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浮生 作者:帅彦-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我们常以此劝告我们的朋友。〃但令人遗憾的是,〃夫妻儿女要守在一起〃的梁实秋却又在他的后半生与他的一双儿女分离,海峡两岸,音讯全绝。每念及此,梁实秋怕也要感叹造化弄人吧!
辗转抵达南京之后,情况并不像梁实秋所预期的那样乐观,战争中的南京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混乱,梁实秋回忆说:〃到南京我很失望〃,〃南京在敌机轰炸之下,人心浮动〃。〃各方面的情形很乱〃。混乱中,南京政府对于梁实秋等知识分子如何安置迟迟没有着落,他和罗隆基都油然产生出〃报国有心投效无门之感〃。在南京周旋了两天,终于有了结果。梁实秋接到的命令是要他〃急速离开南京,在长沙待命〃。教育部还发给他二百元钱的旅费和〃岳阳丸〃头等船票一张。在船上梁实秋邂逅叶公超、张彭春等人,他在船上看到的景象是〃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面对此情此景,梁实秋的〃精神陷入极度痛苦〃。虽然梁实秋坐的是头等舱,船上每日〃开出三餐大菜〃,但他却难以下咽,因为〃国难日殷,再看着船上满坑满谷的难民,如何能够下咽〃。此时梁实秋的痛苦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既有国破之痛,也有报国无门之慨。三天后,〃岳阳丸〃到达岳阳,洞庭湖烟波浩淼,岳阳楼巍然高耸。于此地,梁实秋想起了飘泊一生,有家难归的杜甫,感慨万端,心头自然涌起杜甫的诗句:〃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乱世羁旅,千古同嗟,想必梁实秋此时对杜甫这首诗的理解更有一份身世之慨吧。
二、〃与抗战无关论〃
抗战爆发以后,梁实秋以社会名流的身份被国民政府聘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也因为这个身份,1938年夏,梁实秋辗转来到抗战的大后方重庆。抵达重庆后不久,当时主持国民党《中央日报》的朋友程沧波邀请梁实秋为报纸办一个副刊。对于程的邀请,梁实秋欣然接受。至于接受的原因梁实秋后来解释说:〃除了开会无所事事〃,〃我非党员(国民党),肯以编务畀我,盛情难却〃。
1938年12月1日,梁实秋在重庆《中央日报》主编的副刊《平明》面世,他在类似发刊词的《编者的话》里有如下一段文字:〃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
梁文一出,文坛反应强烈,重庆《新蜀报》副刊《新光》、《新副》于同年12月中旬就为此一口气发了九篇文章。不过反应最快的是罗荪发表在《大公报》上的《〃与抗战无关〃》一文。罗荪在文章中表示:〃在今日的中国,要使一个作者既忠实于真实,又要找寻〃与抗战无关的材料〃,依我笨拙的想法实在还不容易,除非他把真实丢开。〃此外,罗文还就一些往年陈事嘲弄了梁实秋一番:〃然而假使此公原来是住在德国式的建筑里面的,而现在〃硬是〃关在重庆的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里面,我想,他也不能不想到,即使是住房子,也还是与抗战有关的。〃很明显,罗文无视梁实秋所言〃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而突出其〃与抗战无关的材料,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的观点,至于文章对梁实秋个人生活的揶揄则难免有些意气用事。次日,梁实秋便在《中央日报·平明》上也以《〃与抗战无关〃》为题撰文。重申他的〃最为欢迎〃和〃也是好的〃两个表态,并强调〃我相信人生中有许多材料可写,而那些材料不必限于〃与抗战有关〃〃。在答辩中,梁实秋还对罗文中提及的〃住房〃问题专门作了说明,言语中流露出浓重的愤慨情绪。〃有一点我要说穿:罗荪先生硬说我原来是住在〃德国式建筑〃里面,这是要证实我是属于该打倒的那一个阶级。这种笔法我领教过多次,十年前就有一个自命为左翼作家的说梁实秋到学校授课是坐一辆自用的黑色的内有丝绒靠垫的汽车。其实是活见鬼!罗荪先生的这一笔,不高明〃。鉴于以往的经验,梁实秋在文章末尾还特地声明:〃在理论上辩驳是有益的事,我也乐于参加,若涉及私人的无聊的攻击或恶意的挑拨,我不愿常常奉陪。〃此后,任凭左派文人如何批判,梁实秋不再发言。
树欲静而风不止,尽管梁实秋不想再就这些问题作情绪上的无益争论,但事情并没有向他希望的方向发展。梁文发表之后,左派文人纷纷撰文发起对梁实秋的批判,而且已经失去了最初理论上争论的意义,完全演化成对梁实秋严厉的口诛笔伐,其中充满了浓烈的火药味。参与对梁实秋批判的,除了《新蜀报》副刊有关作者和罗荪外,比较重要的还有宋之的、张天翼、巴人等。尤其是巴人的批判文章,火药味极浓:〃明白的说吧,他们要消灭的不是〃抗战八股〃而是〃抗战〃〃。〃那意义必须打在政治的阴谋这算盘上的……毒素……更多!更毒!而且手法也更阴险了。〃从左派文人对梁实秋的批判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鲜明的情绪色彩和意气用事的意味。而我们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梁实秋一个〃编者的话〃会引起左翼文人如此大的愤慨?
1986年10月13日,积极从事过抗战文艺创作的老作家柯灵在《文汇报》上为我们解开了这其中的疑团:〃这一席话(指梁实秋的《编者的话》)之所以爆发为一场轩然大波,原因不难理解。梁实秋一直是左翼文坛的论敌,虽然到了应该一致对外的抗战时期,看来彼此都没有消除宿怨,说这番话的场合又是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原来如此!至于说到宿怨和情绪,其实梁实秋那篇引起争议的《编者的话》也并不是那么的心平气和。在《编者的话》中梁实秋有一段话:〃我的交游不广,所谓〃文坛〃我就根本不知其坐落何处,至于〃文坛〃上谁是盟主,谁是大将,我更是茫然。所以要想拉名家的稿子来给我撑场面,我未曾无此想,而实无此能力。〃其中文坛、大将、盟主、名家云云,所指为何,明眼人一看便知,而他的那个不同意见,更是隐藏着对以前左翼文坛强调文学要密切联系时代,联系政治的理论主张和标语口号式创作倾向的批评和否定。上述的这段话,在左翼作家们看来,梁实秋当然是别有怀抱,自然也就难免对他展开批判和攻击。
1939年4月1日,在接编《平明》副刊整整五个月之后,梁实秋结束了他与《中央日报》的关系,临离开《平明》副刊之际,梁实秋在副刊上刊出了一则简短的《梁实秋告辞》。旧话重提,犹不免感伤参半:〃我不说话,不是我自认理屈,是因为我以为没有说错话。四个月的〃平明〃摆在这里,其中的文章十之七八是〃我们最为欢迎〃的〃于抗战有关的资料〃,十之一二是我认为〃也是好的〃的〃真实流畅〃的〃与抗战无关的材料〃。……所有误会,无须解释,自然消除。所有的批评与讨论,无须答辩,自然明朗。所有的谩骂与污蔑,并没有伤害着了我什么。〃相信此时将要离开《平明》副刊的梁实秋是怀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感觉〃的。
三、〃我们不欢迎梁实秋来〃
梁实秋在重庆时,教科书编委会的同事李清悚曾写诗一首为梁贺寿,诗中有云〃奉使长安问斗鼠,再生新月照函崤。归来十万平边策,莫使先生卧峡坳〃。诗中〃奉使长安〃、〃平边策〃等赞语,叙述的其实是梁实秋作为参议员的一次劳军行。
……
梁实秋小传
梁实秋(1903…1987),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
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他的代表性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镌》发表,认为中国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二十多年共出四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四十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三十七册,诗三册。晚年用七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老舍:〃提只提箱赴国难〃
提起老舍,人们总是下意识地想起太平湖,想起那个漆黑的夜晚,想起老舍默默独坐在太平湖边如石雕般的身影,想起那个黑夜所发生的不该发生的事,想起老舍留给这个世界最后温情的声音:〃跟爷爷说再见。〃……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老舍是温情的,他带笑的眼睛里总是噙着泪花。老舍让我们所记起的,并不应当只有他的死之悲壮惨烈,还应该有他的亮堂,他的幽默,还有他的慈悲。作为一个在上世纪20年代走上文坛的新文学作家,老舍的根在北平,他是属于北平的。老舍出身贫寒,自幼生长在老北平的贫苦市民之中,在他们当中长大,在他们当中接受了最初的基本的人生教育并终身为他们的喜怒哀乐而执笔。老舍的文学世界是一幅老北平的风俗画,充满了浓厚的市民气息。老舍深爱着北平,毕生都在用笔描绘着他的北平,在他的笔下,有辛辣的讽刺、温情的幽默、悲情的控诉,还有他的善良和悲悯。作为一个在底层民间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文学家,老舍的骨子里头渗透着中国儿女的品性,在国土遭受外族入侵的时刻,他悲伤、愤怒,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出乎本能的民族自尊和传统中国人骨子里的硬气。
卢沟桥烽烟起,老舍凄然毁家纾难,踏上流亡的路途。〃由青岛跑到济南,由济南跑到武汉,而后跑到重庆〃。作为一个作家,他〃只有一支笔〃,这是他全部谋生的〃本钱〃,也是他〃抗敌的武器〃。对于八年抗战期间自己这段〃生命旅程中的印迹〃,老舍感慨地说:〃风把我的破帽子吹落在沙漠上,雨打湿了我的瘦小的铺盖卷儿;比风雨更厉害的是多少次敌人的炸弹落在我的附近,用沙土把我埋了半截。这,是流亡,是酸苦,是贫寒,是兴奋,是抗敌,也就是〃八方风雨〃。〃是啊,八方风雨!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老舍何以安顿自己那颗忧郁的灵魂?
一、〃不能等待敌人来了,把我那点珍宝夺去〃
抗战爆发前,老舍的生活总的来说是平静而优裕的:山东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收入优厚,名利兼收;夫妻和睦,一双小儿女活泼可爱,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对于老舍抗战前在山东的生活,我们可以从老舍在一张照片上的题诗予以想像,其诗云:〃爸笑妈随女扯书,一家三口乐安居。济南山水充名士,篮里猫球盆里鱼。〃从此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派其乐融融的家居生活图景。于老舍而言,这种平静而优裕的生活是幸福的。老舍并不是一个梦想立于时代潮头的风云人物,能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保障他能安静地拿起自己的笔从事自己的写作,就很值得满足。
卢沟桥的烽烟打破了老舍这种平静的生活。其时,老舍在青岛。得知事变消息,老舍变得沉默寡言。不久传来北平沦陷的消息,老舍心绪变得更加恶劣,他无时不在担忧身处北平的亲友的命运,他回忆此时自己的心情时说:〃老母尚在北平,久无信示;内人又病,心绪极劣。〃由于青岛属战略要地,极易发生战事,所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老舍本来一度也准备离开青岛,与在青岛的友人一道赴上海,后因妻子临产及上海局势不明,以致未能成行。国破家愁,所有的一切都让老舍更加焦虑。在老舍写给友人的信中,此种情绪溢于言表:〃家在故乡,已无可归,内人身重,又难行旅,乃力自镇定,以写作摈扰,文字之劣,在意料中。天热,消息沉闷,每深夜至友家听广播,全无收获。归来,海寂天空,但闻远处犬吠,辄不成寐。〃由此信,我们完全能够想像出当时老舍临海凭风悲不能已之境况。
1937年8月中旬,老舍独自一人离开青岛,前往济南应齐鲁大学教授之聘。战乱临别,妻儿泪眼相送,老舍心头自是有说不出的凄凉和悲伤。8月13日沪战爆发,8月14日,日军攻占青岛。得此消息,居济南的老舍急电时在青岛至友,送妻小到济南。时值老舍妻子胡絜青产后不久,身体本就虚弱,加之旅途劳苦,更兼暴雨侵袭,下车后就住进医院。女儿小济也因连日大雨,受凉生病,被送进医院小儿科。强寇在侧,国势危殆,妻病儿幼,狼狈不堪。这一段经历,老舍后来在给友人的信中曾作过详细叙述:〃一家数地,杯碗兼无;大雨时行,不得出屋,真急杀人也!北平复无信,老亲至友,生死不明,寝寐不安!〃〃……日来,冒雨奔走,视妻小,购物件,觅房所,碌碌终日,疲惫不堪,无从为文。〃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济南也并非一方静土。1937年9月底,日军侵入山东境内,济南上空也布满了战争的阴云。到11月中旬,齐大师生纷纷离校,有的回乡,有的流亡。齐大校园陷入一片死沉的寂静,老舍后来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