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民日记 作者: 侯永禄-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荣担任,副主任由侯志农(原名张苟)担任,管财务,侯根全管生产,王碧洽负责妇女工作,我任会计,侯一鸣任出纳,侯荣善任粮食保管员,崔子玉任农具保管员。全社共有社员115户,划分为6个生产组;有耕地2665亩,按肥力分为九等。等与等的产量差距为7斤,共折1150多股。牲口75头,评价为10800万元。我家的地30亩,折为21.8股,牛评价为200万元,驴评价为65万元。 
        
        1954年8月29日互助组便将各社员户的牲口拉在一起,合在一个槽上,由饲养员专门喂养。本组的饲养室就占用了我家的车房,因为这里离井最近,最方便。 
        
        1954年9月17日路井乡第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大会胜利召开。乡政府在六世祠门口的大场里搭起了戏台,六世祠便成了召开社员大会的会议室。社员们家家户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人人穿着新衣裳,挂着红布条,作为社员的标志。早饭后,全体社员都聚集在一起先照了全体相。各乡、各村、各互助组、各机关单位,送来了30多面锦旗,并派代表来参加大会。 
      
        大会开始了,张建书记讲了话。他要求大家,把今天的红红花花,变为明年轰轰烈烈的生产热潮,要团结一致,加强学习,提高产量,增加收入,为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而努力奋斗! 
        
        晚上,大会请来线腔戏班和高家村的〃自乐班〃表演了精彩节目,完小学生演的《五谷丰登》很受欢迎,赢得不少喝彩和掌声,真是喜气洋溢,热闹非常!   
        1954年10月14日我去区公所参加了团支书联席(扩大)会。团委书记党广和作报告:全区3671户农户已组织起来了,占总农户的54.7%,已建立起了两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已有12名团员入了社。全区青年有4987人,其中团员有218名,仅占4%。赶1955年元旦前全区要完成发展180名团员的任务。领导为了让我专心搞好会计工作,便让侯天义担任了团支书。 
        
        1954年10月30日县上组织社干部去外地的农业社进行参观学习。路一社有主任靳自荣,妇女主任王碧洽和会计(我)参加。这次参观是由省委农工部组织的,渭南专区17个县,共有代表119人到会。 
        
        1958年8月7日我早饭后便坐上汽车去渭南参加县上组织的统计工作现场会。到渭南时才日色过午。我和雷文现去双王乡八里店看了植棉能手张秋香的棉花。棉株已有5尺高,每株已长出了十七八个棉桃。每亩4700株棉花,标牌上的指标却竟是亩产籽棉7600斤,真惊人! 
        
        1958年8月8日我们集体去程家乡参观了统计工作的〃三台〃(光荣台、评比台、批评台)和〃五化〃(行动军事化、作风群众化、报表快速化、数字准确化、统计图表化)。他们的统计图表化,搞得相当好。 
        
        1958年8月9日因下雨,我便步行至渭南听陈局长的报告。陈局长先传达了保定会议的精神:统计工作如何大跃进,要政治挂帅,在运动中领导运动;要搞预计,搞进度,要打先锋,不能〃马后炮〃;评比要有先进,有落后。他并提出了今后的要求:苦干一月,使渭南统计工作的红旗插遍全省,以促进生产,促进工作,当好促进派、革命派。 
        
        1958年8月11日我开完会一回去,就主动绘制比武台。各队正大搞工业集资,收集社员家中的废铜烂铁。我便把家里的一斤半铜麻钱、旧铁犁辕子和父亲在世打铁用的大锤、大钳、虎头钳、铁砧等都当做废铜烂铁支援了大炼钢铁。 
        
        1958年8月14日各队工业集资多少的大绘图表〃比武台〃贴出了。   
        1958年8月21日路井社向区上来的检查团报告了完成〃工业集资〃之喜。正如群众形容的那样:高潮高潮接高潮,走不快了赶紧跑!   
        1958年8月24日我又去合阳县参加了4天的会计会和统计工作会。董继昌县长在会上讲了话,他既谈了会计工作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又谈了1959年小麦全县平均亩产要达到600斤到800斤,要以大搞积肥运动来迎接检查团,每亩地要积肥3万斤,要做到〃遍地无杂草,到处是粪堆〃。最后董县长又说,毛主席在视察河南七里营公社时说:〃人民公社好!〃它不但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而且含有共产主义因素,包括工、农、商、学、兵各个行业。现在,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都要求建立人民公社。大家回去以后,要认真学习有关文件,马上展开讨论:人民公社有没有优越性?咱们要不要办?能不能办?县上的具体意见是,一个乡办一个社,政社合一。干部暂时不动,其他具体问题待以后解决。 
        
        1958年8月30日全区召开了群众大会,宣布路井人民公社正式成立了。刚成立的路井公社,不但包括了原来的前进社、新生社、卓立社、晨钟社、友好社、路井社、团结社、三兴社、光明社、和平社、北党社、五星社等12个高级农业社,后来连独店乡和孟庄乡也包括进去了,真是〃一大二公〃的大摊子。 
        
        1958年9月1日我把连夜绘制的〃比武台图〃贴在会计室的大门外。〃比武台图〃上端端正正地写着〃金子入炉辨虚实,好汉擂台见高低〃14个大字,从上至下共分3层。从左到右共分22个小队。图内写着各队工业集资所完成数字的百分比。图的上层为上游,中层为中游,底层为下游。每〃游〃又分3层,共9层,各层分别绘有图形和文字: 
      
        一层图为红旗,文字为:人人夺红旗,个个争第一。   
        二层图为卫星,文字为:遍地放卫星,到处立奇功。   
        三层图为火箭,文字为:速度赛火箭,干劲冲破天。   
        四层图为飞机,文字为:飞机不加油,落在人后头。   
        五层图为汽车,文字为:汽车居中间,松气落后面。   
        六层图为自行车,文字为:苦干加巧干,才能奔向前。   
        七层图为跑步,文字为:快跑来不及,插翅飞上去。   
        八层图为慢走,文字为:稳步慢腾腾,未闻跃进声。   
        九层图为睡觉,文字为:警笛嘟嘟叫,他还在梦乡。   
        1958年9月2日晚上,我写好统计工作的喜报,召集起22个会计,敲锣打鼓地把喜报送到了公社,算是实现了统计工作上的〃三台〃和〃五化〃。   
        1958年10月28日公社今天宣布:从下月起,社员劳动所得的工分,就只作为发工资时的参考,不再作为发工资的依据,而现在发工资的依据是各个劳力所评定的级别。评级的标准有5条:1.政治思想;2.体力强弱;3.劳动态度;4.技术高低;5.参照底分。工资发放的标准是:八层为基本工资,按所评定的等级拿基本工资。两层作为奖励工资,共分9个等级奖励,各等级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为:一级占4%,二级占5%,三级占8%,四级占10%,五级占20%,六级占20%,七级占15%,八级占10%,九级占8%。底分最低为3分,即一级;最高为11分,即九级。 
        
        1958年11月1日全公社宣布吃饭不要钱。我十分惊奇!难道真的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吗?真的到了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的觉悟极大提高的程度了吗?真的能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了吗?那么,为了定额记工,为了包工、包产、包投资的〃三包〃,让人辛辛苦苦,不知熬了多少透天亮干的工作真的就不需要了吗?吃饭不要钱,那么食堂也就不要馍票、菜票了吧!财会人员也就轻松多了。真是谢天谢地,谢谢党和毛主席了。 
        
        吃饭不要钱的政策一宣布,食堂真的也就不要馍票和菜票了,人们能吃多少吃多少;做活也就不记工了,什么〃三包〃,什么以产定工、财务包干、定额记工,一律不要了。大家都以冲天的干劲,饱满的热情干活就行了。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有活哪里干,哪里有饭哪里吃。队与队之间,可以互相支援,大力协作,不讲报酬。真是共产主义精神大发扬。但这只是外表看起来轰轰烈烈,干劲冲天,干出事儿来的实际效果并不大。每天晚上,队长出工铃一打,临时组织突击拉粪。几十个人拉一个大胶轮车,送上一两回粪,回到食堂大吃一顿。有人拉车时也挂条绳,车跑得快,他落在后边,赶也赶不上,咋能使上劲呢?拉毕到食堂吃饭时,吃了一碗又一碗,直吃得口里发哼声,几乎走不动。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大多数人出勤不出力,到场算个数,有时连勤也不出了,今天你有病,明天他感冒,出现了〃病人多,孕妇多,产妇多〃的〃三多〃现象。特别是一些重活、累活,像除圈、铡草、轧花等没人爱干。 
        
        1960年4月13日我和路井大队的支书李汉斌去韩城县参加全县的〃五干会〃,即县、社、管区、大队、小队的干部都参加的会议。   
        1960年4月15日大会开始,由县委刘治平书记作报告。刘书记指出,要积极发展公社一级的经济力量,为基本队有制向基本社有制的过渡准备条件。1959年的社员分配收入人均达到7元5角。分配部分供给占到27%,工资占到73%,人均口粮为364斤。今年要使社员分配收入达到人均100元。口粮分配要实行〃以人定量,指标到户,粮食到队,定期发票,凭票吃饭,节约归己〃的办法。要改进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贪污,反对浪费。 
        
        〃五干会〃进行到〃三反〃阶段的讨论时,要求人人发言,并向大家讲明:自动交代的人不给处分。我觉得自己没有啥问题可谈。但仔细一想,去年制定1959年决算分配方案时,当时全大队实有人口2843人,因在外的人口有的不时地往回迁移,还有经常出生的人口。如果把这些不估计在内,这半年的口粮从何处来?于是我便和李支书商议,李支书说:〃是呀,那就按2880个人计算吧!即使迁移和出生的人用不了的话,大忙季节还可为牲口加点儿料。咱们22个小队,一个小队一两个人也是正常的呀!〃于是我便按2880人上报,可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有点儿不妥当。〃三反〃运动愈来愈紧,等以后被人查出来,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我总觉得被动,倒不如自己先讲明情况主动一些。于是我便在小组会上谈了这件事情。不料大会竟把这件事情当做问题,要作处理,并要李支书和我在大组会上进行检讨。 
      
        1960年4月22日大会宣判处理了21名犯错误的干部,并法办了4个人。大组会上,陈诚义书记宣布了〃对李汉斌、侯永禄给予〃党内警告〃的处分〃的决定。我真后悔不该自找麻烦,自讨处分背。 
        
        1960年4月30日公社召开会计会开始〃三反〃,为公社的三级干部会上的〃三反〃做准备。陈书记要求会计们暴露问题,彻底交代,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会议不受时间限制,不可蒙混过关。 
        
        1960年5月4日到5月8日我又开了5天的三级干部会。   
        1960年5月23日我正在本小队铲豌豆,县上来通知:要我去韩城开会。我觉得县里的领导简直不知农事的闲忙,但也只得放下紧急的农活与繁忙的会计工作,怀着不满的心情,去参加有六七百人出席的大型粮食会议。一路上,我看见有的地方已经搭镰收割小麦了。 
        
        1960年5月29日今天,会议正式开始了,提出的统购政策是要购买余粮的90%至   
        95%,执行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标准。夏粮平均每天不超过1斤,拾麦必须归队。主粮区的〃三定〃标准为270斤。   
        1960年6月2日公社组织各个大队的割麦标兵,要在路井大队第四小队的靳家岭地的〃百亩丰产田〃里展开割麦大比武,共有108名英雄好汉要来大显身手。四队队长侯要武在大比武的先一天,就忙着安排劳力,割净地斜头,并借来物品、担水等,做好了各种准备。 
        
        今天一早,送水的、拉耙的、套车的、接待的人们为比武忙个不停,但一直等到半晌午,却还不见人来。社员们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龙口夺食〃的大忙天,半天不出工,让几十名劳力在这儿静等着,这是支援夏收吗?〃有人说:〃这像争分夺秒抢收吗?!〃正说着,只见远处浩浩荡荡的百多人来到了地头。英雄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各就各位,静等号令。 
        
        只听得一声发令枪响,这一百单八将,一个个挥动镰刀,前后飞舞。〃呛呛呛〃地,麦子一行行应声倒地。好汉们弯腰弓背,抡镰割麦,头上冒汗,背上流水,谁也顾不得擦把汗,喘口气,喝口水,一鼓气要割到地头,真是手快如飞!赛过名将梁绪宗的确实也不少。路井大队的女将习青梅争了上游,一下子也出了名。不到3个小时,100亩小麦,平乎乎铺了一地。下午两点,决赛结束了,英雄们才回去吃饭。 
        
        但四队的社员好不知足,有的说:〃割麦不收份子,硬叫太阳往干的晒哩!硬叫麦颗籽到完的落哩!〃有的说:〃这不叫割麦比赛,这是比赛看谁糟蹋得多,麦茬有半尺高,一地乱踏,像是牲口打过滚一样。〃有的说:〃梁县长亲自领着干的,就不看这质量,这叫〃颗粒归仓〃吗?这叫颗粒不要,光要麦秆秆。〃也有人说:〃唉,100多人,割了一天,光打杂的就有四五十人,也不知这是啥计划?为了啥?大概是图了个名气大。〃 
        
        队长只好安排社员专门收好份子,才能用车拉载。由于麦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