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燕赵文化志-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北长城修筑年代,因历史文献对秦开没有准确的年代记载,后人根据“秦舞阳者,开之孙也”推算,当始于燕昭王,而在燕孝王和燕王喜时,又可能继续增建完善,设令疵塞(今河北迁安县西)、居庸关塞(今北京昌平县西北)。

  据考,燕北长城的位置在明长城以北,西起今河北怀来县大古城,往东北入内蒙古化德县,经正蓝旗、多伦县,沿燕山北麓折入河北围场县,再东入内蒙古赤峰北,经敖汉旗、奈曼旗跨越努鲁儿虎山,进入辽宁朝阳,经阜新穿过辽河到开原,向南折沿长白山西麓,经抚顺、辽阳东、鸭绿江,直达于朝鲜人民共和国清川江北岸的博川一带。全长1200余公里。

  燕北长城沿燕山山脉和辽东丘陵建造,位于阻遏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东胡与林胡进入燕国都所在的冀中平原战略要地。在筑造技术和地形选择上,既很有特点,又因地制宜。土筑长城,大多修在土质较厚、地势平缓的地区;石筑长城,一般是内外两侧用较规整的大块天然石垒砌,中间充塞碎石块或砂砾;也有以石为基,上用黄沙土夯筑的土石混筑。燕北长城被沿线的当地人很形象地称为“土龙”、“石龙”或“沙龙”,至今这些地区仍保存有不少遗址。

  河北丰宁县至内蒙古多伦县的燕长城遗址,每隔250米筑有一墙台,河北丰宁、围场县境内有大小不等的土城址,平面为正方或长方形,城垣保存较好,小土城址边长不到250米。据考,这些小城是燕国屯兵驻守的城、障、亭、燧等防御设施。

  辽宁建平县境内的燕长城遗址,东段在烧锅营子乡的唐土沟梁;中段在老官地乡羊场沟南山;西段在热水乡小马家湾,蜿蜒百余里,系土筑,当地称为“土龙”。张家村南山至蛤蟆沟脑北山之间的燕长城,为高2…2。5米的石砌墙基遗址,与文献所载“长城无土处,累石为固”相吻合。

  内蒙古昭盟境内的燕长城,大部分地段的墙基至今仍很完整,其实际走向断断续续约有300公里,赤峰一带的老爷庙西山顶上,北台子东端,杨家营子山燕长城沿线上,均筑有望楼。望楼址直径3、4、2米不等,附近陶片散乱,还发现有战国式绳文板瓦和长方形銎铁斧残片。敖汉旗老虎河上游北岸,在长城北侧约0。5公里处的遗城址内,地表层存有大量的陶片、筒瓦、板瓦和红陶锅片,并出土了很多钱币,有燕明刀币、秦“半两”铜钱和重60余市斤的秦代铁权。从中可知,这一带燕长城在秦代又被沿用。

  燕北长城经过燕山山脉、辽东丘陵地区,燕山以北是温带草原以牧业为主,以南是温带落叶植被区域以农耕为主。这条自然分界是中国历史上古燕、东胡、匈奴、乌桓、鲜卑、柔然、契丹、蒙古、女真等北方少数民族长期活动,与华夏民族交往融合的区域。特别是燕北界长城所要防御的东胡族系的人民,对开发中国北部、东北部疆土,发展游牧业经济和草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内蒙古赤峰一带出土了东胡民族的青铜器,燕长城沿线亦发现东胡的遗迹。而属于阿尔泰语系的东胡语言,又为燕长城以外,大漠南北的许多少数民族相袭使用。今蒙古语亦源自于东胡语。

  二、赵长城

  赵国,战国七雄之一。赵敬侯元年(前386年),迁都于邯郸。

  赵肃侯十七年(前333年),以漳水、滏水的堤防为基础,修筑赵南界长城,以防魏。又为防止北部的东胡族南下侵袭,筑赵西北界长城。赵武灵王时,修筑了一条“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史记·匈奴列传》)的赵北界长城。

  (一)赵南界长城

  赵南界长城,建于赵肃侯在位时,又称赵肃侯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又载:“(武灵王)十九年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因长城在漳水之北,因此,称为赵南界长城。

  战国时期,古漳河河道在河北临漳县邺镇以下的河段,位于今漳河以北,斜向东北流,左会滏水汇流于黄河。赵南界长城是在漳滏流域一带沿漳水故道的北岸,利用漳滏堤防相连扩筑而成的,“以阻漳滏之险”,故又称漳滏长城。其大致位置,起自今河北省西南太行山麓涉县东,东行经武安,缘漳河北岸迳东南行经磁县、临漳、成安至肥乡县境,形成外凸的弓形走向,全长约200公里。今河北临漳、磁县一带尚存遗迹。

  邯郸是战国名城,前有漳滏,右倚常山,左邻河间,北通燕涿,关天下之形胜,为当时黄河以北最大城市之一。既是赵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华北商业、冶铁中心。但邯郸地处冀南平原,是四战之地。公元前353年,魏惠王救卫伐赵,围邯郸。次年十月,都城邯郸被魏攻占。魏惠王十九年(前351年),赵魏盟于漳水,魏归邯郸于赵。

  公元前349年,赵肃侯即位,重视发展生产,国力大增,有条件动用大批人力、物力修筑赵南界长城。这主要是保护京都邯郸,以防魏兼而防齐,同时因秦驱魏攻赵,也可以起防秦的作用。

  (二)赵西北界长城

  公元前333年,赵肃侯听苏秦游说参加合纵抗秦,在漳河北岸修筑南长城的同时,又在西北部飞狐口、雁门关一带筑起一道西北界长城,以御戎狄。

  《盐铁论·险固》篇记载:“赵结飞狐(按:今河北蔚县南)、句注(按:今山西代县西北的雁门)、孟门(按:今山西离石县境西),以存荆、代。”飞狐、句注、孟门为赵西北边防要冲关塞,地处山高谷狭、雄关据险的太行山,乃兵家必争之地。飞狐口(飞狐径)是著名的太行八径之一,位于今河北蔚县东南恒山峡谷口之北口,两崖峭立,蜿蜒百余里,控扼山西高原通向河北平原交通要路飞狐道的咽喉。雁门山古称为句注山,位于今山西代县西北20公里,山峦重叠,谷深路狭,山势险要。赵国是最早在飞狐至雁门一带修筑长城的,以后历代均在此据守关隘,固筑长城。

  赵西北界长城位置,东起今河北省涞源县飞狐口一线,北界蔚县,南界三飞狐上以东地区,穿越恒山西行入山西灵丘县北部,复西入繁峙县北,经应县、山阴至代县西北的雁门山,折向西南行入宁武县东南,到阳方口复西南向行经五寨、岢岚与岚县交界处至兴县,再折向西北达保德县黄河岸上。在山西省境内即长达350多公里。今仍有遗迹可寻。

  赵西北界长城东起点今蔚县代王城南,有一道长约75公里的石垣,除个别处保存尚好,其余仅存一道高1米的石埂。其示警的烽火台数量少,且间距大,大部分已倒塌为一圆石堆状。在山西省境内的赵西北长城,今尚存长50余公里的遗迹,大部分地段是石头砌筑,少许部分为黄土夯筑,城垣残高已不足1米。

  代,原是北戎建立的国家,居赵之北部,相隔恒山为邻,是屯兵养兵又可牧马、农耕的重地,且与赵氏有婚姻之好。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襄子“北登夏屋”借宴请代王之机,“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赵灭代,北置代郡,至赵肃侯筑赵西北长城,代始终是赵国的战略重地。

  (三)赵北界长城

  赵北界长城为赵武灵王时所筑,故又称赵武灵王长城。

  公元前325年,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雍即位。为拒周边之强敌,赵武灵王实行改革,变法易民,胡服骑射,引起军事技术与战略战术的一系列变化,使赵国军事实力迅速增强,对外用兵接连取胜。赵北界长城大约是在武灵王二十年至二十六年(前306—前300年)间,击败东胡之后,向北拓进,为巩固新略取的国土而修筑的。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从此一跃跻身为战国末期能与秦国抗衡天下的军事强国。

  赵武灵王长城的位置,依山势、走向划分南北两列。北列西起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沿黄河上游后套平原及前套平原北缘,即阴山南麓向东,行经五原、固阳县北境,至呼和浩特市西北大青山北麓。《水经注》卷三记载:“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峨然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南列西起乌拉特前旗黄河东岸,傍大青山南麓蜿蜒东行,经包头、呼和浩特市、卓资县、察右中旗、集宁市、察右后旗、商都、化德县,进入山西高原东北部的云中、雁门,向东至代,全长约650公里。

  今考古发现,大青山、乌拉山、狼山之间,有不少赵武灵王长城遗址。其城垣多系夯土所筑,用两版相夹,内填粘土或灰石,分层用杵夯实,底宽而顶窄,顶为墙宽的1/4或1/5,具有相当的承载力。有的地段因地制宜,或石筑或利用峭壁劈筑城墙。

  内蒙古卓资县油葫芦湾村北赵长城内侧,有一座俗名城卜子的古城堡遗址,呈方形,正边长142米,关城东墙残高1。3米,为戍军遗址。长城附近地面上残留着许多战国陶制绳纹残片。古城北有一座筑在长城上的方形墙台,正边长17米,高1。4米,系用洪水淤积的黄黑色土,夯筑为13层,每层厚10厘米。这座墙台应是赵边防戍卒了望敌情和防御用的。

  包头市赵长城遗址,东起大庙村以东,西至哈叶脑包的哈德门沟口,约长45公里,最高处4…5米,最低1…2米不等,夯土层厚10厘米,犹如长龙起伏盘亘在群山峻岭。大庙村东1公里处修筑了一座烽燧,位于土山高顶之上,数公里内的景物尽在目力所及范围。“南面长河(按:黄河),北背连山,连峰刺天”(《水经注》)。赵北长城实扼内蒙古高原山川险胜。

  赵武灵王北长城,是为了保护新开拓的北疆农牧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不受游牧民族侵袭,安定边境而修筑的。其后,匈奴骑兵亦常“驱驰于楼烦(按:今山西宁武、岢岚等地)之下”,扰赵边境。赵成王元年(前265年),派大将李牧驻守代郡、雁门,“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进赵边城”(《通典·匈奴上》)。

  赵国的疆域扩展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及河套平原后,赵武灵王一面调集大量人力、物力修筑北长城,一面向北方大量移民,以实边地。《水经注·河水》引《竹书纪年》载,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向新开辟的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增加边地戍屯兵民,目的是开发边地农牧业经济,增加戍边兵员,稳固边疆。此际,在呼和浩特平原上建立了第一个城市云中(故址在今托克托县),为在畜牧业区域播撒中原城市文明奠定了基础。

  赵国移民九原,开长城史上移民屯边之先河。同时,也是赵文化的构成核心——中原农耕文化与大漠南北游牧文化,交汇融合飞跃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白起大败赵括军,坑降卒45万,赵国势由此骤然衰落,公元前222年,为秦所灭。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保留和利用了赵北界长城、赵西北界长城的部分旧址。

  三、中山长城

  春秋中叶,鲜虞族(属白狄别支)在今河北正定、石家庄西北一带,建立了一个强悍的诸侯小国——中山国。

  早期中山国,据史书记载两次亡国。中山立国后,屡遭晋师伐,因国弱民散,一度在先秦典籍中消失。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史记·赵世家》),迁都于顾(今河北定州市)。公元前406年,中山又被魏攻灭,遂沦为史称的“魏属中山”。

  约公元前381年,中山又再度复国,“桓公迁徙灵寿”(《史记·赵世家》索隐引《世本》),定中山国都城于北倚灵山、牛山,南临滹沱河的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三汲村北)。

  公元前369年,魏国内乱,赵韩乘机攻魏。复国不久的中山,假其天时,趁机调征民力、物力,在中山国西南部构起一条全长250多公里的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六年,中山筑长城。”在先秦文献中,这也是中山复国后第一件有记载可考的重大事件。足见当时在华夏诸侯国林立争雄之间,少数民族鲜虞中山国在山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分界的太行山,今河北省西部与山西省东部交界地带修筑长城,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外交上都是有相当影响的。

  据《汉书·地理志》、《括地志》、《读史方舆纪要》等记载,中山长城的大致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地区,北段纵贯恒山,沿太行山脉南下,经龙泉、倒马、井陉、娘子关、固关,最后至于今邢台西北的黄泽关以南的明水岭大岭口,全长约250多公里。(罗哲文、刘文渊:《世界奇迹—长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战国策·秦策》)。地处燕南赵北之间的鲜虞中山国,东有水大湍流的薄洛水与宁晋泊,相邻齐国;北有滱水蜿蜒为屏障,东北邻燕国,中山与齐、燕修好,边事平安。西北部与西部为太行山险,重山西峙,群川东汇,中山扼守着易守难攻的鸿上塞、井陉关。南部是冀南平原,与赵接壤。中山国域阻隔着赵都邯郸一带与太行山以西的晋阳、西北的代地之间的联系。中山国的存在限制了赵国的内外防御和向北部的领土扩张,一直被视为腹心之患,欲图兼并。所以,赵成侯六年(前369年),由北方鲜虞游牧民族为主、杂居华夏民族的中山国国君,命在中山国西南边界修筑了防御赵国入侵的中山长城。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中山筑长城以后,在地处南北要冲的古槐水北岸鄗邑(今河北柏乡县北),“中山负齐之强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