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知道点世界哲学-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质料和形式是任何事物不可缺少的两种因素,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譬如,只有一堆砖瓦胡乱摆在一起并不构成一座房屋;反之,只有一张房屋的图纸和原型而没有砖瓦,也造不出现实的房屋来。当质料还没有获得形式的时候,质料只是事物的一种“潜能”,而当质料与形式相结合之后,它才成为现实的事物。质料是潜在的形式,而形式是实现了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质料与形式的关系理论表现出他的自发的辩证思想。
但亚里士多德又认为,质料和形式二者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质料本身不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只有在形式的推动下,并以形式为其目的,事物才能由潜能变成现实。形式才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决定性原因。
另外,形式和质料的区分是相对的。对于一所房屋来讲,砖瓦只是其质料;但对于泥土来讲,砖瓦又变成了形式。普遍地讲,低一级的事物是高一级的事物的质料;低一级的事物又是更低一级事物的形式。“更低的质料———(形式)质料———形式(质料)———更高的形式”构成了一个等级序列。那么,这样推导下去,亚里士多德就得出,有一个在序列最底层的没有形式的“纯质料”,也有一个在序列最高层的没有质料的“纯形式”。这个“纯形式”是一切事物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一个自己不动却吸引万事万物趋向自己运动的“第一推动力”。
其实,这样的“第一推动力”与柏拉图的最高理念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中世纪的思想家甚至说这个“第一推动力”就是上帝。
第一部分古希腊的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不仅关心事物的原因,他也和苏格拉底一样,关注人生的幸福,“作为幸福,我们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在他看来,钱财、权位、外物等都不是最后的目的,只有幸福才是最后的目的,它不以其他目的为目的。因此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以人生幸福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据记载,他关于伦理学的著作就有三本:《尼各马科伦理学》、《欧德米亚伦理学》和《大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己独到的伦理学说。他的伦理学是古希腊“德性论”伦理学的典型代表。他把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实践相关的伦理德性;一类是与理论相关的理智德性。伦理德性来自社会风习,理智德性是出自思考。
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德性的养成重在做德性的行为。我们只有做公正、勇敢、节制的行为才能成为公正、勇敢、节制的人,这就好比我们只有从事建筑活动而变成建筑师一样。然而,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建筑的技艺,那么,即使他天天在建房子,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建筑师。同样,如果你不知道行为公正、勇敢、节制的技艺,那么,你想成为一个公正、勇敢、节制的人,也是不可能的。可见,伦理德性是后天养成的,因而道德教育对于伦理德性至关重要。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关于德性的普遍标准,那就是“中道即德性”。
亚里士多德的所谓中道,是指无过无不及的恰当适度的良好状态。德性之所以是中道,因为一方面,德性是两种恶的中点,一边是过度,一边是不及。例如,关于健康,饮食过多或过少,同样有损健康,惟有适度饮食可以保持和增进健康。另一方面,德性能够在感情和行为方面发现和选中恰当的量,即在情感和行为方面能够命中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方式、恰当的对象和恰当的目的。譬如,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对什么对象都畏首畏尾、退缩不前,这就是懦弱了,即在勇敢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一个人无论对什么都无所畏惧,敢冒一切危险,甚至冒着违背法律的风险去杀人,这就是鲁莽了,即在勇敢方面的过头。
可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而德性却只有一种情况,即命中中道。因此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有许多条。”他也时常感叹:善是难的!为善需要高超的实践智慧。
第一部分像条狗一样活着
如果你有幸通过时光隧道退回到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或科林斯,你将时常看到某个赤着脚、半裸身子、胡子拉茬、模样活像个乞丐或疯子的人睡在一个泥土做的贮物桶里。
大清早,他睁开双眼,搔了搔痒,然后像狗一样在路边忙开了他的公事:在公共喷泉边抹了把脸,向路人讨了一块面包和几颗橄榄,然后蹲在地上大嚼起来,又捧起几捧泉水作饮料。他没工作,是世界上最逍遥自在的人。早餐过后,他也会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转悠一两个钟头。大家都认识他,或者听说过他。人们往往尖刻地问他一些问题,他也会尖刻地回答。如果太阳出来了,他会躺在阳光下,悠哉游哉,心满意足,自我吹嘘比波斯国王还快活。
关于他,有很多趣事。有一次在光天化日下,他打着一盏灯笼穿过市井街头,碰到谁就往谁的脸上照。人们问他何故如此,他回答道:“我想试试能否找出一个人来。”
还有一次,有人将他带进了一所豪宅,但警告他不得随地吐痰。于是他清了清喉咙,把痰吐到了那人的脸上,还说在这里吐痰找不到比那人的脸更合适的地方了。有时,他甚至在集会上行猥亵之事,别人指责他,他回答道,这和通过按摩空腹来缓解饥饿没什么两样。
而关于他的最有名的趣闻当属他和亚历山大的对话。当时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在科林斯担任希腊城邦联盟的首脑,他所到之处都受到英雄般的尊崇和奉承。惟独这个“疯子”,拒不觐见这位新君主。怀着老师亚里士多德教给他的宽宏大度,亚历山大决意造访这个“疯子”。当时“疯子”正在晒太阳。亚历山大和蔼地说:“尊敬的哲学家,我能帮你什么忙吗?”“能,”他说,“请站到一边去,你挡住了我的阳光。”旁人哄然大笑。然而亚历山大却沉默不语,最后他对身边的人平静地说:“假如我不是亚历山大,我一定做第欧根尼。”
这位“疯子”就是第欧根尼(Diogenes)。第欧根尼于公元前404年出生于一个银行家的富裕之家。据说他年轻时曾造过假币,显示出了其颠覆常规的倾向。后来他师承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以身作则发扬了老师的“犬儒哲学”,试图颠覆一切传统价值。他从不介意别人称呼他为“狗”,他甚至高呼“像狗一样活着”。人们把他们的哲学叫做“犬儒主义”(Cynicism)。
为什么要像条狗一样活着呢?难道第欧根尼是个疯子吗?其实不是,因为在第欧根尼看来,狗活得自然、简单、快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而人们却被财富蒙住了眼睛,被宗教道德腐蚀了心灵,被技术掩盖了本性。因此他声称,人并不比狗高明,人类的所谓文明毫无意义,只有像条狗一样活着才是人生之真谛。
第欧根尼是一个真正的传教士,他虔诚地践行自己的“犬儒哲学”。他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那就是“重铸货币”。拭去人类心灵里面的金银蒙尘,揭露陈规陋习的假面具,重新印上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因此他决定住在繁华的雅典或科林斯,故意在大庭广众之下那样做,目的是揭露大多数传统的标准和信条的虚伪性,向世人显示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号召人们回复简朴的自然的生活。
第欧根尼认为,人们为宽敞的房子、华贵的衣服、马匹、仆人和银行存款等煞费苦心,可事实上,当人们占有这些东西之后,这些东西反过来支配着人们,人们倒变成了它们的奴隶。为了攫取这些虚假浮华的东西,人失去了自己的自由这一真正的无价之宝。只要是为了自由,人实在不需要那么多的东西,狗睡在地上也还过着健康的生活。他甚至认为,像狗一样,人也不需要隐私。自然的行为并不可耻。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有什么必要把它们隐藏起来呢?
令人深思的是,像条狗一样活着的第欧根尼居然寿过八十。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据说他和伟大的亚历山大死于同一天。他的门徒们在他的坟墓上立了一尊大理石雕成的狗像,以纪念第欧根尼真正的、自由的人生!
第一部分除了怀疑,还是怀疑
有些哲学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甚至根本就不写作,却照样青史留名!因为他们的哲学就是他们的人生。这样的哲学家太少了,苏格拉底和皮浪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皮浪(Pyrrho)约于公元前360年出生于希腊的爱利斯城。他早年是个贫穷的画家,在爱利斯的体育场里,至今还存有他画的接力赛运动员的画像。后来他对哲学产生了兴趣,跟随阿那克萨库游学四方。他曾去过波斯和印度,与那里的僧侣和智者交往甚多,并受到僧侣们的学说的启发,提出了自己的怀疑论。
皮浪等怀疑论者们提出过10个著名的论证:
一、对于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感觉。譬如,同样的葡萄藤,对于山羊来说美味可口,对于人类来说却苦涩难咽;鹌鹑在青松上活蹦乱跳,而人这样做却有生命危险。
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性。亚历山大的管家在阴凉处感到暖和,而在阳光下却冻得发抖。
三、对同一对象,不同的感官获得不同的印象。如一个苹果,用眼睛看是浅黄色的,用嘴尝是甜的,用鼻子闻却是香的。
四、处于不同状态的人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如健康的人也许不认为身体很重要,而生病的人却认为没有什么比身体更重要。
五、各地的各种风俗习惯、法律道德都是不同的。如波斯人觉得跟自己的女儿结婚十分自然,而希腊人却认为这极不合法;西里西亚人乐于做海盗,希腊人却不愿意做;不同的人信奉的神都不同。
六、事物因为各种因素混合在一起而分不清楚。例如,一块在空气中要两个人才抬得起的岩石,在水中一个人就能搬动。这要么是因为岩石确实沉重,是水把它抬了起来;要么是岩石本身是轻的,而是空气增加了它的重量。
七、依据不同的位置和距离,人们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从远处看,大的事物显得小,方的事物也显得圆。
八、事物因适度与否而对人利害分殊。如适量饮酒可增强体质,而过度酗酒则伤害身体。
九、因习惯与否而对同一事物看法不同。对经常碰到地震的人来说,罕见的地震也变得平淡无奇。
十、事物的性质由于与对象的关系不同而不同。树相对于草来讲是大,但相对于山来讲却是小。
因此皮浪宣扬,万事万物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任何一个命题都有一个反命题,而且对立的命题都有同等的份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所以我们必须放弃一切认识和判断,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显然,皮浪的怀疑论过分夸张了事物的相对性。
要指出的是,皮浪并不是一个为怀疑而怀疑的怀疑论者。他对一切事物保持怀疑的态度,避免做出任何判断,是为了保持不动心状态,带来灵魂的安宁。
皮浪与其说因其学说而出名,倒不如说因其为人忠实于自己的学说而出名。
有人说,皮浪言行一致,在生活中也对一切事物抱怀疑主义态度。即使遇到前方有悬崖、水沟或荆棘,皮浪因为怀疑它们的存在也会毫不在意地冲上去。但那看来只是别人对他的讥讽。因为他说过,他也承认明明白白的事实,只是不承认事物确实就是它显现出来的样子。不然皮浪也无法活到九十岁。
可信的有这样两个故事。有一次他老师阿那克萨库掉进了泥坑,皮浪看见了也不拉他一把。别人都谴责他的冷漠,可阿那克萨库本人却赞赏这个学生真正能够做到不动心了。
还有一次,皮浪坐船在海上航行,突然遇上大风暴雨;船随时都可能倾覆。人们都惊惶失措,只有皮浪斜倚船舷若无其事地轻声哼着小曲。人们问他为何如此无畏,皮浪含笑指着船舱里一头正安安静静进食的小猪,对他们说,小猪在这种情况下是多么平静呀!智慧之人起码应该做到像小猪那样临危不惧,面对风浪毫不动心才对!
皮浪深受母邦人们的尊敬,人们推选他为祭司长,并且由于他的缘故,人们投票通过了一个免征一切哲学家税款的法令。
第一部分快乐是最高的善
每个人都知道,人天生就是喜好快乐的动物。可要就“快乐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快乐值得追求”等问题说出一番道道来,却需要一定的哲学智慧。伊壁鸠鲁(Epicurus)是古希腊晚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哲学探讨的哲学家。
伊壁鸠鲁祖籍雅典,但于公元前341年出生于萨摩斯。他的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巫婆。伊壁鸠鲁从小就喜欢对深奥的问题寻根问底。可是许多老师都不能令小伊壁鸠鲁满意,于是他自学德谟克利特的著作。18岁时伊壁鸠鲁来到雅典服兵役,之后他在小亚细亚学习和教学。
公元前306年,36岁的伊壁鸠鲁再次来到雅典,在自己住宅的花园里开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因而被称作“伊壁鸠鲁花园”。“花园”聚集着伊壁鸠鲁的朋友,吸引了不少学生,甚至包括一些妓女。
伊壁鸠鲁生前享有崇高威望,就像毕达哥拉斯一样,他被追随者当作神圣者来崇拜。他的教导也被当作正统学说严格执行,形成了花园派独尊师长的局面。据说伊壁鸠鲁著述达300余卷,遗憾的是只有三封信和题为《格言集》和《学说要点》的残篇流传下来。
公元前269年,伊壁鸠鲁因肾结石病了整整14天。临终前,伊壁鸠鲁躺在温水浴盆里,喝了一杯醇酒,然后对身边的学生们说:“再见了朋友们,请牢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