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丛飞震撼-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横着飞了起来,接着砰地一声摔倒在地上,鲜血顺着嘴角和两只鼻孔汩汩流淌出来。打完大儿子,父亲又教训起两个小儿子,知不知道哥哥为什么挨打?谁敢不通过大人就拿家里的东西出去,看我不揍扁你们!
打完孩子,张万军却低头闷坐在炕沿上,哽咽着大把大把抹起眼泪。
夏天又到了,丛飞又可以通过卖冰棍自己来解决学费书本费问题了。然而,这回冰棍卖了不足10天。那天,他正在镇上四处游荡叫卖,冷不防被父亲撞见了,父亲气得眼睛通红脸发青。但光天化日之下打孩子他也觉得丢人,吼了一声“滚回家去”,扭头咚咚走了。丛飞知道大事不好,跑到同学家躲了一夜,第二天放学回家,发现冰棍箱子没了。弟弟悄悄告诉他,昨天晚上老爸用斧头把那个冰棍箱子劈了个稀巴烂,一边劈一边骂,你个王八犊子,我再看你上街给我丢人现眼,非打断你的腿!
丛飞从小就愿意看小人书(连环画),自己用心攒了一抽屉。上学交不上学费,他又想起一招儿,到街口摆个小人书摊,一分钱看一本。但是摆了没多久,还是被父亲严厉地制止了。
就这样,丛飞自己选定的勤工俭学的想法和路子,被父亲的拳头和斧头一次次地粉碎了。
5
孩子是身上掉下的肉,当爹的能不爱孩子么。但是那个时代,东北男人的大男子主义相当严重,这是世代传下来的遗风,因此他们的爱也常常以相反的方式表达出来。想来东北开发之初,酷暑严寒,荒无人烟,生存环境相当恶劣。一家人的生活,全得依仗男人的独力支撑。更不必说飞刀走马血战中原,席卷中国乃至缔造大清帝国的经历了,更是东北男人把脑袋和酒壶一起拴马背上,出生入死打下来的,这就把东北男人惯出个横行霸道的骄横劲头,拿打老婆、揍孩子当家常便饭(村干部出身的丛飞父亲是这样的脾性并不奇怪。本书作者之一的蒋巍,小时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且品学兼优,应当在家里很受宠吧。而且,生于辽宁营口市——与丛飞家并不很远——的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中国著名的研究淡水鱼的专家,应当是很儒雅很文化的“绅士”了,但对孩提时候的蒋巍照样暴打不误。经采访发现,丛飞父亲吼骂儿子时那种高分贝的震撼度与蒋父的怒吼相差无几。“收拾”孩子所用之“刑具”,如皮带、条帚疙瘩、鸡毛掸子、鞋底子等,张父与蒋父也别无二致。所以蒋巍与丛飞一见面,谈起小时候“暗无天日”、“苦大仇深”的日子,顿生相见恨晚、同病相怜之感。可见东北男人揍孩子不是个别人的脾气秉性问题,而是传续悠久的地方习俗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所致)。
丛飞家不远处是有名的辽河。夏秋之际,山水雨水汇集而来,辽河变得气势万千、波涛汹涌、水流湍急,河面宽达几华里,一眼望去水天一色苍苍茫茫。时逢盛夏酷暑,总有些大人孩子愿意下河游泳玩耍,每年都会有人不小心溺水而亡。张家可是肩比肩地站着3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野小子啊,夏季一到,父亲母亲就黑着脸再三叮嘱,不许下河游泳。然而,对孩子们来说,大辽河充满着多么难以抵挡的魅力啊!毒日头底下,和小伙伴们光屁股钻进河湾里,抓鱼摸虾,击水嬉闹,狗刨比赛……
于是,爸爸的警告成了耳旁风。丛飞不但自己学会了游泳,把两个弟弟也拉下了水。哥儿仨十几岁时,已经练出一身披风斩浪的好水性,横渡大辽河不过是小菜一碟,其嚣张程度犹如梁山泊上的绿林好汉阮氏三兄弟。
自然,屡遭老爹的严惩和暴打是免不了的。每到傍晚,父亲下班回家了,一见3个儿子鬼头鬼脑地躲着他的视线,当爹的就知道没好事,一声吼,儿子们便规规矩矩地站一排,父亲恶声恶气地问,今天下河没?
没有!异口同声。
这能蒙得了当爹的么。当爹的小时候也是这样淘过来的,也是这样蒙爷爷的。父亲黑着脸不说话,用指甲在3个儿子的胳膊上一刮,清晰的一道白印!大巴掌立马没头没脑地扇过去……
一看风声脸色不对,要遭老爹暴打,二小子张力、三小子张广都是鬼机灵,常常撒腿就跑。他们知道,那股顶在老爹脑门儿上的怒气不过十几分钟的事儿,躲过去也就拉倒了。丛飞犟,从来不跑,打就打骂就骂,总是咬牙挺着。因此他挨打最多,爷爷奶奶也最心疼这个大孙子。有一次父亲因为什么破事儿,把丛飞按到炕上,抡起皮带劈头盖脸暴打一顿。皮带打断了,又抓高粱杆;高粱杆打飞了,又抓扫地条帚;三尺长的扫地条帚一直打到巴掌长。爷爷在旁看不下去,怎么拦也拦不住,气得跺脚不止,挥舞着双手照自己儿子脑袋乱打一气。奶奶是小脚老太太,更没办法,坐在炕头哆嗦着没牙的嘴,冲张万军直喊:“你先把我打死吧,你先把我打死吧!”老爹这次把丛飞的后背、屁股打得皮开肉绽,肿得老高,赤橙黄绿青蓝紫什么颜色都有了。睡觉时丛飞只能趴在炕上,整整3天以后才敢动弹。
无论机遇还是磨难,甜蜜还是痛苦,欢笑还是眼泪,历史和人生的一切都是馈赠。
也许正是父亲这种正直却又粗暴的教育方式,让丛飞练出一副英勇无畏的果敢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同时也把青年丛飞逼出家门,逼上梁山,逼到大时代的舞台上。
6
那年腊月,临近春节,大雪纷飞的一天,张家的门被敲得咚咚响。母亲推门一看,是一个裹着破棉袄的老农民,手里提着两盒红纸包的点心,说是上门来给拜年的。母亲有些疑惑,这人很面生,不像是附近生产队的,而且无亲无故,怎么想起给我们张家拜年来了?老农说,他是营口那边农村的,去年家里遭灾,他出外打工,路过张家时上门要过饭,你家大小子给了我一碗高粱米饭,还塞给我一包点心一瓶酒,这是救了我的命啊,今年家里收成好些,我特意上门表示感谢,说罢老农连连做揖……
丛飞说,或许因为受爹妈的影响,他从小就养成这种乐于助人的习惯和品格。上学时,家里困难的同学要是没带中饭,他一定要分给同学一半。这个分一半那个分一半,剩给他自己的就没几口了。邻居有谁家揭不开锅了,小丛飞一看自己家的米柜里还有积存,就偷出几捧粮食给邻居悄悄送去,明知父亲发现了一定逃不过一顿暴揍。
上初中时,社会上正时兴草绿色军大衣。母亲见丛飞喜欢,咬咬牙给儿子买了一件。丛飞高高兴兴穿了没几天,母亲突然发现大衣没了,丛飞也不吭声,依然穿着那件脏兮兮的小黑棉袄去上学。母亲问了几次,你军大衣呢?丛飞把嘴闭得紧紧的,就是不说。母亲也不敢声张,怕儿子又挨老爹的揍。直到夏天,用不上棉大衣了,丛飞才跟母亲交待,他见一位家庭很贫困的同学大冬天穿得单薄,把大衣送那位同学了。
一直到现在,丛飞始终保持着慷慨大度、善待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做人方式。丛飞很真诚地对作者说,如果一个人能成为你的好朋友,这个人肯定是你喜欢的或者尊敬的人。那么,当他遇上困难需要你的帮助时,你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呢。我的态度就是,哪怕你要我的半截胳膊呢,行啊,拿去就是。不是不影响我唱歌吗,不是不影响我自力更生吗?只要能解救你,我毫不犹豫!
这就是丛飞,宽阔到无己、善良到无私、真诚到无畏的磊落襟怀。
铿锵作响的记忆(3)
7
丛飞小小年龄时,在乡里乡亲中间就名声大震了。
20世纪70年代末,电视还很少见,城市老百姓家家户户都靠一台“戏匣子”(收音机)来收听新闻和文艺节目。丛飞没上学时,已经跟“戏匣子”学会了大段大段的样板戏,虽然有些词还搞不懂,调也不准,但小眼一瞪,身架一端,比比划划地那举止作派还真有点儿味道,尤其给大人们表演《沙家浜》“智斗”一场时,丛飞一会儿憋着粗嗓子学胡司令,一会捏着细嗓子装阿庆嫂,一会儿阴阳怪气地学刁德一,把大人们逗得哈哈大笑。
小学时,广播里开始播放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小丛飞跟全家一起听入迷了。没多长时间,刘兰芳说书的那种高度戏剧化、情绪化的语调、气韵、节奏,他全学个八九不离十儿。几个月后,《岳飞传》播完了,家人邻居们个个余兴未消,都说没听够。这时,小小年纪的丛飞便大摇大摆“出山”。当着众多观众面前,他毫不怯场,随便拣块石片或拿个茶缸盖当惊堂木,便开始模仿着刘兰芳的腔调,连比划带表情地开说评书《岳飞传》。起初,大人像看小孩子玩闹一样随便听了听,没想到越听越觉得有味道,便不断地给丛飞点题:
大崇,来一段岳母刺字!
大崇,来一段八大锤大闹朱仙镇!
接着就是叫好声鼓掌声连成一片。
让大人们尤为吃惊的是,你点什么这小家伙能来什么,不仅故事情节大体不走样,连两军对战、战马嘶鸣、马蹄哒哒、刀枪对打的声音都模仿得山呼海啸,杀气腾腾,绘声绘色,如临现场——不仅语气腔调颇有点刘兰芳的风格,胆大妄为、富有想象力的小家伙连口技效果都用上了。后来,丛飞又跟着“戏匣子”学《李自成》、《三国演义》、《水浒》,嘴上功夫愈发地成熟和自如。村里镇里迅速传开,说张支书家里那个叫张崇的大小子神了,过目不忘、过耳不忘,听了一遍刘兰芳就能把全本说下来(丛飞确有惊人的记忆力。本书作者亲见,一位外地媒体记者前来采访,病中的丛飞接过他的名片,看了一眼就放一边了。聊完告辞,记者热情地说,丛老师,以后我还会来找您的,您千万别把我忘了呀。丛飞说,忘不了,你的手机号不是什么什么号吗……座中所有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那位记者惊呼,丛老师,您的记忆力太惊人了)。
丛飞由此名声雀起。过年过节,丛飞成了邻居们热烈欢迎的小明星,手拿条帚疙瘩假装麦克风,串起场来也是跑得一溜烟儿,忙得脚打后脑勺,口袋里自然也比弟弟多了许多零食糖果。
以后,只要是放学、饭后、休闲的时间,无论丛飞走到哪里,屁股后面都会跟一大群孩子,缠着他说故事。小丛飞也神气活现地“牛”起来,端着身架,往树荫底下或台阶、柴垛的最高处一坐,让这个给他拿板凳,叫那个给他买冰棍,小脸上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就凭说书的本事,再加上他遇事敢做主,丛飞成了镇上有名的“孩子王”。
后来镇上有电视了,里面播的连续剧《霍元甲》、《陈真》轰动全中国,小丛飞立马对神奇的中华武功产生浓厚兴趣。他找到镇上一家武术馆,拜那里的师傅为师,一放学就跑到那里苦练,什么刀枪剑棍、拳掌腿脚,什么武当剑螳螂拳鹰爪功,都跟着师傅练得有模有样,扎扎实实。在家没事儿时,丛飞对着门前那棵大杨树,嘴里轰轰地叫着吼着,手上脚上噼哩叭啦连踢带打,几年下来,那棵大杨树一抱多粗的树干硬是让他打出一个大坑!
丛飞那一身武功和硬气功绝非虚言,本书作者看到一盘珍贵的录像,是丛飞离家出走前在家乡拍的。镜头中的丛飞还是浓发覆额、身材单薄的嫩生生的小伙子,只见他拿出骑马蹲裆式,双眼微阖,挺胸收腹,运气屏息,一只手高高举起,然后闪电般劈下,摞在一起的四块红砖应声而碎,掌边了无伤痕。接下来,他又用手指钻红砖,几声大吼,红砖就被穿透一个洞……
2005年8月的一天,丛飞、作者、新闻界几个朋友,还有丛飞的老师、著名歌唱家郭颂,大家到深圳一家酒店就餐,酒店经理听说身患重病的“爱心大使”丛飞来了,惊喜万分,特意腾出一间最大的包间以示敬意。这时的丛飞刚刚做完第五次化疗,身上还埋着药泵、插着药管呢,说到他的拳脚功夫,丛飞竟在宽阔的包间里耍开了螳螂拳鹰爪功,一招一式刚健有力呼呼带风。说起录像中看他劈红砖、钻红砖的事情,大家深感神奇,丛飞把手掌伸过来给作者看。那手掌一绷紧,坚硬得像花岗岩,几根手指的皮肤像包了一层铁皮,伤痕累累、硬如钢筋!
丛飞又骄傲地把手臂伸直,说你们上来两个男的,看能不能把我的手臂扳弯。两个小伙子上去了,搂住他的手臂使劲扳——丛飞可是癌症晚期、做了5次化疗的重病人啊——两个小伙子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丛飞的手臂纹丝不动!
8
镇上的电影院放了几部卓别林的喜剧默片。丛飞被卓别林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住了,一遍又一遍看,清场时候就钻到厕所里或者椅子底下躲起来。有一天他不吃不喝竟然连看了5场。没多久,丛飞成了镇上有名的小卓别林。他抽空拣了不少酒瓶、罐头瓶、破纸箱什么的,卖了几个零钱,买回一顶旧礼帽和一根拐棍,上学路上,走在街上,他头戴礼帽,手摇拐棍,瞪大眼睛,再画上一撇小黑胡,撇开双脚,鸭子似地晃来晃去,哇,整个儿一个活灵活现!后来上学放学,总有几十个高低年级的学生爆土扬长地跟定他,死活缠着求他来一段,再来一段,孩子们一阵阵响亮的笑声遍撒一路……
一天,学校通知学生自带工具搞校园卫生,丛飞从家里拿了洗脸盆和条帚。十几个同学来找他一起上学,为的是看他在路上扮演卓别林。刚走上大马路,丛飞就把洗脸盆扣在头上,用条帚当拐棍,撇开双脚惟妙惟肖地走起了卓别林那特有的鸭子步。同学们欢呼不止,过往行人和骑车人也驻足观看,人们笑得前仰后合,一路上人群越聚越多,走到学校附近时,跟在丛飞屁股后面看表演的已有数十人之多。正巧丛飞父亲张万军出门办事骑车路过此地,一看这群人热热闹闹在干什么呢?再定睛一看,那不是自己的大儿子在人群里耍活宝吗!张万军气得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一个箭步冲进去,抬腿就是一脚:我叫你不知丢人现眼!整个小脑袋还扣在洗脸盆里的丛飞哪儿有防备,随着父亲这一脚,他横着飞了出去,连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