些知识,多掌握一点技能总是不坏的。由此而思,只要我们心想大业,钟情事业,在眼前不“误”正业的前提下,善于安排,还有精力,就应该允许人家向别的方向发展,向更深更高的方向行进。对于有些地方喝酒打牌到天亮无人非议,做点业余益事就有人挑剔的做法,实在是有些“是非颠倒”的味道了。
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谈到办报时,借体操术语说过搞好“规定动作”,还要有“自选动作”的话。由此而移赠我们各行各业的“正业”和“副业”,我想有所侧重,正视本末,合理安排,做好这两个“动作”,对于推进我们工作和事业只会是有益的。
关于“规矩”的话题
有些我们今天常常挂在嘴上的成语和俚话,由于从铁定的事实中生发,有翔实的史料为证,往往成了人们为人处世的准绳,成了大家待人接物的信条。其实,成语也有是与非!就拿“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之类古训来说,对于内中有些规矩,在今天也应摒弃“盲目性”,注入“新内容”。因为规矩有新老之分,也有科学和悖理之别。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世事变革中,还有完善和充实的必要。
“规矩”为何物?《辞海》有解:除了“作为方圆的工具”之本义外,更多的则是指“一定的标准、习惯、法则与方法”。
的确,有了科学的、合理的、完善的规矩,火箭、飞机可以“巡天遥看一千河”。我们可以车行其路、人走其道,欣欣然各奔前程。因此说,对有些被实践检验而正确的规矩,在一个很长的过程中,我们是要一丝不苟去遵循的,而且来不得一丝丝马马虎虎、半点大大咧咧。
然而,我们也可以认认真真地想一想,我们这个国家和不少集体中是否有不少的太古老、太陈腐、太不科学合理的规矩呢?我们是不是存在着把这些痈疽式的规矩,当作“艳若桃花”的宝贝呢?想来答复是肯定的。应该说,生活中、工作上的许多规矩是利人的,但总是“一年一年老去,来日后日花开”,不图更新,不励变革,那么一些陈规陋习也是会误人的。
我们的古人在造屋筑路制陶修墓的过程中,因为苦于作方作圆的困难而逐渐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规矩”来,这是创造,这是贡献,但也不等于说就不要翻新和前进了。应该说,对旧的条条框框,老的清规戒律,一味用“从心所欲不逾规”来作信誓旦旦的信条,那岂不天下世界从今只要一本万年历,一本万宝全书就得了。当今,我们的方圆世界常常出现多米诺骨牌式的变化,这决定了破旧规矩,立新规矩就要往复循环;这注定我们许许多多、形形式式的规矩不能一成不变。显然,我们的改革需要破旧立新,还应引进外国先进的规矩来取代我们的陈旧的规矩,需要敢于拿来和善于拿来。
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是渐进与突进相统一的辩证过程,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是一项创造性的事业,这就要坚决地破除那些不好的规矩,进而励新、更新和创新。假如我们对旧的一套自得其乐,假如还对不合时宜之法顶礼膜拜,不敢越雷池一步,凡事非要用黄焦焦的“本本”去裁剪活泼泼的现实生活,好学行者僧侣“沥血抄经奈若何”之行,就会落得“十年依旧一头陀”之境,哪里还谈得上创新和发展!
改革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没有精确的答案,没有一绕可近几百里的捷径,破旧规矩更要我们冒风险付代价。鲁迅先生说得好,“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作为改革者来说,既当脊梁,就要顽强地挺立;既要求索,就要经得起颠簸。对一些风风雨雨的营扰,不必太在意;对一些枝枝蔓蔓的东西,不必太分心,只要志存事业心,周围有群众,胸中装定党中央的改革方针,装定了前进、发展、出路的谋略,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干事业的,这就是今天意义上的“主义真”,对此我们就要去披荆斩棘锐意进取。
“恰东风吹绿一度春”。我们欣喜地看到,改革者最多锐气,最有闯劲,最有忧患意识,最善抓住机遇。他们周围有浩浩的大众,前面有猎猎的旗帜,耳畔有阵阵的鼓角,他们将勇往直前,去破除旧的陈规陋习,去开辟新的康庄大道。精神不能苍老在生活中,总听到一些青年朋友“年纪一大把了,还有啥作为”的感叹,在他们这些近乎矛盾的言谈之中,大有“日落西山红霞淡,月过十五光明少”的弦外之音。应该说,有的人如此说说,只是插科调侃,有的则是意志衰退的表露,精神苍老的流露,害怕困难的直露。对于后者,自然是不能等闲视之的。
应该说,青年是与奋斗和创造紧密相联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是平湖秋月泛舟,花港观鱼观光,不可能是一条大道、一马平川,总会有阴天雪日,困难挫折。如果一碰到困难,就怨天尤人,就悲观厌世,恐怕任是什么事情也做不了的。
“三月花事好,为学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这是古诗人对青年和青春的劝勉。不言而喻,年轻是值得珍视和赞美的,也是值得我等中老年人钦羡的。但人们往往眼热的不是光鲜的衣衫、玉雪的肤色、轻盈的步伐、时髦的打扮,而是不少青年人奋发的身姿、勃勃的朝气、成就的展示、事业的有为。这才是年轻亘永的活力和动力。
今日年轻人,任重又道远。要做“四有”新人,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外,还应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向周围胸怀大志,意志坚强,以公为重,有所作为的人学习。
因为在生活中,惟有两种人是常葆青春、永驻红颜的:一种是永远充满创造激情的斗士,一种是终日不学无术的不思进取的庸人。前者是在精神上,后者是在肉体上。作为不断开拓进取的人,不仅有青春的延续,更有着事业的开拓。这正应了奋斗者永远是年轻这话。
其实,我以为现下有些年轻人,还得要向老年辈看齐才对。如今的老年人全然没有了“高堂明镜悲自发”的凄然,有的是“蛟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的执著和创造,他们甚至自豪地感到:老年“是迟开的花,是不了的情,是陈年的酒,是迟来的爱”。在我的接触中,他们虽无青春的年龄,却有青春的气派。甘愿“如霞尚满天”。甘心“不用扬鞭自奋蹄”。就我的接触中,便有这样至深的感触。一位我所敬重的老领导、老报人,几十年如一日,如老牛,似春蚕,每每工作至深夜。一个资深名大的老画家,泼墨丹青落款处,总谦谦地题上“年方八十六”的墨迹。“方”者,刚是也,对生活的执著,对生命的挚爱,尽在一字之中!我省海宁市有位叫马君松的老人,书法法度庄重,灵气秀气并重,其人整整一百鹤龄了。而每每落笔题写中,总有“百岁婴”之称,以出世的状态书写历史,大气魄!高境界!更有复旦大学著名学者蔡尚思先生,高龄贵庚已九十多,然而他总是说自己是“不知年”的人!这种已到“花开花香两由之,云卷云舒心自知”的境界,让人望高峰仰高风,足可使我们年轻人以为楷模,作为榜样。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面向新世纪征途的年轻人,正是风华正茂,更应志壮胆雄。让我们在新的一年中,在新纪元的钟声敲响之际,为了中华腾飞,再多一些朝气、锐气和勇气,再多一些干劲、闯劲和钻劲,甚至还需要再多一点老年人的义无反顾和全力冲刺!
说“信任感”
有人说,信任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是走向坦途的桥梁。不知这话出自何人之口,但算得上是一句“无名者格言”。
可以想见,同事相处,朋友轧道,邻里作伴,如果整日里疑疑惑惑,时不时的神经过敏,所谓“除了相信上帝之外,就是相信自己”,那么白天精神高度紧张,是晚保险要彻夜失眠。或许要紧关头,关键时刻,还会应了平时人家常说的“风雨同舟,落雨逃走”呢!
眼睛曾扫到这么一景:街上一位女子拿着两只大包提几步,停一停,放一放。一位男人“怜香惜玉”跑上去相帮,结果被对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