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草地龙虎(陈宇)-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执行好这一特殊任务,把守好水窖。小的水窖,1个水窖派3个战士把守;大的水窖,1个水窖派1个班去。”陈赓一进会宁县城,就向部队发布命令,把国民党军队、政府和地主老财的水窖统统查封起来。
会宁城,仅半天时间,花花绿绿的标语就贴满了墙。一座壮观的会师彩门在城门口前树立起来。全城一片节日气氛。
仅隔两日,红四方面军第30军占领会宁南面不远的通渭,全军迅速通过西兰公路,向会宁挺进。
10月8日,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第4军第10师在会宁之青江驿、界石铺,与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1师胜利会师。
这时,红二方面军经过天水地区渡过渭河,经秦安、通渭进入会宁地区。
10月9日,会宁西津门(现称会师门)下,红一、红四方面军再次相会,热泪横流中,大家刚见面的一瞬间,互相捶肩拥抱,默然无语,都深刻体会到了战友历遭劫波后久别重逢的特殊感情。许多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寻找着自己的亲人,或许是父子在相互寻找,或是弟兄在相互寻人,或是战友之间的找寻。找不到的在四处打听,频频重复询问着被寻找人的姓名;找到的在热烈的拥抱、握手、流泪、大笑,手挽手走来走去,边走边亲切交谈。
“总司令来了!”一阵欢呼声把会师的热烈气氛推向高潮。
朱德率领红四方面军总部机关人员迈步走入会师门,他向着会合的红军指战员们招手致意。
一个长着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在人群中也向前挤着,观看着红军将士们会师后的狂欢,他即是国际友人马海德医生。在众人的推拥下,他看到了那个被众人所推崇的“红军永远的总司令”,他这样记叙道:朱德“瘦得像个精灵,可是身体强壮结实,长得满脸胡须,穿着一身破烂皮袄。他最令人惊异的是,看上去根本不像一个军事指挥员,倒很像红军的父亲。他两眼锐利,说话缓慢、从容,总是露出和蔼的笑容。他随身带着一支自动手枪,枪法精良。他50岁,可是显得老得多,满脸皱纹。但他动作有力,身体结实”。
“红军之父”是马海德看到朱德后的第一印象。也许这就是朱德“红军之父”称呼的由来。
马海德也看到了张国焘,也作了如实的记叙:“政治委员张国焘是个又高又大的胖子,满脸红光。我真不了解,人人都瘦下来,他怎么还能那样胖?”
朱德与红1师师长陈赓见面时禁不住热泪盈眶。
陈赓因忙于军事指挥,出去招呼部队。朱德趁这个空隙,与在40多公里外的红2师政委肖华通了电话。肖华兴奋地听到这熟悉而亲切的四川口音,怔了片刻,急忙问道:“你真的是朱总司令?”
“是啊!那还有假,我是真朱德。”
“哎呀,总司令,真是你呀!你可把我们想坏了。你现在在哪里?”
“我在陈赓这里。”
肖华激动地双手抱住电话筒,声音呜咽,说不出话来。
“毛主席好吗?”
“好,好!”
“周副主席好吗?”
“好,好,好!”
这次电话,他们打了足足有半个多小时。若不是警卫员在一边催着吃饭,朱德还不知有多少话要问要讲。
次日,会宁城西津门内的文庙广场上,红旗招展,人涌如潮,万众欢腾,红一、红四方面军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祝会师联欢大会。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联署发出庆祝会宁大会师的贺电,向3个方面军的领导人及全体指战员致以热烈的慰问和祝贺。
张国焘总算到了陕北,但其处境可想而知非常尴尬,对他恨之入骨的红军将领大有人在。以往树敌过多,致使现在有许多人要找他的麻烦。为此,毛泽东复电彭德怀:“为求党与红军的真正统一与顺利执行当前任务,对张国焘及其他干部不可求善太急。我们的政策应表示对他们的信任。准备经过长期过程,使他们逐渐进步,估计他们是可能进步的。”整半个月后,毛泽东又致电到红四方面军的张浩,对张国焘的态度“不要太软,也不要太硬,诚意相处,避免硬化。”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等率领下,胜利到达会宁以东的静宁县兴隆镇、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接应部队会师。
至此,举世瞩目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这个月,毛泽东多次就个人历史和红军长征等内容与美国记者斯诺进行交谈,叙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斯诺由此而作《西行漫记》,把红军的这一壮举广告全球,中国红军饮苦若饴的精神享誉世界。
11月16日至22日,红军几路军在甘肃、宁夏两省交界的预旺地区山城堡全歼国民党军1个旅又两个团。23日,红军在山城堡举行3个方面军团以上干部庆祝胜利大会。时红二方面军有1.33万人,红四方面军有3.3万人,红一方面军有3万人(含红25军)。
朱德在讲话中指出:“3大红军西北大会师,到山城堡战斗结束了长征,给追击的胡宗南部队以决定性的打击。长征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我们要在陕甘苏区站稳脚跟,迎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从会宁会师,到3个方面军今日庆祝大会的召开,3大主力红军的会师圆满完成。
到达陕北的红军作为中共的红色种子,越加显得宝贵。
种子留下了,就留下了希望,人们坚信总有收获的季节。
中国革命开始出现新的局面。
保安窑洞中,毛泽东向红军学校校长林彪展现他新写的《七律·长征》诗,他大声畅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好诗,好诗。这样的诗,没有伟大的气魄写不出,不是英勇的红军当不起。”林彪连连赞叹。
“长征是个大题目,不怎么好写。这是我去年写的,你看所署日期还是‘1935年10月’,现在实现了全国红军的大会师,拿出来又改了改。”毛泽东说。
“我不懂诗,但我看到主席在诗中仅选择了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大山大河,来高度概括,就充分表现了中央红军长征这个伟大主题。老彭负责殿后的红3军一过岷山,整个局面就大变,我们从此由胜利走向胜利。”
“这后一句,你理解的不对。三军,在这里不是仅指彭德怀的红3军,不是说他们这支走在最后的部队一过岷山,新的局面就打开。这里也包括你们红1军,包括全部经过长征的部队。”
“全部经过长征的红军?这五岭、乌蒙、红四方面军可是连见也没见过那山是什么样子呀!”林彪疑惑不解的问。
“三军,是指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不是指彭德怀的三军,也不是指海、陆、空三军,也不是指古代晋国所谓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红二方面军虽然没有翻五岭,红四方面军也没有过金沙江、大渡河,但岷山是3个方面军都走过了的。”毛泽东解释说。
林彪在听到毛泽东自我解释并没有偏向彭德怀红3军的意思后,便不再说什么。但他仍感到有些疑问。后来在中共“九大”会议召开时,林彪曾对人讲:“这首《长征》诗,我总感到有些蹊跷,主席把写作时间明确署在1935年10月,然而,红二方面军是在9个月后才成立的呀。他自我解释‘三军’是指3个方面军,我总是不太相信。主席有他自己的想法,否则就是我真的读不懂他的这首诗。”
张国焘在当时也读到了毛泽东的这首诗,他不关心林彪所计较的诗中那种“一军”“三军”的差别,仅是对诗最后的3个字“尽开颜”谈了自己的意见,说道:“我没这么乐观。当前的形势如此紧张,不求尽开颜,只求不哭就是好事了。”1936年11月底,朱德、周恩来和张国焘同行,率领红军总部抵达陕北保安,与中共中央会合。林彪率领驻在这里的红军学校学员在郊外列队欢迎。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也站在欢迎队伍的人群前面,就像17个月前在抚边小镇迎接张国焘时一样。
毛泽东与张国焘会面,两人互相寒暄,旁人一听便知,两人握手但并未能言和。
人们想起了长征途中抚边小镇的一幕。
张国焘和毛泽东等人站立在搭好的讲台上,发表演说,互相祝贺。这时,他们所谈论的不是长征途中的不愉快事,而是在策划未来。
该做的礼仪应付过去后,毛泽东一离开会场,就把朱德亲热地拉到自己的房间中。两个人紧紧握着手,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可终于把你这个总司令盼来了,我真担心他们会对你下毒手。身体还好吗?路上生病没有?”
朱德说道:“在长征中间,身体很强健,路上就没有病过了,多半是在夜间走路,白天睡觉。有事马上就办。我还是原来那样,只有1个担子,1个人,1匹马,1个马夫,4个特务员,每天差不多是走一半路,骑一半马,人还是觉得很爽快,不感觉如何愁闷。”
“没有病就好。我是非常担心你的身体。来,抽烟。”毛泽东给朱德点燃一根香烟,继续听朱德讲分离后的事。
“我的脑筋也是与身体相同。问题就从来没有放松过。处处想得到,也想得远。就是怎样困难,也解决得开。从来就没有认为什么是没有办法,有点乐观主义。当过草地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是极困难了,我还以为是很好玩的。有草,有花,红的花,黄的花,都很好看,几十里都是,还有大的森林与树木。草又是青青的,河流在草地上弯弯曲曲的,斜斜的一条带子一样往极远处拐了去……牛羊群在草地里无拘束的自由上下,也是极有趣的。也许因为自己带着乐观性吧。”
说起红一、红四两个方面军之间的争论,毛泽东高度赞扬朱德与张国焘的斗争,说:“你斗争得有理、有节,临大节而不辱。真是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你过奖了。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你是知道的。逢到极其困难的事情,旁人看起来极复杂,十分难解决了,但是我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一样。情况也就变得好像好一些,人也就不那么慌张了。”
毛泽东点头称是,并说道:“是啊,作为一个领导者,愈是困难,愈要镇静。所谓履险如夷,也就是遇到再困难的事,仍是平平常常就可过去。愈危险,愈需要冷静、平淡,就容易把问题处置得很恰当。”
“经过这次重大考验后,我们的队伍更加纯洁和坚强了。
我们会以此为起点,取得新的胜利。”朱德坚定地说道。
“朱毛再也不分开了。”毛泽东和朱德的双手又紧紧握在一起。
从此,走出雪山草地的红军,再不惧前进征途中的腊子口,铁索桥,娄山关,封锁线。
如磐风雨过后,千军势如潮,万顷碧云天。
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不成发动“兵谏”,在西安扣留蒋介石。西安事变成了中国历史进程转变的枢纽,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半年后,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刚刚结束长征不久的红军积极投入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中。
张国焘在红军大会师3个月后向中央写出了3000余字的《从现在看看过去》的检讨。1个月后,渡过黄河作战的西路军惨败,渡过河的红四方面军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中央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出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对此,张国焘又写了个1000余字的《关于我的错误》检讨。几个月后,洛川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决定停止张国焘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派他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接着,在延安召开了中共党的活动分子大会,讨论西路军失败的教训,继续进行反张国焘路线的斗争。张国焘拒绝出席大会,终于在1938年4月,借赴西安参加国民党主持的祭奠黄陵之机,逃离陕北,背叛中共,投靠国民党特务机构。遂被中共中央开除出党。1979年12月,病死在加拿大多伦多医院。
长征结束了,但它给毛泽东和中国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在此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长征精神一直鼓舞着毛泽东所指挥的人民军队。
长征结束整整40年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4人在同一年长辞于世(张闻天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大使,外交部第一副部长,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博古,1946年4月到重庆参加与国民党的谈判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时为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主任;任弼时,1950年10月病逝北京,时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王稼祥,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1974年1月病逝北京。陈昌浩,在西路军失败后,于1939年8月从延安去苏联,1952年回国后,任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副局长等职,1967年病逝北京。到1992年,10大元帅和10大将全部长辞于世,其中林彪叛国坠机摔死于蒙古。
长征结束了,但它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长征精神,这就是:特别能战斗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特别能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顽强斗志,特别重求实的独立自主创新胆略;特别讲团结的集体主义高尚情操。一首中华民谣由此衍化并传唱开来:“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难不难,想想泸定铁索寒;丑不丑,想想争权虎变狗;陋不陋,想想草地龙虎斗。”
后人有百句文以概述其事:
当年旗竖井冈山,朱毛星火势燎原。
铁锤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