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4077-叶浅予自传-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条件,只能接受这后一种变相离婚办法,以换取我的自由地位。当然,这里也还有一个我对罗彩云的同情心问题。我总觉得,她自幼未进学校,处于文盲地位,不能完全由她
本人负责,归根结底,我不该凭一时冲动,甘心屈服于包办婚姻,铸成了大错。另外,我脑子里还有封建意识,认为罗彩云为叶家生儿育女,也是一种美德,我有保护的责任。总而言之,是我自己对半封建半开放的社会采取了妥协态度,造成了一个阴阳怪气的局面。
1937年日寇大举侵略中国。8月13日进攻上海,我急忙从南京赶到上海,把罗彩云和刚断奶的女儿送上沪杭列车,平安回到浙江老家。抗战八年,我在大后方,罗彩云带了儿女在老家跟我父母一起生活。1945年日寇投降,次年我曾回浙江探望过她们,当时儿子申已进中学,女儿明明才上小学。
婚姻辩证法父母之命第二课(4)
1946年我和戴爱莲去美国访问之前,把明明接出来寄养在嘉兴张乐平家。第二年我从美国回来,受聘到北平艺专任教,明明就在戴爱莲的照顾之下,进小学,升中学,最后进了戴爱莲的舞蹈学校,继承后母的事业。儿子申于1949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成了美术事业的后继者。1953年申从美院毕业,分配到江苏艺术学院当教师。他结婚后,把母亲接到无锡一同生活。在此之前,由于儿子的劝导,罗彩云在浙江老家和我办了离婚手续。以后她一直和儿子、媳妇生活在一起。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牛鬼蛇神,住了三年牛棚七年监狱,无力支付罗彩云的赡养费,全靠儿子、女儿供养她。有一个时期,明明曾接她母亲到北京住了一阵。后来也许因为罗彩云是反革命分子叶浅予的老婆,被赶回南京,仍然依靠儿子生活。
1975年我从秦城监狱释放出来,女儿告诉我她母亲已于1970年某晚吞服了过量安眠药离开了人间,最后一句遗言是向儿子说:“你们叶家害得我好苦!”听了这个消息,我神经为之一震,立刻感到自己对此负有严重责任。这是她对生活完全绝望的控诉,我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回首当年由于我的轻举妄动,应了一句名言叫做“始乱终弃”,我后来又被梁白波,戴爱莲所弃,可以说也应了一句名言叫做“因果报应”。
我真信什么“始乱终弃”和“因果报应”吗?不!自从和罗彩云办了离婚手续,我以为再也不欠她什么了。认真回忆1935年那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两极——我要向上,她却拉我后腿;我在创造精神财富,她却在136块麻将牌上浪费时间;我要求灵魂解放,她却拼命往我身上捆绳索。我挣扎得好苦啊!所谓“你们叶家害得我好苦”,站在罗彩云的角度看是合乎情理的,然而,从叶浅予的角度看,不也是挣扎得好苦吗?!
现在是1989年,我正在写婚姻生活的回忆录,首先想到的是罗彩云。是她,使我切身体验了男女之间爱的基础是什么;是她,使我明白包办婚姻本身就是罪恶,结婚双方本人不能负责。我之所谓同情或恻隐之心,是封建人道主义的迷药,我曾被迷药迷住了心窍;我的一些忏悔语言,实际是虚伪的。封建道德不知伤害过多少人,罗彩云被伤害了,我也被伤害了。个性解放是人的固有权利,谁也无权阻止。我完全肯定我和梁白波的结合是合乎情理的。至于罗彩云之处于文盲地位,她自己不能负责,她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我对这次婚姻的盲目性。后来一旦清醒,一旦觉悟,应该坚决纠正,不应该拖泥带水,阴阳怪气地拖累对方。我有内疚,也是实情,等到变成白发老翁,才来暴露内疚,未免太虚伪了。在罗彩云问题上,我不怕人骂我害人,也不怕人骂我虚伪,我是徘徊在封建与开放夹缝中的一个怪胎。1954年我儿子劝他母亲和我办离婚手续,是下一代人挽救上一代人的合理行动,我很感激他这一大胆的行动,使我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婚姻辩证法一见钟情第三课(1)
1935年,父母包办的结婚生活已经过了五年,罗彩云为我生了一子一女,儿子丢给了祖母,女儿还在襁褓之中。这位罗夫人是个文盲,并因束胸,自称乳房分泌不出喂孩子的母乳,所以两个孩子都是奶妈喂养的。当时我也曾想过,到底是天生没奶,还是学了上海一般少奶奶的作风,摆派头,不愿喂奶,把时间都消磨在麻将桌上。
无巧不成书,正在为雇奶妈烦心的时候,《时代漫画》编者鲁少飞座位旁,来了一位女
画家,正给编者看她所画的一幅漫画:《母亲花枝招展,孩子嗷嗷待哺》。我抢过来一看,又用眼神在女画家身上从上到下溜了一圈,思想上似有所动。动什么?当时摸不透,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所有向《时代漫画》投稿的人都是男的,没见过一个女的,而这幅讽刺上海少奶奶的画,似乎也在讽刺我那位罗夫人,正合我的心意,它偏偏出自一位女画家之手。只这一幅画,就显示出这位女画家的才华和机灵。她名叫梁白波,作品只签一个英文笔名——BON,不知是何来源。
鬼使神差,我篡夺了《时代漫画》编者的权,和这位女画家打交道了。她住在离我家不远的一家女子公寓,以前在新华艺专和西湖艺专上过学,学的是油画,上一年曾在菲律宾一所华侨中学教过画,最近才从那儿回国,正处在失业当中,有人介绍她向画报投稿,试着靠拿稿费过日子。她问我她那幅讽刺现代妇女的画怎么样,我说编者已决定发下期封面了,至少可以拿稿费五元。我问她现下要用钱吗?她说身上还有点,不需要。经过这次接触,发现她似乎对我有好感,问我能不能陪她出去吃晚饭,我当然愿意。不知为什么,她似乎有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在把我吸过去。从此以后,我每天从出版社下班,就往女子公寓走,已经忘了自己还有个家,老婆孩子还在家等我吃晚饭呢。经过几次晚间的幽会,我和白波两个漫画细胞愈贴愈紧,彼此心里都以为是天作之合,无可抗拒。当然,她知道我是有老婆孩子的,但只要我能抛开那个家,她是无所谓的。这就是30年代的浪漫主义。
1935年春,我和白波受津浦铁路局邀请,参加他们的卫生宣传列车,从浦口去天津。每到一大站,停下来开群众大会,我们画的大幅宣传画在大会上悬挂,路局的技术人员则为站上的卧车车厢做封闭消毒。第一站浦口,第二站蚌埠,第三站徐州,第四站泰安,第五站济南,第六站沧州,第七站天津。上述例行活动做完,即游览名胜古迹。在蚌埠看了安徽的地方戏;在泰安登上了泰山;在济南游览了趵突泉;在沧州看了半身埋在土里的大铁狮。这一路见识不少,增加了生活的乐趣。到了天津,任务完成,全体工作人员乘坐一辆卧车,挂上去北平的列车,畅游北平,算是慰劳宣传大军。在北平三天,路局的人回去了,我和白波却在金鱼胡同一家公寓住了下来,并畅游古老而神秘的故都。我以上海漫画家身份结识了北平许多画家、记者、摄影家;白波以我的女友身份和许多新相识相周旋,闯进了另一个社会。我们白天游故宫、天坛、天桥、颐和园,晚上看京剧名角演出,有时杨小楼和郝寿臣同台;有时荀慧生和言菊朋同台;有时杨ι统萄馇锿ǎ挥惺蓖跤皱泛屯跹渫āN掖有∠不犊聪罚嗄晔泵陨狭司┫罚约阂材芎吡骄洌谏虾V荒芘既豢吹奖本┟堑南贰5搅吮逼剑负趺刻焱砩峡梢钥吹讲煌堑难莩觥D鞘薄案涣伞笨瓢喟滋煸谇懊糯蠼止愫吐ド舷罚⒆直哺粘隹疲直哺战影啵莩鍪志省A醇父隼鲜降木绯。乙苍龀ち思丁0撞ㄆ绞辈换傩矗芰宋业挠跋欤材闷鹚傩幢净鹣防础N沂悄羌改晔芰四鞲缏溢娣鹇奁に沟挠跋欤趴蓟傩吹模獯魏桶撞ǔ┯伪逼剑看纬鲇嗡坪醮蜃懔似鍪址煽欤思赴僬潘傩矗罄丛谏虾1嘤×艘槐尽堵眯新贰?/p》
北平之游,开阔了眼界,增进了我和白波的思想交流,在艺术创作和欣赏方面增进了切磋机会,彼此感情到了难解难分的程度。回到上海,却不得不忍痛分手,因为我是一个有妇之夫。
不久以后,上海《时报》传出“王先生失踪”的消息,那是一个作家朋友从罗彩云那儿访到的“第一手”消息,说“《王先生》作者因感情突变,逃离家庭出走”云云。想不到个人的家庭问题作为报社头条社会新闻捅向了社会,这对我和白波来说倒是有利的,因为从此以后,可以不用躲躲闪闪了。
罗彩云口口声声说她没有白吃叶家的饭,没有做对不起叶家的事,你叶浅予怎么可以变心!
说起来我也真是不应该。当年实在不该把婚姻大事当做儿戏而作了一次不负责任的冒险。本来,1930年以后,我完全有可能找到一个文化相称、志趣相投的对象,可我偏偏要像赌徒一样,把命运押在赌注上,这不能怪父母,只能怪自己。1935年以前我能忍受,1935年以后怎么不能忍受了呢?因为这一年遇到了文化相称、志趣相投的梁白波。早五年遇不到梁,要是遇到了梁,她没有成熟,我也没有成熟,热乎不起来。到了1935年,我极端苦闷,梁也曾经沧海,二人相见恨晚,星星之火一触即燃。奇怪的是,她明知道我有妻子儿女,还表示可以忍耐;我虽然还残存封建家教意识,此时此境,也只能孤注一掷。我决定避开上海那个家,和白波一起到南京找个窝,开始我们的新生活。同时,请上海一个律师朋友出面,向罗彩云提出离婚,离婚不成,达成了和罗氏分居的协议。这么一来,我获得了和白波另组家庭的条件。白波甘心在这样的条件下和我共同生活,表现出极大的勇气,证明她对我的真诚和热恋。
从此以后,我们三人的地位,如同飘浮在空中的气球。我抛弃了罗彩云,可她仍是我名分上的夫人;白波虽然和我同居,只能算是我的情妇。我是什么身份?有双重性,封建卫道者说叶浅予是弃旧恋新的负心汉,个性解放者则说叶浅予是个大胆的叛徒。
从1935年到1938年四年间,我跳出了混沌的封闭家庭,浮游在艺术的浪漫天堂,既不像初恋那样陌生,也不像结婚那样新鲜。我和白波既是异性的同类,又是艺术事业的搭档。我
们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用不着互诉衷肠,迅速地合成自然的一双。我当时的处境,身上始终背着一个罗氏夫人的包袱,在追逐甜蜜的生活时,既甜又苦;因其苦,才更觉得甜。
婚姻辩证法一见钟情第三课(2)
在南京,我好像从笼子里逃出来的小鸟,找到了本属自己的天堂。对方怎么样?问过她有什么反应吗?没问。为什么不去了解对方的反应?我觉得即使有藏在心底的话,说出来也不如不说的好。不过我也能理解白波的心情。她比我大胆,因为她是自由的,可以摆脱世俗的议论,放开胆量,占有她所爱而本属于别人的男人。可以说她是无所畏惧的。白波是个很有才能的画家,在和我共同生活期间,受到我的启发,曾为上海《立报》画过一套《蜜蜂小姐》连环漫画,着重心理描写。主角是一个腰细得和蜜蜂一般的姑娘,以细腰显示其挺胸突臀的外形。这样的造型,打破了从外形出发的外观法,而用从人体本质特征出发的内观法,腰细到只剩胸臀之间的一个交点,夸张到近乎变形。故事情节也夸张到了荒唐的程度,例如,蜜蜂忌妒她的女朋友,恨不得一刀把她斩成两段,图画里真的把那女朋友斩成两段,把心理状态画成现实形象,看来不近情理,其实真合情理。“梦”是现实形象的思维反映,和现实生活相比,它就既是合理的,又是荒唐的。白波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基本上属于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这和她对生活追求的理想化是一致的。她平时所喜欢读的书,如王尔德的《陶林格莱画像》,郁达夫的浪漫派小说,殷夫的诗等,都同属一个类型。
白波在参加漫画群体之前是“决澜社”的成员,画的是油画。决澜社由倪贻德、庞蕙琴为首的一群青年油画家组成,首次画展在上海的中国科院大厦举行。他们的创作道路以表现现代生活为目的,庞蕙琴《机器》一画可以代表决澜社的创作方向。白波在这次画展中,参加了一幅躺着的无头无脚的人体,我当时认为这是概括人体美的一件杰作,好像吃鱼,斩头去尾,取其最最鲜美最富营养的部分,嚼而食之。有人说,没了头脚,人体还成什么美?我说,如果你是一个最重实际的欣赏家,女人体最富于性感的部分是否就在上自胸部下至大腿之间?出人意料的是,一个女画家把女人的性美表现得如此露骨,比之男画家要高明得多,大胆得多。就这一幅画的构思,反映了梁白波过人的才智和超群的胆识。回头看看她那幅《母亲花枝招展,孩子嗷嗷待哺》的讽刺画,对上海少奶奶的批评有多辛辣。
从事漫画创作以后的梁白波,思维逻辑和那幅女人体画一样,表现了对事物透彻的洞察力。那位挺胸突臀的蜜蜂小姐有多泼辣,可惜由于它不合一般读者口味,被报社腰斩了。
据我后来了解,白波曾给殷夫的诗画过插图。从我自己的艺术实践体会到,给诗画插图,除了必须具有诗人的气质,还必须具有特殊的头脑,将意识形态翻译为抽象图像。白波的绘画才能,正好长于这方面的思维与技巧。我和她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就常感到是和诗人相叙在一起,她在这方面的吸引力,推动我在创作《王先生》漫画时,获得了新的想像力。比如《王先生到农村去》那套画,我的思维活动不是局限在固有的生活观察中,而能够延伸到地方政府压迫和剥削农民的现实;有时灵机一动,揣摩农民为保护自己所发挥的幻想,进而扩大到社会多方面人物和农民的依存关系。这对社会的深层发掘,使我的想像力长起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