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知道点世界哲学-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文科学各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的《真理与方法》就像是人文科学的百科全书,被誉为为整个人文科学研究打下了哲学基础。
伽达默尔的父亲是个药物化学家,对文科方面的东西毫无兴趣,所以从伽达默尔的童年时代起就试图用各种方法引起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可惜伽达默尔一开始学习就表现出对文科的偏爱,以至于父亲抱怨说他的儿子长大后将与“空谈的教授们”站在一起。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他先后在德国的弗莱堡大学、马堡大学、莱比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任教。在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崩溃之后还出任过莱比锡大学的校长,领导了充满艰辛的大学重建的任务。退休之后又到处讲学,参加学术会议,还多次到过美国。他和20世纪许多著名人物都有过交往,可谓交际广泛、经历丰富。
伽达默尔一生都在不断地和别人对话交流,和自己的学生、同事,和各种职业、性格的人,和不同国度、不同思想流派的人。他不仅和同时代的人交流,还在思想中和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交流。显然柏拉图笔下那个终日找别人谈话,探讨哲学问题的苏格拉底的形象影响了他。
他的哲学解释学因此非常强调对话交流,认为人们只有在自由开放的对话中才能获得真理。真理不是现成的,也不是由哪个权威掌握着,而是需要人们共同探索,在相互质疑、辩驳中慢慢发展起来的。伽达默尔本人也不断地和同时代的思想家进行争论,如解构主义的德里达、批判理论的代表哈贝马斯、客观主义解释学的代表赫施、贝蒂等等。正是在这种争论中,他不断完善和发展了哲学解释学。
当然伽达默尔追求的“真理”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真理,而是人文科学的真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只有科学中才存在真理。实际上哲学本来的意思就是“爱智”,“爱智”是对智慧的追求,可不是什么科学。你对人生问题,如爱情、死亡、理想等等的看法并不是科学所能够证明的。但是不是对这些问题只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无所谓真理不真理呢?伽达默尔认为我们当然能够发现真理,只要你愿意对话。
《真理与方法》中的“方法”指的是科学技术的方法。通过方法我们可以把握事物的变化规律,并且制造出各种人工产品。
在伽达默尔看来,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被科学技术统治的时代。我们不仅用科学技术控制自然,而且对人也采取技术化的管理。这就造成了人的异化。
但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关于我们人生的根本问题。如人类用科学方法可以制造导弹、原子弹,但不能给人类制造和平。科学技术也可以为我们带给各种物质产品———电脑、手机、汽车等,可不能带给我们幸福。
所以关于社会人生的根本问题就不能通过科学方法找到答案,而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广泛的对话达成共识。
在当代的国际政治中我们不也在强调通过对话解决各种问题吗?不仅国际政治是如此,我们个人生活也是如此。伽达默尔启示我们,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别人进行对话交流,只有在与别人的对话交流中我们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眼野、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寻找到真理。
第三部分科学的=可错的
在牛顿以后200多年的时间里,“科学”成为了“真理”的代名词。绝大多数人都相信,科学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它能告诉我们一些“真”的东西。科学家的活动,也就是一种能够获得真理的活动。
然而,一位出生于奥地利的英国哲学家却扭转了人们的看法。他说,“科学”之所以是“科学”,不是因为这些知识是真的、对的,而恰恰在于它们可能会是错误的。一个有可能被否定的命题,才能称得上是“科学的命题”。这个人叫卡尔·波普。
波普生于1902年。在一战后狂暴的维也纳,他度过了他的童年。16岁时,他离开学校,到维也纳大学旁听讲座。在那段日子里,他学习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接触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注意到,对待自己的理论,爱因斯坦总是持一种批判性的态度,而弗洛伊德却不是这样。
1922年,他被维也纳大学录取,并在6年之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0年代晚期,他开始与维也纳学派有所往来。但是最终他却成为了维也纳学派“公开的反对者”。因为维也纳学派的成员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科学是真的,它可以被经验所证实;知识都应该像科学的知识那样确凿,语言都应该像科学的语言那样精确。
但是波普的看法却恰恰相反。因为在他看来,“我们一无所知———这是第一点。我们应该非常谦逊———这是第二点。在不知道的时候我们不应声称知道———这是第三点。”
他特别不同意维也纳学派那帮人说,“科学的东西,就是可以由经验所检验并且能够得到证实的东西”。波普认为,科学的东西当然得接受经验的检验,但是即使有了经验事实来证明某一个命题,也不能说这个命题就是正确的。
为什么呢?让我们来举个例子———
比如说“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个命题。当你观察到一只天鹅是白的,就能够证明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吗?不能!但是,即使你观察到很多只白天鹅,你就能够证明了吗?也不能!因为谁知道你遇到的下一只天鹅是不是白的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们举了很多的正面证据也不能“证实”这个命题,但我们只需要一个反面的例子(一只黑天鹅)就可以“证伪”这个命题!这就是波普的“证伪主义”思想!一个命题是科学的命题,不在于它能被证实(因为它根本没法被完全证实),而在于它能被证伪。
知道自己可能会是错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反倒是那些宣称自己“不可能出错”的东西,恰恰不是“科学”而只是些“神话”。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适用于社会。波普觉得,社会的发展也是不确定的,也是可能会出错的。而像法西斯那样的极权者才会认为自己掌握了社会发展的方向,然后耀武扬威地发号施令,肆意剥夺别人的生命和权利!
波普痛恨法西斯,因为纳粹逼迫他从1937年就离开家园,一直在异乡漂泊。他叶落归根之处,并不是维也纳,而是千里之外的伦敦。
第三部分罗尔斯:正义的制度
2002年11月24日,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约翰·罗尔斯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1岁。在美国,有一种传言说,自二战以来,美国产生了3位最伟大的哲学家,其中有两位是毫无疑问的:一位是逻辑学家奎因,另一位则是这位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至于第三位,对不起,一直争论不休呢!
回头看罗尔斯的一生,似乎幸运女神一直很眷顾他———
在他年幼时曾生过一场大病,家里人不许罗尔斯的弟弟博比进入他的房间,可博比为了陪他玩,几次还是进去了。结果不久,两人都发了高烧躺在了床上。最初,医生误诊了孩子们的病情,直到过了很长时间才确诊他们患了白喉。但这一切对博比来说太迟了。博比的死,深深震撼了约翰·罗尔斯的心灵。他的母亲就觉得,正是这件事,成为后来罗尔斯口吃的一个原因。
1943年,罗尔斯参加了“二战”。他被派往太平洋战场,当了一名通信侦察兵。有一次,当他们侦察组侦察敌军位置时,差点遭到日军伏击。只是因为敌人枪过早响了,才使他们幸免于难。战争快结束时,罗尔斯放弃了升任军官的机会,他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是块当兵的料。
为了完成自己的巨著《正义论》,罗尔斯带着200页打印稿,来到了斯坦福大学的高级研究中心。在那里,他不断增加替换、进行修订。但是到了1970年的4月初,研究中心主任一早给他打来一个电话,告诉了他一个可怕的消息:夜里几颗燃烧弹在研究中心爆炸,主任最后说:“你的东西全完了!”
然而,幸运再次降临到罗尔斯头上,他的办公室偏偏在那次火灾中幸存了下来,只是承受了严重的水患。尽管珍贵的打印稿全都湿透了,但字迹还是可以辨别的。也许,上苍注定要让罗尔斯来奉献出这份思想的杰作吧!
在这本《正义论》中,罗尔斯开篇就说:“正义是社会的第一美德。”一个社会的制度要成为一种正义的制度,必须符合两个原则———
第一,这个社会在出发点上必须是自由而平等的。第二,即使我们在实际中没法做到完全平等,也必须保证这种不平等是那些弱势群体可以接受的。用罗尔斯的话来讲,就是“最小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1971年,《正义论》出版,很快就赢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人们常常把这本书与洛克的《政府论》、密尔的《论自由》联系起来,称作“自由民主传统的经典著作”。到今天,几乎任何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学者要讨论问题,都绕不开《正义论》。
其实,罗尔斯一辈子没写几本书,但几乎每本都可以看成当代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在《正义论》发表之后的22年时间里,罗尔斯一直在同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意见进行辩论,也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一些看法。终于在1993年,罗尔斯才发表了他的另一部重要的作品《政治自由主义》。
十年磨一剑,约翰·罗尔斯堪称学界典范!
第三部分何为“现代性”
“现代性”是一个很时髦的词儿。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到处可以听到有人对“现代性”评头论足、侃侃而谈,也有人把它骂得一无是处、惨不忍睹。
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性”呢?这的确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照说,现代社会如果从工业革命算起,到今天也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可是对现代社会的品性,我们居然一直没有个合适而准确的说法。
其实,“现代性”和现代社会的产生并不是同一天的事儿。“现代性”这个词在19世纪才出现。1863年底,法国文学评论家波德莱尔在《费加罗报》上发表系列文章。其中有一篇的小标题就是“现代性”。他当时用这个词来描述“现代生活画家”追求飘忽动感的生活态度和艺术态度。
不过除了指这种现代艺术的特征以外,“现代性”还有好几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个是社会学意义的“现代性”。它指不同于古代的“现代”社会生活。时间上从17世纪开始,地点从欧洲起源。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就是“现代社会”,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的衣食住行等等一切,都和古人不同,我们管这种文化背后的特征叫“现代性”。
第二个是哲学意义的“现代性”。哲学是关注生活、关注人的学问。所以,哲学意义上的“现代性”,说的就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态、思考方式、行动方式、价值取向等等。
比如说,我们现代人都希望“快”!什么都希望快一点、再快一点。火车希望能够一再提速、邮包希望有“特快专递”,信息希望一下子就能知道(短信、email)……
又比如说,我们都希望“进步”。我们都觉得“向前”总是件好事,已经没有人有闲工夫去“坐看云卷云舒”了。
再比如说,我们都认为应该有“平等”,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让我们再想像自己头上有一个“老爷”、“大人”、“皇帝”,肯定会感到别扭!所以,我们常常会说:“这是我的权利!”对!“权利”也是一个现代性的词汇。
我们都知道,自然科学在近代发生了一次革命。在近代科学的推动下,我们的社会、自然界,包括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对真理的看法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看法,就是具有“现代性”的看法。其中有两条很关键,那就是“普遍主义”和“经验主义”。
这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普遍主义”,就是说,只有可以被普遍推广的东西才是真的、好的东西。科学所告诉我们的那些规律、规则,都是可以普遍化的。一般说来,这些知识在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适用。所以科学就是真的、好的东西。同样的道理,一种行为,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那样做,它才是一个好的、可以采取的行为。如果你觉得可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觉得可以做的,那么这种不可普遍化的行为就不是好的行为,至少它不能作为通行的法则。
所谓“经验主义”,就是说任何东西都要拿到经验中来检验,看看它在经验中有没有“用”,有没有“效果”。而科学、法律这些东西在现实中的效用是很明显的,所以这些东西就形成了我们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东西。
现代的思想,从笛卡尔、洛克的时代就开始了,但是对这些现代思想家的思想进行反思和分析,然后提出“现代性”的概念,却只是近百年来的事情而已。
第三部分现代之后
20世纪的70—80年代,虽然没有战争,但却是一个人类意识到生存危机的时代。核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化工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拼命掠夺……这些所带来的全球生态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人类生存问题!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到:“也许地球明天就会灭亡!”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焦虑呢?是什么让我们这么焦虑呢?人们找来找去,竟然发现,这一切的根源似乎都来自科学!科学技术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自然和谐与秩序的丧失,造成了人性的扭曲,造成了人伦的毁灭。否定理性、否定科学成为弥漫在知识界和思想界的一股潮流。
对科学的失望,对理性失望,也就是对西方近现代以来的文化表示失望。曾几何时,西方的现代文化告诉我们,科学能够发现真理,理性能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