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山流水-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说,有了科学的每一种巨大的改变人类行为的技术进步,同时就有着文学和其他各种艺术,在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上的巨大的变化。    
    而科学讲灵感和灵机一动,文学也讲灵感和飞来神思。    
    而且,科学有科学的美学,像那些在显微镜下展现出来的各种微小的生物和细菌,都呈现了无比美好的形态。    
    有些艺术也分布在科学和人文艺术之间的地带,像建筑艺术,就是在科学和人文之间结合最好的一种艺术。建筑无时无刻不是科学技术的,同时也是人文和美学的。    
    文学可以借助科学的手段进行研究,比如用一些数学模型来分析诗歌,会得出很多奇妙的结论。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每天都在发展,每天都在热热闹闹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生活本身的样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人学”的文学,当然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考察,科学与文学以及艺术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同时也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    
    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和文学以及艺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手段。没有科学和没有文学艺术,世界就会立即变得冰冷死寂和没有活力,变得僵化和不可爱了。    
    今天这样一个对话研讨会,也说明了这一点,说明了我们两个方面的专家——文学家和科学家,需要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了解。    
    而且,今天这样一个对话研讨会,也是充满了这样一个潜在的期待,就是通过科学家和文学家的彼此沟通和了解,达成某种共谋与共识,使科学讲人文精神,使文学和艺术具备科学的负责精神,从而一起营造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美好未来。


第四部分科学与文学及艺术的关系(2)

    张国伟: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临场感想,即是临时有感而发,但我不是批判而是商讨。我想恐怕他们是从现实感触,从社会底层,从激愤,为民请命而发,有根底,出发点是好的,未必是反科学。作为作家,更多从文学艺术,或者说从人文社会科学而思考,提出问题和质疑,是可以理解的。但我想考虑的是就是从文学艺术角度思考,能不能超脱一下,把人与自然、社会整个放在宇宙世界思考,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演化当中考虑我们这个人的世界与实践。如是,是否会在这方面,我们的思想和文学艺术作品会有更博大的广阔的天地与前景。我想若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说科学是叫人懂得人类存在的道理,文学艺术或社会科学是叫人懂得人类存在的价值,两者不可或缺,而且客观上,我们人不只有左右手,我们还有左脑和右脑,各司其责,本身一个是管逻辑思维,一个是管形象思维,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产生人的智慧,出现人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和文学艺术高度发达,造就人类文明。这是我正想说的一点意思,人与社会的需要,创造了自然科学与文学艺术社会科学,两者不可缺一。爱因斯坦是伟大自然科学家,但又精通音乐艺术,他认为物理学给了他知识,而艺术给了他想像力,知识有限,而想像力无限,后者促进了他前者的成功!第二点,对科学的质疑,实际上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震动。我曾看了很多国内外反科学的东西,让我思考科学及其发展对人类的作用,科学是把双刃剑,厉害正负面都存在,关键在人。但不论如何,人类存在,有智慧,就要探索认知世界,发展科学,产生文学艺术,是需要,是必然。问题是人和社会如何对待、认识、应用与效果如何。这里我还要说明一点,除了真正反科学、伪科学、宗教与封建迷信以及愚昧的东西以外,对一些科学的质疑和甚至反科学的思考,从他们的心境和出发点我都能理解,而且他们有一共同处,即内心深处对科学的恐惧和一种怨恨,至少一些人恐怕还没有消除疑虑。因而我想说,需要超脱,虽然文学艺术本身就是以人来考虑的,但是需要看透,需要深层、高层境界的超脱看待这个客观世界、人的世界。除此之外,我还想说,实际上,我们科学工作者,从个人说对文学艺术充满崇敬和深深的爱的情怀。为什么?文学艺术不只是带来了生活里的美满和思想的丰富、审美意识与境界,而且更是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丰富了自然科学的内涵,扩大了自然科学思维空间。就我本人而言,更是热爱和爱护关心我们的文学艺术,而文学艺术也丰富与帮助了我。就以这次会议来说,我这一段非常忙,十分紧张,为什么这么紧张还要来,除了感谢管校长和冯书记的邀请外,更是这样一个富有创意的话题的吸引。科学家与文学艺术家友好的会聚,交流对话、撞击,必然会迸发出美丽的火花,炽热灵感,产生真实友谊和美好的愿望,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是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也要来。还就我本人来讲,我从事地球科学研究,也酷爱文学艺术人文社会科学,我的办公室是我的科学书室,而我的家则是文学艺术作品书库,有从国外到国内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社会科学书籍。这里不是来表现自己,而是想说明科学工作者对我们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有着深深的眷爱。我希望我们搞科学的和我们搞文学艺术的友好地拉起手来共同回答我们国家和人类提出来的重大事情、重大问题,使我们真正懂得我们人存在的道理,懂得我们人的价值,人—自然和谐发展,有更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掌声)    
    邱华栋:我同意你的观点,吃饭的时候,作家们普遍都有一个感觉,就是这次来的科学家全部都是一流的。你们特别专业,给我们上了非常好的一课。另外一点,作家也有共识,我们作家所有的发言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想做一个提醒,不管怎么发展,我们还是提醒科学有负面的东西。这一点我们也是一致的。谢谢。(掌声)    
    听众:我是大一的一名新生。我就是想问一个很小的问题,就是关于邱华栋老师,说一个文学家感慨深刻的时候靠幻想,我就是想问一下关于科幻小说。它处于很尴尬的地位,它并不是正统的文学,科幻小说作者大多数从事科研工作,甚至有一些很著名的科学家在闲暇的时候也写一些科普小说,对于科学家来说他们算不算是不务正业,你们怎么看待科学家写的科幻小说?    
    邱华栋:我想这得问科学家。肯定不是了,因为现在分工非常细,所以科幻小说作家很多都是科学的、非常专业的,但也有一些作家他看一些科学类的资料,写成科幻小说。中国的科幻作品品种不发达,当然美国最发达了。中国的科幻小说的水准比较低,现在很多在网络上泡着的一批年轻人正在写这个。以后我想,科幻小说作为文学的一个品种一个类型,肯定会有特别好的发展。但是科幻小说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像库尔维诺的作品,从本质里讲就是后现代主义的东西,但也是科幻小说。有的只是一个读物,只是起一个科普的作用,没有带来很多的美学的东西、语言方面的震动,文学本身的一种激荡的作用。我这两天带的就是库尔维诺的书,白天听科学家讲科学,晚上回去看宇宙的东西。    
    听众:想请问一下邱华栋老师,据我所知,你启蒙于科学,完美于艺术,你怎么能把科学文学分开?为什么把这些罪名加在科学的身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邱华栋:我觉得你指责得毫无道理,因为我刚才说的科学和文学及其他艺术是左手和右手,刚才张教授说的不是左手和右手,是左脑和右脑,所以我才说我完全同意他的意见。您误解了。    
    1969年生于新疆昌吉市,祖籍河南西峡县。16岁开始发表小说,高中文科班毕业,被武汉大学中文系免试破格录取。学习期间,连续三届获得武汉大学“纪念闻一多文学奖”、武汉大学业余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两届湖北省大学生业余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儿童文学》“新苗奖”、奖学金等十几项奖励,还担任了武汉大学“浪淘石”文学社社长、武汉大学《大学生学刊》(季刊)编委会主任。    
    199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市经济委员会系统工作。1993年调入《中华工商时报》社工作,历任记者、编辑、文艺部主任助理、书评版主编、首席机动记者等。2004年调入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担任《青年文学》杂志执行主编。    
    1994年发表小说《大声哭泣》,获四川省期刊好稿评选三等奖,1995年获“时报人新闻奖”三等奖,并且被上海《新民晚报》评选为当年“十大文学热点人物”之一,1996年获《山花》小说奖,1997年获《上海文学》“新市民小说奖”,1998年获第七届上海文学优秀作品奖,1999年获“时报人敬业奖”,2000年被博库网和《北京晚报》评选为2000年“中国十大文化热点人物”之一。2001年获汕头“伟南文学奖”优秀奖和第二届冯牧文学奖新人奖的提名。2002年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提名奖。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夏天的禁忌》、《夜晚的诺言》、《白昼的躁动》、《正午的供词》、《花儿花》、《戴安娜的猎户星》等6部;中短篇小说100多篇,散文、评论、诗歌若干篇,结集为小说集《黑暗河流上的闪光》、《哭泣游戏》、《都市新人类》、《把我捆住》;散文评论随笔集《绝色喀纳斯》、《私人笔记本》、《电影大师108将》、《和大师一起生活》;诗集《花朵与岩石》、《从火到水》等各种版本50种,400余万字。小说《遗忘者之旅》、《手上的星光》、《黑暗河流上的闪光》等被翻译成法文出版,另有一些单篇作品被翻译成德文、日文、韩文、英文在外国杂志发表。此外,作品被收入一百多种文学选本。    
    目前是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委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第四部分数字与爱情(1)

    陈祖芬    
    爱情也数字化了,文学怎么办?    
    这是一个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这又是一个个人隐私共享的时代。你尽可以在网络世界游走,不过,你的搜索和你的邮件,也很可能被人浏览你的生活轨迹。一个网上明星,随时都可能被不相干的人下载。夸张地说,有多少网民,就有多少007。    
    有位青春偶像对媒体说,他的成功是用自由和隐私换来的。当然,这也是一种极而言之。    
    本来有句话,叫做:一切尽在不言中。如今是,一切尽在搜索中。Google网站每个月处理10亿次的搜索。10亿这个数字,正好相当于席卷全球的“甲壳虫”乐队的唱片销售。有太多的人为“甲壳虫”狂,有太多的人为猫王狂,但是,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可以大声说、可以轻声说:我为搜索狂。    
    中国古代有个民间故事,叫《石门开》。故事里的主角,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那个神秘的山洞,只要喊一声:石门开!那山洞就会向他打开,向他展示无穷的璀璨。现在我们用不着去爬九十九座山,去趟九十九条河,我们只消轻轻点击鼠标,整个世界就像一座宝山那样向我们打开。    
    个人与世界之间,好像只剩下点击鼠标那么一点距离了。    
    搜索,已经成为吃饭、睡觉那样的一种生活状态。要什么点击什么,要什么获取什么。好像生活简捷得只需要点击。但是,计算机科学带来的,有多少方便就有多少压力。农耕社会的时候,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在,如果想与时代共舞,就得好好学习,天天充电。北京青年报有文章称现在是新求知年代,说:惟求知狂可以生存。    
    这两年最时尚的一个词是“与时俱进”。华尔街一家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在2月19日的《纽约时报》,做了一整版去中国投资的广告,标题上用了汉语拼音的YuShiJuJin,这组拼音直接打入英语世界,就如同在华尔街上市那样变成一支行情看涨的绩优股。    
    不过,“与时俱进”这个词,又好像是一位严酷的CEO。有的CEO,每年,甚至每季在公司实现10%的淘汰制。而“与时俱进”在对全体现代人实行淘汰制。人,就好像一个利用率很高的手机,得天天接到充电器上。否则,你今天不落伍,明天不落伍,后天就指不定落伍不落伍了。    
    今天这个世界的无冕之王,是:数字。媒体上的一个常用语是:指数。人气指数、亲和指数、爆笑指数、惊险指数、快乐指数、悲惨指数、好看指数、爱情指数。一切都可以用指数标出。    
    文艺作品里,原本常有绝望的人喊出一句:爱情,爱情值几个钱?文学写的是一种感觉,不是一种准确。谁也不会真去算爱情值几个钱。因为事实上这是没法计算的。幸福的人说爱情是无价的,不幸的人说爱情是不值钱的,如是而已。    
    但是,英美两名经济学教授,访问了大约6万多人,对爱情进行了评估。我从来只知道企业上市前需要评估,房产需要评估,总之是具象的、物质的东西才能评估。可是在数字时代,情感也可以评估了。《泰晤士报》报道,今春这两位学者算出了爱情的价格——婚姻美满,相当于一年多赚10万美金;性生活美满,相当于一年多赚6万美金。    
    爱情,简而言之就是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有这样的爱情短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两个人共享一个幸福,就有两个幸福。报上更有段英语,用数字阐述男人和女人的不同。说:“男人会花两元钱购买他所需要的价值一元的物品。女人会花一元钱购买她根本不需要的价值两元的物品。”    
    从来认为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是最不可捉摸最变幻无穷的,最说不尽写不尽的。如今,爱情也可以量化,也数字化了,文学怎么办?    
    文学么,就是文学而已    
    古人喜欢讲诗言志,今人喜欢进聊天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