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名著诞生记-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以《上海的早晨》为突破口,攻击的锋芒是对着陈毅副总理、周恩来总理


和毛泽东主席,是“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组成部分之一。我在《“四人
帮”扼杀(上海的早晨》的阴谋》一文中有所论述,在这里就不赘言了。

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万马齐喑”的局面,迎来了文
艺的春天。小说和作者都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真理终于战胜了谬误,《上海
的早晨》又和读者见面了。


魏巍

(1920——)


河南郑州人。中共党员。一九三七年参加八路军。后赴延安抗大学习。
曾任晋察冀边区部队宣传科长、团政委。一九五○年参加抗美援朝。历任全
国青联副主席,《解放军文艺》副主编,总政创作室副主任,总政文化部文
艺处副处长,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聂荣臻传》写
作组组长,《中流》主编,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是中国作协四届理事,第
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黎明风
景》、《不断集》、《红叶集》,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怀人集》、
《壮行集》、《开花的青春》,长篇小说《东方》(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和中
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地球的红飘带》。另有《魏巍诗选》、《魏巍散
文选》。

为了最可爱的人——《东方》诞生记

解放军文艺社办了小说读书班,来了这么多作者,心里高兴。我们的文
学创作队伍的确比较老了,尽管还是很有战斗力的。但是无可讳言的是年纪
大了,需要新的力量来补充。同志们要我来谈一谈怎么写《东方》的。这个
问题以前没谈过,主要是想先听听大家议论,然后自己再总结。同志们喜欢
听一些具体的东西,不喜欢听太抽象的,因此,我同意谈这个题目。由于来
不及过细思考,谈不到经验,只供大家随便听听。

这本书是一九五九年在邢台开始动笔的。后来调我去编战史,这工作就
中断了。编完战史又接着写。六五年我去越南访问之前写了一半多一点,大
约四十多万字。此后,一直中断了九年半时间。到一九七四年才又继续写,
写了将近两年的功夫,到了七五年十月草稿完成。这本书现在说来也不是没
有遗憾,原计划是要把彭总作为一个人物来写,但是庐山会议以后不好办了。
所以干脆写群众。再一个问题,就是第二次动笔是在一种心境不好的情况下
进行的。因为当时是那种空气,心里很苦闷。我原来很想到全国各地走一走,
了解一些实际情况。但当时出不去,在家呆着,也没有什么可干的。当时真
是有一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晴天”,“拔剑四顾心茫然”啊。
在这种情况下,总还是要干一些事情,我的老伴也说,还是把这个完成吧。
总之,当时的心理就是赶快把这件事情划个句号,然后束之高阁,并未打算
出版。所以写后半部时心情不那么从容。这是我先介绍一点情况,下面分成
若干小题目谈谈。

一、是伟大的斗争引发了我

我是一九五○年调到总政的。在宣传部编了半年教材,夏天,朝鲜战争
就爆发了。十月,志愿军出国了。我出国的任务是和一个小组了解美军政治
思想状况,准备向新的作战对象开展政治攻势。当时同去的有新华社的同志,
还有英共的夏庇若同志,他开玩笑地称自己是“英国人民的志愿军”。我们
到了朝鲜,先去俘虏营了解情况,任务完成后,大家都愿意到前线去看一看。


我们越过汉江,到了汉城。那时朝鲜北方的城镇几乎已被美国的炸弹夷为平
地,到处都是火光。尽管我们的部队装备很差,但作战确实非常勇敢,在连
续的三次战役中,一直打过三八线,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胜利。许多惊天动地
的事迹,确实使我十分感动。我的心里总像有一团火在燃烧,回国后就写了
那些通讯。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全国人民抗美援朝的热情也很不一般。
当时虽然困难很多,但确实是一个国家新生了,到处是朝气蓬勃的样子。比
如哪一个志愿军代表回国作报告,大家就把他围起来,抬起来,举起来。周
围的这些事情都冲击着我。这些都使我进一步考虑这个战争的意义,越想越
不简单。首先就出国作战的决策来说,如果没有一种伟大的高瞻远瞩的胸怀
和气概,是不可能作出的。因为当时我们国家一直打了二十二年仗,可以说
是满身战伤,疮痍满目。就像我后来写的:郭祥回到家里,他妈妈从罐里掏
来掏去掏出一个鸡蛋,没有什么东西。打了那么多年仗,整个国家经济非常
困难,解放以后部队大都从事各种生产,有的修铁道,有的开荒种地。部队
装备是很差的。当时新中国刚刚诞生,立足未稳,国内还有一百多万国民党
残匪尚未肃清,三分之二的地区土改还没有进行。这种情况下,我们出国作
战有没有把握,能不能顶住敌人,能不能经得起这场战争的考验,会不会打
破我们的坛坛罐罐呢?如果战争万一失利的话,怎么办?国家建设还怎么进
行?所以这确实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党中央,特别是毛主席作出这种
决策是很不简单的。当时党外一些人士对这个问题不大理解,党内也有人不
赞成。大家知道,起初是派林彪去,因为他推脱不去,才派彭总。但是事后
证明,战争不但没有影响到建设,由正义战争激发出来的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反而进一步推动了这个建设。前方后方似乎形成了两个战场,互相推进。在
这同时期内,还进行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土改运动。这三个运动结合得非常
好,非常成功。这一个阶段在我的记忆中是一段很美好的回忆,激动人心的
回忆。

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意义,我觉得是同中国革命的胜利分不开的。没有
中国革命在东方的胜利,也就不可能有抗美援朝的胜利。我的书名《东方》
也包含着这个意思:这里是今天的东方,不是昨天的东方了,中国人民是站
起来了,朝鲜人民也站起来了。他们已经显示了自己的力量,还有的是没有
显示出来的潜在的力量。这个力量将是很大的。今天,虽然经过了十年动乱
和破坏,我觉得没有丧失信心的必要。在我看,这只不过是历史的一个暂时
的曲折而已。对这些不可以看得很轻,但是也不可以看得过重。对我们的革
命事业,绝对不能丧失信心。

总之,写作《东方》,是伟大的斗争引发了我。我在现实生活里面受到
感动,又在感动中不断加深了理性认识,这就是写作这本书的推动力量,所
以主题往往不是主观地在屋子里空想出来的,而是从现实斗争中来的,是这
个伟大的斗争使我产生了创作冲动。我渐渐感到,光写几篇通讯不够,有许
多英雄人物和其它人物没有表现出来,战争的进程也没有表现出来,前后方
的关系,战争本身的意义及军事上的、政治工作上的斗争经验都还没有表现
出来。因此很自然地想写这么一个长篇。写这个长篇的目的不外两个方面:
一是我们的国家要建设起来,变成一个各方面都很强大的国家,当然党的方
针路线是根本性的东西,之外,也还要有全国人民而不是少数人的革命积极
性。今天仍然如此。志愿军当时在敌我装备相当悬殊的条件下发扬的革命精
神是极其可贵的。如果我们能用志愿军式的革命精神去建设,我们的国家就


可以经过比较短一些的时间建设起来。当然也不可能太短。而没有这种精神
则不行的。写作《东方》的第二个意思,就是为反侵略战争作准备。将来一
旦再发生战争的话,我们的人民有这种准备和没这种准备是不一样的。准备
无非是两方面,一是物质上的,一是精神上的。你首先精神上解除了武装,
就是有比较好的武器也不行。历史上有些战争也不完全是打得精疲力尽,子
弹打光了才失败的。所以我们必须使自己的人民和青年有这个准备。这是关
系到我们的人民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我写这本书的
意图就是这样。

二、艺术上也要有所为

我认为,看一个作者的艺术观点,看他的作品就够了。我在艺术上有一
个基本的观点,就是要力求做到党性和真实性的统一。我们讲的党性也就是
恩格斯讲的倾向性,意思是一样的。我们无产阶级文学决不掩盖这一点。我
们的作品应该是有党性的,这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我们追求的,就是这种
世界观与真实性的统一。我认为这两个东西是可以统一的。当然不是说其他
阶级的作家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统一。一个阶级处于上升发展时期,敢于面
对现实,代表它的利益的作家,就比较容易做到统一;而一些没落阶级的作
家,他所面临的现实与他脑子里的想法、世界观则是矛盾的。同样,今天的
无产阶级正是处在上升时期,它是进步的、发展的,它的世界观与历史前进
的方向是一致的。无产阶级作家能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社
会,因此在文艺创作中他能够达到真实性与党性的统一。这个党性当然不是
指一个时期的政策,而是指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根本的认识路
线。我觉得,在现时代做一个无产阶级作家,决不可忽视党性,而应做到真
实性和党性的一致。

同时,我觉得,政治上有良好的愿望,还要有艺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们对人民事业的忠心,不但要表现在立场坚定上,也要表现在艺术的追求
上。因为我们于的就是这个嘛!无产阶级文学,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武装的
文学,现在正处在兴旺发展时期。虽然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已经为我们开
辟了前进的道路,但是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
向无产阶级文学光辉灿烂的高峰推进。而现代资产阶级文学,不仅远远逊色
于资产阶级上升时的作品,而且确实腐朽没落了。为了把无产阶级文学推向
新的高峰,除了发挥我们的政治思想优势,还要大大提高我们的艺术能力。

在《东方》写作之前,我思考过一些问题。也注意别人的经验,中心点
是在军事题材文学创作上,应该在哪些方面去作进一步的努力。

第一,写军事题材的作品,不能仅仅局限在战场上或狭小的战斗上。而
应该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才能显示出战争的意义。从抗秉爱朝战争的实
际出发,我觉得还要写出国内国外两个“战场”的关系。只有这样,才便于
揭示前方的同志为何那么英勇,他出于一种什么力量。他为了保卫什么而勇
于献身;同时也证明,没有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战争也不可能取得胜利。
所以光是写战场,枪炮,光是局限在前方怎么打,就把自己的眼光局限住了,
同时也不能显示战争的全貌,不能深刻地揭示胜利的源泉。

第二,写军事题材作品,也像写其他题材的作品一样,不能够见事不见
人,不能够只注意人物的共性不注意人物的个性。我们看到一些作品有这个


弱点:写了一大篇,战役过程、战斗过程都写了,但人物不突出,给人的印
象很模糊,尤其是人物的个性不鲜明。

第三,有些作品,往往次要人物倒成功了,也就是说,花的笔墨虽不算
多,但却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而主要人物反倒印象很平扳,往往花了力量最
大,用的笔墨最多,给人的印象反而不深。主要人物是否成功,决定一个作
品的成败。为什么力量用得最大,反而不成功呢?原因之一,就是当时条条
框框不少。这样写不好,那样写也不好,还有写出来能不能发表,会不会受
批评等等。总之,有许多清规戒律,如果没有勇气,就会无所作为。但是我
还是决心冲破这些束缚。我认为一个作者要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能故步自
封,但是也不应一点主心骨都没有。这些年教训很多,编辑一时叫从这方面
改,一时叫从那方面改,稿子改了一箱子,东西还是出不来。我就对有的同
志说:出不来没有关系嘛!你为了印出来,叫你这样就这样,叫你那样就那
样,有时会改好,也有时会改坏。如果我们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严肃的革命事
业,就要在艺术上有所追求。

三、亲身经历、感性知识是最重要的条件,但是也要善于运用群众的经验来
丰富自己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是生活的艺术的反映。理论也反映生活,但是手段
不一样。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这个观点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这一点在我
们这一代多数作家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不大容易动摇的。没有生活怎么搞
创作呢?你要说我们思想僵化也可以。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那些生活气息
很浓厚的作品。哪怕技巧上稍许差些,但是生活气息很浓,我喜欢。当然艺
术技巧上高一些更好了。相比之下,一些作品技巧上还不错,但里面看不出
有多少生活,甚至胡编乱造,这样的东西我不喜欢看,也不愿浪费时间。因
为你从中得不到什么好处嘛。所以我们还是希望作品的生活底子很扎实。当
然,艺术水平也要尽可能地高一些。可惜缺乏生活的作品现在仍屡见不鲜。
可能概念换了一下,但是仍旧从主观出发,塞点材料进去。要写一部长篇,
它要容纳多少生活呀,要容纳很多的生活,甚至你这个人一辈子的生活。刚
看到一点就写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确实没大必要,作为艺术实践也不一定
好,浪费很多精力,千万不可以这样。要写一部长篇,可以说要动用全部的
生活库存。

我真正想写长篇,是五二年第二次入朝以后。在近一年时间里,我访问
了两个军、志愿军总部、兵站、医院、炮兵、工兵、高炮阵地,还在一个营
部和连的阵地上住了一个月。此外,还访问了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以及战
时的平壤城。我所以进行这样大量的活动,因为我们的文学作品是要具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