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路遥散文随笔-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命运,永远应该是作家全神贯注所关注的,不关心劳动人民的生活,而一味地躲在自己的小
天地里喃喃自语,结果只能使读者失望,也使自己失望。

    生活和艺术都在发展,就我自己来说,无论是在认识生活或者表现生活方面,都感到越
来越无能。但我从劳动人民身上学到了一种最宝贵的品质,那就是:不管有无收获,或收获
大小,从不中断土地上汁流浃背的辛劳;即使后来颗粒无收,也不后悔自己付出的劳动。我
愿和他们抱有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我已经度过许多失败的白天和夜晚,制造过一片
又一片文字的废墟,但我仍然愿在这废墟中汁流浃背地耕种。我相信这样一句名言:人可以
亏人,土地不会亏人。

    这束淡弱的折光——关于《在困难的日子里》这篇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已经离开我们二十
多年了。

    这是一段被某些大人淡忘了的、又是现在大部分孩子所不了解的生活。也可以说已经成
为历史。从当前的某种观点看,这样的题材也许不“新”。

    但我仍然含着泪水写完了这个过去的故事。

    在当代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物质财富增加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和道德水平却下降了;拜金主义和人与人之间表现出来的冷漠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量地
存在着。造成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当然是很多的。如果我们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克服这种不
幸的现象,那么我们就很难完成一切具有崇高意义的使命。

    每当想到这些,我就由不得记起了三年困难时期的生活。

    那时,人们虽然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但在生活中却表现出了顽强地战胜困难的精神;
表现出了崇高而光彩的道德力量。

    因此,这写过去的这段生活,并不是纯粹讲述一个“历史故事”,而是想用一种折光来
投射我们的现实生活。

    这一束折光也许太淡弱了,但我仍然想让它闪射。我愿意使那些比我更年轻的朋友了解
一些那个年代的生活;我觉得不论怎样,这对他(她)们是没有坏处的。我并没有回避那些
日子里贫困生活的不幸情况。当然,要在这样一篇小小的作品中,总结造成这段生活的复杂
的政治原因也是不可能的(我也没准备这样做)。我觉得,对于小说来说,重要的是用艺术
手法真实地表现出生活来,只要做到这一点,读者也自然会在美学欣赏的过程中,获得认识
方面的价值。

    这个作品所表现的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小生活天地里的故事。作品中主人公的那些生活历
和感情经历也是我自己所体验过的。不过,那时我年龄还小,刚从农村背着一卷破烂行李来
到县城上高小。鉴于这种情况,我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全貌不能有个较为广阔的了解和更为深
刻的认识,现在只能努力写到这样一种程度。

    因此,我热切地盼望比我更年长、更成熟的作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更深刻的地来表现我
国现代历史上这段非同寻常的生活。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

    事先,我必须先给大家声明,我在这里所说的,都是我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这些体会不一定对大家都有用。因为各人的生活经历、创作经历、各方面的情况都不一样,
每个人在创作中都有自己的体会和经验。我自己也在学习别人的体会和经验。

    问:请你谈谈如何观察生活?

    答:作家面对社会生活应该采取积极态度:一是去了解它,了解整个社会生活的复杂状
况;再一个是体验。实际上一个作家深入生活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了解、体验、思考,然后才
能进入表现。我的认识是这样的,过去所谓深入生活是到一个地方去蹲点,我觉得这种蹲点
式的生活方式,有它的好处。但鉴于我们国家目前社会生活比较复杂,各系统各行业互相广
泛渗透这种现象,了解生活的方式也不应该是固定的,它应该是全面地去了解。譬如,你要
了解农村生活,你搬到一个村子里去住,我觉得你这样了解到的情况不一定是典型的。这和
五十年代有点不同,那时候,你到一个村子里,了解了互助合作的全过程,其他地方也大体
是这样。现在搞农业生产责任制,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就不一样。工厂和其他方面的生活也同
样如此,一个工厂和另一个工厂状况是不一样的。现在各个系统互相渗透也比较普遍。我曾
写过一篇文章,讲的是社会生活交叉问题。我认为,现在你要写好农村,你也要了解城市生
活;写城市,你要了解农村及更广泛的社会生活。我总觉得,我们反映工厂生活的作品,生
活面向来都比较狭小。为什么产生这种状况呢?因为它大多都是写四堵墙里的生活,甚至是
一个车间的很狭小范围的生活,这也反映了作家本身眼界的狭窄。好的工业题材的作品,如
苏五六十年代的作品,经济恢复时期的作品,为什么具有非常感人的力量,并引起社会各方
面都去阅读,并给予好评呢?因为,这些作品既有工厂生活,也写其他方面的生活;把作品
中的人物和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起来去表现,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完全不表现工厂的生产过
程。它是写工厂的,但是它的活动范围在全城,如《茹尔宾一家》和《叶尔绍夫兄弟》,这
类反映工业题材的作品,它在很大程度上把人物放在整个社会生活中间,放在这个城市生活
中间去表现,而社会生活也进入到工厂这样个范围里去了。这样的了解生活,和仅仅了解四
堵墙以内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应把四堵墙以内的生活作为你所了解的生活的一部分,应当
去广泛了解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譬如,一个工人他决不仅仅是跟机器打交道,他有家庭成
员、亲戚、朋友,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联系——过去我们往往只了解这个工人本身,而
不是通过这个工人去了解整个复杂的社会生活。如果有一天我们写工业题材的作品从四堵墙
里拉出来,和整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那么作品将会是另一个面貌。蒋子龙的作品为什么受欢
迎呢?主不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打破了这种界限,他通过工厂生活来写比较广阔的社会
生活,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写其他题材的作品也同样应该如此。这是我要讲的第一
点。另外,就是在广泛了解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作家应该体验它。所谓深入生活,不仅仅是
记个故事——有的故事甚至稍加改造就可以成为一篇小说——我觉得这样的深入生活是没有
出息的。

    作家必须要体验生活,而这种体验要引起自己心弦的震动,而不是站在一旁观察、了
解、采访、记故事,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必然是干瘪的。史的想法是,所谓写最熟悉的生活、
最熟悉的人物,也就是写自己最熟悉的体验。这种体验不是说你写小偷,就要去偷人,它是
一种非常长远的积累。它也不是仅仅对生活外在形式的体验,而是情绪、感情的体验,一种
最细微的心理上的体验,而这些东西是你作品里最重要的、也是最感人的地方。我自己写的
几个作品,都是我自己精神上的长期的体验的结果,作品中的故事甚至在我动笔写前都还完
整,它是可以虚构的。但是你的感情、体验决不可能虚构。

    它必须是你亲身体验、感觉过的,写起来才能真切,才能使你虚构的故事变成事实的故
事。如果没有心理、感情上的真切体验,如果你和你所描写的对象很“隔”,那么起初的故
事也写成了假的。所以我对深入生活的理解:第一点要广阔,第二点要体验,不仅仅是外在
形态的体验,而更注重心理、情绪、感情上的体验,既要了解处部生活,又要把它和自己的
感情、情绪的体验结合起来。我的《在困难的日子里》,写一九六一年的饥饿状态,这必须
要你自己体验过什么叫“饥饿”,你处于饥饿状态的时候,从地里刨出来一颗土豆是什么心
情?如果你仅仅站在第三者立场上去写旁人在饥饿状态时从地里刨出土豆的心情是不行的。
你必须要自己有这种亲身体验,或者是在困难的时候获得珍贵东西的心情把它移植过来才能
写得真切,写得和别人不一样。我举这个小小的例子来说明:要注重你自己内心的体验。有
些人把深入生活理解得非常狭隘,就是去了解、记录一些材料,而不注重自己的体验和感
受,这是不行的。实际上作家所表现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你自己体验过的生
活。好多伟大作家的作品的主人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作家本人或他对生活的认识和
体验,也就是这个道理。他们把自己的体验,灌输在自己所描写的主人公身上,这样就更深
切,也更真切——这当然不是写自己的报告文学。从《一个地方的早晨》的主人公,到《复
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到列文,都有托尔斯泰自己的影子。当然,你自己的体验,不光是用
到一个人身上,还可以把它分开,用到各种各样你所描写的对象身上。由于作品对我们有这
样的要求,所以我认为,作家在生活中应时刻处于一种警觉状态,某件事对别人来说可能很
一般,很平常的,引不起什么精神上的反映、折射、但对一个搞写作的人来说,就应该引起
警察,自动地使自己的心理状态进入体验的过程,而每一次这样的积累都是非常宝贵的东
西。时间长了,你对各种事物的体验,都积累得非常深厚了,这样,你就可能写出比较重要
的作品。而不是说,你脑子里贮藏了一堆故事,就能写出重要作品。以上说的是我自己的体
验,不一定对大家有用。

    问:请你谈谈作家的历史感问题。

    答:我觉得,我们现在有些作家,对我们国家、社会、民族的历史、包括好的,不好
的,通畅的或者弯曲的历史,采取一种不太严肃的态度,这是不行的。当然,社会上各色人
等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作为一个作家,对我们国家、社会、民族的历史,包括好的,
不好的,包括“文化革命”的历史,采取一种严肃的态度,这是我们写作所需要的。我们应
该了解它,分析它,就是对错误,也应该采取严肃的态度。

    社会上有的人,对我们国家、社会、民族历史中错误的东西,挖苦、讽刺、嘲笑,反过
来对于好的东西也不屑一顾。我认为,这对作家来说,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对错误,应
采取认真、科学、严肃的态度,去分析它、研究它。一个作家对历史应采取“居高临下”的
态度去认识它,分析它,研究它。我说这些的意思,是因为所有历史上的这一切,都影响到
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这是逃脱不了的。我认为,在注重现实生活的同时,应对我们国家的
历史,尤其是现代史,有比较深的了解,因为我们每个人是某种历史的产物,作为一个作
家,不能对什么东西喜欢,对什么东西不喜欢,对错误你也得“喜欢”它,因为你认识、了
解了它,才能表现它。我们现在有些年轻作家,目光只投向未来,投向外国,而对自己国家
的历史都不甚了解,这是不行的,你归根结底要写的是中国,就是意识流的写法,你也要写
的是中国——中国人意识流动的状态可能有和外国就不同。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历史,对历
史和对现实生活一样,应持严肃态度。有的作品为什么比较浅,就因它没能把所表现的生活
内容放在一个长长的历史过程中去考虑,去体察。我们应追求作品要有巨大的回声,这回声
应响彻过去、现在和未来,而这回声只有建立在对我国历史和现实生活广泛了解的基础上才
能产生。

    问:在一个作品的构思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什么?

    答:下面讲一讲我自己感觉到的构思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就事论事,
抓住了一个问题,就在这小圈子里转来转去。我的意思,是你抓住了一个题材,哪怕是很小
的题材,都应把它放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去考虑,甚至这背景不光是中国的,而且是全
世界的。就是说,你抓住了一个题材后,要尽量把它放在一个非常广阔的背景上去考虑它的
意。另外一个,放在整个文学史上去考虑,这是两个角度。当然我这要求是比较高的,我自
己也做不到,但是,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这样做。在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作
品有所突破,自己对自己应要求严格些。有些伟大作家的短篇小说,为什么在全世界传诵
呢?就是因为它尽量概括了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具有普遍意义,而不是就事论事地在小圈
子里打转转。我认为,好的作品应该是我们看来是好的,全世界看来也是好的,都能接受
它,对全世界都有冲击力量。譬如,托尔斯泰的有些作品就是这样。当然,我们这样考虑了
以后,最后也可能是个扯淡作品,但只要你是这样想过并努力过了,那么,扯淡就扯淡吧!
我的意思是尽量使作品具有较大的意义,哪怕最后作品仍然是渺小的,也不要紧,要养成这
样的构思习惯。

    下面我再讲讲,在构思过程中要充分展开艺术虚构、艺术想象。有时候,有这种情况:
你抓住一个题材,猛一看很不错,能很快写成一个作品,甚至编辑部也可能采用。但是,你
不要忙,既然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基础,你就不要忙着写了交给编辑部,你要尽最大可能把这
个题材再扩展,再思考。你可以把你原先排更组合好的题材反复打乱,重新排列,重新组
合,看它能不能变成另外一个东西。充分展开艺术虚构,艺术想象,多折腾几次,说不定你
的作品会变得更好,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多折腾自己,不要让自己轻松地滑过去,尽管这
是非常痛苦的经历。我写《人生》反复折腾了三年——这作品是一九八一年写成的,但我一
九七九年就动笔了。我非常紧张地进入创作过程,但写成后,我把它撕了,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