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浮生 作者:帅彦-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后他说:〃我们此时要做的事等于造一件miracle(奇迹),其难无比,虽未必能成,略尽心力而已。〃 
  由于胡适在对日关系上的主和立场,使他在当时以及事后都饱受非议。但是,对于胡适的主和主张,我们不能进行简单的理解,不要把事情绝对化,认为在抗战期间凡是主和的就一定是汪精卫之流的卖国贼或者是胆小怯懦的投降派。胡适的避战求和主张,其中当然带有胡适的书生气,但其中也不乏实力的考虑和理性的态度,对此,我们也可以见仁见智。然而,有一点我们必须认清的是:尽管胡适主张对日和谈,但他的和平主张并不是一味的妥协和退让,尤其反对无条件的议和。胡适曾在《我们可以等候五十年》中评论说:〃……无论如何我们决不应该自己首先跪下来承认日本用暴力造成的而整个世界拒绝承认的局面。〃胡适的和平主张当然更不是出自于胆小怯懦,1935年6月,胡适在给王世杰的信中说:〃至于我个人的安危,我毫不在意。我活了四十多年,总算做了一点良心上无愧做的事,万一为自由牺牲,为国家牺牲,都是最光荣的事。我决定不走开。〃        
  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是,胡适当时处理中日之间关系的主张竟然是两面不讨好。在国内,胡适的主和立场在群情激昂中自是饱受非议;而日本的民众和媒体也对胡适没有什么好印象,日本媒体经常对胡适冠以的头衔是〃排日的煽动家〃、〃学生抗日运动的指导者〃,这类头衔恰恰与国内对胡适的印象相反。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日本方面对胡适的态度。据天津《大公报》译载,1936年7月,胡适赴美参加太平洋学术会议,途中经过日本。对于胡适这样一位具有很高声誉的学者,日本学术界无论是出于真诚的尊重还是出于礼貌,都应有人前往迎接。但胡适踏上日本列岛的那一天,日本全国竟没有一个人前去迎接(天津《大公报》7月29日译载)。对比周作人到日本的受欢迎盛况,胡适的日本之行显得是多么的冷清。厚此薄彼,我们当然不能从两人学术能力和学术地位的高下方面去理解。事虽小,但能明理。 
  委曲求全,〃全〃不可存,忍辱求和,然〃和〃不可得。中日之间的局势越来越恶化,胡适处理中日之间关系的设想也注定只是书生之见和他的一厢情愿。1937年7月31日,胡适在给蒋廷黻的回信中,谈及自己对时局的看法。胡适认为当时中国已经没有了避战的资格,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的思想开始出现变化。在信中,他说:〃今日政府比廿四年(1935)更强了,但恐怕还没有强到一个可以忍辱避战的程度更无政治家能担负大责任故至今飘泊,终陷入不能避免的大战争。〃1948年l月l2日,胡适在此信后加了一个注:〃此信似未寄出。但此信很可以看出我的思想的开始转变。我在八月中,还做过一次(似不止一次)和平的大努力。但我后来渐渐抛弃和平的梦想了。……我从此走上了〃和比战难百倍〃的见解。〃1937年8月13日,上海战事爆发,胡适的和平幻梦彻底破灭。至9月初,胡适审察世界情势,已经完全改变了主和的立场。从此,胡适抛弃了和平的梦想,走向了〃和比战难百倍〃的见解,由避战求和走向了苦撑待变。 
  1938年7月30日在伦敦,胡适曾给傅斯年一信,提出〃国事至此,除苦撑待变一途,别无他法〃。8月13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大部分论国际形势。廷黻前有信来,其意似欲令孔肩负和议。此事是妄想。我故有长电,说我〃六载主和,然十个月来观察国际形势,深信和比战更难万倍……故我唯有咬牙苦撑。〃〃10月20日,他又向蒋介石电陈〃和谈比战争更难百倍〃的意见,反对和谈。11月3日,胡适复翁咏霓电:〃六年之中,时时可和,但事至今日已不能和。六年中,主战是误国,不肯负责主和是误国,但今日屈伏更是误国。〃12月29日,胡适又在病床上致电汪精卫,反对他的和谈路线,其中说:〃上月曾由翁咏霓兄详陈和战问题之鄙见。此时国际形势果好转,我方更宜苦撑,万不可放弃十八个月的牺牲。适六年中不主战,公所深知。今日反对和议,实为国家百年设想,乞公垂听。〃胡适想用此电拉住汪精卫,但就在这一天,汪精卫在越南发布艳电。          
  二、〃受逼上梁山〃   
  1938年7月20日,以非正式使节身份出访欧美进行国民外交的胡适收到纽约转来的电报,蒋介石敦请胡适出任驻美大使,以取代将要卸任的王正廷。得此消息,胡适颇有些踌躇。作为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曾许诺士林二十年不入政界,他的夫人也总是劝他不要走上政治的道路;但是如今国难当头,却又不能不勉力奔走。几经考虑,胡适还是决定坚辞大使职,并拟好请辞电文:〃二十馀年疏懒已惯,决不能任此外交要职。〃他将回电交给朋友们看,遭到朋友的一致反对,朋友们都认为国难当前,不应〃推卸此事〃。胡适陷入痛苦的抉择之中,直至7月26日,〃半夜后始决定,此时恐无法辞卸;既不能卸,不如〃伸头一刀〃为爽快,故最后修改电文为接受此事。 
  ……   
  胡适小传   
  胡适(1891…1962),原名嗣贰轶U,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1904年赴上海,入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等校学习。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影响。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提倡〃好人政府〃。1928年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月刊。1932年主办《独立评论》。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抗战胜利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后去台湾。1957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晚年主要致力于《水经注》的研究,1962年病逝于台湾。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一生著述宏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主要著作有《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红楼梦考证》、《白话文学史》、《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书评序跋集》、《胡适文存》、《胡适作品集》等。 
  郭沫若:〃又当投笔请缨时〃   
  1937年7月27号下午,上海公和祥码头,天空黑烟弥漫,巡警的吆喝,卖苦力的兜揽,做小生意的叫喊,所有嘈杂的一切都笼罩着一层浓重的战争阴云。从日本横滨开出的〃皇后号〃客轮缓缓驶进黄浦江,众多乘客拥上甲板,依栏眺望外滩。一位戴眼镜身着西装的中年男子立在船头默默注视着这一切,脸上的神情既兴奋又忧郁,这位中年人就是流亡日本十年的郭沫若。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郭沫若终于回到了阔别十年的陷入战火的故国。作为北伐战争以来的风云人物,郭沫若的归来立即成为上海、南京、武汉和广州等重镇的头号号外,以致人刚登岸,他那首步鲁迅原韵的七律已经在朋友中不胫而走,被上海滩的各家报刊竞相登载: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馀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一、〃两全家国殊难事〃   
  郭沫若,以他的性格、气质和教养而言,他是不适宜从事实际的社会政治活动的,他首先应该是也只应该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或者一个单纯的学者。然而,他一生处于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他总是被置于时代的浪尖,由〃戎马书生〃至〃文化班头〃而至〃党喇叭〃,最后彻底地被卷入政治的漩涡。郭沫若一生的命运遭际到底是他的幸运还是他的不幸?对郭沫若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无论是简单的肯定或简单的否定,都不可能真正探究出这一人物的底蕴。 
  对于郭沫若在抗战期间结束流亡生涯毅然归国,人们有许多猜测,甚至有种种非议。无论我们对郭沫若的回国有何种猜测,我们都不应该怀疑他赴国难的沸腾热血,更不应该揣测他是怀有某种个人目的。如果郭沫若贪图高官厚禄,或者是要投机,要趋炎附势,大革命时期,他只要跟着蒋介石就完全可以飞黄腾达,达到个人的目的。何至于等到现在再来投机?而他后来在抗战中的表现也表明他的回国绝对不是为了个人的目的。 
  在《洪波曲》中,郭沫若曾把他流亡生活的结束很潇洒地概括为〃归去来〃三个字,但事实上真有这么潇洒吗?郭沫若归国前有没有犹豫,有没有惶惑?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的郭沫若奋笔写就激烈的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以致被开除国民党党籍,并受到国民党政府的通缉,从此开始了流亡的生活。1928年2月郭沫若东渡日本,隐居在东京附近的市川市。流亡日本期间,郭沫若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代汉字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先后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等一系列学术著作。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日本,郭沫若在学术上的成就都得到了大家的肯定,郭沫若也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尊敬。如果不是战争爆发,他可能会沿着这样的人生之路一直走下去,那样,我们看到的或许是另一个郭沫若。尽管此时身居日本的郭沫若,生活稳定和谐,安娜夫人温柔贤惠,五个儿女聪慧而自强,且事业上已有所成,但他的内心却一天也没有平静过。郭沫若的性格中有一种英雄情结,他喜欢热血沸腾的生活;再者,远离故土的孤独和思念也无时不在他的心头缠绕。在写给好友容庚的信中郭沫若表达过归国的愿望:〃归国恐尚非其时,弟之梦想将来如有机会,与兄携手同把锄头于秦陇之间,必一快事也。〃在其偶有所作的诗中亦流露出这种情感:〃信美非吾土,奋飞病未能。〃1936年冬,郁达夫于日本游历往访郭沫若,老友分别十年,一朝相见自然喜不自禁。在郭沫若赠郁达夫的一首七绝中,更表明了郭沫若流亡海外的心境:〃十年前事今犹昨,携手相期赴首阳。此夕重逢如梦寐,那堪国破又家亡。〃         
  1937年5月,郭沫若回国一事出现转机。5月18日,长期为郭沫若回国奔走的郁达夫一日之内给郭连发两信:一系航空,一系平邮。郁达夫在信中说:〃今晨接南京来电,嘱我致书,谓委员长有所借重,乞速归。〃至于南京方面为什么会突然召郭沫若回国,郁达夫只约略提了一下:〃此事之与有力者,为敝东陈公洽主席,及宣传部长邵力子先生,何廉处长,钱大钧主任,他们均系为进言者。〃对于国民党政府突召郭沫若回国,有人猜测是因为郭沫若在甲骨文、金文研究上的杰出成就引起了日本极有名望的政界元老西园寺公望的注意,国民党中的亲日派想通过郭沫若的这层关系来与日和谈。此种说法因没有更多的旁证予以佐证,而当事人在回忆中也没有谈及,当存疑。实际上,南京方面召郭沫若归国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国内的政治局势出现了变化。西安事变之后,国内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空气已经形成,而国民党政府也在极力营造一种统一战线的局面,不管这种努力是真诚还是做秀,毕竟是有了这样一种姿态。南京政府召郭沫若回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们暂且不论。但无论如何,南京政府有让郭沫若回国的态度,这肯定是事实。郭沫若从日本秘密回国得到了国民政府驻日使馆的协助,而郭沫若回国当天前往码头迎接的是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何廉,从这两件事上,就足以看出南京方面对郭沫若回国的态度。回国有望,郭沫若自是非常高兴,但回国之前尚有二事须政府办理:一为取消政府对他的通缉,二为汇上足够的旅费。对于郭沫若提出的要求,郁达夫回信说:〃此事当能在十日之内办妥。〃但郭沫若等了一个多月都未见音讯。 
  回国的音讯久候不至,但却传来了〃卢沟桥事变〃的消息。至于〃卢沟桥事变〃后东京方面的情况,此时旅居日本的金祖同回忆说:〃虽说卢沟桥的战争爆发,一时还没有告诉我们这就是揭开了那忍受了许多年苦难的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可是,当地的新闻纸上的渲染,却很有声有色的,使全东京的空气显得异常紧张,是完全和平时不同的情绪了。〃事变发生以后郭沫若深居简出,然而他也能感觉到此时紧张的气氛。在这沉闷难耐的空气中,郭沫若的心境如何,他对这场战争又持何种态度? 
  7月15日,金祖同往访郭沫若,师生交流了对〃七七事变〃的看法。对于中日之间的这场战争,性格偏于情感型的郭沫若几乎可以说是热血沸腾,他极力主张对日作战,认为〃帝国主义侵略野心是永无止境的,除非我们以铁血来对付他们的进攻绝无办法〃。他充满信心地对金说:〃我们必须以铁血来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物质上会损失很大,因为日本的军备要超过我们十倍,但好在这次中国的民气很激昂,很可大事抵抗,我想这是绝对有把握的。〃于此时,渴望激情洋溢生活的郭沫若的内心当然是希望能立即归国赴国难,但他也很清楚他的归国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是作为一个曾经的政治风云人物,日本政府不会轻易放他走,一旦发现将被逮捕,甚至杀害;二是国内的通缉令尚未撤销,国民党抗战的态度又不明朗,回国危险性很大,更难说能否有所作为;三是撇不下妻子安娜和五个儿女,如果只身回国,不仅骨肉分离,而且他们的生活也会发生问题,还将遭到日本当局的迫害。虽说郭沫若梦想以身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