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围山丛谈 [宋]蔡絛撰-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格局之高,推富贵之繇,徒足发贤者之一笑耳。大观初改元,岁复丁亥,东都顺天门内有郑氏者,货粉於市,家颇赡给,俗号「郑粉家」。偶以正月五日亥时生一子焉,岁月日时,适与鲁公合,於是其家大喜,极意抚爱,谓且必贵。时人亦为之倾耸。长则恣听其所欲为,簟ψ呷磺胁唤病J寄晔甙耍鸨靖p无「七」字。当春末,携妓多从浮浪人,跃大马游金明,自苑中归,上下悉大醉矣。马忽骇,入波水中,吴本「波」作「大」。浸而死。
  蜀人谢石,宣和岁壬寅到辇下,以术得名。善相字,使人书一字,即知人之用意,以卜吉凶,其应如响,遂得荣显。时宣和七年,亟求归,临别语吾曰:「石受恩者至今,以武弁获美官,犹衣锦,念无以报公德,惟有相字之术。诚无人,独可以传公。公其受之。」时吾得罪偃蹇,自揣决不能慎口诲果,更资以吉凶他术,吴本无「诲」字、「果」字。是益取祸。故谢之,不肯听石。石又语吾曰:别本竝作「不肯听,後又语吾曰」。「自是天下其乱矣,独蜀犹尚在,二十年外则不知也。是时语公,期蜀中相见。」吾更默不敢答,未几流贬,俄中原倾覆。吴本「俄」作「顷」。後二十有一年,吾在铁城,因故人有帅成都者得寓书,遂与石通寒温。则二十年外期相见者如是乎?然巧发奇中,殊有惧,故特疏其二三事於後。始石居市邸,人有失金带者,书一「庚」字以问石,石曰:「汝有所失乎?必金带也。然我知其人三日内始出。」别本「始」竝作「便」。果如期出。鲁公知而召之焉,书一「公」字。石曰:「公师位极人臣,福寿若此,不必问所问吉凶。别本竝作「必非问吉凶」。但表某微术者,公师当少年时尝更名尔。」鲁公笑而颔之。吾最晚生,盖不知此,然虽伯氏枢府为长,且亦不知也。太上皇闻而密俾之,尝为书一「朝」字,命示之。吴本云「太上皇闻而密使人书一朝字,命示之」。石曰:「此非人臣也。我见其人则言事。」询何自知,石曰:「大家天宁节以十月十日生,此「朝」字十月十日也,岂非至尊乎?」上喜,乃召见。石有问辄中,且令中官索东宫书一字来,乃以「太」字进。又问石,石曰:「此天子也。」左右为大惧。上询谓何,石曰:「『太』字点微横,此必太子也。他日移置诸上,岂非『天』字耶?」上以金带赐之。後闻石贬官在成都,时国步艰难,诏天下科举分路类试,而四川士子萃於锦宫。石曰:「我能知蜀中魁也,且亦知试题。」於是儒生之好事者,聚醵金钱若干,俾石书所试题,又书上七人科第名氏,共缄识之。及榜出,取所书开视,无一不验。大凡石能道人胸腹间意所求望,与人决祸福吉凶,加劝戒以道理,纵横罔测。今岁益久矣,不知其存亡。
  元丰末,叔父文正知贡举。时以开宝寺为试场。方考,一夕寺火大发。鲁公以待制为天府尹,夜率有司趋拯焉。寺屋皆雄壮,别本「皆」竝作「既」。而人力有不能施,穴寺庑大墙,而後文正公始得出,试官与执事者多焚而死。案文献通考云「点检试卷官翟曼、陈方、马希孟焚死,吏卒死者十四人」。於是都人上下唱言:「烧得状元焦。」及再命试,其殿魁果焦蹈也。别本竝作「焦韬」。
  政和末,王安中骤迁中书舍人,往谢郑丞相居中。谓曰:「君作紫微舍人,首草者何人词耶?」安中答:「适一番官诰命尔。」郑丞相曰:「若尔,君必入政府。居中闻前辈言,入紫微为舍人,首草番官诰词者号利市,必预政柄。居中当时亦是。盖数已验,君其入二府乎?」後果然。
  昔江南李重光,染帛多为天水碧。天水,国姓也。当是时,艺祖方受命,言天水碧者,世谓逼迫之兆。未几,王师果下建邺。及政和之末复为天水碧,时争袭慕江南风流,然吾心独甚恶之。未几,金人寒盟,吴本「寒」作「败」。岂亦逼迫之兆乎?
  政和以後,道家者流始盛,羽士因援江南故事,林灵素等多赐号「金门羽客」,道士、居士者,必锡以涂金银牌,上有天篆,咸使佩之,以为外饰;或被异宠,又得金牌焉。及後金人之变,群酋长别本竝作「州郡酋长」。皆佩金银牌为兵号,始悟前兆何不祥也。
  洛阳古都,素号多怪。宣和间,忽有异物如人而黑,遇暮夜辄出犯人。相传谓掠食人家小儿,且喜齧人也。於是家家持杖待之,虽盛暑不敢启户出寝,吴本无「出」字。号曰「黑汉」。繇是亦多有偷盗奸诈而为非者,踰岁乃止。此五行志所谓「黑眚」者是也。不数年,金国寒盟,遂有中土,两都皆覆。
  靖康改元,春正月敌骑始犯阙,王黼乃得罪,取道繇咸平县。此句上下有脱文。案东都事略云「贬为崇信军节度使,永州安置」。时不欲杀大臣,而使若贼残之者。及中兴之後,伪楚张邦昌先黜居长沙,後以罪赐自尽焉。黼死於辅故村,东都事略作「辅固村」。邦昌死於平楚门下官舍。
  伪楚张邦昌始为中书舍人,梦乘太上辇,拥仪从出两山间,居辇上回视,见二马逐其後,能记其毛色也。後自燕山来,受伪封册,乃籍乘舆服御,回顾二马则如梦。伪齐刘豫者为小官时,梦至阙里拜仲尼,仲尼辄答其拜。又尝梦拜释氏,为之起。因独自负,遂果於僭。吴本「於」作「上」。然二者皆不克终也。知梦兆肸蠁,世或有之,至吉凶则繇乎人。是以君子独能守其正而获其休矣。此昔人所以不贵乎徵梦。吾得之邦昌之二侄、豫之乡人王寺丞忠臣云。案璜川吴氏、涉园张氏两家钞本,第二卷俱终於此条,入後始为第三卷。
  赵安定王普,佐艺祖以揖让得天下,平僭乱,大一统。当其为相时,每朝廷遇一大事,定大议,才归第则亟闭户,自启一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其家人莫测也。及翌旦出,则是事必决矣。用是为常,故世议疑有若子房解后黄石公事,必得异书焉。及後王薨,家人始得开其箧而视之,别本「视」竝作「见」。则论语二十卷。
  江南徐铉归朝,後坐事出陕右。柳开时为州刺史。开性豪横,稍不礼铉。一日,太宗闻开喜生脍人肝,且多不法,谓尚仍五季乱习,怒甚,命郑文宝将漕陕部,因以治开罪。开得此大惧,别本「此」字下竝有「报」字。知文宝素师事铉也,迟文宝垂至,始求於铉焉。铉曰:「彼昔为铉门弟子,张本「铉」字下有「也」字。然时异事背,弗能必其心如何,敢力辞也。」於是开再拜,曰:「先生但赐之一言足矣,毋恤其听不。」铉始诺之。张本「始」作「姑」。顷文宝以其徒持狱具来,首不见开,即屏从者,步趋入巷,诣铉居以觐铉,吴本云「以求觐」,无「铉」字。张本云「以求觐铉」。立於庭下。铉徐出座上,文宝拜竟,升自西阶,通温凊,复降拜。铉乃邀文宝上,立谈道旧者久之,且戒文宝以持节之重,而铉闲慢废,「慢」字疑衍,吴本无。後勿复来也。文宝方力询其所欲,铉但曰:「柳开甚相畏尔。」文宝默然出,则其事立散。始吾待罪辇下时,於士大夫间得此而为(心旁双)。後又见陕右二三贤者,犹能道其事。噫,将历二百年矣,前辈敦尚风义凛凛如许,是宜不泯矣。
  张端公伯玉,仁庙朝人也。名重当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言一饮酒百杯,一扫诗百篇故也。有士人吴本云「闻有一士人」。颇强记自负,饮酒世尠双。乃求朝士之有声价者,藉其书牍与先容。一旦持谒张,张得函启缄,喜曰:「君果多闻耶!又能敌吾饮。吾老矣,久无对,不意君之肯辱吾也。」遂命酒,共酌三十余杯。士人者雄辨益风生,而张略不为动。俄辞以醉,张笑之曰:「果可人!然量止此乎?老夫当为君独引矣。」遂自数十举,始以手指其室中四柜书曰:「吾衰病,不如昔。今所能记忆者独在是。君试自探一卷袠,别本「袠」竝作「来」。吾为子诵焉。」士人曰:「诺。」即柜中取视之,偶仪礼也,以白张。张又使士人「君宜自举其首」。士人如其言,张乃琅然诵之如流。士人於是始骇服,再拜:「端公真奇人也。」吴本「再拜」下有「曰」字,「公」上无「端」字。
  庞丞相籍以使相判太原。时司马温公适倅并州。一日被檄巡边,温公因便宜命诸将筑堡於穷鄙,而不以闻,遂为西羌败我师,破其堡,杀一副将焉。朝廷深讶庞擅兴,而诘责不已。别本「庞」下竝有「公」字,无「而」字。庞既素重温公之贤,别本「庞」下竝有「公」字。终略勿自言。别本竝无「略」字。久之遂落使相,以观文殿学士罢归。然庞公益默不一语,温公用是免。呜呼,庞公其真宰相,上接古人千载之风矣。
  郑尚明昂,别本「昂」竝作「昴」。老先生也,鲁公甚听爱,坐漏吾狂妄语获戾,竟老死乡井。顷为吾言:「昔昭陵在位已三十余载,时未有继嗣,而司马温公为并州通判,乃上书力言之,朝廷不罪也。又温成张后当盛宠,其叔父尧佐一日除节度、宣徽、景灵三使,而包孝肃公为中司,吴本作「中丞」。击焉。其白简□□雁里本阙二字,原补「若到」二字,似误。别本竝作「苦剧」。骇人,不忍闻,别本「骇人」下竝重一「人」字。而昭陵容之也。是以仁庙实录史臣独载温公书暨孝肃三章甚备。故都邑谚谓人之不正者,曰:『汝司马家耶?』目人之有玷缺者,必曰:『有包弹矣。』『包弹』之语,遂布天下。人臣立节,要使後世著闻若此,始近谏诤之风。」吾志吾老先生语,而後每书诸绅也。吴本云「而後每书绅以志也」。
  仁庙至和初暴得疾。时皇嗣未建,中外大恐,及既康复真,小大交章,而仁庙慨然寤。大臣於是共白天子,以韩魏公厚重,可属大事,请召之,除枢密使。未几,富丞相丁内艰,魏公乃进,独当国,因力请建立。於是制诏以英宗自团练使为皇子,封钜鹿郡公。几年,仁庙登遐,英宗即位,日吴本无「日」字。以悲伤得疾,国步方艰,万机惧旷,而慈圣光献曹后因垂帘视事者久之。魏公度上疾廖矣,时旱甚,乃援故事,请天子以素仗出祷雨。吴本「仗」作「服」。当是时,都人争瞩目惧呼,大慰中外望。魏公遂得藉是执奏,丐归政天子。后许矣,未坚也。一旦,魏公袖诏书帘前曰:「皇太后圣德光大,顷许复辟。今书诏在是,请付外施行。」后未及答,即顾左右曰:「撤帘。」后乃还宫。时郑公方为枢密,班继执政而上。吴本「为」作「在」。将奏事,则见帘已卷,天子独当宁殿上矣,既下而怒。吴本云「大怒」。魏公曰:「非敢外富公也。惧不合则归政未有期。」其後,熙宁中魏公薨於乡郡,而郑公不吊祭。识者以为盛德之歉。
  王舒公介甫被遇神庙,方眷仗至深,忽一旦为人发其私书者,别本竝无「者」字。介甫惭,於是丐罢累表,不待报,径出东水门,中使宣押不复还矣。神庙大不乐,遂复听其去,然重其操节,且约再召期。当是时,既出,挈其家且登舟,吴本无「且」字。而元泽为从者,误破其頮面瓦盆,因复命市之,则亦一瓦盆也。其父子无嗜欲,自奉质素如此,与段文昌金莲华濯足大异矣。吾得之於鲁公。
  王舒公介甫,熙宁末复坐政事堂,每语叔父文正公曰:「天不生才且柰何!是孰可继吾执国柄者乎?」乃举手作屈指状,数之曰:「独儿子也。」盖谓元泽。因下一指,又曰:「次贤也。」又下一指,即又曰:「贤兄如何?」谓鲁公。则又下一指,沈吟者久之,始再曰:「吉甫如何?且作一人。」遂更下一指,则曰:「无矣。」当是时,元泽未病,吉甫则已隙云。及鲁公久位公台,厌机务劳,自政和後盖数悔叹,吴本「盖」作「益」。亦患才难,网罗者未尽善,常曰:「相门出将,将门出相。案似当云「相门出相,将门出将」。别本竝同,姑仍其旧。我阅人多矣,罔敢不力,且略无可继我者,天下事将柰何!」既莫用为之计,别本「用」竝作「肯」。至叩方士王老志,苦求人物。老志因举二人,皆宰相也,李森,吴本作「春」。李弥逊。公大喜,於是亟召用之,张本「亟」作「每」。又不慰公意。是後日掣其肘,竟付仗失当。俄群小大用事,公志益弗伸,而沦胥矣。此吾备聆公语,目其事,亦伤哉。
  鲁公号知人,每语其人修短,大略多验。大观初,有诣都省投牒诉改官者,鲁公召上听事所,曰:别本竝无「所」字,吴本「上」作「入」。「改官匪难,别本「匪」竝作「非」。当别有骤进用,径入侍从行缀矣。然反覆不常,惟畏慎作摸稜态过当,卒致身辅相。」吾笑之,而鲁公不以为憾,吴本作「过」。乃伪楚也。
  鲁公以崇宁五年罢相印归,时国柄独刘公路逵主之,逵为中书侍郎故也。别本竝无「故」字。未几,鲁公复相,而逵被黜。时堂中诸吏咸祖於门。吴本作「国门」,无「于」字。逵曰:「诸君何患。逵年未五十,太师六十岁人矣。」俄而逵物故,鲁公复相,每叹息,常训吾曰:吴本「每」「当」二字互转。「逵白骨已久,而我犹享荣禄。人之用心,宜不当尔。可不戒哉。」案徽宗即位,建言者以元符末复元祐党人太优,朝廷再籍之而颇有阔略者,御史中丞钱遹论党人疑有奸,下两省议。时刘逵为给事中,独以遹言为非。及蔡京罢相,逵主国柄,於是言者论逵,谓其乘间抵巇,尽取崇宁以来继述缉熙、美意良法而尽废之,遂罢知亳州。见於史册者如是,是逵固贤者也。太师六十岁之言,容或有之,盖恶欲其死,亦常人之情耳。且奸凶如京,幸而早世,即为国家之福。逵之言,又宁知不出於爱国之忱乎?
  吕司空公著生重牙,别本竝云「平生重才」。亦异常人也。当元祐平章军国重事时,鲁公以待制从外镇罢,张本「外」作「节」。召过阙。吴本云「时鲁公以待制奉召过阙」。吕司空邀鲁公诣东府,列诸子侍其右,而谓鲁公曰:「蔡君,公著阅人多矣,无如蔡君者。」则以手自抚其座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