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燕赵文化志-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植纪迹巴夹瓷酱ㄍ吞锞勐洹保ā逗蠛菏椤だ钼罚舶儆嗑怼
魏晋南北朝时期,名为“图经”、“记”、“地记”、“论”之类的燕赵地区古方志数量明显增多,见于记载的有魏国卢毓《冀州论》、何晏《冀州论》、晋代裴秀《冀州论》、荀绰《冀州记》、乔潭《冀州记》、陆岁羽《邺中记》、张曜《中山记》;北齐李公绪《赵记》、邢子励《赵记》、虞氏《赵地记》、宋孝王《关东风俗传》、阳休之《幽州古今人物志》以及未著撰人的《幽州图经》、《冀州图经》等。
唐宋时期,地方编修图经方志已经形成定制。这一时期见于记载的图经方志有《上谷郡图经》、《固安图经》、《河北记》、《河北路图经》、《新州记》、《河北险要图》、《河北图》、《咸平河北东路地图》、《河间图经》、《河北三十四州军地图》、《常山图经》、《相台志》、《临漳志》、《信都记》等。
金元时期,见于记载的燕赵地区方志有《碣石志》、《清州志》、《献州记》、《相台续志》、《保定路志》、《燕京志》、《析津志》等。
《析津志》是元代熊自得编纂的关于北京历史的最早的一部方志,也是燕赵地区现存的最早的一部方志。
《析津志》原本早已散佚,今仅存有后人从《永乐大典》、《大元一统志》等书中辑录出的辑本。《析津志》门类有户口、田粮、额外钱粮、军屯、乡社、坛场、廨宇、寺观、风俗、土产、山川、关隘、文庙、学校、人物、孝行、仙释、艺文等。在宛平、大兴各县下,则有各县建置沿革、县境、至到、民屯、闸河等项。体例颇为完备。明朝永乐年间修《顺天府志》时,从体例和内容上,多沿袭和征引了《析津志》。
二、明清直隶地区的方志
明代方志的编修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体例也较前代更为完备。现存明代直隶地区的方志约百种左右。现存最早的一部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永乐《顺天府志》,其次为正统《大名府志》。但明代方志编纂的水平普遍不高,缺少上乘佳作。
清代方志的数量急剧增加,光绪直隶各地方志总数达500部左右。更有不少名人参预修志,故产生了不少影响颇大的方志。其中,以光绪《畿辅通志》、光绪《顺天府志》、光绪《天津府志》、乾隆《永清县志》最为著名。
(一)光绪《畿辅通志》
有清一代,曾三次纂修《畿辅通志》。康熙时,由于成龙、格尔古德主持,郭棻主笔,纂成《畿辅通志》46卷。由于时间仓促,草率成书,康熙《畿辅通志》的编纂质量明显不高。雍正时,由唐执玉、刘与义、李卫相继主持,陈仪承主笔,纂成《畿辅通志》120卷并图1卷。同治、光绪间,由李鸿章主持,黄彭年主笔,又纂成光绪《畿辅通志》300卷(卷首1卷)。
三部《畿辅通志》中,以光绪《畿辅通志》的编纂质量为最好。它以“纪”统包诏谕、宸章、京师、陵寝、行宫,以“表”统并府厅州县沿革、封建、职官、选举,以“略”统记舆地、河渠、海防、经政、前事、艺文、金石、古迹,以“传”统叙人物,并辅以“识余”、“叙录”,较好地汇集了各类资料,全面地反映了畿辅地区情况。在有清一代的各省通志中,它以资料丰富、体例完备而被推为巨擘。
(二)光绪《顺天府志》
张之洞、缪荃荪等编纂。始修于光绪五年(1879年),光绪十一年(1885年)成书,130卷。全书共分京师、地理、河渠、食货、经政、故事、官师、人物、艺文、金石等10志,志下分目。该志因编写人员多系名流,编纂精良,故被誉为近世方志之冠。
(三)光绪《天津府志》
天津方志的编修始于明代。当时,有嘉靖《蓟州志》、正德和万历两部《天津三卫志》。清乾隆时,程风文、吴廷华等撰有《天津府志》40卷,分为天章、地舆、星土、形胜疆域、风俗物产、山川、城池公署、乡都户口、学校、古迹、田赋、盐法、驿递、兵制、河渠、祥异等24目。光绪时,沈家本等又在旧志的基础上再修《天津府志》54卷(卷首1卷、卷末1卷),增入诏谕、圣制、恤政、经政等目,并增添了地图。与旧志相比,光绪《天津府志》更为完善。
(四)乾隆《永清县志》
在乾隆《永清县志》之前,永清县曾有四部县志,即《文渊阁书目旧志》中所载的《永清县图志》、《文渊阁书目新志》中所载的《永清县志》、明朝万历《永清县志》、清代康熙《永清县志》。除康熙《永清县志》外,其他三部均已佚失。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永清知县周震荣延请著名学者章学诚为总裁,编修《永清县志》。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永清县志》修成,共25篇(不分卷)。
乾隆《永清县志》是章学诚在《和州志》后编纂的第二部方志。章学诚在编纂体例上有不少创新:用“记”来记述“皇言”和“恩泽”;用“阙访列传”来记述“传闻异同”、事实难征之事;用“前志列传”来历述旧志;又改“考”为“书”,用来叙述典章制度;改“艺文”为“文征”,用来辑录诗文。另外,章学诚较为重视社会经济活动,在“户书”中特意对当时永清县的“见行物价及市易流通”作了专门记载。
乾隆《永清县志》系章学诚方志体例思想尚未完全成熟时的作品,因此显得有些芜杂繁赘。但瑕不掩瑜,乾隆《永清县志》在当时刊出后,立刻引起了重大反响,被誉为方志的上乘之作,其编纂体例甚至成为不少地方志的模式。
第六节 教育
一、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作为战国后期集大成的著名思想家,其教育思想也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影响。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和“解蔽”,而教育的目的则在于通过对全民施教而培养出“士”、“君子”,乃至“圣人”。这与他的“制天命”和“善伪”思想是一致的。
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荀子主张务实和启发诱导,强调“学”、“行”、“思”三者的辩证统一。他说:“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荀子·儒效》)反对不懂装懂,自欺欺人。他又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认为“行”是学习和认识的最终目的。他还用“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作比喻,强调“专心一致、思虑熟察”(《荀子·性恶》)的学习态度。
荀子主张学习应循序渐进,“锲而不舍”(《荀子·劝学》),持之以恒,并且要“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非十二子》),“无留善,无宿问”(《荀子·大略》)。荀子注重教师的社会地位,常把“师”与“君”并称,说:“天地者,先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他认为教师的任务主要有三,即“正礼”、“卫道”、“楷模”。他同时也强调教师的素质,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
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格言式的表述,不仅在中国封建社会,即使在今天,也闪现着睿智的光芒。其博大精深,不仅“比孔子的见解要高明得多,就是和孟子、墨子作比,由于荀子融合了诸家教育思想,显然也有进一步的发展”。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43页。
二、南北朝时期的私学
北魏中期以后,由于天下安定,私学蓬勃发展,“燕齐赵魏之间,横经著录,不可胜数;大者千余人,小者犹数百”(《魏书·儒林传》)。特别是燕赵地区,私学尤为盛行。当时,勃海(治今河北南皮县北)程玄、清河(治今山东临清县东北)监伯阳、渔阳(治今北京怀柔县东)鲜于灵馥、饶阳刘献之、中山(治今河北定州市)张吾贵与王保安、武邑(治今河北武强县西南)刘兰、范阳(治今河北涿州市)孙买德、赵郡(治今河北赵县)梁祚等人均在家乡聚徒讲学。其中,张吾贵与刘献之最有名气,“海内皆曰儒宗”(《魏书·刘献之传》。
张吾贵曾在郦诠门下学习《礼经》,在牛天祐门下学习《周易》。其后,他又曾向刘兰学习《春秋左传》,揉合杜预和服虔的注解,标新立异,“好为诡说”(《魏书·张吾贵传》)。张吾贵一生没有著述,学问没有根基。尽管学生众多,“每一讲唱,门徒千数”(《魏书·刘献之传》),但在他的学生中却没有产生什么著名学者。
刘献之曾受业于程玄,精通《毛诗》,撰有《三礼大义》4卷、《三传略例》3卷、《注毛诗序义》1卷、《章句疏》3卷。他的著录弟子只有几百人,但却都是“经通之士”(《魏书·刘献之传》)。曾受业于徐遵明的李周仁也曾向刘献之学习《毛诗》,得其精微。李周仁又向董令度、勃海程归则传授《毛诗》。程归则再传《毛诗》于渤海刘敬和、乐城张思伯、勃海刘轨思。“二刘”均为治《毛诗》的大家,“其后能言《诗》者,多出二刘之门”(《北史·儒林上》)。
在张吾贵、刘献之之后,擅名燕赵、“海内莫不宗仰”(《北史·徐遵明传》)的经师当属徐遵明。
徐遵明(474—529年),字子判,华阴(今陕西属县)人。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17岁的徐遵明与同乡毛灵和等人结伴赴燕赵求学。先后拜屯留王聪、中山张吾贵、范阳孙买德等人为师。学成之后,开馆授徒,长期在赵地一带讲学。孝明帝孝昌末年(527年),他南渡黄河,先后在任城(今山东济宁市)、兖州住了两年,后死于乱兵,终年55岁。徐遵明在燕赵求学、讲学30年,培养了一大批燕赵学者。他向范阳卢景裕、清河崔瑾传授《周易》,向浮阳(治今河北沧州市东南)李仁周、勃海张文敬与李铉、河间权会传授《尚书》,向李铉、田元凤、冯伟、纪显敬、吕黄龙、夏怀敬传授《三礼》,向平原张买奴、河间马敬德与邢峙、乐城张思伯与张奉礼、中山北平张彫武及阜城刘昼、鲍长宣、王元则传授《春秋》。在他的弟子中,卢景裕、李铉后来都成了著名学者。卢景裕的弟子郭茂、李铉的弟子熊安生后来又成为治《周易》、治《三礼》的大家。《北史·儒林传》称:“其后能言《易》者,多出郭茂之门”;“其后生能通《礼经》者,多是安生门人。”其影响直至唐初。
北齐时期,燕赵私学依然保持了昌盛的局面。《北史·儒林传》称在这一时期,“横经受业之侣,遍于乡邑”,“燕赵之俗,此众尤甚焉”。这与衰微的官学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可以说,北朝燕赵地区的私学不仅在北方,而且在全国,其活动规模也是首屈一指的。
三、宋元明清的书院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聚徒讲学、交流学术的书院最早出现在唐末。燕赵地区最先出现的书院是五代后期建立在河北省元氏县封龙山的中溪书院。
中溪书院座落在封龙山龙首峰下。宋太宗时的名臣李昉(925—996年)年青时曾在中溪书院读过书。元人安熙在其《封龙十咏·序》中说:“山长张蟠叟等数人相与聚徒,常过百人。”可见中溪书院有一定的规模。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左周曾为中溪书院撰写《夫子堂记》。其后,大约在宋金战争中,中溪书院“废于兵”。元世祖中统年间(1260—1264年),李冶修复中溪书院,聚徒讲学。但为时不长,书院又废。30年后,安熙游封龙山,在《封龙十咏·序》中记载:“蒙泉、书龛、吟台皆在中溪书院,而敬斋(李冶之号)置祠其间。今亦皆芜废,几为樵牧区矣。”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安熙重修书院,并改名为封龙书院,聚徒讲学。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李冶的曾孙李慎言“为司农”,“符下其道廉访”,重修封龙书院,“丹漆木甓,悉撤以新”(袁桷:《封龙山书院重修记》)。
在封龙山还有一所书院——西溪书院。西溪书院座落在龙首峰西侧,原为唐朝隐士姚敬等人隐居的地方,宋初,张著修建书院,担任山长,“聚徒百人”,讲学进修。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以后,在宋辽战争中,“废于兵火”(安熙:《封龙十咏·序》)。
元时,燕赵地区的书院数量增至17所。除中溪(封龙)书院外,还有燕京太极书院、昌平谏议书院、新安静修书院、河间毛公书院、景州董子书院、宣府景贤书院、开州崇义书院、深泽乐善书院、房山文靖书院、霸州益津书院、完县忠孝书院、获鹿太行书院、新乐滋阳书院、内丘林公书院、蔚州暖泉书院、新乐璧里书院。这在北方地区是首屈一指的。
明代燕赵地区的书院数量有所增加,分布也有所扩大。先后建有锦州辽右和辽左书院、宣府上谷书院、京师首善书院、大名元城和应龙书院、献县献陵书院、任丘珍谟书院、卢龙北平书院、磁州滏阳书院、沧州天门书院、广平漳川书院等数十所书院。
清代燕赵地区的书院数量猛增,迄至清末,先后建有怀来绿荫和二贤书院、龙门西关书院、云州书院、保安独石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容城正学书院、正定风动书院、无极资川书院、井陉陉山书院、昌黎向往书院、乐亭集英书院、献县万春和日华书院、京师金台书院、通州潞河书院、天津问津和三取书院、静海瀛海书院、盐山香鱼书院、南和和阳书院、卢龙敬胜书院、安肃古遂书院、完县燕平书院等200余所。
在这些书院中,一些是官方创建的,一些是私人创建的,一些是初由私人创建、后由官方管理的。官方书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