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燕赵文化志-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1267年始建,1285年告成,历时18年,是唐长安以来,又一个规模巨大、规划完整的宏伟都城。《周礼·考工记》对都城的理想设计,到元朝才第一次得到比较完整的实现,为以后明、清的北京城奠定了基础。

  1。新都的选址和外城范围

  元朝放弃金中都旧城,而另建大都新城,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金中都宫室因战乱已荡然无存,难以修复,而且规模不够宏大;二是旧城的东北郊有比较充足的水源,湖泊相连,有积水潭、太液池,金朝已在此辟建琼华岛,造大宁宫作离宫别苑,更重要的是能为新都的水运提供有利的条件。

  金中都的供水主要来自今北京西南郊的莲花池水系,水源有限,不能满足水运的需要,通州(今北京东)的漕粮始终靠陆运至都。元世祖忽必烈于1260年即位不久,著名水利学家郭守敬就提出改造中都水利,别引玉泉山水通过瓮山泊、高梁河以通漕运的建议。郭守敬,元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少年受教于刘秉忠,习天文水利,以后作出了重大贡献。元大都就是利用高梁河水系,以大宁宫的湖泊为中心,营造新宫室规划大都城,这一选择直接关系到大都的方位和建筑的布局。

  大都城坐南朝北,呈规则的长方形。据考古证实,它的南墙在今北京东西长安街的南侧,北城墙及东西城墙的北段在安定门外2500米的小关一线,东西城墙的南段与明清两朝城墙一致,周长实测约为28600米,墙体全部用夯土筑成,基部宽达24米,底、高、顶的比例为3∶2∶1。在夯土中使用“永定柱”(竖柱)和“絍木”(横木)加固,为防雨水冲刷,在土城顶部中心置半圆形瓦管,墙表不包砖,用芦苇铺盖,故又称“蓑城”。城门11座:南门3座,正南中央名丽正门(今天安门南),南右门名顺承门(今西单),南左门名文明门(今东单);北门2座,东名安贞门(今安定门小关),西名健德门(今德胜门);东门3座,正中央名崇仁门(今东直门),东右门名齐化门(今朝阳门),东左门名光熙门(今和平里);西门3座,正中央名和义门(今西直门),西右门名肃清门(今北师大西),西左门名平则门(今阜成门)。大都的四角建有巨大的角楼,城外部建有加强防御的“马面”(又叫墩台)以及护城河。1969年在拆除西直门时,发现和义门瓮城城门遗址,这座门洞已不是木构的“过梁式”,而是砖券门洞,在当时属于新技术。

  2。宫城和主要宫殿

  大都的皇城位于全城南部的中央偏西,宫城偏居皇城的东部,周长8800米,它的南门即崇天门,是宫城正门,约在今故宫太和殿的位置,北门即厚载门,在今景山公园少年宫前,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东边和西边的城墙在今故宫东、西两城垣附近。4座门以崇天门最宽阔,11间,各门全是朱户、丹楹、藻绘、彤壁,以琉璃瓦饰檐脊。宫城西角耸立角楼,蔚为壮观。宫殿群分布在琼华岛和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周围。池西有两组辉煌的新宫殿,偏南是隆福宫,内有光天殿、文德殿、偏北是兴圣宫,宫内有奎章阁、延华阁、畏吾儿殿,分别为太子和皇太后住所。岛的东面,是元大都的“大内”,即今北京紫禁城的前身,从午门进入大明门,主要建筑是以大明殿为主的一组宫殿群。大明殿11间,殿基3级,绕置雕有龙凤图案的汉白玉阑干,殿楹的四面皆有方形大柱,装饰金龙、花卉和云朵图案。殿内装饰也极华丽,这是元帝登基、正旦、寿节、朝会之所,殿中设七室云龙御榻,并有帝后的宝位,这在中国唯元朝有帝后与皇帝并坐临朝之仪。殿后有柱廊7间,柱廊后是寝宫5间,后连香阁3间。大明殿东有文思殿,西有紫檀殿,以紫檀构筑而得名。大明殿寝宫之后有宝云殿,殿左是钟楼,殿右是鼓楼,又称文、武楼。

  历代都城皆设宫廷广场,位于宫城正前方。元大都突破这一传统,将广场移建在皇城的正前方,加长了广场与宫殿间的距离,收到了增强层次感,突出巍峨的宫阙,使气氛更加森严的效果,为都城建筑开创了一个新格局。

  妃嫔住所的主建筑是延春阁,位于宝云殿后面,9间,东西150尺,进深90尺,高百尺。阁后有柱廊7间,柱廊后是寝殿,7间,殿后有香阁。毗邻的还有延春宫、文思殿、清宁殿、宣文殿。元代寝殿逢冬季在殿外用皮帐围护起来,夏季改用黄油绢帷幛,以使寝殿冬暖夏凉,四季宜人。香阁设楠木寝床,阁东有慈福殿、东暖阁,阁西有明仁殿、西暖阁,另有玉德殿、东香殿、西香殿、宸庆殿等相互连属,群殿宏伟壮丽,规制严整,豪华精饰。

  元代宫殿建筑的特点是前后两组宫殿构成一个单元,每组各有独立的院落,而每一座宫殿又分前后两部分,中间用穿廊连为“工”字形,前为朝会之所,后为居住之所,殿后往往建有香阁。宫殿建筑穷极奢侈,使用如紫檀、楠木和各种彩色的琉璃等贵重材料。在装饰上,用方柱,朱色绘金龙,四壁吊挂毡毯、毛皮或丝质帷帐,这是游牧生活习俗在宫中的反映,也是受喇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影响的结果。宫城内还有盝顶殿、畏吾尔殿、棕毛殿(用棕毛代陶瓦),为以往历代宫殿所未有。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1984年版。

  在皇城北有海子,又名积水潭(今北京市什刹海一带),西北诸水皆汇流于此,构成高梁河一带的天然湖泊。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郭守敬主持运河工程,从昌平神山引白浮泉水导入积水潭,然后东流至通州白河,全长80余公里,元世祖赐名“通惠河”。从此由杭州至大都的南北水路大动脉畅通无阻,漕船可直抵大都,每年漕米500万石。在海子东岸有中心阁,一块有“中心之台”四个字的刻石立在一个一亩见方的台座上,其位置正是大都城的几何中心。中心台之设充分证实,大都城确是预先有图样,按规划兴建的。宫城有一条中轴线,延伸到全城,构成了从外城的正南门(丽正门)到中心阁的一条南北中轴线。大明殿、延春阁两组主要宫殿正建在这条线上,其他殿宇建在轴线的两侧,形成左右对称的布局。统观大都城布局,宫城位于中央,宫城正东有太庙,正西有社稷台,宫城正北中心阁周围是商业集中的地区,完全符合《周礼·考工记》所说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古制,这是元大都在总体规划上最为突出的一点。

  3。街道坊巷和市场

  大都城内的街巷如棋盘式笔直纵横交叉,这是由城内的中轴线和各城门间加辟的南北、东西各9条干道构成的。由于中轴线是南北向,所以南北干道占主导地位,两侧排列的东西向街道和胡同都是平行的,一般大街宽24米,胡同宽6—7米,只有从中心台向西,沿积水潭东北岸是一条全城唯一的斜街。居民住宅则分布在胡同的南北两侧。胡同自元朝开始出现在中国北方城市,尤以大都为最多、最典型,起着沟通居民院落和交通道路的作用,并且具有社会性功能,便于政府的控制,胡同历经明、清、民国,乃至今日,构成北京城一大特色。元大都全城划分为50个坊,这个规定出自元奎章阁侍学士虞集,取“易经大衍五十义”的内涵。坊的名称也有寓意,如“日中坊”,指日中为市的地方;“金台坊”,指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之意;“澄清坊”,因地近御史台,故有澄清世间的含义。元代的坊与隋唐以前的坊已有不同。比如隋唐的坊有围墙封闭,中国古代这种制度发展到宋朝时,由于工商业的繁荣,取消了宵禁,封闭的坊墙渐渐不复存在。元大都的坊就不再建坊墙,以街道作主要界限,呈敞开式,坊已成为行政管理上的地段名称,直属左右警巡院管辖。元代的中央衙署也散布在全城的坊区,体现了传统的五行及形胜观念。到明朝,中央衙署改为集中在宫廷广场上,则又象征中央集权的强化。

  市场主要分布在三处:一是积水潭东北岸的斜街,属日中坊,因是大运河的终点,水运便利,故商业繁荣,市场一直延伸到鼓楼一带;二是十字街,即今北京东四(牌楼)西南,在明照坊内,正位于东城的适中地方;三是西城的适中地方,即今北京西四(牌楼)附近,有羊角市,是羊、马、牛、驴骡、骆驼集中交易的场所。此外,在丽正门有菜市,和义门有果市,文明门有穷汉市,其他还有米面市、杂货市、鹅鸭市,不可胜数。

  元大都还是一座科学、文化繁荣的国际性大都市。元代最高学府国子监坐落在皇城的东北部;代表元朝天文科学最高成就的“授时历”由郭守敬创制,所筑“司天台”位于城的东南部;元曲大家关汉卿的创作生活绝大部分是在大都度过的;佛教、喇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世界主要宗教及教派在大都可以并存,元廷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不同风格的庙宇在城内耸立争辉;来自欧洲、中亚、南亚、非洲的使节、客商不仅带来了各国的商品,也把医学、天文学、数学、音乐、舞蹈及多种精湛手工业技术传到大都,由尼泊尔人阿尼多设计建造的白塔寺至今屹立在北京西四。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写道:“凡世界上最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里找到。”他盛赞元大都是“一个又大又繁华的古城”,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大汗之城”。

元大都在建筑上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建筑技术和风格。气势雄伟的元大都是民族融合的优秀成果,是强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象征。



第四节 明清的京师——北京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辉煌壮美,它继承了历代都城建筑的丰富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都城中心的紫禁城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帝王宫阙,在世界现存的宫殿建筑群中也是少有的。

  一、北京城的兴建

  (一)永乐帝迁都北京和内城的迁移

  1368年八月,明军攻入大都,元朝灭亡,明王朝在前一年已开国立基于南京,遂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曾打算建都北平(今北京市),但北方兵祸连年,地旷人稀,运河不畅,漕船不通,北平尚处萧条。1398年,明太祖死,传位给嫡长孙朱允炆,是为惠帝,以1399年为建文元年。明太祖先已封诸子在外地为王,各带护卫甲士数千至万余人,势力强大。惠帝为稳固帝位,用齐泰、黄子澄的削藩之策,先后废掉周、齐、湘、代、岷五王。太祖第四子、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乘时起兵“靖难”,以讨齐、黄为名,带兵南下,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夺取帝位,次年改元永乐,庙号明成祖。永乐皇帝登基后决定迁都北平,将北平府改为顺天府,改北平为北京,随即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大兴土木,营建城池宫室。迁都前,主事萧仪、侍读李时勉等鼓舌阻挠,永乐帝怒斩萧仪,下狱时勉,表现了迁都的决心。北平本元大都,有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都城的基础,这里距蒙古和东北地区较近,便于维系统治,特别蒙古势力不时侵扰内地,对明朝北边是严重的威胁。永乐帝曾“就封北平,屡经出塞,天险地利,筹之已熟”,在北平建都“非近虑者所可及”(《日下旧闻考·京畿·昌平》)。永乐十九年(1422年)正式迁都,从此,明朝以北京为京师。

  在北京正式新建之前,有一项大规模的拆建工程实际上是对元大都进行改造的开始。1368年明朝大将军徐达克定大都后,首先放弃了大都城的北部。这里经过多年战乱,人口百不存一,井落空虚。同时,故元势力仍伺机南侵,收缩防卫也是必要的。于是拆除了北面城墙,在以南2。5公里处另筑一道东西向新城墙,其西段在穿过积水潭最狭窄的地方后,转向西南,成一斜角,使积水潭西端一部分被隔在城外。北城墙原有的两座城门健德门改名德胜门,安贞门改名安定门。同时,东城墙的崇仁门改名东直门,西城墙的和义门改名西直门。

  永乐十七年(1419年)即北京兴建工程的第13年,又把南城墙向南推移2里,仍开3门,名称依元大都之旧。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开始修建9座城门的城楼,经4年完工,改丽正门名正阳门,文明门名崇文门,顺承门名宣武门。同时,将东西城墙的齐化门改称朝阳门,平则门改称阜城门。这些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其中正阳门是北京最重要、最宏大的城门,仅供皇帝出入,因之称“国门”,习称“前门”。经过改建,北京内城东西长6650米,南北5350米,南面3门,东、北、西各2座城门,这些城门都有瓮城,建有城楼、箭楼。东南、西南两个城角还建有角楼。

  (二)外罗城、皇城和紫禁城的修建

  塞外蒙古势力分三个部分,鞑靼居蒙古高原中部,西是瓦剌部,东是兀良哈部,各部之间不仅互相争斗,而且不断南下掠夺骚扰内地。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卫,明政府计划环绕京城四周加筑外垣,但因国用不足,只完成了南部一面。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始动工,10年后建成,北京从此有了包揽南郊一面的外罗城,在平面城建图上构成一个“凸”字形,明廷把有限的财力集中于南部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永乐迁都后已经建成了天坛、山川坛(先农坛),这是皇帝举行重大祭祀活动的地方;二是这一带居民稠密,也是商业繁荣的地区。原金中都的居民有一部分早已圈入了元大都,未迁入的也逐渐向元大都南门外移居,集中住在丽正门与顺承门关厢一带,新建的罗城正好把这部分居民圈入城内。外罗城东西长7950米,南北3100米,南面3门,正南名永定门,南之东名左安门,南之西名右安门,东、西各1门,东名广渠门,西名广宁门(清时称广安门)。东北面,除通往内城的3座城门外,东、西两角还有通向城外的两座门,即东便门、西便门。在永定门内有天坛,先农坛,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